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編輯推薦:
真相永远是真相,这也是本书所有文章的立足之基。通过一年多的报道,《纽约客》在公共利益类别的获奖作品《看不见的军队》,揭露了美军驻伊拉克及阿富汗军事基地中劳动力供给体系的腐败,美军与数以千万计的外国工人签订了奴役契约;《男士健康》(Men''s Health)杂志特约编辑鲍伯特鲁利(Bob Drury),以惊人的细节详述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简易爆炸装置对军人的生殖器造成的伤害,他的报道引发了军事政策的巨大变革;《魅力》(Glamour)杂志在个人服务类别的获奖作品《有个秘密,一天杀死四位女性》记录了今年1400名女性如何被她们曾爱过的人杀害;苏珊因斯(SusanInce)刊于《好管家》杂志的《断裂》揭示了骨质疏松症的传统治疗法如何出错,而这一疾病常被误诊误治。所有这些文章都是冷静的报道,即使是凯伦罗素(Karen Russell)为《西洋镜:小说纵览》(Zoetrope:All-story)杂志赢得小说类别奖项的《霍河之窗》,以寓言形式展现的真实,也绝不亚于任何有关美国西进拓荒运动的报道。
特瑞迈克多诺(Terry McDonell)《体育画报》主编
很多从事新闻行业的编辑记者都受
內容簡介:
作为《南方周末》非虚构作品译介项目丛书之一,本书是2012年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奖文章的精选辑。收录了获得该年度*特稿、最新闻报道、*专栏与评论、*批评与评论、*人物特写、*散文、*公共利益及*小说等大奖的十余篇杰出杂志文章, 以杂志特有方式聚焦了密苏里州龙卷风大逃亡、叛离达基教、911十周年祭、华尔街的真相、小说家的生活及其遗产、外国劳工在伊拉克与阿富汗军事基地的奴役生涯等美国问题以及美国人关注的问题。细节翔实而精当,叙述清晰而宏大,洞察深刻而透彻,极富纪实与思辨的理性探索,既是一本了解美国2012年的干货版年鉴,亦是新闻工作者、文学爱好者的特稿盛宴、写作范本。
關於作者:
美国杂志编辑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Awards,简称ASME)是由美国资深编辑、杂志从业者组成的权威组织。1966年,美国杂志编辑协会联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共同创设美国国家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s),含最佳特稿写作奖、最佳新闻报道奖、最佳人物特写奖、最佳公共利益奖等20余个奖项,以表彰编辑的成就、激发编辑的创造力,奖励杂志产业中的佼佼者,即 在编辑目标、编辑手法、吸引公众关注度和编排设计等方面一贯表现出众的杂志和网站。该奖项被视作美国杂志界的最高奖项,在新闻界几乎可媲美普利策奖,也有媒体称其为杂志界的奥斯卡。
美国国家杂志奖由主办方挑选的新闻工作者评审得出,每年有300多名评审员。评选结果需经国家杂志奖委员会审批,该委员会由现任和前任的美国杂志编辑协会成员、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和资深评审员组成。
目錄 :
*目录
001 风袭乔普林
最佳特稿写作奖 《时尚先生》 卢克迪特里奇
021 911百科全书节录
最佳特定事件报道奖 《纽约》
047 华尔街没有胜利它在欺骗
入围评论(数字媒体)奖 《滚石》 麦特泰比
066 信息量太大
入围随笔与批评奖 《GQ》 约翰杰里迈亚沙利文
083 坎大哈将士
入围新闻报道奖 《大西洋月刊》 马修艾金斯
097 看不见的军队
最佳公共利益奖 《纽约客》 萨拉斯蒂尔曼
115 有个秘密,一天杀死四位女性
最佳个人服务奖 《魅力》 丽兹布罗迪
125 伤之印记
入围公共利益奖 《男士健康》 鲍伯特鲁利
137 断裂
入围个人服务奖 《好管家》 苏珊因斯
148 德韦恩戴德蒙:跃动的信念
入围人物特写奖 《体育画报》 克里斯巴拉德
166 纸老虎
最佳随笔与批评奖 《纽约》 卫斯理杨
186 生命的棋局
入围人物特写奖 《ESPN杂志》 蒂姆克罗瑟斯
198 匿名者
最佳人物特写奖 《D杂志》 蒂姆罗杰斯
216 找寻写作的引路人
最佳评论(数字媒体)奖 《美国学者》 威廉金瑟
223 鸭子录像带
入围专栏与评论奖 《时代》 乔尔斯坦因
229 霍河之窗
最佳小说奖 《西洋镜:小说纵览》 凯伦罗素
252 王佑吾主
最佳专栏与评论奖 《名利场》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266 杂志中英文对照表
268 获奖奖项中英文对照表
269 2012年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奖及入围杂志名单
274 2012年美国国家杂志奖电子媒介获奖及入围杂志名单
277 致谢
280 译后记
內容試閱 :
所有点子都是受欢迎的,只要作者最终足够巧妙,能成功地将之付诸实行。
哈罗德海斯《笑对巨变:20世纪60年代〈时尚先生〉杂志历史》
