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7.7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9.4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40.3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12.7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8.8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3.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9.4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80.3
|
編輯推薦: |
本书分为总论、分论:总论亦为“溯源”,沿历史发展之轴,纵向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特点,梳理历代医著文献对《内经》的传承发展,循经典引申式推进研究,而分论则为“析流”,沿中医学术发展脉络,立足于理论体系,并根据王庆其所提出的“《黄帝内经》立论三体系”的观点,划分为哲学思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三部分,横向研究后世医家对《内经》理论的阐释、发挥及运用。可供中医学理论研究及临床工作者参考。
|
內容簡介: |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形势、社会背景、文化思想、科学技术发展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经后世医家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使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持续的传承与发展。
本书从中医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对《内经》自秦汉至清代前期的学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和反思,从哲学思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方面研究后世医家对《内经》理论的阐释、发挥及运用,展示了《内经》理论在后世的传承、变化与发展,探讨中医学术发展的规律,以启迪当今学术研究。
|
關於作者: |
王庆其,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医大师裘沛然学术继承人,教学名师。国内著名的内经研究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六、七批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顾问,《辞海》中医学科主编,从事《黄帝内经》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主编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统编教材,从事中医药治疗脾胃病及内科临床实践5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其中有关《黄帝内经》著作20部,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科技著作)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著作)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科技著作奖;全国中医药研究生统编教材《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任主编),《黄帝内经病证学概论》(任主编),全国中医药本科生统编教材《内经选读》(任主编),获全国优秀教材奖,上海市J委优秀本科教材一等奖;;《内经临床医学》(任主编),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著作三等奖,获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著作奖等。曾先后师承方药中教授、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师高徒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岐黄传承发展奖传承人奖等称号。
