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4.2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4.7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三小时从康德到黑格尔,从尼采到海德格尔,轻松入门德国哲学!
◆想读懂康德、谢林、黑格尔、马克思、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先入门德国哲学!
◆人就是目的本身,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当作工具。——康德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黑格尔
◆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不合理且盲目的意志。——叔本华
◆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年开始出版的系列丛书,堪称镇社之宝。
◆由世界知名专家撰写,国内专业学者翻译的通识读物。
◆既是专业级,又通俗易懂,毫无阅读障碍。
◆翻开本书,三小时轻松入门德国哲学!
|
內容簡介: |
人是否有理性?人是否可以用理性认识世界?
德国哲学家们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搭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体系。
康德说:人就是目的本身,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当作工具。
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叔本华说: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不合理且盲目的意志。
尼采说:上帝已死。
海德格尔说:世界并不是世上诸多可见的存在者的总和,人也并不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与人之间并不是客体与主体的二元对立关系。
翻开本书,3小时入门德国哲学。
|
關於作者: |
[英]安德鲁·鲍伊(Andrew Bowie)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哲学和德语教授,人文艺术研究中心(HARC)创始主任。曾任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哲学教授、图宾根大学哲学系研究员。
译者简介:
秦沛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专业硕士,译有《白色病毒》《星球大战》。
|
目錄:
|
导言:为什么是德国哲学?
01 康德与现代性
02 语言学转向
03 德国唯心主义
04 “早期浪漫主义”哲学
05 马克思
06 尼采、叔本华和“上帝之死”
07 新康德主义、分析哲学与现象学
08 海德格尔
09 批判理论
|
內容試閱:
|
《牛津通识课:从康德到海德格尔》 导言:为什么是德国哲学
德国哲学有这样一种甚为贴切的名声:它既难以理解,非常依赖推测,同时又有极大一部分内容在20世纪30—70年代之间消失在了英美哲学中。至于消失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怀疑德国哲学可能是纳粹主义的同谋。直到近年,英美哲学界才开始真正重燃起对像黑格尔和海德格尔这样的人物的兴趣。这种对德国哲学的兴趣之复苏并不局限于学院哲学中,它与一个因素息息相关,那就是人们对当代世界何去何从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危机感。这一危机感又与一个关键的因素相联系,这一因素常常被称为“现代性”。现代性出现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社会,但总的来说,它都包括了一些相同的特点。尚未进入现代的社会通常依赖一种传统的且被神学加固的世界图景,即便此种图景中包含的矛盾常会导致暴力事件和社会混乱,但它仍然为人们如何回应世界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背景。与之相反,现代性强迫文化与现代自然科学之崛起以及新的生产和交换方式所产生的后果相对峙。这种对古老秩序确定性的威胁常常会产生创伤性的影响,使许多人对原有秩序抱着僵化的观念不放。他们反对新秩序带来的改变,哪怕他们自己其实也受益于这些改变。只有当某些灾难性事件发生后,才有可能证明转向更稳定的新秩序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论证的许多方面都可以被应用到现代西方文明的种种矛盾态度中。但是,为直观地表现了现代性变迁的,还是德国历史上从17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进程。在对待此种变迁的问题上,德国哲学更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是德国历史的症候,同时也是人们努力认清人与世界是如何相妥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资料来源,在这个世界里,正如卡尔·马克思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一切已然确立的牢固事物,全都化为了灰烬;一切神圣的事物,全都已被亵渎;人们终于被迫在令人神志清醒的日光下看清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因此,德国哲学作为一把双刃剑,对于探讨当代世界的困境而言十分珍贵。近期的事件清楚地表明,虽然科学打压了许多传统宗教中的教义,消费主义也在逐渐动摇传统社会中的宗教价值观,但在很多地区,对宗教的需求仍然没有消失。从前借由宗教而满足的需求与现代科学以及现代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正是大部分德国哲学所关心的重点。
熟悉英美“分析哲学”的读者可能会认为,这样的观点和他们所关心的事物毫无关系。然而,分析哲学这个名称本身便是现代性的一种表现。现代科学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便在于其专注于分析客体的构成因素,并且制定支配这些因素的法则。哲学中也有与之相似的方法,这一方法开始于将语言的要素从它们与其他现象的关系中抽象出来,并试图确定支配它们的一般规则。它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关于真理和意义的理论,这种理论的基础在于要证明语词和语句是如何与它们指代的部分现实相联系的。通过分析语言的特定因素,这种哲学方法得出了一种对语言是如何运作的一般解释。其目的是通过证明哲学上的许多传统问题实际上是由日常形式的语言缺乏逻辑导致的,终回答或消除这些哲学问题。
目前普遍认为,这种哲学方法并不能实现其目的。意义不可能被假设为能够以零碎的方式逆行完全的分析,而认为存在一种逻辑上纯粹的语言的观点则总是依赖于对“不纯粹”自然语言的预先理解。语言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的方式,以及语言要素中并不固有的非语言实践和背景知识,对于解释意义至关重要。哲学关注的重点由此从对语言如何“表征”实在,转向了语言“表达”或“表明”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的所有方式。后者的范围包括对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的客观陈述,以及表达我们存在的言语或非言语形式,比如音乐或绘画。这种“整体论”概念自18世纪后半叶以来就已经成为德国哲学的一部分,并且也正是在德国传统中,产生了许多替代分析哲学的重要方法。分析概念与整体论概念之间的矛盾,也与互相矛盾的文化态度有关。分析传统主要倾向于自然科学,德国传统则极为看重艺术和美学问题。
这种矛盾也暗示了现代哲学中的一种张力。这种张力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表征,比如“解释”与“理解”,“实证主义”与“浪漫主义”,或科学与人文学科等。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但人们也有其他的方式来阐释和感受他们的世界,在许多时候我们必须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冲突,但关键是该如何处理。当人类意识到如何在上帝承诺的这个可理解的世界保持自在状态时,德国哲学便正式开始了。这一改变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这些互相竞争的解释世界的方式似乎变得不可调和了,它们之间产生的正是现代性特有的那种冲突。
如下文所示,这一问题现在仍未解决。在近30年,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极具争议性的理论方法,这些方法都涉及了对意义和真理的公认观点的质疑。这种质疑之所以受到重视,部分是因为西方世界对文化的判断往往依赖于狭隘的种族中心主义假设,而全球化的发展和殖民主义的衰落又动摇了这种假设。人们意识到文化永远都是和权力的运作联系在一起的,而公认为真理的东西则深受历史环境的影响,这也意味着理解文化需要理论性的反思。理论方法以具有争议性的方式改变了人文学科,这些方法中常见的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性别理论、批判理论、解释学和精神分析学,但这里不包括分析哲学。这些理论方法中的大部分与德里达(Derrida J.)、福柯(Foucault M.)等法国理论家联系在一起,但人们常常遗忘或忽略的一点,是它们实际上都依赖德国哲学中的一些关键人物,其中主要的就是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现在,这些人物的观点也用来挑战英美分析哲学中的一些假设。因此,关注德国哲学也为先前相互对立的方法提供了进一步互动的可能。
但是,本书的主要目的还是要探索如下问题,即德国哲学是如何向我们揭示现代性的一些主要问题的。众所周知,德国哲学的主要文本十分艰深,但要想理解现代世界,这种文本又必不可少,本书采用的方式应该能够让读者更容易进入到文本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