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77.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1.6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1.8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HK$
43.7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54.6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HK$
66.1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HK$
221.8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四手联弹》,一部独特非凡的散文集!王鼎钧与程奇逢同题创作“轮流发球”,展现多元视角与思维碰撞之美。沉实厚重的散文风格,兼具知识意趣与美学想象,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虽作者在海外,却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热爱,书中对国内山河充满深情描绘,体现世事、人情、利害的多层面多角度,富有深度与内涵。
编辑推荐
书稿为王鼎钧先生与程奇逢先生两位作者的散文合集,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历史文化诸多方面。两位作者的文章同一题材各写一篇,从不同的视角谈古论今,饶有意趣。书稿内容丰富,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探究,对世界各地风物的描写,能够开阔读者视野。
|
內容簡介: |
《四手联弹》所收作品共37个主题、65篇文字,分成两辑。第一辑是王鼎钧与程奇逢两人“轮流发球”的千字专栏散文,缘起于两人设计的一个专栏,同一个题目,每人写一篇不同的文章,合并在一起刊出,借以表现世事不止一个层面,人情不止一个角度,利害不止一个标准。第二辑是两人沉实厚重的散文。本书内容丰富,作者虽人在海外,但北戴河的海浪,都江堰的风,凤凰古城的廊桥,时时萦绕心头,不曾离去,志在与读者共同吟咏山河深情,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
關於作者: |
王鼎钧,山东省兰陵人,1925 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1949 年到中国台湾,服务于“中国广播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 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任教,之后定居纽约至今。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从20 世纪60 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 年《开放的人生》,再到80 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中国台湾销行极广,至今不衰。自70 年代末期起,王鼎钧开始了《碎琉璃》等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1988 年《左心房漩涡》出版之后,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从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钧历时17 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出版了《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爱情意识流》等图书。
程奇逢,出生于上海。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现任《纽约一行》文学杂志编辑,法拉盛诗歌节组委会委员。
|
目錄:
|
上篇
中国神话大检阅?003
十亿个掌声,十亿份思念?008
纽约街头艺人?013
中央公园绿色的眼睛?018
不一样的雨声?023
都江堰:
挽起历史长河的那一端?028
诗人角?033
纽约地铁的滋味?038
摸象?043
街头雕塑?048
屈原何以自处??053
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058
书画同心?063
瓷器上的唐诗?068
变好还是变坏??073
人类书写的历史与未来?078
马可?波罗与中国?083
海滨随想?088
向地铁借来的时间?093
问君何所思?098
没有观众的演出?103
透支幽默?108
由元好问的雁丘说起?113
鱼与熊掌你来选?118
一个朋友的离去?123
先救哪一个??128
“暂停键”按下时?133
白衣大军战绩辉煌?138
下篇
我的四弘誓愿?145
教科书里的人情世故?170
疫情下的生命情怀
——纽约慈济云端讲坛?197
激情与超前的一代: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209
南方的岸
——记一个人和一本书?220
那小溪,演绎着生命的壮阔?233
凤凰散记?239
回眸唐朝
—— “黑石号”遗存的历史魅力?247
帝都废墟上的黄昏
——记元上都?260
|
內容試閱:
|
序一
王鼎钧
这本书是我和程奇逢先生两人的合集,他的六万字,加我的六万字。为什么要出合集呢?我们执笔为文,自比为厨师出菜,把读者当作食客,有时候,换一种上菜的方式,就好像可以有不同的滋味,使大家更愿意品尝。
因此,我和程先生设计了一个专栏,同一个题目,每人写一篇不同的文章,合并在一起刊出。两人所见有时相反,有时相同,有时相补。文章先出手,我们称为“发球”,文章后出手,我们称为“接球”,发球接球,两人轮流担任。我们希望借着这种表演,使读友们忽然想起来,世事不止一个层面,人情不止一个角度,利害不止一个标准。感谢台北《中华日报》副刊主编李谦易女士采用了这个专栏,我和程先生是球员,她就是裁判。
这种专栏我们称为“千字文”,朝夕可成,很有成就感。当年在报馆工作的时候,排字的工友站在编辑台旁边等稿,你写一页他排一页,你写完了他也排好了,算是一种特殊的写作经验。天天写千字文,又觉得太受拘束,太格式化了,兴之所至,冲破藩篱,五千字六千字,自以为是?江大河了。其中“教科书里的人情世故”一系列文章曾在《南方周末》副刊发表,也是纳入朱又可先生采用的大型专栏之中,如此一收一放,也是一种快乐。
这本书所收的作品分成两辑,第一辑就是轮流发球的千字专栏,下面第二辑是我们两人比较长的文章。两辑对照,长文排列在下面,好像基础沉实厚重,使人联想建筑物的底座,短文重叠在上,灵活轻巧,使人联想建筑物的明窗花棂,再向上看顶层,书名、序文和目录薄薄一层,覆盖面广大,那就很像飞檐斗拱了!一本文集,并不是把许多性质不同的文章装订起来而已,其中也有美学的想象。
书成,但愿读友们开卷有益,也觉得步步稳健,拾阶而升,然后开轩卷帘,鸟语花香。每一本书都像一栋建筑,由作者的生命力建成,出版社平台展示,读者的想象力充满,岁月的藤萝增色。
这本书是我们两人的合集,不是合著。合集如合奏,如轮唱,如共舞,“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我们在写作时如秋空雁阵,比翼而行,冉冉升起。如白云出岫,前涌后继,絮絮滔滔。如心头一声,此响彼应,欣然忘食。文成自问:千字短文如池中取水,晶莹一瓶,天光云影,瓶中水是得到释放,还是受到拘束?万字长篇,大雨入湖,鱼群出迎,莲叶全开,这雨水是受到拘束,还是得到释放?
