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老中医四十年悬壶手记:一位基层郎中的中医人生

書城自編碼: 291218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杨承岐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30484227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56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3.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1.6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4.6
未来特工局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5.8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4.9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HK$ 98.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2.0
《阴阳九针》
+

HK$ 54.0
《老中医霍列五60年单验方秘传》
+

HK$ 42.0
《坐堂医笔记-王昆文老中医从医感悟》
+

HK$ 59.7
《铁杆中医彭坚汤方实战录:疗效才是硬道理》
+

HK$ 117.0
《王付内科杂病选方用药技巧》
+

HK$ 42.0
《老中医四十年悬壶手记:济世良方》
編輯推薦:
这是一名基层老中医的成长史,是其四十多年来真实的临床感悟:既有巧悟病机、独处除奸的诊疗思路剖析,又有胆大心细、力挽沉疴的验方秘方讲解;既有秒施针法、效治急症的成功经验阐释,又有效如桴鼓、鲜为人知的药物剂量心得。广大中医初学者登堂入室的阶梯和手杖!
內容簡介:
这是一部残疾人的奋斗史,也是一名基层中医的成长史,是其学习和诊疗笔记。作者自幼病残,但自强不息。十二岁步入杏林,多方求师,终于学有所长。十六岁悬壶乡里,始终心系患者,治病不拘俗套,法活机圆,往往妙手回春。本书深入总结了作者四十多年来真实的临床感悟和学习心得:既有巧悟病机、独处除奸的诊疗思路剖析,又有胆大心细、力挽沉疴的验方秘方讲解;既有妙施针法、效治急症的成功经验阐释,又有效如桴鼓、鲜为人知的用药剂量心得。本书故事真实、感人,不难看出一位奋斗在基层的老中医的深厚情怀,所述经验独到、临床实用价值非常高,是广大中医爱好者及中医院校学生登堂入室的阶梯和手杖!
關於作者:
第二章疗效才是硬道理一、两个真实的故事1975年,同盼高中毕业后,参加了县卫生局在南桥分院举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有幸侍诊于贾亚夫老先生身旁。贾亚夫先生是行唐四大名医之一,在患者中有很高的威信。他五十开外的年纪,中等身材,面容清瘦,嘴角上翘,布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先生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习惯于膏粱厚味,湿热内蕴,百病由生,因此他善用三仁汤加减化裁治疗各类疾病,尤其对藿香三仁汤应用得得心应手,人称三仁汤大夫。他一生酷爱读书,每次进城,总要忙里偷闲到新华书店逛一逛,发现没看过的新书,不管价钱高低,都要买回来仔细阅读,并加以点评,读到精妙之处,就用红笔画出记号,在空白处详细评论,然后送给学生。他一生虽无著作传世,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却整整影响了全县中医界的一代人。当时社会上一种诋毁中医、否定中医的潮流正大行其道。医院内的一些医生也说中医是玄学,其理论没有科学依据,就是治好个病也是瞎猫碰见了死耗子。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同盼对学习中医产生了动摇。有一次在闲谈中他说出了自己想改学西医的想法,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给他讲了两个真实的故事。1960年,全省中医年会在保定召开。会议刚开始,保定市医院外科的几名医生用担架抬来两个患急性阑尾炎急需手术的患者,声称要让参加会议的中医高手出来挑一个治疗,三天后要与中医比较疗效。出席会议的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杨医亚先生挺身而出,据理争辩。