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編輯推薦: |
◎ 武大老师、知名辩手、主持人陈铭作品。
◎ 一本对抗无聊时代的哲思小书,遍地无聊的时代,如何让自己有聊?
◎ 二十个热点话题,一次知识的多维度碰撞,一场让你颅内高潮的精神文化漫谈。
聊网红:人终究是成了商品,有形的人成了无形的商品,甚至有形的身体的重要性逐渐退位,抽象的人格聚焦和凝华成几个典型符号,成为后现代商业链路上的重要生产要素,既被消费,也被生产,还被快速更新与迭代。
聊传媒:任何一个新技术时代的头十年,批判的声音一定会不绝于耳,因为旧的时代、旧的范式、旧的结构被打破、被消解,有些东西在缺失,有些东西在沦丧,而有些东西在被抛下。
聊金钱:我们以前看到就是一个女人,这是一个独异性生命。有了钱之后,我们想到的可能是赡养的费用、彩礼的价格、背叛的代价。从这一刻开始,面对女性的恶已经滋生了。她的独异性开始消解,物化开始发生。
◎ 直面时代情绪,应对普遍焦虑,帮你找到看待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个无聊横行的时代。喧嚣与孤独竟同时如影随形。
无聊——是“自我的沉默”,是意义没入海面。
孤独——是“他者的消散”,是大主体没有回声的呐喊。
我们该如何抵抗虚无
|
內容簡介: |
在遍地无聊的时代,如何让自己有聊?
一次知识的多维度碰撞。
一场让你颅内高潮的精神文化漫谈。
幽默、八卦、网红、成功学……陈铭从身边常见的事物入手,融合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知识,洞察每个存在物背后的本质属性,开启一趟智识与思维的漫游之旅,带你一起打开认知世界的新感官。
|
關於作者: |
陈铭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主持人,知名辩手。
《奇葩说》中,他强大的知识储备、严谨的逻辑表达、敏锐的开杠技巧、热血的情感升华让人惊叹,勇夺冠军。《非正式会谈》《少年说》《非诚勿扰》《令人心动的offer》等综艺节目中,他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正如陈铭所说:“我的职业身份是多元的,但其中有一条内核不会改变,就是思考与表达,我最大的使命就是用表达把观点传递给更多的人。”
|
目錄:
|
幽默 / 任何一个悲剧,你离它越远就越搞笑。
八卦 / 吃瓜三段论:事实吃之、推断看之、情绪弃之。
网红 / 注意力本身就是生产力。
成功学 / 成功真的可以学吗?
死亡 / 死是必然,我们必须用生来诠释死。
撸猫 / 猫爱不确定。
聪明 / 聪明是一趟不可逆的旅程。
中年男人 / “去油”攻略:不贪吃,不好色。
现代传媒 / 媒介的本质是官能的延展。
梦 / 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童年里最缺什么?
酒 / 酒醒了,人还是人。
辣 / 辣是轻微的可控的痛。
国潮 / 文化自信的背后永远是经济自信。
武林 / 止戈为武。
外星人 / 人类之所以追问、探索,就是为了不孤独。
基因 / 基因是一个特别好的能承担我们简单归因的工具。
汽车 / 全力奔跑。静待佳音。
现代日本 / 在变与不变中找到间性的存在。
钱 / 金钱背后的本质,就是一种信任关系。
性别 / 我们反抗的,不是任何一种性别,而是不平等本身。
一个彩蛋
|
內容試閱:
|
向无聊宣战,让自己有聊
2020年6月24号,老友言亮发来微信,邀请我在喜马拉雅音频平台上录制一档语音节目:《人文通识·格物》。节目风格自由随性,隔几周去一趟南京,在录音间里天南地北、四海八荒,随机一个主题一杯咖啡,一场思维漫游无边际不设限地展开。直到2021年8月,《格物》终章上线,104期音频的漫漫旅程暂告一段落。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陪伴了无数耳朵,流淌过许多灵魂,在神秘的时空中相遇又别离,最终散落成漫天繁星,彼此遥远地照耀与温暖着。
