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根据俄语完整版《彼得堡》翻译,*中文译本。《彼得堡》成书于1916年,另外还有1922年删节本行市,此次出版的版本是根据1916年完整版翻译。《彼得堡》可被称为一本大书、奇书,翻译的难度可想而知,现行中文译本只有著名翻译家靳戈翻译的版本。经过重新编辑加工出版,为期待已久的读者重新呈现这本俄罗斯文学的宏大著作。
《彼得堡》是一部象征主义长篇巨著。别雷在小说中展现出的独特的艺术画面既是现实的又是非
现实的,既有时空上的明确性又有朦胧模糊的不确定性,甚至具有融合东西方矛盾的广阔内涵,极具象征性。
早期意识流小说的经典。别雷被列入与卡夫卡、乔伊斯和普鲁斯特并列的世界小说史上意识流小说鼻祖之一。小说中占据主要位置的是主人公大量的回忆、想象和内心独白,外部现实则是通过主人公的意识折射出来的,而主人公的意识又往往是直觉的、跳跃的、虚妄的。《彼得堡》中洋溢着作者丰盈的想象力和转瞬跳跃的意识流动,作家本人自称不妨可以把这部长篇小说称作大脑的游戏,当然,也是读者的阅读的历险。
《彼得堡》与《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变形记》一起被列为纳博科夫*欣赏的20世纪西方四大名著。别雷作为白银时代富有代表
|
內容簡介: |
在西方,安德列别雷被看作是20世纪俄国小说家中*杰出的天才。著名小说家纳博科夫更是将安德列别雷*重要的作品《彼得堡》与西方的另外三部划时代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变形记》一起,列为他*欣赏的20世纪西方四大名著。
《彼得堡》凭借丰盈的想象和跳跃的意识流描写,再现了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彼得堡十天里所发生的故事。在宏大的背景下,工厂罢工、游行、暗杀频频上演,平民与贵族、革命党人与奸细密探轮番登场。不按时序构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意识活动,共同绘织出一幅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末期的多重奏图景。在作者笔下,彼得堡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它联结着俄国的历史与未来,成为东方和西方两个敌对世界的交接点,具有世界规模的象征性。
|
關於作者: |
[俄]安德列别雷18801934,俄国象征主义诗人、作家,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是大学数学系教授,母亲爱好音乐,擅长钢琴演奏,数学的精确性和音乐的艺术性都在别雷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别雷自190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诗歌《蓝色天空中的金子》《灰烬》《瓮》等,长篇小说《银鸽》《彼得堡》《莫斯科》《头面像》等。
安德列别雷在小说中不仅关注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归属和精神源流,而且实验性地利用多种艺术形式的联觉性特征,将象征与意识流巧妙结合,他也因此与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作家一同进入20世纪著名意识流大师的行列。
|
目錄:
|
原编者的话003
开场白006
第一章 讲一位可敬的人,他的智力游戏及存在的飘忽无定性009
第二章 讲一次会引起种种后果的约会091
第三章 讲尼古拉阿波罗诺维奇阿勃列乌霍夫怎么为一个想法陷入窘境175
第四章 在这里,叙述的线索中断了238
第五章 讲鼻子边上有个赘疣的先生及一个内容可怕的沙丁鱼罐头盒342
第六章 讲灰蒙蒙的一天发生的事件411
第七章 又名: 灰蒙蒙一天发生的事件仍在继续540
第八章 也是最后的一章674
尾 声726
译后记732
|
內容試閱:
|
译后记
靳戈
安德列别雷(АндрейБелый,18801934)是二十世纪初享有世界声誉的俄罗斯作家。长篇小说《彼得堡》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因为这部作品他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国读者对这位俄罗斯近代大作家及其创作至今仍比较陌生。
