新書推薦: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編輯推薦: |
本书卖点
著名作家张抗抗用优美又富有思辨的语言,记述时代变迁中的个人所见所闻所思,对社会历史的洞察,多有犀利的批评眼光;对人情世态的描写,亲切感人;对山川地理的刻画,充满了对美好人性的向往、激情和理想,让读者于品读之中呈现出一种反思性,富有思辨色彩,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编辑推荐
这部作品为张抗抗散文精选。她笔下的故乡除了绮丽多姿的景色,更有温婉善良的亲人,景情交融中深含对故乡的眷恋;对许多文坛名家的独到观察和了解,展现出文人相亲的真挚情谊。以细腻笔触的描摹向读者娓娓道出她对自然、对生命、对世界的内心看法,表达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內容簡介: |
《乌镇的倒影》收录了张抗抗从2000—2022年的散文代表作,包括《白色大鸟》《苏醒中的母亲》《石砌的史书》《西拉沐伦河漂流》《君子不独乐》《乌镇的倒影》《鸣沙山听沙》等。作者用优美又富有思辨的语言,描述了南方的风土人情,在对景、物、人、事的细腻刻画中,渗满对美好人性的向往、激情、理想。文章与其小说作品形成“互文”文本,笔致飘逸,淡远雅致,呈现出哲思深邃、意味隽永的艺术特色。
|
關於作者: |
张抗抗,1950年生于杭州,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国家一级作家;第七、八、九届中国作协副主席;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至2020年受聘国务院参事。
已发表小说、散文八百余万字,出版各类作品百余种。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等。曾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以及“《上海文学》奖”“蒲松 龄短篇小说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金奖”等。
|
目錄:
|
我行
石砌的史书 003
金上京镜像 007
女儿湖隐喻 013
大青山冰臼 017
西拉沐伦河漂流 021
同一条江 026
天生三桥 033
云和梯田 037
鸣沙山听沙 043
松阳探秘 051
宛若剡溪 059
仰视缙云 069
磐五味 078
我醉
德清外婆家 089
说绿茶 095
西湖杨公堤随想 103
下渚湖湿地探幽 110
重识钱江潮 115
防风神茶 121
江门是一座旋转门 127
洛舍·漾 133
西湖记忆(三则) 140
我爱
大雅古仪 161
感受茅威涛 166
桂雨来袭 173
高山流水听诗琴 178
边缘与跳脱 185
青藤双面绣 192
双筒望远镜 196
白色大鸟 201
虎啸 210
红松擎天 251
爱上元宝枫 257
天边草原芍药谷 265
我敬
旧物摩挲泪几行 273
不带地图的旅人 281
黄河之水游龙去 286
九思九叹九歌 290
苏醒中的母亲 293
大道从来直似斜 300
一位编辑和一本杂志 302
谢谢“老谢” 307
荒野中的燃烧 323
谦谦君子铮铮铁骨 327
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335
父亲的生命承受力 346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354
我悟
逝去的书信 361
柔弱与柔韧 365
打开自己那间屋的门窗 369
他人意识 377
君子不独乐 380
我是公民 385
写作的女人 393
乌镇的倒影 398
我见
感悟珍珠港 409
天然夏威夷(三则) 415
东京五日谈 428
椴树花开 450
跋 457
|
內容試閱:
|
自序
很久以前,在炎热的夏夜,我常常看见小小的萤火虫,闪着幽绿的微光,从眼前一闪而过。它掠过潮湿的空气,穿透浓稠的夜色,燃起尾灯,在黑暗中起起伏伏,或是匍匐于低矮的草丛里忽明忽闪。
它似乎并不打算照亮周围的黑暗,它只点亮自己。
从我少年时阅读文学作品开始,心里总有晶莹的光斑在跳跃。
那星星般、火焰般的亮光,闪烁着移向远方,引领我一步步走上文学之路。五十年中,我写下了八百多万字的作品,精选成这部三百万字的十卷文集。
文集是一部生命的史诗,文集是一次对自己严格的拷问与检验。
偶然间,从百十部旧作里,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1972年幼稚的小小说《灯》、1981年的中篇小说《北极光》,一直到2016年的中篇小说《把灯光调亮》——我对“光”似乎特别敏感。回望我的文学路,大半生的写作,始终被微弱或是宏阔的光亮吸引着。
阳光炽烈、圆月皓洁、星空邈远。我是一个心里有光的人!