20世纪60年代,哈罗德海斯(Harold Hayes)担任美国《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编辑,他才华非凡、热忱无限、锐气十足,俨然是一个文化领域的魔法师。他常说一本杂志就是一个承诺,有时兑现了,有时没有。兑现了是因为那些有力的报道,出色的文字,而有时没有则一定是编辑的过错。
每个维基百科的贡献者都被称作编辑,但我此处所指的幷非他们。本书中因其杂志作品而被尊称为编辑的人,他们的工作要麻烦得多。这些编辑辩口利辞、衡量决断,甚至四处游荡。随着出版平台的扩张和增长,杂志写作变得日益专业化。编辑杂志也是一样。杂志的编辑们都有各自的职责和分管领域,但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都持同样开放的态度。他们中大多数都积极进取。5月初,在2012年的美国国家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s)颁奖晚会前一天的美国杂志编辑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Editors,简称ASME)午宴上,我面对百来名编辑做了一场演讲。我的任务是谈谈编辑这一行业。我从编辑鲍伯谢里尔(Bob Sherrill)开始说起,在我看来,他本人大致定义了20世纪70年代末编辑的工作,而这些,如今的编辑们依然在做。我仍非常清晰地记得,那个下午,我们沿太平洋海岸公路开车前往曼哈顿海滩的路上,他坐在前排,两膝间夹着一瓶墨西哥啤酒的样子。鲍伯当时穿着他的白色高帮匡威Chuck Taylor款运动鞋,艶红的鞋带散开着,宽松的蓝白泡泡纱西服配一件黑色T恤,绕在脖子上的粉绿丝巾,黑色守望者团贝雷帽戴在蓬乱而略带红色的金发上。(当然)还有那副雷朋眼镜。
鲍伯色彩缤纷的,像是那种神经错乱了的冰淇淋小贩,但又很英俊,女人们都喜欢他。我呢,当时是他手下的记者,在一份刚刚起步的叫作LA的周刊工作,洛杉矶独一无二的乡村之声,那时我们差不多就是这样描述这份刊物的。鲍伯因一时的编者奇想(用他自己的话)来到美国西岸。之前,他在《时尚先生》那个大名鼎鼎的哈罗德海斯(见上)手下,在激荡变动中干了几年。在那里,他是个狡猾的包装人,接生(还是他自个儿的话)了不计其数的新闻革新,从可疑成就(Dubious Achievements) 到那一连串打破类别之分后来被称为新新闻的文章。汤姆沃尔夫(Tom Wolfe)、盖伊塔利斯(Gay Talese)、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这些人物你都知道的。
他说他觉得我是以一个编辑的方式在思考,幷且应该考虑一下(当编辑),我听后受宠若惊。考虑成为一名编辑,考虑做编辑工作。考虑一下让猴子跳出盒子,这是他的原话。我之前还没有听人说过。而且,又喝了一大口Tecate啤酒之后,他说,真正好的编辑从不需要自己开车。
他提供给我的不仅是一份新的工作,而且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新方式。从那时一条令人憎恶的巨蛇:说说吧,这个班上有多少人敢说自己会说话?我的意思是,真正会说话?如我所料这句话让他们灰头丧气。我告诉他们大声朗读自己的每一篇作品,最好是读给自己信赖的朋友听。要求都差不多:避免老掉牙的辞藻如威廉萨菲尔(William Safire)曾说的,就像躲瘟疫一样,别重复。别造这样的句子: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祖母常给你念故事。除非她那时候千真万确是个小男孩。要真是这样的话,你可能已经扔掉了一个更令人震撼的开头。值得听,听得下去的东西往往也值得一读。总之一句话:找准自己的声音。
这一段如此细致精准,我反复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声音不仅是写作的灵魂,还应当是整本杂志及其作者们的声音。这才是杂志编辑们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显然,在卡特担任《名利场》编辑的20多年中,他手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遵循着这条原则,不折不扣地贯彻着海斯的准则。
* * *
对于所有顶尖的编辑而言,有许多私密而崇高的兴奋感是别人无法夺走的。比如,打开一篇心爱作家所写的新文章。双击文档,然后瞬间便明白了,只要读个框架大概,你就知道这一定是一味好调料,能为整本杂志带来那种自己孜孜以求的言外回响。这说法我最初是从《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的罗伯特西尔弗斯(Robert Silvers)那儿听到的,当时他正在解释编辑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的文章时的快乐。毫无疑问,格雷顿卡特打开希钦斯的文章时也是快乐的感受。而对我来说,这份名单很长,尤其是我如今在《体育画报》(Sport Illustrated)工作,今年这份杂志凭借高级记者克里斯巴拉德(ChrisBallard)对德韦恩戴德蒙(Dewayne Dedmon)的人物特写而获奖。后者是个有天分的篮球运动员,就快长到7英尺高了。