最后双方商议由保定市医院外科将那个年轻体壮的患者抬走,三天后对比疗效。留下的那个患者年近六旬,体格瘦弱,除具备急性阑尾炎的体征外,尚有肠梗阻的体征,痞满燥实坚皆备。杨老先生详细检查了患者的病情,开了一张大承气汤加人参1两、败酱草1两的处方。我作为参加会议的最年轻的代表,理所当然担负起了护理、照顾患者的责任。我严格按照教科书上的煎煮法度进行操作,先煎、后下有条不紊,亲自服侍患者将药喝下。三天后我们把患者带到了保定市医院,患者的急性阑尾炎症状、肠梗阻症状都已消除,全身情况明显好转,能进半流质食物。而他们做完手术的那个患者肠管还没有通气,正在禁食。在铁的事实面前,那几个医生闭口无言。1967年暑期,北京、石家庄等地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暴发流行,不知怎的,那年的乙脑症状特别严重,常用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磺胺药疗效甚微,治愈率非常低,许多患者非死即残,人们谈脑色变。面对猖狂肆虐的乙脑,许多大医院也无可奈何。石家庄市的老中医郭可明先生,学识渊博,圆机活法,他根据那一年暑期特别炎热的特点,创立了用清暑益气汤、重用石膏半斤治疗乙脑的方法,疗效大大提高,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降低,上门求医的人络绎不绝,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郭半斤。各大医院知道这一方法后,纷纷借鉴,乙脑很快得到了控制。伟大领袖毛主席知道这一情况后,非常高兴,百忙中抽时间接见了他,并与他促膝长谈,鼓励他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继续努力,发挥中医特色,为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听了上面的两个故事,同盼从此坚定了学习中医的决心,在他以后的医学生涯中,每当他对中医学感到迷茫、困惑时,只要一想起老师讲的这两个实例,他就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二、左关脉弦,必是肝病1977年6月,同盼接诊了一例12岁的幼女,患儿表情淡漠,胆怯易惊,精神萎靡,困倦思睡,食欲欠佳,时时欲吐,记忆清楚,应答准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左关脉略弦。通过四诊合参,他认为此例患儿属小儿惊吓综合征,应以清心镇惊安神法调治。处方:茯苓6克,琥珀(另包,研,冲服)1.5克,龙骨(布包)10克,牡蛎(布包)10克,远志5克,磁石(布包)10克,石菖蒲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共3剂。服药3剂,症状无明显变化,舌脉同前。他想,药证相符,无效的原因可能是病重药轻之故,仍让患儿照原方服药。同时针刺足三里(双)、内关(双)、四缝,每日1次。又治疗3天,病情没有好转,已连续2天体温降至35.5~36摄氏度,舌脉还无明显变化。他想可能是患儿先天禀赋不足,机体抵抗能力差,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所致,于是原方加党参6克,黄芪12克,桂枝5克,以增强抵抗力,温阳通脉。又连续治疗3日,病情毫无起色,家长十分着急,他也一筹莫展。为防止耽误孩子的病情,同盼建议家长把孩子送到县医院治疗,县医院一度认为孩子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住院一个礼拜,查不出确切病因,只好对症治疗,病情毫无起色。无奈,他陪同患儿到某地区人民医院做了一次全面检查,按当时的医疗条件,B超、化验、透视、X线摄片都检查遍了,也没查出确切病因,只好回去按县医院原先制定的方案调治。又治疗5日,患儿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只好领到贾亚夫老师那里。贾老师仔细询问了病情,把脉观舌之后问他病在何处?怎么治疗的?他答曰:不知道,县医院、地区医院都查不出是什么原因。老师听后道:左关脉弦,必是肝脏疾患,小儿有实无虚,可能是肝经热盛!说罢提笔开了板蓝根注射液一盒、肝复灵(主要为清肝泻热药)一瓶。后来,患儿到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肝脓肿。通过这个病例诊治的全过程,同盼深为老师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所折服。虽然限于条件,基层不太可能治愈肝脓肿这一类大病,仅凭诊脉也不可能做出精细的诊断。但老师探微索隐、高瞻远瞩的诊断技术让他非常钦佩,科学严谨的诊疗方法让他终身受益。同时这也坚定了他学习中医的决心。