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算法经济 : 商业逻辑与人类生活的智能演进(生动呈现AI与算法的创新应用与商业价值)
》
售價:HK$
79.4
《
家书中的百年史
》
售價:HK$
79.4
《
偏爱月亮
》
售價:HK$
45.8
《
生物安全与环境
》
售價:HK$
56.4
《
泥土:文明的侵蚀(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4.0
《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售價:HK$
57.3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HK$
67.9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HK$
103.4
|
編輯推薦: |
《时尚先生》(Esquire)报道了俄罗斯车臣*组织的恐怖活动,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占领别斯兰(Beslan)*中学长达3天之久,C.J.齐沃斯(C.J.Chivers)将这段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呈现在世人面前,令人震惊不已,心绪久久难以平静;威廉朗格维舍(William Langewiesche)在《名利场》(Vanity Fair)上再次揭开了哈迪塞镇之战的伤疤;安德鲁科瑟罗(Andrew Corsello)在《GQ》上怀揣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了发生在津巴布韦的悲惨故事,一个纯真善良的白人农民和一个积极虔诚的黑人牧师,面对总统罗伯特穆加贝(Robert Mugabe)的苛政,选择了原谅和宽恕,而非怨恨和诅咒。悲剧在世界各地不断地上演,杂志即时捕捉每一个撕心裂肺的瞬间。飓风卡特里娜肆虐过后,汤姆朱诺德(Tom Junod)在《时尚先生》上记录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造成的恶劣影响和悲痛回忆;天才儿童竟然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埃里克康尼斯伯格(Eric Konigsberg)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上大胆触碰这一敏感话题;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
|
內容簡介: |
该书为《南方周末》非虚构译介作品丛书第三本,是2007年美国*权威的杂志奖项获奖文章的精选辑。收录了获得该年度*特稿、最新闻报道、*专栏与评论、*批评与评论、*人物特写、*散文、*公共利益及*小说等大奖的十余篇杰出杂志文章, 以杂志特有方式聚焦了美国时尚先锋人物卡尔拉格斐、美国海军陆战队与伊拉克平民的冲突、德克萨斯州海洋污染危机、别斯兰中学人质劫持事件、美国*争议的政治分析家、登山家风光背后的悲苦人生以及天才儿童的自杀等美国问题以及美国人关注的问题。细节翔实而精当,叙述清晰而宏大,洞察深刻而透彻,极富纪实与思辨的理性探索,可以说是一本了解美国2007年的干货版年鉴。
|
目錄:
|
001 时尚王子卡尔拉格斐
最佳人物特写奖 《纽约杂志》瓦妮莎格里戈里亚基斯
013 交战规则
最佳公共利益奖 《名利场》威廉朗格维舍
045 海洋正变为塑料那我们呢?
入围公共利益奖 《最好生活》苏珊凯西
057 学 校
最佳新闻报道奖 《时尚先生》 C.J.齐沃斯
099 他知道他是对的
入围人物特写奖 《纽约客》伊恩帕克
122 粉碎一切不可能
入围人物特写奖 《国家地理》卡洛琳亚历山大
140 恨之彼端
最佳特稿写作奖 《GQ》安德鲁科瑟罗
163 科学蒙蔽双眼:每一次点击都是一叶障目
入围专栏与评论奖 《发现》布鲁诺马多克斯
167 燎原火
入围特稿写作奖 《纽约客》埃里克康尼斯伯格
193 拉塞尔和玛丽
最佳随笔奖 《佐治亚评论》迈克尔多诺休
218 亲 人
入围特稿写作奖 《时尚先生》汤姆朱诺德
240 与鹅生活在一起
入围随笔奖 《史密森尼》保罗泰鲁
249 阔太咏叹调
入围评论与批评奖 《大西洋月刊》陆赛静
261 越南综合征
最佳专栏与评论奖 《名利场》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268 泪 痕
最佳评论与批评奖 《国家》斯图尔特克罗文
273 莫扎特风暴
入围评论与批评奖 《纽约客》亚历克斯罗斯
287 冒牌医生行医记
最佳小说奖 《麦克斯威尼》拉杰什帕拉梅斯瓦兰
302 杂志中英文对照表
304 获奖奖项中英文对照表
305 2007年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奖及入围杂志名单
313 致谢
315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玛琳卡恒(Marlene Kahan)
美国杂志编辑学会执行主席
(沈逸 译)
自从本富兰克林时期起,杂志就逐步成为塑造社会形态的主要力量,事实证明杂志是最能随机应变的媒介。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惊人力量,消费者能够在任何时间获取任何信息。但是杂志却依然屹立不倒,那是因为它和读者建立起了独一无二的亲密关系,每期出刊,读者都希望这种关系可以再
上一个台阶。
