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
編輯推薦: |
1.当长寿时代到来,人口变革也已经在路上。时代趋势牵引个人命运。除了做好长寿时代的人生规划,我们更需要读懂未来人口大图景。
2.从人口变迁的历史,推演下一轮经济版图如何改写全球格局。人口浪潮发端于英国,扩散至欧美;在*轮浪潮衰退时,亚洲接替欧洲的潮头继续翻涌;再过不到一代人的时间,人口浪潮将回到人类文明的诞生地非洲。潮起潮落,每一次人口结构的巨变都会引发国家兴衰,由此构建不一样的国际秩序。
3.现代世界所经历的*深远变革是人口结构的变迁。以婴儿潮和百岁人生为例,分别代表了全球人口的两次重大转型,*次是人口扩张,推动欧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第二次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危机。为什么说人口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现代世界呢?书中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政治、军事力量、宗教文化、社会形态等方面给出了全面的分析。
4.如何重新定位技术与人的关系?这是本书能够为我们带来的另一个警醒。在人口浪潮从英国起步时,当时的人脱离马尔萨斯陷阱是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在人口缩减的未来,技术依然是应对人口危机的重要助力,这里也酝酿着下一轮经济起飞的风口。
5.2019《经济学人》书单推荐。
|
內容簡介: |
现代世界所经历的*深远变革是人口结构的变迁。以1800年为起点,全球人口经历过两次重大转型。**次是人口膨胀带来了规模效应,为欧洲提供巨大的发展优势不断增长的人口为工业革命持续补充年轻的劳动力,反过来,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全球贸易的增长又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生产与海外迁移。第二次是人口增速放缓,带来老龄化人口结构危机,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随之产生,比如国家福利负担加重、老后破产、老年人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孤独死去,等等。
从现代社会起步至今,人口浪潮的潮头*先涌向欧洲,也*先从这里衰退;继欧洲之后,亚洲接起新一轮潮头全速翻涌;近几十年,这个地区也开始戏剧性地退潮。每一次潮头所至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景象,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下一次将至何处?《人口浪潮:人口变迁如何塑造现代世界》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推演。书中指出,人口的未来将由3种颜色构成:更多的灰色(越来越多的老龄化社会)、更多的绿色(资源利用效率更高),以及更少的白色(非欧洲人口加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到欧洲)。
|
關於作者: |
保罗·莫兰德(Paul Morland)是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的副研究员和人口学方面的著名权威。毕业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引言
1754 年,19 岁的琼朗博尔德(Joan Rumbold)与约翰菲利普斯(John Phillips)相遇,当时她正住在伦敦的切尔西区。三年后,菲利普斯抛弃了有孕在身且染上了淋病的琼,她最后走投无路,被济贫院收容。当一个带服务性质的工作机会出现后,她便被派往临近的布朗普顿工作,把儿子小约翰留在济贫院,小约翰在两年后夭 折。
如今,这个与绝望、抛弃和婴儿死亡相关的普通人的故事,会令多数发达国家中的人感到羞耻,社会福利机构和媒体也会对此进行自我检讨甚至推诿责任。但在 18 世纪的英国乃至当时其他任何地方,这实在不足为道。甚至,人类有史以来便是如此。在当时或者更早的时候,欧洲成千上万,甚至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女性身上可能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那时的物质生活极为匮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每天都要与饥饿、疾病或其他灾祸做斗争。
从历史长河中回望,仿佛就在昨天,人类依旧过着肮脏、野蛮和寿命短暂的生活。早期工业化甚至前工业化时期,普通人生活的任意一个侧写,从饮食、居住环境,到生老病死、愚昧无知;从卫生条件缺乏,到健康无法得到保证等,都很容易触动当代读者。例如,对西班牙葡萄酒产区的农民来说,每年的关键季节都需要所有帮手齐上阵,养育小孩的妇女只好把孩子留在家中,任其裹着肮脏的尿布,眼巴巴地哭泣和挨饿。结果,无人看管的小孩可能就被院子里放养的家禽啄伤了眼,或者被家猪啃伤双手,甚至还可能掉进火堆中,或者溺死在无意中留在门口的水桶或洗衣桶里。因此,18世纪西班牙出生的婴儿中,有14到13在活到一岁之前夭折,这一点并不让人感到奇怪。
而在比利牛斯山的另一侧,法国普通农民占当时法国人口的大多数的生活则相对好些。如今,法国的洛泽尔省是一个因皮划艇运动和鳟鱼垂钓而令人向往的地方,但在 18 世纪的时候,当地多数居民都穿着破烂的衣服,居住在破败的村舍里。那里遍地粪便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恶臭,村舍绝少装有窗户,地板上铺着残破的帆布和毛料当作床用,年迈的人、新生婴儿健康的人、生病的人或者将死之人都躺在上面,而刚刚过世的人也并排放在一 旁。大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以来,全世界绝大多数地方、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可以见到类似的悲惨描述。
早期乡村生活的田园诗幻想不过如此,它只有在一个城市化由来已久,乃至丧失了对前工业化时代真实乡村生活记忆的社会中才可能存在。这种真实的生活场景是简奥斯汀笔下所有追求继承富有财产的贫穷女主人公们极力避免的,即便这种追求不是为了她们自己,也很可能是为了后代他们生活在条件艰苦、经济下行、社会流动性弱且享受不到任何福利的世界中。
如今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乡村生活与 18 世纪西班牙或法国的乡村生活相比已大为改观。城市生活也从 19 世纪常见的悲惨状况(甚至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如此)中走出来,得到明显改善。这一点在伦纳德伍尔夫(他的妻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名气更大)的回忆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生于1880年,卒于1969年,一辈子生活在英格兰东南部(但有 10 年时间担任殖民地斯里兰卡的总督),目睹了当地生活条件的转变。晚年的伍尔夫写道,他震撼于伦敦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的巨大转变(实际上在他的一生中,英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已实现这种转变),并将之视为经济和教育取得的奇迹之一。伍尔夫认为,贫民窟及其可怕的附属物已不复存在。
到了 20 世纪中期,那些从未见过 19 世纪 80 年代的伦敦的人,压根无法想象彼时生活在匮乏、肮脏、酒气熏天和粗陋的贫民窟中 的穷人的状况。这些变化不仅发生在英国。与伦纳德伍尔夫一样,但比他晚一年出生在维也纳的回忆录作者斯蒂芬茨威格,也注意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那些年的生活的惊人改观。电灯照亮了曾经昏暗的街道,更加敞亮和商品品种更加丰富的商店散发着诱人的光彩,便捷的电话、各种曾经专为上流社会享受的舒适品及奢侈品现在已进入中产之家。人们不再从井中打水,也不再费劲地从壁炉中生火。卫生条件改善了,污秽物减少了,基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公众的贫困这个终极问题也不再是无法克服的了。在发展中国家最糟糕的贫民窟或者仅存的贫困乡村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悲惨的、物质匮乏的景象。但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而言,这些景象不过是过往的回忆(如果他们真正经历过的话)。对于一些地方的人而言,这些回忆远在天边;对于另外一些地方的人而言,这些回忆近在眼前。
进入19世纪以来,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物质条件、营养状况、住房、卫生和教育条件都实现了巨大改善,这显然与经济发展有关,但也与人口发展有关。也就是说,这些改善不仅与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相关,还与人类出生的数量、存活至成人的比例、新生儿存活率、平均寿命,以及各地区和国家或大陆间迁徙的可能性相关。在人口数据,尤其是出生和死亡数据上,可以直观反映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