安德列别雷是个笔名,别雷原名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布加耶夫。1880年10月26日别雷出生在莫斯科,父亲是莫斯科大学数学系著名教授,母亲爱好音乐,擅长演奏钢琴。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903年从莫斯科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又留在该校文史系继续学习三年。大学生时代,他既精心攻读专业课程,又对达尔文主义、玄秘主义及叔本华和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酷爱各种艺术,对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都有较深的造诣,并开始文学活动。1906至1923年间,他曾多次出国,有时为了进修学业,有时是纯粹的旅游或想改换一下生活环境,先后到过法国、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非洲和中东地区,旅居次数较多、时间较长是在德国柏林。二十年代中期后基本定居莫斯科,直到1934年1月8日病逝。
在政治上,安德列别雷虽然经常以超党派自居,却始终关切祖国人民的命运。年轻时,他深感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和世态的畸形丑恶,于是总赞成变革;不管这种变革是什么性质,由哪个阶级阶层领导,他都拥护。1905年革命前夕,他发表《绿草地》一文,将俄罗斯比作迄今遭巫魔禁锢的美女,预言她将因革命而获得新生。而在1906年写的自传及《社会民主党和宗教》等文章中,则表示自己赞成神秘主义也同情革命,甚至称:就社会观点来说,我属于社会主义者①。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支持资产阶级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同年底又为无产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热烈欢呼。在此后的苏维埃年代里。他不理解甚至公开表示不赞同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却从一开始就积极参加祖国的新文化建设,应邀热情为青年作者授课或进行专业辅导。
在文学事业上,安德列别雷一生坚持探索,勤于笔耕,而且是个多面手。自1901年首次发表作品以来,他始终既写诗又写散文还写小说,既编杂志又从事理论著述,数量相当可观,给后世留下一份十分丰富、独特的文学遗产。其创作方面的代表作,有诗歌《蓝色天空中的金子》(1904)、《灰烬》(1909)和《瓮》(1909)、《基督复活》(1918)、《公主与骑士》(1919)和《星》(1919)及《离别以后》(1922),用带韵律的散文写的四部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或《北方交响曲》、《戏剧交响曲》、《复返》和《暴风雪高脚杯》)(19031908),长篇小说《银鸽》(1910)、《彼得堡》(19131914)、《莫斯科》(1926)和《头面像》(1932)等。这些不同样式、体裁的作品,有的写中世纪社会,有的属于宗教传说故事,有的表现古代欧洲,有的讲过去和当前的俄罗斯生活,取材极为广泛,多采用象征性形象和奇特的手法表达作者对种种悲剧黑暗现象的不满和哀伤及对真善美理想境界的憧憬和追求,同时都不同程度地包含对人生的神秘主义观点。他还发表文艺论著《象征主义者》(1910)和《为什么我成了个象征主义者》(1928)等,编辑出版象征主义杂志《幻想者札记》(19191922)等,长期系统宣传象征主义文艺思想。和勃洛克、勃留索夫一起,安德列别雷被认为是当时俄罗斯文坛上象征主义流派的三主将之一。他晚年出版的回忆录《在两个世纪的交接点上》(1930)、《世纪之初》(1933)和《两次革命之间》(1934),是关于二十世纪头三十年里欧洲和俄国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不可多得的珍贵材料。
