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3.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4.2
《
清洁
》
售價:HK$
66.7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9.4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5.2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9.9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91.8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HK$
69.0
|
編輯推薦: |
稳定发展、价值导向。透析宏观经济经典话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争论,对制定或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争至今仍在继续,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领域成果*为丰硕而又*原创性贡献的经济学家之一,莫迪利亚尼在剖析阐明主题的过程中,为我们带来了他研究经历中的*手记录。
|
內容簡介: |
本书包含以下内容: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以及支持和反对采取积极稳定政策的情况
从凯恩斯革命到货币主义的反击
货币主义和非货币主义的真正区别
需求冲击和系统反应的决定因素
工资-价格行为和菲利普斯曲线
总需求与控制通货膨胀过程
通货膨胀的实质
选择稳定化路径涉及的问题本书包含以下内容: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以及支持和反对采取积极稳定政策的情况
从凯恩斯革命到货币主义的反击
货币主义和非货币主义的真正区别
需求冲击和系统反应的决定因素
工资-价格行为和菲利普斯曲线
总需求与控制通货膨胀过程
通货膨胀的实质
选择稳定化路径涉及的问题
失业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通货膨胀的成本
重返路径之上过度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相对成本
*稳定化路径的性质
意大利的通货膨胀
美国的*稳定化政策
总需求政策对控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货币机制再探及其与金融结构的关系
走向更宽广的关于货币机制的观点
通过银行信贷控制名义收入
银行债务目标的运作方式
存款利率、利率上限与信贷配额的作用
个人和国家的财富积累以及社会保障的作用
关于储蓄决定因素的凯恩斯主义观点
消费函数的新理论
遗赠的作用
养老金对私人储蓄和国家储蓄的影响
|
關於作者: |
弗兰科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191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法学博士,天主教鲁汶大学经济学博士,意大利贝加莫大学经济学和商学博士,纽约巴德学院人文学博士。
1985年10月,莫迪利亚尼因为他在构建和发展家庭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以及公司估值和资本成本的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方面所做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
目錄:
|
目录
丛书序一(厉以宁)
丛书序二(何帆)
推荐序(因诺琴佐加斯帕里尼)
1 第1讲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以及支持和
反对采取积极稳定政策的情况
1 从凯恩斯革命到货币主义的反击
3 货币主义和非货币主义的真正区别在哪里
5 需求冲击和系统反应的决定因素
9 凯恩斯理论的评价和含义
10 货币主义最初的攻击
12 关键参数的实证证据
15 工资-价格行为和菲利普斯曲线
17 货币主义者关于工资-价格机制的观点
20 宏观理性预期的崛起
23 对货币主义范式的批评
24 劳动力市场及其为何调整缓慢的另一种观点概要
28 工资-价格机制对经济体系稳定的含义
29 稳定化政策的经验
32 总结性评论
33 第2讲
总需求与控制通货膨胀过程
33 引言
34 通货膨胀的实质
36 意大利的通货膨胀:一个特殊案例
38 选择稳定化路径涉及的问题
40 失业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42 通货膨胀的成本
61 重返路径之上过度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相对成本
63 最优稳定化路径的性质
71 美国的最优稳定化政策:一个例证
73 总需求政策对控制通货膨胀的作用:概述与批判
77 第3讲
货币机制再探及其与金融结构的关系
77 引言
80 传统模型的公式化
85 传统范式的缺陷
86 关于货币机制更宽泛的视角
91 通过银行信贷控制名义收入
96 银行债务目标的运作方式
97 存款利率、利率上限与信贷配额的作用
101 在备选中介目标之间选择:M1、银行信贷(或M2)、r
104 更复杂的融资结构的某些含义
110 第4讲
个人和国家的财富积累以及社会保障的作用
110 历史视角下看积累的作用
112 关于储蓄决定因素的凯恩斯主义观点
115 消费函数的新理论
116 命题2、命题3以及命题4的含义
119 命题1、命题5以及增长的作用
127 遗赠的作用
130 命题6
132 养老金对私人储蓄和国家储蓄的影响
151 讨论
176 评论
195 弗兰科莫迪利亚尼小传
228 译后记
230 参考文献
239 出版说明
|
內容試閱:
|
前言
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是经济学家人才辈出的时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称是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中央银行于其成立300周年的时候设立,并于1969年首次颁奖。这一奖项被视为经济学的最高奖。截至2014年,共有75名经济学家获奖。
我们当然不能仅仅以诺贝尔奖论英雄。有些经济学家英年早逝,未能等到获奖的机会。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是授予一个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但有些领域热门,有些领域冷门,博弈论是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领域,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有很多高手,可惜不能都登上领奖台。有时候,诺贝尔奖的授奖决定会引起争议,比如1974年同时授予左派的缪尔达尔和右派的哈耶克,比如2013年同时授予观点相左的法玛和席勒。尽管同是得奖,得奖者的水平以及学术重要性仍存在较大的方差。但是,总体来看,可以说,这75位经济学家代表了20世纪经济学取得的重大进展。