|
目錄:
|
绪论《内经》的核心理念001
一、 人是“天地人”关系的总和002
二、 生命是“形神合一”的统一体003
三、 健康是人体的一种和谐状态004
四、 “气化”是人体代谢的基本形式005
五、 “亢害承制”是人体的自稳调控机制006
六、 “人为天地之镇”的人本思想007
七、“治未病”思想体现人类忧患意识008
上篇《内经》学术发展史略总论
第一章秦汉时期《内经》学术发展概况与特点013
第一节政治经济技术背景013
一、 秦汉的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013
二、 秦汉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014
第二节思想文化背景015
一、 秦朝以法为教,文化统一015
二、 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016
三、 独尊儒术与经学兴衰017
四、 汉末谶纬之学017
第三节《内经》学术发展概况及特点018
一、 学术理论的奠基充实019
二、 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020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内经》学术发展概况与特点021
第一节政治经济技术背景021
一、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分裂021
二、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进步022
第二节思想文化背景023
一、 玄学之风023
二、 儒、道、释三教并存024
第三节《内经》学术发展概况及特点025
一、 经典医著的编次注释025
二、 脉学理论的整理发挥026
三、 针灸学术体系的构建027
四、 养生理论的践行和发展028
第三章隋唐时期《内经》学术发展概况与特点030
第一节政治经济技术背景030
一、 隋唐盛世030
二、 隋唐时期科技的繁荣发展031
第二节思想文化背景032
三教并行,和而不同032
第三节《内经》学术发展概况及特点033
一、 《内经》整理编次注释034
二、 病源证候学的发展036
三、 综合性医著的传承036
第四章两宋时期《内经》学术发展概况与特点038
第一节政治经济技术背景038
一、 两宋王朝的兴衰038
二、 宋代农业和经济的繁荣038
三、 宋代官方对医学的重视和医者地位的提高040
第二节思想文化背景040
一、 融合了儒释道的“理学”041
二、 “太极”以及“理”“气”之争041
三、 “一物两体”的辩证观043
四、 “心学”与朱陆对立043
五、 “见闻之知”“格物致知”“反省内求”的认识论044
六、 对人的生命的认识045
第三节《内经》学术发展概况及特点045
一、 《内经》文本的定型和传播046
二、 《内经》学术理论的深化发展046
第五章金元时期《内经》学术发展概况与特点048
第一节政治经济技术背景048
一、 三朝鼎立的政治格局和多民族文化融合048
二、 延续宋代技术发展的高潮048
第二节思想文化背景049
一、 理学在北方的复兴049
二、 “治生”“天道生生”“理在气中”049
三、 朱陆合流050
第三节《内经》学术发展概况及特点050
一、 《内经》文本的分类系统化研究: 滑寿对《内经》理论的分类及
系统化贡献051
二、对《内经》学术的创造性发展051
三、第六章明朝时期《内经》学术发展概况与特点053
第一节政治经济技术背景053
一、 高度中央集权和由盛转衰的王朝053
二、 相对繁荣的商业053
三、 繁荣的技术文明054
第二节思想文化背景055
一、 “八股取士”对学术思想的束缚055
二、 “心学”的兴盛056
三、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人一体”056
四、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057
五、 理学的滥觞与实学思潮的兴起058
六、 形神问题的论述059
第三节《内经》学术发展概况及特点059
一、 《内经》理论的分类系统化研究: 张介宾、李中梓对《内经》
理论发展的贡献060
二、对《内经》学术的进一步发展060
三、第七章清代前期《内经》学术发展概况与特点062
第一节政治经济技术背景062
一、 专制集权的加强和多民族大统一062
二、 盛极而衰的王朝062
三、 本国停滞的科技发展和近代西方科技的大量传入063
第二节思想文化背景064
一、 对前朝的反思和理学的批判064
二、 理学的再倡与考据学的兴起064
三、 近代“西学”的形成以及对旧文化学术的批判065
第三节《内经》学术发展概况及特点066