特别是长篇小说《彼得堡》,问世后着实走红了好长一阵子。苏维埃政权初年根据小说故事改编的同名话剧,搬上舞台后曾经吸引了政府主管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人民委员卢纳察尔斯基的兴趣和注意。经作者本人修改、删节后于1922年由柏林时代出版社出版的本子,在俄罗斯及苏联国内多次再版。当时甚至出现过一股《彼得堡》热,不少作家因模仿它出了名。就连一直自感同作者格格不入的高尔基也承认自己赞赏安德列别雷的作品所表现的紧张
和独创性。
但是,从安德列别雷逝世不久的三十年代中期开始,他的包括《彼得堡》在内的全部创作渐渐变得不受重视和被冷落了。起初,是因为1935年苏联政府批准确认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而他始终属于不按照基本方法进行创作的作家之列。后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安德列别雷和许多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一起被当局作为颓废派或甚至政治上和艺术上反动的蒙昧主义与叛变行为的代表者遭到公开的点名批判。这样,他在革命前及苏维埃政权初期曾经风靡了整二十年的著名长篇小说《彼得堡》自1935年以后,就再也没有重版过。
苏联文学界对安德列别雷及其名著《彼得堡》重新发生兴趣,始于六十年代初。当时,在苏联社会广泛批判个人崇拜及其危害、全面反思半个世纪来苏联文学的历程、紧张探索苏联文学新的更加开阔的前景中,人们又重新想起了安德列别雷,想起了他的代表作《彼得堡》。1962年,苏联国家科学出版社出的九卷本《简明文学百科全书》
第一卷首次把安德列别雷列为重点作家和俄罗斯象征派的代表,作了不带颓废、反动等批判性帽子的介绍,所举经历和主要成就中,着重称《彼得堡》是他的最佳作品。在1965年面世的该百科全书第五卷所列《意识流文学》条目中则说,围绕着作为一种创作原则的意识流形成了整整一个流派他们是普鲁斯特、斯泰因、伍尔夫、别雷,最后还有乔伊斯,把作家的名字与法国、美国、英国及爱尔兰二十世纪欧美文学意识流的主要代表人物并列在一起,从而表明他在世界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1978年,1922年柏林出版的《彼得堡》在绝版四十多年后公开面世。1981年,莫斯科的科学出版社把《彼得堡》最早未经修改删节的版本列为苏联科学院文学典籍丛书的一种,加了专家的大量注释后重新出版;科学院院士利哈乔夫为之撰写的序言中称它是在俄罗斯文学中第一部同时表现了东方和西方,也就是表现了全世界的作品,认为它至今具有现实的世界意义。美国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把安德列别雷列为重要作家,说他是俄国象征派最主要的理论家和诗人,其《彼得堡》等小说作品风格近似爱尔兰作家乔伊斯。他在发展写作新技巧方面对后来的俄国诗歌和散文的风格影响很大。八十年代末苏联出版一部专门研究《彼得堡》的著作甚至这样写道:没有安德列别雷的创新手法,就难以理解二十世纪欧洲文学中像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加缪和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及普鲁斯特部分作品等重要文学现象的产生。这是一个统一的探索心理描写手法的艺术体系,它丰富了二十世纪的世界艺术。至此,安德列别雷作为有世界声誉的俄罗斯文学名家,他的《彼得堡》是一部近代俄罗斯文学经典性名著的意义,再次得到苏联及国际上的确认。
《彼得堡》全书共八章,加一个简短的开场白和尾声,主要写了1905年革命时的十多天里在俄国首都发生的一些人和事。彼得堡。潮湿阴冷的九月底十月初。权力很大的贵族参政员阿波罗阿勃列乌霍夫一家三人已经分裂。靠忠诚和坚定平步青云的参政员年过花甲,仍担任一个重要机构的首脑,念念不忘要压制一切现存秩序的异端;他的妻子安娜彼得罗夫娜不满丈夫的冷漠无情,两年半前已随一位意大利演员出走西班牙;正上大学的儿子尼古拉与父亲表面和睦,内心充满厌恶,他热衷于新康德主义,不满现实,曾许下要帮助一轻率政党的诺言。当时俄国与日本交战失败,使彼得堡和全国的局势处于一触即发的危急状态;活跃于工人和贫民区的恐怖政党派平民知识分子党员杜德金把一个装有定时炸弹的沙丁鱼罐头盒秘密带到尼古拉家里。尼古拉因不久前的爱情纠葛遭到沙龙年轻的女主人索菲娅的嘲笑,决心报复,于是头戴黑胡子假面具,身披通常滑稽剧里丑角穿的红色多米诺式斗篷,出入各种场合,并参加了一次父亲和索菲娅均到场的舞会,引起纷纷议论。舞会上,尼古拉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他兑现诺言,用沙丁鱼罐头盒装的定时炸弹炸死父亲,他为自己真要去干这弑父勾当而深感痛苦;同时阿波罗则被告知近日有人要加害于他,凶手和这舞会上穿丑角斗篷的是同一个人,即他儿子,弄得他惶惶然坐立不安,此事还使他失去最近升任大臣的可能性。其实那信是打进轻率政党的利潘琴科假借党的名义写的,旨在破坏革命。索菲娅的