他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都有其所能、所不能,一个高明的中医是能够凭借自己高超的医疗技术来判定西医因设备所限无法确诊的疾病的,关键在于医生如何把握病情,四诊合参,是舍脉从证,还是舍证从脉。三、小试牛刀,初露锋芒同盼12岁开始学医,16岁悬壶乡里。乡亲们信任他,他也对患者态度和蔼,有求必应,百问不厌,百跑不倦。加之他技术精湛,有些治疗方法和治疗经验还被上级卫生部门、科技部门授予科技和学术成果大奖等荣誉,一时间他所在的卫生院门庭若市,求医者众多。?针灸速治急性肠痉挛1976年1月的一个夜晚,八里庄村一位姓刘的孩子家长跑来对同盼说:孩子已哭闹三四个钟头了,村里几个医生都请了,没有办法,你快去看看吧!他急忙赶到患儿家中,见村里的3个医生都到齐了。几个人围坐在患儿旁边,眼看着孩子号啕大哭,嗓子都哭哑了,一筹莫展。同盼问他们都采取了什么方法?他们说阿尼利定(安痛定)注射了,山莨宕碱(654-2)注射了,镇静药也用过了,针灸也扎了,就是无效。他细看孩子虽然号啕大哭,却没有眼泪,双下肢紧紧挛缩,指纹淡红。他就说:可能是下寒甸子了。话刚出口,一位老先生就站出来说:我不知道你们年轻人是怎么学的,我活了这么大年纪,只见过男孩儿有下寒甸子的,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女孩儿也有下寒甸子的! 同盼说:下寒甸子只不过是个土名,它实际上是儿童感受寒邪后肠道痉挛而引起的急性腹痛。并非男孩儿所独有,女孩儿照样能得。随即先用纸烟灸患儿的神阙穴约两三分钟,然后在孩子的中脘、下脘、关元、足三里(双)各扎了一针,前后不到5分钟,孩子的哭声戛然而止,转而去吸吮自己的手指了。在场的几位同行都面面相觑,他接着说:所谓的下寒甸子,实际上是小儿感受寒邪后引起的急性肠痉挛,特点是小儿剧烈哭闹,哭而无泪,男孩儿睾丸上缩,女孩儿双腿挛缩。治疗男孩儿要先在他的两个蛋弦(阴囊纵折线)点刺出血,女孩儿要先隔盐灸神阙穴,手头没有艾灸条,为救急也可用纸烟点燃后熏灸神阙。然后再针刺上脘、中脘、关元、双侧天枢、双侧足三里,一般能针到病除。 那位老先生听后感慨地说:真是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呀第二章 疗效才是硬道理一、两个真实的故事
1975年,同盼高中毕业后,参加了县卫生局在南桥分院举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有幸侍诊于贾亚夫老先生身旁。贾亚夫先生是行唐四大名医之一,在患者中有很高的威信。他五十开外的年纪,中等身材,面容清瘦,嘴角上翘,布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先生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习惯于膏粱厚味,湿热内蕴,百病由生,因此他善用三仁汤加减化裁治疗各类疾病,尤其对藿香三仁汤应用得得心应手,人称三仁汤大夫。他一生酷爱读书,每次进城,总要忙里偷闲到新华书店逛一逛,发现没看过的新书,不管价钱高低,都要买回来仔细阅读,并加以点评,读到精妙之处,就用红笔画出记号,在空白处详细评论,然后送给学生。他一生虽无著作传世,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却整整影响了全县中医界的一代人。当时社会上一种诋毁中医、否定中医的潮流正大行其道。医院内的一些医生也说中医是玄学,其理论没有科学依据,就是治好个病也是瞎猫碰见了死耗子。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同盼对学习中医产生了动摇。有一次在闲谈中他说出了自己想改学西医的想法,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给他讲了两个真实的故事。1960年,全省中医年会在保定召开。会议刚开始,保定市医院外科的几名医生用担架抬来两个患急性阑尾炎急需手术的患者,声称要让参加会议的中医高手出来挑一个治疗,三天后要与中医比较疗效。出席会议的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杨医亚先生挺身而出,据理争辩。最后双方商议由保定市医院外科将那个年轻体壮的患者抬走,三天后对比疗效。留下的那个患者年近六旬,体格瘦弱,除具备急性阑尾炎的体征外,尚有肠梗阻的体征,痞满燥实坚皆备。杨老先生详细检查了患者的病情,开了一张大承气汤加人参1两、败酱草1两的处方。我作为参加会议的最年轻的代表,理所当然担负起了护理、照顾患者的责任。我严格按照教科书上的煎煮法度进行操作,先煎、后下有条不紊,亲自服侍患者将药喝下。三天后我们把患者带到了保定市医院,患者的急性阑尾炎症状、肠梗阻症状都已消除,全身情况明显好转,能进半流质食物。