我们永远觉得尺有所短,永远希望和读者大众圆满合作,本书是我们的又一次实习。
序二
程奇逢
E.B.怀特为《纽约客》撰稿,连续写了49年,从1927年到1976年,“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纽约客》文体”。他的作品包括散文、随笔、评论、诗歌、杂文,《这就是纽约》至今被人传诵不断。法国作家加缪1946年访问美国,在纽约住了三个月,回国后写了《纽约的雨》,他称了解纽约很难,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文笔灵动,把纽约写得活灵活现。他俩写文章都有超越时空又直抵人心的本事。后来我选择定居纽约,不知是受了他俩文章的影响,还是因为我早就喜欢纽约,才特别有兴趣去读他们的文章?说不清楚。
怀特1948年写《这就是纽约》时,坚称纽约是世界的首都。我来纽约时,连我自己都怀疑这种说法了,但纽约对我仍然魅力十足,去苏荷东村像是读一篇散文,沿着曼哈顿按数字排列的街道漫步像是读随笔,而去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则像是读诗。
格林威治村最吸引我,20世纪60年代前后,一众诗人、艺术家像是冥冥中受到更早的大师们的指引,来到这里。他们揭竿而起,竿头上绑着自己那惊世骇俗的旗帜,冲击传统的藩篱,这帮才华横溢的人进行各种实验,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我读鲍勃·迪伦的《编年史》(Chronicles)及他女友苏西·罗托洛的《放任自流的时光》(A Freewheelin’ Time),那时在格林威治村,到了晚上可以推开朋友的家门,在沙发或地毯上过一夜,白天去爵士乐酒吧的厨房里要一块三明治。终日,他们沉浸在创作的梦想中,过一种波希米亚式的生活。
在纽约也遇见老友新知。1985年我在匹兹堡大学读书时,暑假空闲了些,写了几首诗寄给《美洲华侨日报》,收到副刊主编王渝热情洋溢的信,让我受宠若惊,没想到后来还一起在北岛主编的《今天》编辑团队里共事,一共十好几年。在纽约还遇到老友严力,他是一个十分有魅力的人,诗人兼画家,1987年他就在纽约创办了《一行》诗刊,影响力遍及美国及国内,2018年诗刊复刊,改名《纽约一行》,他又举办了海外唯一的中文诗歌节“法拉盛诗歌节”,一时间,中文诗歌界风生水起。
喜爱文学的人在纽约不会不遇见鼎公,那是一座文学的高峰。有人说:“他一个人走完了中国现代史。”读了鼎公的回忆录四部曲,感到那正体现了M.H.艾布拉姆斯对史诗的定义。鼎公的格局比一般作家要大,他在栽培、鼓励作家写作方面不遗余力,为读者指点创作方法,讲解意象灵感,以新构想无私相授。我有幸承蒙大师亲炙,受益无穷。
现在,我虽身在海外,但北戴河的海浪,都江堰的风,凤凰古镇的廊桥,锡林郭勒草原的金莲花时时萦绕心头,不曾离去。下集中的几篇长文曾在刘倩女士主编的美国《侨报》副刊发表。近两年的专栏写作与李谦易主编时有文字来往,深感她的敬业与周全,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博洽。
人生之路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来纽约幸会鼎公,去来文苑,这仿佛是命运的召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