一、 《内经》理论的分类系统化研究: 未突破明代构建的藩篱068
二、 《内经》学术内容的增长068
下篇《内经》学术发展史略各论
第一章哲学思想075
第一节气学说076
一、 《难经》阐发“元气论”078
二、 “气”——汉华佗《中藏经》的灵魂079
三、 西晋皇甫谧局限的“元气论”080
四、 东晋葛洪以“玄”“道”“一”为基础的“元气论”080
五、 隋杨上善“气一元论”的多元表述081
六、 金刘完素提出元气五行说081
七、 金李杲、元朱丹溪阐发气机升降说082
八、 金张从正详论九气说083
九、 明孙一奎提出宗气说085
十、 明喻昌提出胸中大气说085
十一、 清徐大椿发挥《内经》元气说086
十二、 清黄元御补充气机升降说087
十三、 清周学海发挥气之升降出入论087
1. 阐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088
2. 解释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088
第二节形神学说089
一、 西晋皇甫谧“精歇形散”的形神观091
二、 东晋葛洪“形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的形神观092
三、 金刘完素阐发精、气、神、形四者关系092
四、 明徐春圃提出形神互根互用092
五、 清王清任以“脑髓说”代替“五脏藏神说”093
第三节人与天地相应学说093
一、 《难经》贯彻强调《内经》的天人观097
二、 隋杨上善强调人为主体的天人观097
三、 唐刘禹锡“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天人观097
四、 清尤怡“肺气象天”“大小肠象地”098
第四节阴阳学说099
一、 汉华佗的“阴阳调神”论102
二、 汉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和“阴阳自和”观102
三、 隋杨上善“一分为二”的阴阳观103
四、 唐王冰指导临床的阴阳观103
五、 元朱丹溪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说104
六、 明汪机对“阳有余阴不足”论的补充104
七、 明杨济时提出阴阳自和105
八、 明赵献可、张介宾提出阳统乎阴105
九、 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提出阴阳无形水火论105
十、 明张介宾提出“阳非有余,阴本无余”106
十一、 明张介宾提出“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用于不可正治之病106
十二、 明张介宾提出真阴论、大宝论106
十三、 清张志聪发挥《内经》阴阳离合说108
十四、 清黄元御将阴阳学说用于脏腑气血生理活动的阐释108
第五节五行学说110
一、 汉《难经》以五行相生为核心的五行学说111
二、 汉《中藏经》对五行治则的发展111
三、 汉张仲景应用于疾病脏腑间传变的五行理论112
四、 唐孙思邈的“劳则补子”论及五色释梦112
五、 明赵献可提出五行阴阳水火论113
六、 明张介宾提出五行为阴阳之体,阴阳为五行之用113
七、 明张介宾提出五行互藏、生克反用113
八、 清黄元御提出五行生克以气不以质114
第六节《内经》哲学思想发展研究评述115
第二章基础医学120
第一节藏象理论120
一、 解剖理论122
1. 汉《难经》细化五脏形态,首提“七冲门”123
2. 唐王冰注解《素问》详五脏形态124
3. 五代烟萝子绘《五藏图》124
4. 宋《存真图》和《欧希范五脏图》124
5. 金刘完素: 气道、食道、三焦划分,小肠连膀胱125
6. 明孙一奎论心包络、横膈膜125
7. 清王清任的新发现及部分纠错125
二、 五脏理论126
1. 汉张仲景细化五脏治法126
2. 隋巢元方析五脏病候128
3. 隋杨上善启“脾胃分论”129
4. 唐孙思邈列脏腑病证治方130
5. 宋许叔微以《内经》“肾恶燥”指导用药130
6. 金刘完素概括五脏病证130
7. 金张从正辨五脏病象之虚实131
8. 金李杲阐发脾胃生理功能132
9. 明薛己论脾胃与血133
10. 明徐春圃归纳脾胃病兼四脏之病象134
11. 明缪希雍提补益脾阴134
12. 明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135
13. 明李中梓提出“乙癸同源,肝肾同治”136
14. 清罗美深化心肾关系136
15. 清叶桂提出“脾升胃降”“养胃阴法”136
三、 三焦理论137
1. 汉《难经》“三焦有名无形”,通行原气138
2. 汉《中藏经》“三元之气”138
3. 南宋陈言“三焦有形”说138
4. 明汪机、孙一奎“三焦无形”、张介宾“三焦有形”139
5. 清初程知、沈又彭、罗美“三焦有形”说140
四、 命门理论141
1. 汉《难经》“左肾右命门”141