而他们做完手术的那个患者肠管还没有通气,正在禁食。在铁的事实面前,那几个医生闭口无言。1967年暑期,北京、石家庄等地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暴发流行,不知怎的,那年的乙脑症状特别严重,常用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磺胺药疗效甚微,治愈率非常低,许多患者非死即残,人们谈脑色变。面对猖狂肆虐的乙脑,许多大医院也无可奈何。石家庄市的老中医郭可明先生,学识渊博,圆机活法,他根据那一年暑期特别炎热的特点,创立了用清暑益气汤、重用石膏半斤治疗乙脑的方法,疗效大大提高,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降低,上门求医的人络绎不绝,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郭半斤。各大医院知道这一方法后,纷纷借鉴,乙脑很快得到了控制。伟大领袖毛主席知道这一情况后,非常高兴,百忙中抽时间接见了他,并与他促膝长谈,鼓励他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继续努力,发挥中医特色,为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听了上面的两个故事,同盼从此坚定了学习中医的决心,在他以后的医学生涯中,每当他对中医学感到迷茫、困惑时,只要一想起老师讲的这两个实例,他就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二、左关脉弦,必是肝病1977年6月,同盼接诊了一例12岁的幼女,患儿表情淡漠,胆怯易惊,精神萎靡,困倦思睡,食欲欠佳,时时欲吐,记忆清楚,应答准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左关脉略弦。通过四诊合参,他认为此例患儿属小儿惊吓综合征,应以清心镇惊安神法调治。处方:茯苓6克,琥珀(另包,研,冲服)1.5克,龙骨(布包)10克,牡蛎(布包)10克,远志5克,磁石(布包)10克,石菖蒲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共3剂。服药3剂,症状无明显变化,舌脉同前。他想,药证相符,无效的原因可能是病重药轻之故,仍让患儿照原方服药。同时针刺足三里(双)、内关(双)、四缝,每日1次。又治疗3天,病情没有好转,已连续2天体温降至35.5~36摄氏度,舌脉还无明显变化。他想可能是患儿先天禀赋不足,机体抵抗能力差,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所致,于是原方加党参6克,黄芪12克,桂枝5克,以增强抵抗力,温阳通脉。又连续治疗3日,病情毫无起色,家长十分着急,他也一筹莫展。为防止耽误孩子的病情,同盼建议家长把孩子送到县医院治疗,县医院一度认为孩子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住院一个礼拜,查不出确切病因,只好对症治疗,病情毫无起色。无奈,他陪同患儿到某地区人民医院做了一次全面检查,按当时的医疗条件,B超、化验、透视、X线摄片都检查遍了,也没查出确切病因,只好回去按县医院原先制定的方案调治。又治疗5日,患儿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只好领到贾亚夫老师那里。贾老师仔细询问了病情,把脉观舌之后问他病在何处?怎么治疗的?他答曰:不知道,县医院、地区医院都查不出是什么原因。老师听后道:左关脉弦,必是肝脏疾患,小儿有实无虚,可能是肝经热盛!说罢提笔开了板蓝根注射液一盒、肝复灵(主要为清肝泻热药)一瓶。后来,患儿到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肝脓肿。通过这个病例诊治的全过程,同盼深为老师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所折服。虽然限于条件,基层不太可能治愈肝脓肿这一类大病,仅凭诊脉也不可能做出精细的诊断。但老师探微索隐、高瞻远瞩的诊断技术让他非常钦佩,科学严谨的诊疗方法让他终身受益。同时这也坚定了他学习中医的决心。他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都有其所能、所不能,一个高明的中医是能够凭借自己高超的医疗技术来判定西医因设备所限无法确诊的疾病的,关键在于医生如何把握病情,四诊合参,是舍脉从证,还是舍证从脉。三、小试牛刀,初露锋芒同盼12岁开始学医,16岁悬壶乡里。乡亲们信任他,他也对患者态度和蔼,有求必应,百问不厌,百跑不倦。加之他技术精湛,有些治疗方法和治疗经验还被上级卫生部门、科技部门授予科技和学术成果大奖等荣誉,一时间他所在的卫生院门庭若市,求医者众多。?