杂志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加深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投其所好,点燃每位读者心底的热情。事实上,杂志不仅是当代社会的缩影,更预言了未来世界的发展和走向。这是因为作家有充分的空间,来探索重要的细枝末节,正是这些细节揭露了事件的内涵与意义。
2006年最佳杂志文章合集(即中文版《美国最佳杂志写作4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奖作品》英文原版出版顺序为先出2006年合集)珠玉在前,我们也更信心满满地编辑今年的作品集。美国最杰出的作家,冉冉升起的文学界和新闻学后辈,他们精心雕琢的艺术精品都收录其中。这些文章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风格各异,向读者讲述世界动态,可能会令人瞠目结舌,可能会使人身心愉悦,或是给出看待问题的新角度。除此之外,这些文章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还因为它们涵盖了必不可少的几大要素:对道德操守的执着坚守,形象生动的人物刻画和剧情设定,积极主动的报道追踪,文采飞扬的描写叙述,都成功地将平铺直叙的信息转化为激动人心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章再次证明了记者为了报道新闻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深入前线。作家艰辛的付出和坚韧的决心跃然纸上,读者是最大的受惠者。潜在读者所能收获到的,是在一处就能读到这些在当初面世、至今依旧轰动的文章。
2007年是多事之秋,人性对待他人的残暴不仁、暴戾乖张充斥着杂志版面。《时尚先生》(Esquire)报道了俄罗斯车臣极端组织的恐怖活动,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占领别斯兰(Beslan)第一中学长达3天之久,C.J.齐沃斯(C.J.Chivers)将这段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呈现在世人面前,令人震惊不已,心绪久久难以平静;威廉朗格维舍(William Langewiesche)在《名利场》(Vanity Fair)上再次揭开了哈迪塞镇之战的伤疤;安德鲁科瑟罗(Andrew Corsello)在《GQ》上怀揣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了发生在津巴布韦的悲惨故事,一个纯真善良的白人农民和一个积极虔诚的黑人牧师,面对总统罗伯特穆加贝(RobertMugabe)的苛政,选择了原谅和宽恕,而非怨恨和诅咒。悲剧在世界各地不断地上演,杂志即时捕捉每一个撕心裂肺的瞬间。飓风卡特里娜肆虐过后,汤姆朱诺德(Tom Junod)在《时尚先生》上记录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造成的恶劣影响和悲痛回忆;天才儿童竟然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埃里克康尼斯伯格(Eric Konigsberg)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上大胆触碰这一敏感话题;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深入采访橙剂事件(Agent Orange)的幸存者,在《名利场》上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发人深省;当代登山第一人莱茵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的陨落令人心痛不已,卡洛琳亚历山大(Caroline Alexander)在《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上表达了对这位山峰先生的沉痛哀思和深切悼念。
绕开这些令人悲痛欲绝的画面,杂志还有很多轻松愉快的话题。瓦妮莎格里戈里亚基斯(Vanessa Grigoriadis)幽默滑稽的明星传记,让偶像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在《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上展现出别样的风采;《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刊登了陆赛静(Sandra Tsing Loh)深刻剖析富家女摩登生活的精彩书评;保罗泰鲁(Paul Theroux)在《史密森尼》(Smithsonian)上以讽刺的笔法述说与鹅共舞的愉悦与挑战。
除了以上包罗万象的丰富内容, 您还能拜读珍妮特瑞特曼(Janet Reitman)对通常较敏感的科学论派进行调查后在《滚石》(Rolling Stone)上刊出的一篇罕见的未经审查的文章;《最好生活》 (Best Life)爆出了一个几乎无人知晓的惊天丑闻,苏珊凯西(Susan Casey)通过调查发现,秘密倾倒在太平
洋海底的垃圾多到足以填平整个得克萨斯州。
这些出类拔萃的优秀作品都有一个难能可贵的共性:作家赋予了文字鲜活的生命当您翻开第一页,就瞬间追随着跃动的文字,进入杂志的世界,见证那些喜怒哀乐的人、那些跌宕起伏的事。我们衷心地祝您旅途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