2. 隋杨上善“左肾藏志,右肾命门藏精”及“肾间动气”141
3. 金刘完素“命门相火论”141
4. 明孙一奎提出命门为“两肾间动气”“呼吸之门”142
5. 明赵献可论命门“两肾之间”“先天君主之火”142
6. 明张介宾“命门子户说”143
7. 明程知“心包络即子户命门”143
五、 明汪机对营气理论的阐发: 营中自有阴阳143
六、 清张志聪对血之生理病理的深化认识143
七、 清薛雪、沈又彭对卫气循行的进一步阐发144
八、 清周学海对“气、血、精神”理论的阐发144
九、 《内经》藏象理论研究发展评述145
第二节经络腧穴150
一、 《难经》《甲乙经》补“五输穴”之缺153
二、 《难经》发展“原穴”153
三、 《脉经》《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完备“背俞穴”154
四、 《脉经》《针灸甲乙经》补充“腹募穴”154
五、 《难经》首启“八会穴”154
六、 《针灸甲乙经》首倡“郄穴”154
七、 唐孙思邈首录“奇穴”之名154
八、 唐孙思邈命“阿是穴”155
九、 晋皇甫谧增至349穴155
十、 唐王冰注释增补腧穴155
十一、 晋皇甫谧“按部分经”排列腧穴156
十二、 隋杨上善“依经排列”腧穴156
十三、 唐王焘“以经统穴”156
十四、 《难经》首提并完善“奇经八脉”157
十五、 晋王叔和补充“奇经八脉”病候脉诊157
十六、 晋皇甫谧发挥跷脉理论158
十七、 巢元方、孙思邈、王焘论治奇经病证158
十八、 宋王惟一对《内经》穴位数量和主治、骨度分寸的补充和标准化158
十九、 金刘完素将经络病症分虚实158
二十、 元滑寿提出“十四经”之名、完善穴位归经、奇经八脉循行和
主治159
二十一、 明李时珍对奇经八脉理论的系统化完善160
二十二、 明张志聪提出“督脉环绕前后一周”160
二十三、 清叶桂的络病说161
二十四、 清叶桂、傅山、沈金鳌对奇经八脉理论的完善和临床应用161
二十五、 《内经》经络腧穴理论发展研究评述162
第三节病因病机164
一、 病因病机的分类165
1 汉《难经》“正经自病”“五邪所伤”二分法166
2 汉张仲景、南梁陶弘景“病因三分”166
3 隋巢元方证候分类法167
4 隋杨上善注病邪内外二分167
5 唐王冰四分法167
6 南宋陈言“三因学说”167
7 金刘完素完善《内经》六气病机168
二、 经络病机169
1 汉张仲景“六经病机”辨外感热病169
2 隋巢元方遵经络病机阐病候170
3 明李时珍阐“奇经病机”170
三、 脏腑病机170
1 汉张仲景首开“脏腑辨证”先河171
2 汉华佗创“虚实寒热生死顺逆”八纲171
3 隋巢元方“虚实”以分脏腑病机171
4 唐孙思邈“虚实寒热”阐脏腑病机172
5 宋钱乙阐脏腑病机分虚实两端172
6 金张元素辨脏腑虚实寒热172
7 金李杲重脾胃提“内伤脾胃,百病尤生”172
四、 火热病机172
1 金刘完素提“怫热郁结”173
2 金刘完素至后世的“相火”病机讨论174
3 金李杲提“阴火”论176
4 元朱震亨“阴虚火旺”176
5 明戴思恭“气妄动则成火”176
五、 外感病机177
1 晋葛洪、隋巢元方提“乖戾之气”177
2 汉张仲景、晋葛洪、隋巢元方“虫”媒致病178
3 明吴有性提出“杂气”“募原”病机178
4 明喻昌、清石寿棠深入完善燥气病机179
5 清薛雪析湿热病病机180
六、 饮食病机181
1 隋巢元方“沙水致瘿”181
2 金李杲、元罗天益细分饮酒伤、食伤182
3 元王履提出饮食六淫皆可伤五脏六腑182
七、 情志病机183
1 《难经》“正经自病”183
2 张仲景辨治“七情病证”183
3 隋巢元方“七气”为病阐“气病诸候”及瘿病之理183
4 唐孙思邈重情志致病论“养性”184
5 金张从正发挥“九气论”论治情志病184
6 元朱震亨总结“以情胜情”论治情志病185
八、 《内经》病因病机理论发展评述185
第四节诊法189
一、 望诊191
1 面诊192
2 目诊194
3 舌诊196
二、 闻诊198
1 汉张仲景重闻诊199
2 唐孙思邈“五音人”200
3 明徐春圃“闻五音,别其病、知预后”200
4 明李梴闻语声,提五脏相应之声200
5 明吴崑辨喘息,提五音辨五脏病200
三、 问诊201
1 汉张仲景“问所苦”201
2 唐孙思邈“别病之深浅”202
3 明徐春圃发昼夜变化之问诊,问饮食偏好知预后202
4 明李梴阐发问诊标准,归纳症状202
四、 脉诊203
1 汉《难经》“独取寸口”,尺脉为“根”203
2 汉张仲景脉证合参,提三部脉法,重趺阳胃气204
3 晋王叔和《脉经》规范脉证205
4 宋陈言将寸口脉分外感内伤206
5 金成无己“脉察五行阴阳”206
6 元滑寿《诊家枢要》以六脉为纲206
7 明徐春圃发寸口脉诊、形脉合参206
8 明李梴阐脉动止测预后207
9 明吴崑阐“三部九候”脉诊208
10 明李时珍阐发四时脉、五脏脉及平脉病脉208
11 清张璐阐“脉有胃气”208
五、 《内经》诊法理论发展评述209
第五节治则治法212
一、 治病求本212
