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之一:
盖人不读书则已,亦既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① .《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② ,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 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 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③ ,整躬率物也④ .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作官,何以异哉?
【注释】
①《大学》: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曾子所作. 朱子为之集注,与《中庸》;、《论语》、《孟子》并列,合称四书。
②明德:光明的德性.新民:使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学》古本作亲民,朱子改为新民.止至善:即止于至善.《大学》篇首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新民、止至善,合称《大学》三纲.
③莅民:管理百姓.
④整躬率物:整饬自身做出榜样,以为下属示范.
【译文】
假若有人不读书便罢了,只要自称为读书人,就一定要在《大学》上下功夫.《大学》的纲领有三条:明德、新民、止至善,都是我们分内的事情.如果读书不能落实到自己的身上去,说这三项与我毫不相干,那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就算他能写文章、能做诗词,以博学多闻、品行雅正自诩,也只算一个会认字的牧猪奴而已,这样的人也配叫明白事理的有用人才么? 朝廷以制艺来录取士人,也是认为他既然能代圣贤立言,必然明白圣贤所说的道理,能依圣贤的行为准则做事,有能力做官,管理民众,严以律己,为天下人做表率.如果将明德、新民当作分外之事,那么,就算他擅长诗文,但对于修己治人的道理茫然无知,朝廷用这种人做官,和用牧猪奴做官,又有什么区别呢?
片段之二:
弟中怀抑郁,余所深知.究竟弟所成就者,业已卓然不朽.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① .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以德传者;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② ,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③ ,古今曾有几人?吾辈所可勉者,但求尽吾心力之所能及,而不必遽希千古万难攀跻之人④ .弟每取立言中之万难攀跻者,而将立功中之稍次者一概抹杀,是孟子钩金舆羽、食重礼轻之说也⑤ ,乌乎可哉? 不若就现有之功,而加之以读书养气,小心大度,以求德日进、言日醇⑥ .譬如筑室,弟之立功已有绝大基址,绝好结构,以后但加装修工夫,何必汲汲皇皇,茫若无主乎?
【注释】
①三不朽: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②萧、曹、房、杜、郭、李、韩、岳:分指萧何、曹参、房玄龄、杜如晦、郭子仪、李光弼、韩世忠、岳飞.萧何、曹参为西汉开国元勋;房玄龄、杜如晦辅佐唐太宗造就贞观之治;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韩世忠、岳飞抗金.皆有大功.
③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分指司马迁、班固、韩愈、欧阳修、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皆为大文学家,以文章名世.
④希:仰慕,希望与之比肩.攀跻:攀附比肩.
⑤钩金舆羽:语出《孟子`告子下》: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指拿一钩金与一车羽作比,比喻比拟不伦. 食重礼轻:语出《孟子`告子下》: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 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 往应之曰: 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则不得食,则将之乎? 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谓不能拿吃饭重要的方面和礼节次要的方面进行对比.
⑥德日进:品德每天都有进步.《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朱子集注: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言日醇:言语每天更加醇正.
【译文】
贤弟心中抑郁,为我所深知.毕竟贤弟所成就的功业,已经是卓然不朽的了.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从周代、汉代以后,以立德不朽的人十分罕见了;立功不朽的如萧何、曹参、房玄龄、杜如晦、郭子仪、李光弼、韩世忠、岳飞,立言不朽的如司马迁、班固、韩愈、欧阳修、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古今以来曾有几人? 我们兄弟可以自勉的,只是追求尽心尽力去做所能达到的目标,而不必希望成为千古以来难以企及的人.贤弟每每选取立言中难以超越的人为目标,而将立功中稍次的人一概抹杀,这是孟子的钩金益进步,言说日益醇正.就好比盖房子,贤弟的立功已经有了绝大地基, 绝好结构,以后再加装修功夫,何必急急忙忙,茫然若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