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准焦看画中意 (罗淑敏)
写这本书是有感而发的。在大学教了多年的中、西绘画史,学生几乎是一面 倒的偏爱西方绘画,对于传统的中国绘画,学生大都敬而远之。比方说,有一年的上学年度,修读西方绘画史的同学多达150多人,到了下学年度,选修中国绘画史的学生,急跌至不到40人!
问学生为什么不修读中国绘画史?得到的答案是传统国画很深奥。但未曾 修读,又何以知道深奥?学生觉得西画看上去较吸引,风景、人物、静物、抽象 画等,主题鲜明,容易明白,而且西画色彩缤纷,风格多变,单就视觉上的享受而言,已经非常丰富。相比之下,传统国画则大为逊色,大多数国画的主题并不突出,山水画中的山水,看来看去就是不像我们认识的自然景色,人物画又不似现实中的人物,还有更叫人看得不明不白的,是那些寥寥两三笔的水墨花卉,既没有清晰的形象,又没有色彩,怎能表现斑斓的花卉世界?还有各朝代的传统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看上去都很相似,叫人很难分辨不同时代的特征。以上的印象,看似有理,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传统国画只会望而却步,不能进入传统国画的世界。
其实学生对于传统国画敬而远之的现象,问题出在他们用错了焦点去看 传统国画。上述的印象是建基于学生对西画的认识而产生的感觉,殊不知,中、西绘画的源头和发展都有各自轨迹,正如20世纪绘画大师潘天寿说 :东西两大系统的绘画,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就如两大高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之间,仰之弥 高。中、西绘画的两大高峰,各有各的土壤、气候和环境,因此两大高峰培育出来的花卉当有不同的特性,硬要在中国的山峰里寻找西方山峰的花种,是错配了焦点,当然看不明白,甚至错失中国山峰的精彩之处。
西方的准则和价值往往是现代社会的主流,这些准则和价值主导着我们的观念和判断。学生以西画的准则来看传统国画,很自然便会发现中国古代画家在用色、构图、明暗的表现、处理立体空间的技术等等,大都不如西方的画家,真的是不看也罢。其实他们不知道,用色、构图、明暗、立体空间等等,正正不是传统国画的焦点,把焦点放在这些表现上,根本就是戴着一副对焦不准的眼镜去看传统绘画,讨论再多,也不能看清楚眼前的世界。因此,对于修读中国绘画史的同学,以及希望认识传统国画的朋友,我给他们的第一个意见便是 :请撤换你们那副看西画的眼镜,对准焦看传统国画,这样才能看清楚它的面貌和精髓。
本书的作用,是要替读者找出欣赏传统国画的立足点,使读者能够看清楚传统国画的特色,从而真正进入传统国画的世界,只有这样,才是欣赏和讨论的开始。
本书的第一、二章,用了两组对立的概念作为对焦的中心,那便是创新与承传和写真与写意。这两组概念涉及的,是两个欣赏传统国画的基本立足点,有了它们我们才可以站稳脚,接下去便能够细看传统国画的独特之处。第三章的焦点是人物画,涉及的问题是传统的人物画为什么从来不叫肖像画? 人物画中的人物,是不是现实中的人物?传统国画有没有肖像?第四章的焦点是画面上的空间,传统国画有所谓留白,背景往往是一大片的空白,这一章要探讨的是留白的作用,那一大片的白是否一片空白?第五章的焦点在笔墨, 要知道看传统国画是离不开笔墨的,但对一般观众来说,笔墨深不可测, 到底笔墨向我们展现的是什么?最后一章,我们会把焦点放在一种非常特别的、只有中国绘画才有的绘画形式:手卷,好的手卷,为观众带来的,是一个奇妙的视觉旅程。
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讨论传统国画是否已经过时,因为即使过时,也可以有它的欣赏价值,问题是我们看不看得懂传统国画的画中之意。传统国画的经典之作,即使是色彩斑斓的唐代绘画,调子从来都不是喧闹的。
这本小书如果能够为读者打开进入传统国画的门,让读者了解传统国画的独特之处,就算是功德圆满。至于传统国画是否已经过时这个问题,就留待读者真正进入传统国画的世界之后,自行判断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