1 汉张仲景“以证为本”213
2 唐孙思邈“病因为本”213
3 唐王冰“阴阳为本”213
4 金李杲、明薛己“脾胃为本”213
5 明张介宾对“治病求本”含义的引申214
6 明李中梓“先后天根本”论及“化源论”214
二、 标本缓急214
1 汉张仲景“少阴三急下”以治标215
2 明李梴对“标本”具体含义的归纳、“缓急”顺序的阐发215
3 明张介宾强调“真见”辨虚实表里、治分缓急216
4 清吴瑭养阴治分缓急216
三、 扶正祛邪217
1 汉《难经》“子母补泻”“泻南补北”218
2 汉张仲景“攻补相辅”、重扶正气218
3 唐孙思邈重“温补扶正”219
4 金李杲重脾胃内伤,甘温除热、补泻同用219
5 金张从正奉“气血流通为贵”,重祛邪为要务220
6 元朱丹溪“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滋阴泻火同用220
7 明张介宾治虚重温补同重阴阳、倡导“阳非有余,阴常不足”221
8 明吴有性治疫祛邪宜早、攻补兼施、瘥后养阴221
9 清叶桂辨治温病注意顾护阴液222
10 清吴瑭扶正养阴、立“增水行舟”之法222
四、 因势利导222
1 汉张仲景立解表治水方、唐王焘汗法治杂病223
2 汉张仲景立瓜蒂散、桔梗汤,隋巢元方、唐孙思邈、唐王焘
吐法治痰223
3 汉张仲景开通便逐水方药之端224
4 《中藏经》治法、剂型“从顺其宜”224
5 金张从正对因势利导的具体发挥: 汗、吐、下法224
6 明吴有性攻邪治以汗、吐、下三法227
7 清吴瑭养阴以上中下三焦为纲227
五、 三因制宜228
1 汉张仲景“择时用药”229
2 汉《难经》、晋皇甫谧、隋杨上善、唐孙思邈“四时取穴刺法”230
3 汉张仲景、唐孙思邈“择地域用药”230
4 汉张仲景根据体质用药230
5 金李杲据四时用药231
6 宋庞安时阐发体质学说231
7 元罗天益据四时用药、针灸232
8 明张介宾阐释三因制宜用药之理232
9 清雷丰《时病论》三因辨治外感时病232
10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的因地制宜233
11 清王燕昌《医存》“四方风土各异,人之禀受亦殊”233
12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的三因制宜233
六、 正治和反治234
1 汉张仲景发挥《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正治法234
2 汉张仲景发挥《内经》“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等反治法234
3 汉《中藏经》创“水火之法”234
4 金李杲阐发形气虚实的补泻法235
5 明薛己、汪机对补法的阐发: 朝夕补法、补气以补阴235
6 清汪昂归纳阐发《内经》反治法236
七、 元朱丹溪、明戴思恭对泻火法的发挥236
八、 明李梴对《内经》治则治法适应证的阐发237
九、 明喻昌归纳《内经》治则十三禁律237
十、 清程钟龄对《内经》治法的充实239
十一、 清吴瑭对《内经》清热法的发挥244
十二、 清徐大椿根据《内经》“夺血者无汗”提出亡阴亡阳治则244
十三、 辨证立法245
1 汉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246
2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萌芽247
3 汉《中藏经》“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形成248
4 唐孙思邈“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完善248
5 宋钱乙在儿科中对脏腑辨证的应用249
6 金张元素对脏腑辨证的具体化和系统化250
7 金李杲对内伤外感的辨证分析254
8 明张介宾阐发《内经》十六字辨治原则、制“八略”列“八阵”254
9 清程钟龄确立八纲辨证255
10 清叶桂借《内经》卫气营血之名创卫气营血辨证256
11 清叶桂、吴瑭、明喻昌阐述基于《内经》三焦说的三焦辨证论治257
十四、 《内经》治则治法理论发展研究评述258
第六节运气学说262
一、 汉《难经》四时、六气旺脉269
二、 汉张仲景《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269
三、 唐王冰对“亢害承制理论”的发挥270
四、 北宋刘温舒归纳运气三十一论271
五、 宋《圣济总录》编排一甲子每年运气变化272
六、 宋陈言为五运六气时病制方272
七、 宋杨士瀛归纳十二支年份运气275
八、 宋代部分医家对运气学说的质疑276
九、 金刘完素对亢害承制的阐发: 制甚则兼化,兼化为虚象276
十、 张元素将运气学说用于临床辨证277
十一、 金李杲论述“脏气法时”278
十二、 金李杲、元王履对五郁治法的阐发279