口语传播始终有着稍纵即逝的特点,但文字就不一样了,一笔一画,一撇一捺,有深深刻在历史里的劲道。由此就诞生了将这档音频节目文字化的想法,《有聊》这个名字跳入脑海。有聊,本从聊中来,感恩有人聊,感恩有得聊,聊着聊着,有了有聊,实至名归。
当然不止于此。既已印制成册,更希望喜欢阅读的你,别有收获。
这本书的出版初衷,是希望知识或信息退位,思维方式与观点登场。
二十个章节名称,与其说是一个个主题,不如说是一个个入口。圈圈圆圆圈圈,千折百转曲径通幽,一路风景固然迷人,自天空鸟瞰而来的那张路线图却最为珍贵。关于这张思维路线图,我有三个小小心得与你分享。
第一,记得常常“再往内一步”,走向“本质主义”。
这一整本书,乍一看,是从一件件身边常见的存在物入手,开启一趟智识与思维的漫游之旅,但定睛细观,入口是“物”,不如说是“名”更为贴切,以物之名。生活中的常见与熟悉之物,一旦需要你明确聚焦,用语词勾勒出一个清晰洗练的定义,你就会突然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多么模糊而低分辨率的世界里。而在概念抽象的过程中,找到那个使“一”区别于“多”的某种存在的本质属性,明晰概念的边界,深入本质的必然,是一趟极富乐趣的探索旅程。无论是苏格拉底的追问,柏拉图的理式,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都是在向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致敬。成为一名“本质主义者”,你也可以。
第二,记得常常“再往后一步”,走向“结构主义”。
拉斐尔·西博尼(Raphael Siboni)那部片名带有拉康色彩的纪录片里展现出了视点位置后移所带来的奇妙特性:通过后退一步,使框架变得可见。片中的镜头仅仅后退了数米,整个场景却瞬间“去性化”,硬核的表演迅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重复性的工作。在今日之“景观社会”里,镜头数量都快要超过眼球数量了,“人造景观”和“浑然天成”之间的界限早已模糊消散,我们的视线具备“后退一步”的本事,格外重要。这一步,逼迫原本隐匿于视线之外的神秘他者显形,将它置入正在缓缓现身的巨大结构之中。往后一步,让物与物、物与人的关联自然浮现,物的内在本质在这张被嵌入的“存在之网”中得以重新梳理,物的概念外延在这经纬交织间得以全新的锚定、形塑和生长。而且通过一步步地不断后退,使得一张又一张不同尺度的“意义之网”重叠、融合、立体、丰富,最后铸成一份独属于此物(或此概念)的“结构晶体”——这早已不再是独属于此物的一份呈现,这网的编织者、晶体的铸造者之鲜明的主体性印痕也已刻入其中、融为一体了。成为一名“结构主义者”,你也可以。
第三,记得常说“你说得不对”,走向“批判主义”。
有朋友马上会说:“批判还不容易?”任意进入一个互联网平台,“批判”无处不在。当然,还是必须得说,理性的、科学的、有力的、有价值的批判极其少见,反而更显弥足珍贵。对事不对人、去情绪化、逻辑在线,达到这几个最基本的入门要求就已经颇为不易了。能清晰聚焦、能高效表达、能迈过语言的陷阱在交锋中深入,已经要为他们响起掌声了。如果能“破”还能“立”,在质疑中接纳,在批判中创造,把黑格尔的“正反合”理论扎根到生活细节里,将否定之否定或扬弃变成一种生命习惯,更值得起立为之鼓掌,且掌声应当经久不息。成为一名真正的“批判主义者”,你也可以。
最后,这本小书还有个小小梦想:用有聊,向无聊和孤独,宣战。
身边的无聊正茂盛生长。喧嚣与孤独竟同时如影随形。
无聊——是“自我的沉默”,是意义没入海面。
孤独——是“他者的消散”,是大主体没有回声的呐喊。
尼采太勇敢,想以超人的强力意志书写新时代的价值体系,这太难。但用旺盛的创造力来体现生命意志,来书写生命激情,来镌刻生命价值,我向往。
《有聊》是个小小尝试,关于流动,关于连接,关于意义,关于我们。
我思,故我在;
有聊,故我们在。
破碎吧孤岛!我们永不会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
是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