丈夫利胡金少尉从妻子那里得知那信的内容,乘机敲诈尼古拉。真诚参加轻率政党并为此曾遭流放的杜德金认清利潘琴科的真面目,气得发了疯,遂深夜潜入利潘琴科的郊区别墅,用剪刀杀了他。无奈并万般痛苦的尼古拉与利胡金大吵一场后急忙回家,以便立刻找出沙丁鱼罐头盒把它扔到涅瓦河里。社会上形势发展很快,不断有群众集会、游行,还传说有人在夜空中见到了白色的斗篷,预言耶稣基督二次降世。阿勃列乌霍夫父子各自怀着不同的惊恐心绪
回家,阿波罗在儿子房里发现一个沙丁鱼罐头盒不知为何物就随便拿到自己房内,尼古拉不知沙丁鱼罐头盒已被先到一步的父亲无意中取走还到处寻找。两人见面时虽仍疑恨重重却又复萌骨肉之情,当天因被情人遗弃的安娜彼得罗夫娜回来后也受到丈夫不失体面的接待。正当这一家三口重归于好,共进晚餐后已安寝时,突然一声巨响,接着便满屋浓烟,窗破门塌。老参政员从此退休,和妻子一起回到乡下。当场失去知觉的尼古拉清醒过来后出国疗养、旅游和进行考古研究。数年后回来时,父母均已去世,他从此蛰居父亲的领地,成了个只偶尔去教堂或在家读读启蒙主义哲学著作的白发老人。
在这些通过断断续续不按通常时序叙述构成长篇小说大体故事情节的主要事件和人物中,很容易发现有不少直接来自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名著。例如,阿波罗阿勃列乌霍夫及其与妻子安娜彼得罗夫娜和儿子尼古拉的关系,立刻使人想起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里卡列宁一家人;平民知识分子出身的恐怖政党成员杜德金显然是普希金的长诗《铜骑士》里那个愤怒的小人物叶甫盖尼的继续,更鲜明地带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拉斯科尔尼科夫(《罪与罚》的主人公)及伊万卡拉马佐夫和斯麦尔佳科夫(《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主要人物)的印迹。《彼得堡》的特别独到之处,首先在于作者根据现实和艺术本身的发展,利用前人的一些情节和人物加以讽刺模拟性的改变,再创造,在表现沙皇统治下彼得堡的覆灭这个传统的和流行的主题时具有了新的内涵,既对官僚阶层作了诙谐的讽刺,又对恐怖主义作了明确的否定。众所周知,作家构思这部小说时俄国现实表明,沙皇政府的官僚统治不仅残酷反动,而且早已完全腐朽没落,而当时一些像社会革命党那样的极端党派虽然成功地暗杀了普列维(内务大臣,1904年)、斯托雷平(总理大臣,1911年)等不少政要,却丝毫无助于俄罗斯社会的进步。可见这部作品的一些具体描写虽然带有神秘主义和宿命论的悲观色彩,但它所揭示的基本主题思想,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完全切合生活实际,具
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长篇小说《彼得堡》的创新及其重要性和意义,还远不止于此。作家本人在一封信中说过:革命、日常生活、1905年等等进入情节并非有意,纯属偶然我的整部长篇小说是借象征性的地点和时间描写残缺不全的想象形式的下意识生活。我的《彼得堡》实质上是对被意识割断了同它自然本性联系的瞬息间下意识生活的记录它的真正的登场人物,则是一些想象的形式,即所谓不曾游到意识这道门槛的想象形式。因此,不妨可以把这部长篇称作
大脑的游戏。
安德列别雷这封信是针对1913年《彼得堡》在刊物上逐章连载后有人指责它对1905年的日常生活和环境描写有重要的知识性错误而发的,意在表明作者当时根本没有打算像人们所习惯看到的那样去描写1905年革命、日常生活和人物形象,连彼得堡这个地点都只是一种象征,一种想象的形式罢了。他的任务,不在于