十三、 张介宾注重物候,注重灵活运用280
十四、 明汪机对拘泥于运气推论的批判281
十五、 明汪机制定六气主病的方药281
十六、 明孙一奎对五郁病机和治疗的完善281
十七、 余霖用运气学说解释疫病的发病282
十八、 尤怡对运气学说的批判282
十九、 王士雄应用气机分析霍乱发病283
二十、 《内经》运气理论发展研究的评述284
1. 《素问》运气七篇大论的启示284
2 当前运气学说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286
第三章临床医学289
第一节刺灸理论289
一、 汉《难经》发“迎随补泻”“母子补泻”,详“提插补泻”294
二、 晋皇甫谧详解补泻手法并确立操作规范294
三、 唐孙思邈“轻重补泻”“捻转补泻”法295
四、 晋王叔和、皇甫谧、唐孙思邈对《内经》禁刺理论的阐发295
五、 汉张仲景“灸法温其虚寒”296
六、 晋皇甫谧首创“化脓灸”296
七、 晋葛洪灸法治急症,首创“隔物灸”296
八、 晋陈延之、葛洪、刘涓子始灸法治痈疽296
九、 晋范汪、隋巢元方、唐孙思邈启灸法防病保健之端297
十、 唐孙思邈灸治热证,规范灸法操作297
十一、 晋皇甫谧、王叔和、陈延之、唐孙思邈论艾灸壮数297
十二、 汉张仲景禁灸阳盛阴虚、痉病伤津证298
十三、 晋皇甫谧、唐孙思邈、唐王焘规禁灸穴位298
十四、 晋陈延之“无病不可灸”298
十五、 晋皇甫谧补充针灸处方299
十六、 汉《难经》、晋皇甫谧、唐孙思邈顺四时取穴法299
十七、 唐孙思邈取穴脉证合参,“同病异治、异病同治”299
十八、 金刘完素对《内经》针刺原则的总结与简化300
十九、 金刘完素提出背腧穴补泻的操作和最佳日期300
二十、 金张从正对刺络法的拓展应用300
二十一、 元罗天益转载“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之大接经法301
二十二、 元窦默提出“春夏刺浅,秋冬刺深”301
二十三、 明吴崑对《内经》针刺禁忌的阐发301
二十四、 明杨济时归纳十二经井穴主治并刺灸法302
二十五、 明高武归纳并补充十二经病子午流注补泻法303
二十六、 《内经》刺灸理论发展评述304
第二节病证理论306
一、 汉《难经》发“伤寒”“五损”之说,阐“积聚”之别308
二、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具体疾病辨证论治专书309
三、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遵经旨拓展腧穴主治、病证配穴311
四、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细化完善病证的证候分类311
五、 唐孙思邈重妇幼病证,脏腑辨治内科病证312
六、 宋《圣济总录》归纳《内经》病证并制方药313
七、 金刘完素归纳《内经》病证并方药314
八、 元朱震亨提出《内经》风病主外感315
九、 明王履提出煎厥病机为阳亢伤阴315
十、 明刘浴德、朱练归纳《内经》病证315
十一、 明薛己对《内经》风病的阐发316
十二、 明张介宾对《内经》暑证的阐发316
十三、 清姚绍虞对《内经》肠澼病因病机的阐发317
十四、 《内经》病证理论发展评述317
第三节药剂理论319
一、 汉《神农本草经》从实践角度阐发《内经》“四气五味”药性理论321
二、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遵经旨随证调整方药剂量及组方配伍322
三、 晋《刘涓子鬼遗方》丰富痈疽辨治用药323
四、 南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阐发五脏病证及五脏苦欲补泻组方之法324
五、 唐《备急千金要方》传承《内经》组方遣药之则创制新方325
六、 唐蔺道人承《内经》瘀血病机订理伤正骨之则326
七、 金成无己、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归纳《内经》“七方”并阐释内涵327
八、 元王好古、明徐春圃、李梴阐发《内经》“君臣佐使”制方之法329
九、 金张元素“药类法象论”329
十、 金李杲论治“阴火”证,并归纳五脏常用药、脾胃病用药331
十一、 元朱震亨归纳补泻虚火、郁热之药331
十二、 明缪希雍、李梴、李中梓阐《内经》“五脏苦欲”“四气五味”药性理论332
十三、 清吴仪洛、程文囿对《内经》十三方的整理和阐释332
十四、 《内经》药剂理论发展研究评述332
第四节养生理论334
一、 精神养生336
1 汉张仲景“不惟名利是务”336
2 晋葛洪“恬愉无欲”336
3 梁陶弘景“静心简约”337
4 隋杨上善“养五神”337
5 唐孙思邈“啬神养德”337
6 晋葛洪、唐孙思邈提“宜十二少,忌十二多”338
7 唐王冰释“情志相胜”之理338
8 宋陈直顺老人特有心理状态以养生338
