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6.4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1.8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12.7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7.3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7.2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72.7
|
內容簡介: |
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项目。本书两位作者长期从事国际法基础理论研究,作者就书中的每一个命题都进行了独立的思考,并提出和论证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
|
關於作者: |
何志鹏,男,1974年2月生,满族,黑龙江双城人。现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执行所长。 孙璐,女,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
|
目錄:
|
导论强国之路的方式选择
第一章国际法中国理论的必要性
一、导论
二、国际法中国理论:概念界定
(一)国际法的中国理论是一种理论
(二)国际法的中国理论立足中国
(三)国际法的中国理论关涉国际法
三、国际法具备一国理论之可能
(一)国际法理论与全球普世观念
(二)国际法理论与西方文明的主导性
(三)国际法中国理论的现实可能性
四、国际法与中国的互构:历史检视
(一)国际法视野内的中国
(二)中国视野内的国际法
五、供给国际法中国理论的意义
(一)中国外交工作的实践者
(二)中国的国际法研究者
(三)中国国际法教学的参与者
(四)中国之外的国际法理论家的实践者
六、中国国际法理论形态的检视
(一)中国国际法理论探索的尝试
(二)中国国际法理论形态的不足
(三)国际法中国理论的建构环境
七、小结:宏大目标、点滴努力
第二章当代中国国际法观念的形成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从鸦片战争到《马关条约》:近代中国与国际法相遇的屈辱
(一)19世纪的国际法:公正外衣下的强权
(二)19世纪的中国:沉睡的巨人
(三)19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相遇:屈辱的现代化之路
(四)清朝后期士大夫的国际法观念
(五)中国文化对法律的忽视
三、从清末变法到北洋政府: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挣扎奋进
(一)在理想主义中沉沦的国际法
(二)清末民初的社会演进与思想启蒙
(三)国际法与中国的相处
(四)中国学界对于国际法的研习和批判
四、从废约运动到创制联合国:中国对国际法的积极参与
(一)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期的国际法:旧秩序的危机与新秩序的构想
(二)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在艰难中奋起
(三)二战中的中国与国际法:废约与参与设计战后秩序
五、从中国内战到两岸对峙:体制外国家的边缘化心态
(一)冷战对峙中的国际法
(二)在冷战的尴尬中壮大的中国
(三)冷战时期中国社会的法律环境
(四)冷战时期中国与国际法双向边缘化的关系
六、改革开放与和谐世界:中国重归国际体制并逐渐强大
(一)从合作发展到全球治理:国际宏观主题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发展
(三)中国国际法研究的复兴与法律意识的欠缺
(四)中国对国际法治的支持与距离
七、小结与展望
第三章新中国国际法理论的奠基
一、导论
二、大国之路的起程:冷战中的国际法立场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既有国际法律环境的回应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国际法的不结盟道路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了国际法中国立场的基调
三、大国之路的理念:五项原则的核心指向
(一)强调国家主权,倡导独立自主
(二)关注小国权益,反对大国霸权
(三)超越零和博弈,推进互利合作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法理论的意义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主义取向
(二)国际法秩序的现实主义阐释的必要性
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中国国际法发展的意义
(一)中国政府一以贯之国际法观念的表达
(二)国际法原则体系的拓展和深化
(三)中国和平发展大国形象的塑造
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中国国际法理论未来的启示
(一)认真对待并积极传递国际法的中国理念
(二)在持续稳定和与时俱进之间寻求平衡
(三)独立与共处是国家的根本需求
(四)在实践界与理论界之间促进有机融合
七、小结:和平共处原则的生命力
第四章新中国国际法理论的发展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外交理念发展探究
一、导论
二、求同存异外交原则的形成与内涵
(一)求同存异外交原则的确立
(二)求同存异外交原则的指向
(三)求同存异与和平共处的契合
三、求同存异理念与中国国际法理论的发展
(一)参与国际规则的积极表达
(二)树立国家主权的优先地位
(三)强调国际合作的建设意义
(四)复兴发展权的理念与制度
(五)万隆会议积累的国际法治发展模式经验
四、求同存异外交理念对于中国的意义
(一)求同存异对于和平共处原则的补充及积极作用
(二)偏离和平共处与求同存异的负面效应
五、求同存异理念与中国国际法理论的发展之路
(一)和平共处与求同存异理念在中国国际法观念总体脉络中的位置
(二)和平共处与求同存异在中国国际法思想中的后续发展
六、小结与启示
第五章国际法中国理论的认识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际法的理论谱系与中国观念的立足之基
(一)法学理论流派谱系中的国际法观念
(二)国际关系理论棱镜中的国际法观念
(三)深刻立足于现实的国际法中国观念
三、国际法中国观念的务实维度:防范盲目乐观
(一)国际法规范不成体系的状况
(二)国际法统一实施机构的缺乏
(三)国际法人本主义价值的迷思
四、国际法中国观念的客观维度:拒斥虚无主义
(一)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约束力
(二)国际法的不确定性与秩序指向
五、国际法中国观念的目标维度:坚持国家本位
(一)国际法体系与进程的国家中心性
(二)国际法发展的国家权力驱动结构
(三)国际法运行的国家实力塑造特征
六、小结
第六章国际关系宪法之治的中国观念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际关系宪法之治的不同层次
(一)一套系统化的法律规则
(二)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运作体系
(三)在规范和机制内隐含的道德诉求
(四)国际关系的宪法之治与国际法治
三、国际关系宪法之治的价值分析
(一)国际关系的宪法之治意味着国际关系的稳定化
(二)国际关系的宪法之治意味着国际关系的效率
(三)国际关系的宪法之治意味着对于弱者的保护
(四)提升国际法的操作性和法律性
四、国际关系的宪法之治的条件与阻碍
(一)结构障碍
(二)话语缺陷
(三)运行困境
(四)主权两难
五、小结
第七章中国国际法理论中的发展观
一、导论
二、规范迅速增加,但规范主旨未变
(一)国际法规范增加的表现
(二)对于国家利益的关注没有变
三、行为体在拓展,但核心主体未变
(一)国际法中的行为体日益多元化
(二)国家的核心主体地位没有变
四、运行方式强化,但弱法状态未变
(一)国际法实施体系的增强
(二)大国政治的主旋律没有变
五、国际法变与不变的深层原因
(一)国际法变革的原因
(二)国际法未变的原因
六、小结与启示
(一)对国际法变与不变的归结
(二)国际法变与不变对中国的意义
第八章国际法中国理论的成就与展望
一、导论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法学科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路径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法的发展阶段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法的发展路径