为了寻光,我用文字把雾霾拨散;为了迎光,我用语言把黑暗撕开。
人类的进化和变异,从骨骼开始。骨骼支撑着生命,使人能够站立起来。当生命的血肉之躯不复存在,最后留下了坚硬的骨骼。作品的内涵与思想,正如骨骼一样。骨骼是一支烛台、一只灯架、一座灯塔,让光束高高、灼灼地挥洒和传播,成为江河湖海的淼淼烟波中鲜明的标识。
当然,还有灵魂。灵魂飘飞出窍,升天入地,灵魂就是永恒的光。
编选这部文集的过程中,审视五十年来的旧作,我常常纠缠在截然相反的复杂心情中。有时我会惊叹:那时我写得多么好啊,那些流畅有趣的句子、独特的人物,新文体的尝试;那时的我,文思喷涌,认知超前……有时我也会沮丧懊恼:早期的文字太粗浅简陋了,细节不够讲究……更多的时候,我会深深感慨:我应该写得更好些,我完全可以写得更好。
可惜,年过七旬,一切都不可能从头来过了。
已落笔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篇每一部,都是生命留下的真实印记。是用书页压缩、凝聚而成的人生和历史。
写作的人在写作中享受寂寞。书籍和文学都是寂寞的产物。
寂寞中,我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扬。
在我大半生的写作中,“写什么”和“怎么写”同样重要——“写什么”体现自己的价值观,“怎么写”是价值观实现的方式,用文学表达对自身、人性及对世界的认识。其实,最为重要的是“为什么写作”。整理文集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叩问自己,杂糅的思绪渐渐清晰:少年时,文学是对美好理想的向往;青年时,写作是为了排遣苦闷;中年时,写作是为了精神的坚韧与丰厚;进入晚年,写作是为了抗拒人生巨大的虚无感。一生写作,其实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种种疑惑、困惑,可惜始终未能达至不惑。
我已与文学相伴半个世纪。于我而言,身前的赞誉非我所欲,身后的文名亦非我所求,写作不是我的全部生命,而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在写作中不断成长——成熟,在文学中日臻完美,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有尊严的写作者、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近年来,我留意到萤火虫已越来越少,它们被污染的环境和滥用的农药灭杀了。我心黯淡进而悲凉。我梦想着变成一只萤火虫,让我书中的每一个字,能在暗夜里发光,孤光自照。
是为序。
张抗抗
2022年3月2日
跋
2022年,是我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五十周年。
自1996年出版《张抗抗自选集》(五卷本)以后,二十多年过去,又有几百万字的新作,但我一直没有出版更为完整的文集。很多朋友表示不解。
出版文集,意味着对自己文学成果的一次庄重梳理:篇目的选定、文字的校勘……包括选择出版社,均需反复斟酌,需要投入大量时间。
事实上,从2007——2017年,我埋头写作那部百万字、三卷本的长篇小说,七易其稿。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来进入十卷本文集编选的浩大工程。
直到长篇在2020年最后一次改定后,我终于下决心来完成自己的夙愿。
感谢我的文友、老友们慷慨伸出援手,热情做出安排。
多年来,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为我喜爱、为我敬重,我把文集交给这家出版社,欣然而往,恰得其所。广西师大出版社严谨细致高水平的编辑工作,纠正了我旧作中的多处谬误,在此诚致谢意。
2021年12月启动该书,整整大半年,我在电脑上反复校勘文稿,希望把完美的样貌呈现给读者。
遗憾的是,那部耗尽我心血的长篇三卷本,未能收入这部文集。
该文集的三审三校接近尾声,已是酷暑时节。
就在2022年夏季,九十九岁高龄的父亲在杭州仙逝。
悲痛之余,谨以这部即将出版的文集,敬献给我亲爱的父母。是他们引导我和妹妹走上文学之路,与我分享每一部新作,在文学中陪伴我走过了大半生。
那一晚,工作结束后,我坐在二楼阳台上发呆,看星星。
蝉鸣渐歇,薄云稀疏。眼前的夜色中,忽而闪过一点荧绿透明的亮色,在我身边萦绕,迅速隐入浓密的树影,无声地跳跃旋转。
萤火虫!
它从花园的草丛里飞起来,飞到二楼阳台。我没有想到,小小的萤火虫能够飞得这么高。
我终于见到了久违的萤火虫。那一刻,我喜极而泣。
谢谢你,自带光源的萤火虫。
是萤火虫还是星星,照亮了浩瀚苍茫的夜空?
2022年8月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