9 宋陈言“七情各随本脏所伤”339
10 金张从正平心火、“以情治情”339
11 明李梴“主于理”339
12 明徐春圃提“控七情、少言语”339
二、 导引养生340
1 汉张仲景“吐纳导引”340
2 汉华佗“五禽戏”340
3 晋葛洪“胎息”341
4 梁陶弘景“六字吐纳”341
5 唐孙思邈重“调气吐纳”及“导引按摩”342
6 明徐春圃提具体导引养生动作342
7 明李梴倡儒家“舞蹈”,荐导引治法342
三、 饮食调摄343
1 汉张仲景设专篇“饮食宜忌”,并以食入药344
2 晋葛洪“少食养生”,发“五味偏嗜”之异,“以食疗急”344
3 梁陶弘景“戒饱食、不夜食”345
4 隋巢元方妊娠“饮食宜忌”及病后饮食345
5 唐孙思邈设食治专篇,倡“不欲极饥而食,不欲极渴而饮”345
6 唐王焘论病后饮食禁忌347
7 宋陈直细化老人饮食调摄347
8 金李杲脾胃为本论饮食禁忌347
9 元朱震亨崇尚“茹淡”饮食348
10 明李梴“宜清淡,有节制”348
11 明末吴有性“疫后粥饮”调理胃气348
12 清叶桂重食养、防“食复”348
四、 房事养生349
1 汉张仲景“房室勿令竭乏”349
2 晋葛洪房事须“得其节宣之和”350
3 梁陶弘景房事适度“节欲保精”350
4 唐孙思邈细化房事养生益忌350
5 明徐春圃补充房事注意事项351
6 明李梴“节制房事”351
五、 四时养生351
1 汉张仲景“顺时气养天和”352
2 杨上善注解阐释“顺四时阴阳起居”之理352
3 梁陶弘景,唐孙思邈、王焘“顺时起卧”353
4 梁陶弘景、唐孙思邈、王冰“饮食以顺四时”353
5 汉《难经》、唐孙思邈“顺四时以疗疾”353
6 宋陈直提出老年人四时养生要点354
7 元朱震亨提“四虚”之时需节欲保精354
六、 养生原则354
1 晋葛洪“养生以不伤为本”355
2 梁陶弘景“能中和者必久寿”355
3 隋杨上善“内外兼顾”355
4 唐孙思邈“养生十要”355
5 明徐春圃、李梴阐发养生原则356
七、 《内经》养生理论发展研究评述356
第五节治未病与预后359
一、 汉《难经》以问难阐释“治未病”362
二、 汉张仲景“养慎避风”“已病防传”362
三、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重视疫病预防及药物养护363
四、 隋巢元方析病候重“避风防疫”、灸法防口噤364
五、 唐孙思邈提“欲病”说、遣药艾灸“防疫补益”364
六、 金李杲已病防变治从五行、瘥后饮食防复366
七、 元朱丹溪阐发“治未病”之理366
八、 明徐春甫阐释“治未病”366
九、 明张介宾“保精”治于未形366
十、 明喻嘉言治中风需早御外入之风367
十一、 清徐大椿强调“早治”367
十二、 温病学派固护阴液阐发“治未病”367
1 清叶天士“先安未受邪之地”367
2 清吴瑭“救阴精为主”367
十三、 清王孟英重起居审慎368
十四、 清张璐“冬病夏治”368
十五、 《内经》治未病与预后理论发展研究评述368
跋: 让中医经典“活”在当下372
一、 用经典激活临床372
二、 从科研拓展经典373
三、 从文化演绎经典374
|
內容試閱:
|
《黄帝内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汇集了秦汉以前的医学经验,融合了古代哲学、天文历法、地理、农学等诸多领域的科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历代医家正是在《黄帝内经》所阐释的理论原理、应用技术及其所采用的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使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持续的传承与发展。《黄帝内经》不仅是历代先贤医学经验和学术思想的荟萃,更是古代哲学思想和东方文化智慧的结晶。其创立构建的“天地人三才一体”的医学模式,将人的生命置于自然、社会的系统之中进行考察,将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在认识人的生命与健康方面发挥到了极致;其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的思维方式,用东方意象智慧构筑了完全不同于实证科学的生命科学体系;其生生之道的变易思想,成为中医学术体系的基本认识论和方法论,实现了对活体生命规律联系和动态的把握;其源于儒道的中和思想,反映了对生命在自然社会中生存方式的深刻思考,形成了中医对于健康、疾病、治疗、养生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原则,凸显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特色;直至今日,《黄帝内经》对于中国生命哲学和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