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8.3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6.7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80.3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7.3
《
收尸人
》
售價:HK$
74.8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91.8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8.8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3.6
編輯推薦:
文学史上任何一次思潮的演变,是作者个人心智的抉择与创造表现,更呈现当时的社会人文风貌。随时代跳跃闪耀,中国文学巅峰迭起。
內容簡介:
中国文学所以具有丰富、多彩的姿貌,历史的绵延是一项主要因素:从先秦的抒情歌谣与说理散文而至明清的章回小说与舞台戏剧,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都有不同的观物方式与情感、思想的特质,而这些不同的视观方式与情思就具体呈现在不同的艺术形式里。当谈到中国文学的代表著作时,我们总会从纯文学的角度想起“诗”、“小说”、“戏剧”等,而多少忽略了这些作品所折射出的社会面貌与民族心灵,《诗》三百篇不只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如是刻画出先民纯朴单纯的心声,以最单纯的语言文字,描绘了先民对收成的欢愉,对山河大地的礼赞,对天地祖先的感恩祈福等;而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类型的“赋”,同样呈现了汉帝国的性格及整个汉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取向。
我们在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市井歌谣、宋词、小说、戏剧所组成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繁花世界中,透过时间的纵贯来探索不同时代特殊文学形式的流变和其社会文化的意义,以期了解不同历史阶段整个民族的心灵形貌。
關於作者:
蔡英俊,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英国华威克大学(Universitu of
Warwick比较文学理论博士,曾任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吕正惠,台湾嘉义人,1948年生。台湾大学中文系硕士、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博士,曾任东吴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于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21年,并曾为系主任,现已退休。从2001年起任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员,现任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吕兴昌,台湾彰化人,1945年生。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曾任教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十五年,从事中国古典诗之教研;1989年转任台湾清华大学中国语文系教授,专攻台湾文学之教研,积极进行文学史料之田野工作。吴璧雍,台湾学者,1952年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国文研究所硕士,曾赴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中国文学。任教台湾清华大学中国语文系。曹淑娟,台湾彰化人,1956年生。台湾大学中文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学、南华大学副教授,现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明清文学、园林文学研究。
目錄 :
总序
林载爵
导言
蔡英俊
素朴的与激情的——诗经与楚辞 杨宿珍
帝国与自我的交光叠影——汉赋 吴炎涂
咏怀的本质与形似之言——六朝诗歌 王文进
奔腾与内敛——盛唐诗歌 吕兴昌
多采多姿的中晚唐诗风——晚唐诗歌 李丰楙
知性的反省——宋诗 龚鹏程
市井歌谣及其转型——宋词 吴炎涂
观物思想的具现——咏物词 杨宿珍
从民俗趣味到文人意识的参与——小说(一) 吴璧雍
从自我的抒解到人间的关怀——小说(二) 张火庆
市井文化与抒情传统的新结合——古典戏剧 陈芳英
作者简介
內容試閱 :
先秦,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流程中,确实扮演着举足轻重而又多彩多姿的角色,人文思想蔚然蓬勃,各种器物发明创制,都展现一个活泼而富生气的艺术风貌;在文学领域内则有源于群体生活而具素朴意味的《诗经》与来自抒发自我情志、充满激情抗辩的《楚辞》。这二大著作,风格殊异,却为中国文学树立了两种生命形态的基型——素朴的与激情的,在往后的中国文学长河里,可发现多属此二基型的再度呈显。因此,作为文学源流的《诗经》与《楚辞》,有其不能撼动的地位。同处先秦的氛围下,为何展现如此不同风姿的作品,《诗经》、《楚辞》各具的特色如何,以及此二种风格在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又如何,这些均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旨。
素朴的群体世界——诗三百篇
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动脉,从太古之初即在中国北方奔流不息,沿途夹泥带沙,淤积成一片绵亘数千里的沃壤,从唐尧、虞舜、夏禹以来,都以此沃野为上田,先民就从此在这土地上耕耘撒籽,播下了文化的根苗。他们的生命与大地结缘,成了真正的“大地人物”,生活在大地上,劳动于大地间,所有生活几乎全按着大地自然的脉搏跃动而作息。春夏秋冬四时的递嬗、风霜雨露的变化、日月山川的焕发以及田野瓜棚的收成,这一切均如是自然地与人的性情相交融。先民陶
融在这广大和平的世界中,也感染了大地博厚笃实的性情,真情实意也毫无掩饰地流露,一切景象均如此静定而美好。他们以性情感通了宇宙自然的和谐,也由草木万物的生长,体会到宇宙的流转生机,酝酿了中华民族深彻渊涵的智慧,创发天人合一的哲学,而自然——象征天地永恒与和谐,乃成为文学、哲学的最高境界。
中国人原是如此自如地顶立于天地间,由实际的劳动,体会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真义,而对于万物的接近与关爱,正表现厚德载物的一面——“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与天地万物均如是温馨亲切地处于大自然中。人从自然中取得生活物资,亦将生命情操寄托自然,形之于语言文字时,亦流露出先民的灵心慧意。
这美好的自然诗篇,原是孕育于宇宙自然的蕴藉中,他们以最坦白而单纯的方式,透过歌舞、语言文字,绘出了农业群体生活的真实面貌——劳动的艰辛与愉悦、收成的欢愉与闲情,对山河大地的礼赞、对天地祖先的感恩祈福……。《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就如是发抒着先民淳朴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