反映通常所说的现实、正确描述人们在干什么和想什么,而在表现人们心灵的生活,展示所谓未经消化的感觉的沸腾,记录人们瞬息间的下意识生活。可见,按照作者原来的构思,《彼得堡》就是一部大胆反传统的标新立异之作,一部打破现实主义传统的象征主义和意识流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题名《彼得堡》。它的开场白里指出彼得堡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和我们帝国诸多城市中的一个,同时立刻交代说彼得堡要不是首都,那也就没有彼得堡。紧接着在第一章里通过主人公早晨乘坐马车去上班因看到涅瓦河远处和烟雾弥漫的瓦西列夫斯基岛时脑子里更浮现出传说中二百年前城市产生的背景后,又一再称彼得堡从此成了东方和西方两个敌对世界的交接点。因此,尽管小说里彼得堡是作为故事地点而存在的,而且对城市的河流、运河、岛屿、桥梁、公园和纵横交错的大街、马路都说得十分明确、具体,然而在作者的笔下,它又不只是个地理概念,而是俄罗斯帝国乃至包括东方和西方即整个世界的象征。
与此相联系,小说中反复出现这样的话:彼得堡的大街具有确凿无疑的特征:彼得堡的大街把过往的人们变成影子,而影子又把彼得堡的大街变成了人。意思是说,作品所描写的一些人是当时具体生活在彼得堡的人,却又不仅如此,他们都是那个成了两个敌对世界交接点的彼得堡的虚幻具象。一种具有更普遍、广泛的社会现象的影子。例如对中心主人公之一阿波罗阿勃列乌霍夫,小说一开始就介绍说他既有深远的蒙古族血统又曾是接受基督教洗礼的亲王的后裔,然后着重指出他担任政府一个机构的首脑后一方面敌视工人和贫民,厌恶曲线和红色,主张坚决压制,同时奢谈什么仁爱和人道主义,鼓吹引进西方的生产机器。这种复杂矛盾的特点,充分表明这位老参政员是个同时兼具东方民族的残忍和西方文明的虚伪的典型代表。小说中的尼古拉和索菲娅、杜德金和利潘琴科、仆人谢苗内奇和安娜彼得罗夫娜夫人等一些主要人物形象,也基本如此,他们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同时又是某种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现象的影子。
这样,《彼得堡》的叙述虽然有明确具体的时间、地点,由一些颠倒了时序却贯穿始终的人和事组成的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同时又把其中的地点当作东方和西方两个敌对世界的交接点的象征,把几位中心人物形象分别当作更普遍、广泛的社会现象的影子来描写,从而使自己的整个艺术画面具有了世界规模的象征性。它所揭示的极度激化的社会矛盾和危机,也成了既是俄国的又是全世界的,故事结束时主人公家里一声巨响突发的灾难,同时象征着一种世界性灾难的来临。
在《彼得堡》里,对地点、时间、人物及其行为的种种鲜明的象征性描述,还不时为人物的心灵活动未经消化的感觉的沸腾即丰富复杂的直觉及直觉产生的下意识活动、纯主观的无边无际的自由联想所打散或冲淡,以致使小说的情节时断时续、时序颠倒,许多片段完全成了人物感觉、感受和下意识生活的直接呈现。例如,把现实中的人物当成某种概念、现象的影子原是一般象征主义文学中常见的,而在这部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彼得堡的大街把过往的行人变成了影子,则乃是主人公最初的一种直觉及由此引发的自由联想的结果:阿波罗阿勃列乌霍夫早晨经过涅瓦大街去机关上班时见到了过往的人群,因为他是坐在轿式马车里,所以首先看到人们的鼻子、帽子、阳伞,于是他脑海里出现的仿佛不是人群而是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鼻子、帽子和阳伞,由直觉中的鼻子、帽子和阳伞又联想到人们都成了影子。又例如,小说头一章前八节写主人公起床、用餐、乘马车去机关,以后诸章中主人公获悉有人要谋害他,尼古拉接到要自己兑现诺言的信,杜德金弄清利潘琴科的卑鄙用心,以及最后一章写主人公到旅店会见出走两年半后刚回来的妻子和尼古拉急忙回自己房间寻找沙丁鱼罐头盒等全部关键性的情节,都只有很简单的寥寥几笔,而对其间人物不由自主地连连产生的回忆、联想、感觉等紧张的下意识内容,却每每给以数百数千字乃至整整连续几节的详细记述。就是一些表面上属作者客观叙述的故事背景,都既带有鲜明的象征性,又充满不受理性控制的主观随意性。例如,第二章中关于1905年革命爆发时氛围的渲染:那些日子里拥到街上的人群被比作全身各个部位不断变化着的多足虫,而天没有刮风、没有狗叫和工厂没有鸣汽笛的夜间荒原上神秘而清晰有力的呜呜呜呜声,则被理解成含义空前的1905年的十月之歌。如此等等,同样都是人物非理性的内心的主观感觉。《彼得堡》的绝大部分篇幅都采用这种方式叙述,即对客体(现实生活事件和各种人物)断断续续几句简单多半带象征性的交代之后,便是人物(有时是作者自己)内心未经消化的和沸腾着的感觉、感受,他的种种没有必然联系的奇特联想,即所谓瞬息间的下意识生活的记录。安德列别雷本人谈及《彼得堡》时不见使用过意识流这个术语,但他这部长篇的叙述方式充斥着典型的意识流手法。