(三)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法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国际法的主要理论板块和支架性理论
(一)国际公法的理论结构
(二)中国国际法的支架性基本理论
四、中国国际法研究的重要论域
(一)国际人权法的问题
(二)对国际法新概念的理解:对一切的义务
(三)批判地认识保护的责任
(四)国家及其财产豁免
(五)国际海洋法
(六)辩证认识贸易与相关价值目标的关系
(七)中国主导的国际制度体系
五、中国国际法研究的基本经验
(一)对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关注拓展了中国国际法研究的领域
(二)对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分析丰富了中国国际法研究的视角
(三)对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融入提高了国际法研究的水准
六、国际法中国理论的构建路径
(一)注重借鉴和吸收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先进经验
(二)明确中国立场,聚焦中国问题
(三)以精细而坚实的论证提升理论的信度
(四)树立鲜明核心价值观引领国际法理论的方向
(五)形成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模型完善学术创新机制
七、小结
结论中国国际法理论的未来展望
一、迎接中国国际法的伟大时代
二、建立中国国际法的理论自信
三、塑造中国国际法的理论框架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本篇序言作者车丕照先生,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法研究会副会长。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强行收缴外商违禁输入中国的鸦片时,曾请美国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翻译过西方国际法著作的某些章节,确信"各国皆有当禁外国货物之例",并据此向英国政府交涉。那时的林则徐未必预见到国际法这"舶来品"日后会经常伴随中国,他大概更想象不到将来会有"国际法的中国理论"问题。
1949年,毛泽东在西柏坡筹划新中国的对外关系时,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希望在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同时,平等地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但他或许没有想到,新中国后来会在一段时期里既不属于西方阵营,也不属于东方阵营。直到他的晚年,新中国才被联合国所代表的国际体系接纳。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国际法的中国理论"难以系统化,也难以被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
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我们还要大力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尚处于酝酿阶段的时候,邓小平就想到了国际法,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高瞻远瞩。从那时起,中国开始全方位地融入国际体系,中国的实践与国际法进行互动,国际法的中国理论也不断成长。
从那时算起,又有38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一员,中国的立场、中国的主张影响着国际制度和国际秩序的生成。因此,现在是系统梳理和阐释国际法的中国理论的时候了。正是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志鹏与孙璐伉俪为我们呈现出他们的新作《国际法的中国理论》。
作者在书中首先对"国际法的中国理论"加以界定,认为这一概念是指"由中国政府或学术研究者等行为体提出的,代表中国立场、表达中国观念的,关涉国际法的局部、具体制度或者对国际法的整体功能与效用进行评价的系统阐述。"随后,作者论证了建立国际法的中国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也指出,当下国际法中国理论的意识和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接下来,作者系统地考察了当代中国国际法观念的形成,指出,由于国际法对中国的负反馈和中国国际法知识与能力的不足,中国曾长期对国际法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中国的独立和强大,改变了中国与国际法的关系。作者认为,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即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为国际法走向后殖民时代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也为国际法的中国理论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中国政府多年来有关国际法实践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的梳理,本书作者从六个方面归纳出对于中国国际法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推进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和理论:中国对于国际法的地位与功能的认知、中国关于国家主权的理论、中国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中国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中国关于国际法治的理论、中国和谐世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此外,作者还专章讨论了中国国际法理论中的发展观以及国际经济法的中国理论等问题。
志鹏与孙璐两位作者长期从事国际法基础理论研究,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娴熟的研究方法,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即便如此,要完成"国际法的中国理论"研究仍面临很大的挑战。为此,作者不仅查阅、梳理和归纳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更是花大力气从多年的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报告中探求中国政府就相关国际法问题所表达的立场及从事的实践,使作者的各项研究结论都具有丰富的论据支持。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对中国政府及中国学界有关国际法理论表达的梳理与整合,而且作者几乎就书中的每一个命题进行了独立的思考,并提出和论证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例如,作者提出,中国的国际法心态最根本的是受两大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物质的因素,包括中国的政治、经济状态和国际关系格局等变量;另一方面是文化的因素,其核心变量是中国的法律观念。再如,就国际法理论中的发展观问题,作者提出,纵观20世纪以来的国际法,虽然国际法规范迅速增多,但规范主旨未变;虽然行为体在拓展,但核心主体未变;虽然运行方式强化,但弱法状态未变。相信作者的上述研究结论会给读者带来某些启发。
作者在本书的导论中谈到,崛起中的大国在它发展的路上总是会感到既有的国际体制和机制不符合其发展的需求,正如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觉得原来的衣服鞋帽不断变小从而不能适应其行动的需求一样。这里再次表达出作者的国际法发展观。我们或许还可以这样来拓展这个比喻:我们不应因为现有的衣帽过于拘束而拒绝衣帽,我们也不会强求他人穿戴与我们相同的衣帽,当然,我们更不会贸然接受他人送给我们的衣帽--万一套到我们头上的是一只金箍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