经济学取得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经济学发展出了一套系统的分析框架,从基本的假设出发,采用严密的逻辑,推导出清晰的结论。受过严格训练的经济学家会发现和同行的学术交流变得非常方便、高效,大家很快就能够知道观点的分歧在哪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经济学形成了一个分工细密、门类齐全的体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的旗舰,后面跟着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主力,以及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新兴或交叉学科;经济学提供了一套规范而标准化的训练,不管是在波士顿还是上海,是在巴黎还是莫斯科,甚至是在伊朗,学习经济学的学生使用的大体上是同样的教材,做的是同样的习题。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经济学训练拾级而上,由易入难,由博转精;经济学还值得骄傲的是,它吸收了最优秀的人才,一流大学的经济系往往国际化程度最高,学生的素质也最高;在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经济学成为一门显学,经济学家对经济政策有重大的影响,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里有经济学家,大众媒体上经常见到活跃的经济学家,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经常会到经济学的殿堂里接受培训,然后回到自己的阵地传播经济学的火种。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指出,经济学发展到今天,遇到了很多瓶颈,创新的动力明显不足。经济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整齐划一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单调乏味。有很多人指责经济学滥用数学,这种批评有一定的道理,但并没有击中要害。经济学使用的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数学,即极值方法。消费者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他们在预算的约束下寻找效用的最大化。企业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它们在资源的约束下寻找利润的最大化。政府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它们在预算的约束下寻找社会福利函数的最大化。经济学的进步,无非是将极值方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单个个体的最大化发展到同时考虑多个个体的最大化(博弈论),从确定条件下的极值发展到不确定下的极值,等等。其他学科,比如物理学、生物学也大量地使用数学工具,但它们所用的数学工具多种多样,变化极快,唯独经济学使用的数学方法仍然停留在原地。
经济学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较为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经济学家原本也是各执一词,争吵激烈,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要和平共处。20世纪70年代之后,经济学不仅在研究方法上统一了,思想上也要统一,经济学界对异端思想表现得格外敏感,如果你跟主流的思想不一致,很可能会被边缘化,被发配到海角天涯,根本无法在经济学的部落里生存。这种力求统一思想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经济学的自我批判、自我更新。
经济学常常被批评为社会科学中的帝国主义者,这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常会渗透到其他学科,更主要的是因为经济学和其他社会学科的交流并非双向而平等的,别的学科向经济学学习的多,而经济学向其他学科学习的少。经济学变得日益封闭和自满,讨论的问题玄学色彩越来越浓厚,往往是其他学科,甚至经济学的其他领域的学者都不知道讨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就更加少,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的挑战。20世纪中叶经济学的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战后重建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的回应。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引起了经济学的又一次革命。如今,我们正处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新阶段,经济增长前景不明,金融风险四处蛰伏,收入分配日益恶化,这些复杂的问题给经济学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经济学或将进入一个反思、变革的新阶段,有可能迎来一次新的范式革命,年轻一代学者将在锐意创新的过程中脱颖而出。
创新来自继承,也来自批判。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出版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的各类著作,其中既有精妙深奥的基础理论,又有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分析,还有一些是经济学家对自己成长道路的回忆。有一些作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也有一些是过去大家了解不多,甚至已经淡忘的。这将是国内最为齐全的一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系列丛书,有助于我们对20世纪的经济学做出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站在巨人的肩头,眺望21世纪经济学的雄伟殿堂。
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