正是这种象征和意识流的有机的巧妙结合,使《彼得堡》在内容和技巧上独具一格,新颖别致,蕴含着异常的魅力,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与分别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以真实的生活描写为基础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不同,安德列别雷提供的艺术画面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时空上有明确具体的界定的,同时又是朦胧的、模糊的和无限的,乃至具有世界性的广阔内涵。《彼得堡》在描绘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及暴露批判黑暗现实的精细、深刻方面也许不及一些经典的现实主义杰作,但它借助于艺术象征和意识流及通过二者的结合所表现的俄国和世界当时正面临的灾难性危机方面,却要比它同时代用传统现实主义方法写成的作品强烈、紧张得多,因此也更震撼人心,催人猛醒。
此外,《彼得堡》的风格和文体也异常独特。除因为一些主要情节和人物是对十九世纪文学名著的讽刺模拟而使小说的叙述始终笼罩着一种亦庄亦谐的气氛之外,作者还力求各种艺术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长篇小说形式的艺术表现力。整个作品犹如一幅包罗万象的巨型绘画或雕塑,作者的手笔时而简朴明快,时而沉滞凝重。许多完全或基本相同的句子、段落在不同情况下的多次重复等等,更可以看出作家有意把诸如对位、变奏、转调等音乐中的作曲法技巧移植到长篇小说中,使人读来觉得像一部复杂的交响乐。作者还常常把许多同音词、声音相近的词和仿声词放在一起连用,使前一句子的最后一个词与后一句子的起头一个词声音相同或相近,从而使小说的行文具有奇妙的音响效果和节奏感。
应该说明的,是关于本书的翻译。因为它是用象征主义和意识流方法写成的,内容涉及古希腊罗马神话、东西方几大宗教和哲学流派及天文、地理、数学、逻辑、历史、艺术、音乐等整个人类文化领域的许多专门知识,独特的文体中还掺杂大量生冷的乃至作者自己创造的词语,句子结构和标点符号也非同一般,要读懂它已不容易,要移译就更加困难,连作者本人都说他的作品不可译。《彼得堡》首次被译成德文出版时,精通该文的作者说,尽管译者具有修养,但译得真糟糕。本人俄汉两种语言及文学修养都不高,所以尽管自己青年时代曾在小说描写的那个地点生活多年,花了比译一般文学作品多数倍乃至近十倍的时间和精力,但对译文仍感到非常没有把握。坦率地讲,有不少地方实在没办法,是连蒙带猜译的。之所以把它拿出来见读者,一方面试译了一章半在《世界文学》上见刊后得到了一些同行和读者的首肯、鼓励,同时也因为我国至今没有人翻译过它。我只希望我先来冒一次险,抛出一块粗陋的砖,以便在不久的将来能引出较好地传达出这部名著风采的美玉来。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国的外国文学名著翻译中的这个空白填上。
我的老伴杨光通晓英俄两种外语,长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执教翻译理论和实践课,出版过多种译作。在《彼得堡》的翻译过程中,她也付出了智慧和心血。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正如上面已经提到的那样,《彼得堡》原文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1913至1914年在杂志上发表后于1916年由杂志社出的单行本,另一个是十月革命后经作者本人删节、压缩于1922年在柏林出版的本子;苏联二三十年代流行的均是后者。本书是小说未经删节、压缩最初面世的文本,根据1981年莫斯科的科学出版社所出苏联科学院文学典籍丛书版本全文译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