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81.4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81.4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欧亚大陆间一条清晰的葡萄牙“海上航线”为线索,从地中海(罗马)、大西洋(里斯本)进入印度洋(果阿)、太平洋(澳门),延伸出一条以“海洋地理空间”为单位的跨文化交流之路,图像环环相扣,内容连续性强,每一章基本按照时代背景、图像传统到艺术现象展开论述,最终以生动的图像研究案例结束,由此开启下一章的内容情节,使读者在章节的推进当中,沿着欧亚大陆间的海上航路,逐步驶入东方。
本书内容来自作者对于20多个国家、逾百个重要欧亚城市的实地考察、材料积累,并借助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研究机构开展深入研究,首次以“东方视角”聚焦“全球史”中的地理大发现时期,原创性地追踪了罗马“七丘”形象在地中海文化圈、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向海外扩展的重要过程,不仅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力拓展至地中海的边缘——伊比利亚半岛,更以“跨文化”、“跨媒介”的视角追踪这一艺术现象,借助欧亚大陆间海上航路,展现出罗马帝都形象对于亚洲城市建设的潜在影响力,综合了城市史、海洋史、地理学与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为东西方美术交流研究打开了一个国内外“人迹罕至”的“海上视野”。
|
內容簡介: |
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七丘之城”罗马到罗马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逐渐成为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地中海世界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罗马这一特殊的“七丘”形象不仅再次得到强化,更在海权时代拓展到了大西洋沿岸: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一面展开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一面将其高低理念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随着印度的果阿被塑造成了一个“东方的罗马”,罗马人的圣城理想也从地中海、大西洋驶入了印度洋。虽然在葡萄牙人的目的地——中国,强大的东方传统最终挫败了曾经的“山城理想”,但在特定时期的澳门,一座“水上的罗马”却赫然出现在半岛之上。
|
關於作者: |
文库主编
李军,澳门大学讲座教授、艺术与设计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艺复兴艺术史学者,跨文化艺术史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办第八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哈佛大学艺术史系高访学者,哈佛大学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出版专著《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译著《宗教艺术论》《拉斐尔的异象灵见》等。主编《跨文化美术史年鉴》《明日·艺术史文库》《达·芬奇全集》等丛书;论文和专著获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5)、一等奖(2020),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八届中国优秀出版物奖,第二十九届“金牛杯”美术图书奖金奖等。
作者
刘爽,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美术学博士,主要从事“15—18世纪东西方艺术交流”“跨文化美术史”的研究工作。2016年、2019—2020年分别作为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前往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à di Bologna)深造,成果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等。近年研究主要集中于欧亚大陆间的海上艺术交流,发表《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圆形图像与世界视野——博洛尼亚圣雅各伯圣殿洛伦佐·科斯塔壁画新解》等。
|
目錄:
|
引言:移动的圣城?
第一章 罗马:七丘之城的建立与传递
1. 罗马早期的山城景观及其演变
2.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3.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第二章 里斯本:“水上的罗马”
1. 大航海时期的葡萄牙山城
2. 里斯本的罗马印迹
3.“理想城市”与中央高地
4. “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
5. 成为“水上的罗马”
6. 结束与开始: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
第三章 果阿:步入东方的七丘之城
1. 理想起航:“七城岛”与“真十字”
2. 移至亚洲的“理想城市”
3. 山城果阿
4.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
5.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第四章 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
1.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2.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
3. 力量的抗衡:“中央高地”的崛起
4. 传统的胜利:另一种“山巅之城”
5. 被改变的“海岛理想”:妈港圣名之城
第五章 移动的圣城
1.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2. 转折:“水上圣城”的出现
3.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4.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结束与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