医学临床实践应用,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指导价值,因此受到广大中外学者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2011年,《黄帝内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及至今日,业界倡导“读经典,做临床”,《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及思维方法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史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学术是经典的灵魂,王元化先生说“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学术发展史是指学术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中可以窥视学术发展的主要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学术史的研究是探索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有关中医学术史的研究过去著作不多,近年每有佳作问世,首推的是严世芸教授主编的《中医学术发展史》,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医学术发展的历程。还有如李经纬、张志斌研究员主编的《中医学思想史》,马伯英先生主编的《中国医学文化史》等。有关《黄帝内经》学术发展史研究著作甚少,近年有王洪图主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中第二编《黄帝内经》学术研究发展史,梳理和阐述了历代学术发展的沿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帝内经》诞生于秦汉时期,被历代医家奉为“医家之宗”,然“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要探微索隐,识契真要,着实不易。作为学术理论源头,其基本原理贯穿于全部中医学术发展的全过程,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学术的全面继承,理论研究的日趋深化,为后世的学术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前贤的理论和经验不可照搬,而后世医家的创新亦不可无中生有,需传承经典并发扬,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植根于经典文化之沃土,若离开经典谈创新,无异于断源头而求活水,乏基石而筑高墙。
本书名《黄帝内经学术发展史略》,旨在溯源析流,从历史的角度对《黄帝内经》的学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和反思,厘清《黄帝内经》理论在后世的传承、变化与发展,提炼学术思想,评判剖析得失,力求从学术的演变发展概括出某些规律性的认识,以系统挖掘、传承学术精髓。毕竟此项工作既复杂且又面广量大,其中十一之漏在所难免,何敢轻言周全,故以“史略”名编。
本书分为总论、分论。总论亦为“溯源”,沿历史发展之轴,纵向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特点,梳理历代医著文献对《黄帝内经》的传承发展,循经典引申式推进研究;而分论则为“析流”,沿中医学术发展脉络,立足于理论体系,并根据本人所提出的“《黄帝内经》立论三体系”的观点,划分为哲学思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三部分,横向研究后世医家对《黄帝内经》理论的阐释、发挥及运用。可供中医学理论研究及临床工作者参考。
本书成稿历经数载寒暑,青灯黄卷,旁搜远绍,其中甘苦唯寸心自知。然囿于才识,管窥蠡测、舛讹阙漏,恐难避免,诚请学界前辈及诸同道不吝教正。最后要衷心感谢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原院长、终身教授严世芸先生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翟双庆教授,两位雅情高谊在百忙中为拙书精心赐序,以为增辉;还要衷心感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热情支持与帮助,他们的支持使本书得以顺利付梓。
王庆其2022年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