就像这本集子里的每篇文章,《德韦恩戴德蒙:跃动的信念》一文的发表不无故事。读者可从这方面加深对本文作者及杂志工作的了解。如许多其他文章一样,戴德蒙一文的灵感来自新闻的边角料。巴拉德读到了一则可能只有100字左右的小短篇,了解到有个来自洛杉矶东北部安蒂洛普山谷的17岁少年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签订了篮球合约,但他在高中因宗教原因根本没打过篮球。Bingo,就要这题材了。
再往下读一点儿便发现戴德蒙是个耶和华见证人,而阻止他打篮球的正是他母亲。这则小报道到此结束了,而巴拉德的故事却由此开始了。当他把这篇报道丢给他在纽约的编辑们时,关于应该从哪个角度叙述以及戴德蒙这个人物本身是否够分量的问题产生了。编辑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直到巴拉德从自己的住地伯克利飞到洛杉矶与戴德蒙会面,和他做了交谈,更重要的是,听他倾诉后。我开始明白,这则故事有它自己的灵魂,巴拉德说,戴德蒙的确是个潜在的故事主角,但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很矛盾在他自己想要的与他对母亲的爱之间进退维谷。
从那儿开始,巴拉德一块砖一块砖地为他的故事铺路,细致地追溯了戴德蒙从一个天真无邪的男孩成长为年轻的超级巨星的过程。当戴德蒙在18岁反抗他母亲时,这又变成了一个有关信仰的故事不论是对于上帝还是对于自我转型。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巴拉德说,那些由宗教、权威、家庭束缚及跟从自己热情所引发的问题都令我着迷。
这篇投入18个月之久的文章说明了作者拥有进取心、编辑拥有耐心的重要性,本书中许多其他文章也阐明了这一点。
真相永远是真相,这也是本书所有文章的立足之基。通过一年多的报道,《纽约客》在公共利益类别的获奖作品《看不见的军队》,揭露了美军驻伊拉克及阿富汗军事基地中劳动力供给体系的腐败,美军与数以千万计的外国工人签订了奴役契约;《男士健康》(Men''s Health)杂志特约编辑鲍伯特鲁利(Bob Drury),以惊人的细节详述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简易爆炸装置对军人的生殖器造成的伤害,他的报道引发了军事政策的巨大变革;《魅力》(Glamour)杂志在个人服务类别的获奖作品《有个秘密,一天杀死四位女性》记录了今年1400名女性如何被她们曾爱过的人杀害;苏珊因斯(SusanInce)刊于《好管家》杂志的《断裂》揭示了骨质疏松症的传统治疗法如何出错,而这一疾病常被误诊误治。所有这些文章都是冷静的报道,即使是凯伦罗素(Karen Russell)为《西洋镜:小说纵览》(Zoetrope:All-story)杂志赢得小说类别奖项的《霍河之窗》,以寓言形式展现的真实,也绝不亚于任何有关美国西进拓荒运动的报道。
浏览本书目录,你会发现尽管本书为美国最佳杂志年度集锦,但其内容其实远不止于此,因为它代表了新闻杂志领域内所有类别的最佳写作。从最详尽的人物特写到调查性报道,再到以简洁的语言、冷静的笔触描摹我们复杂生活的服务类文章。比如,《纽约》(New York)杂志赢得最佳特定事件报道奖的《911百科全书》,以过去难以想象的细节和几乎难以承受的简洁促成了其包罗万象的特质。
本书收入获奖及入围的作品,共10个奖项18篇(从32篇作品中选出),分属16份不同杂志。不过,国家杂志奖颁出的奖项类别实则更为丰富。《纽约》《纽约客》以及《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各获得两次提名。我提这点是因为,所有这16本杂志编辑的名字应当被提及,他们应当受到褒扬,但是若一一列出来名单会很长,所以我不打算这么做,这些文章初版时他们的名字幷没有同文章一起出现。他们是编辑,他们的名字出现在刊头,如他们所喜欢的那样。当然,除了没有刊头的《纽约客》,还有《D杂志》(D Magazine)编辑出身幷以《匿名者》赢得了最佳人物特写奖的蒂姆罗杰斯(Tim Roger)。除了让猴子跳出盒子这样的论述,鲍伯谢里尔还曾谈到编辑们应该怎样试着以另一种语言演绎广为人知的歌曲。那是他的另一句妙语,或许这是他偷来的说法,因为这就是编辑们做的事。但我直觉所有编辑都相信文化的轨迹一路留下的记忆,而身处这一文化中的我们,通过告知彼此各自的生活方式而明白我们究竟是谁。我们所写下的这些报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本书记录了纷繁复杂的一年,我们如何度过它,我们如何看待它,一系列清楚而直接的描述告诉我们,在开始和结束这一年时自己分别是什么样子。最后,这本书最关注的是人类无限的共有记忆和不同经历,而这复杂又冲突的两点是所有优秀的编辑一致铭记于心的。这就是编辑所做的事,帮助所有那些猴子以不同的语言歌唱广为人知的歌曲。
特瑞迈克多诺(Terry McDonell)
(华超超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