针灸速治急性肠痉挛1976年1月的一个夜晚,八里庄村一位姓刘的孩子家长跑来对同盼说:孩子已哭闹三四个钟头了,村里几个医生都请了,没有办法,你快去看看吧!他急忙赶到患儿家中,见村里的3个医生都到齐了。几个人围坐在患儿旁边,眼看着孩子号啕大哭,嗓子都哭哑了,一筹莫展。同盼问他们都采取了什么方法?他们说阿尼利定(安痛定)注射了,山莨宕碱(654-2)注射了,镇静药也用过了,针灸也扎了,就是无效。他细看孩子虽然号啕大哭,却没有眼泪,双下肢紧紧挛缩,指纹淡红。他就说:可能是下寒甸子了。话刚出口,一位老先生就站出来说:我不知道你们年轻人是怎么学的,我活了这么大年纪,只见过男孩儿有下寒甸子的,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女孩儿也有下寒甸子的!同盼说:下寒甸子只不过是个土名,它实际上是儿童感受寒邪后肠道痉挛而引起的急性腹痛。并非男孩儿所独有,女孩儿照样能得。随即先用纸烟灸患儿的神阙穴约两三分钟,然后在孩子的中脘、下脘、关元、足三里(双)各扎了一针,前后不到5分钟,孩子的哭声戛然而止,转而去吸吮自己的手指了。在场的几位同行都面面相觑,他接着说:所谓的下寒甸子,实际上是小儿感受寒邪后引起的急性肠痉挛,特点是小儿剧烈哭闹,哭而无泪,男孩儿睾丸上缩,女孩儿双腿挛缩。治疗男孩儿要先在他的两个蛋弦(阴囊纵折线)点刺出血,女孩儿要先隔盐灸神阙穴,手头没有艾灸条,为救急也可用纸烟点燃后熏灸神阙。然后再针刺上脘、中脘、关元、双侧天枢、双侧足三里,一般能针到病除。那位老先生听后感慨地说:真是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呀
內容試閱
和所有人一样,我也有过幸福的童年,婴孩时代的我也曾因天真活泼博得人们的喜爱。但在我还不满两周岁的那年,万恶的小儿麻痹症夺去了我左腿的健康,从记事的第一天起,我就在自卑和受人歧视中挣扎度日。同伴的欺侮,成人的怜悯,在我幼小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创伤,同时也激发了我自强不息、不甘人后的志气。我自幼立志当一名医生,既有学有所长、自食其力的现实考虑,也有为民除疾排难、普度众生的理想。在我十二岁那年,父亲把我领到本村中医王维周面前,求他收我为徒。先生看我态度诚恳、意志坚定,欣然同意,并提笔在我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为医不悔四个大字。怎么?为医还要悔吗?我当时年龄幼小,不谙事理,实在也读不懂这四个字的含义。若干年后,当我拄着拐杖,一瘸一拐,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崎岖坎坷、布满荆棘的出诊路上;当我跋山涉水,披风沐雨,或冻得瑟瑟发抖,或热得汗流浃背,走进每一位患者家中;当我一次次跌倒在出诊路上,又一次次爬起来,满身泥土地站到患者床前,看到患者充满期盼的眼神;当我在出诊途中受到肢体创伤而痛苦呻吟时,我终于悟透了这四个字的含义。我十二岁学医,十六岁悬壶乡里。蒙众乡亲厚爱,求医者络绎不绝,有的诊治方法被冠以科技成果、学术大奖等美名。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使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为了实现自己的志愿,我废寝忘食,发奋读书,几次报考中医院校,成绩名列前茅,但因身有残疾,最后名落孙山。无奈,我只好在自学的道路上苦苦探索着。工作之余,我悬梁刺股,涉猎群书,寻方求法;周末假日,我四处奔走,投师访友,质难问疑。王维周、贾亚夫、宋秋凉、郑永进、李居安,这些当地名医都曾为我指点迷津。1977年,在石家庄地区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业务统考中,我以满分的成绩名列全区中医科第一名;1978年,在石家庄地区卫校招收医务人员的考试中,我又以各科平均90多分的成绩考取全区西医科第二名。由于我在治病的过程中不分贫富老幼,一视同仁,1981年和1982年,我分别被授予县尊老敬贤先进个人和石家庄地区白求恩式的白衣战士等荣誉称号;1983年和1992年,我的两项成果分别被授予石家庄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和一等奖;1987年,我被录用为国家科技干部;自1988年开始,我连续4届当选县政协委员,连续3届当选乡人大代表党代表,并两次被县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1985年和1990年,我两次作为优秀刊授学员代表,获邀参加了成都中医学院建院三十五周年、四十周年校庆及学术交流活动,有缘当面聆听雷载权、王于民等知名专家的答疑解惑。1986年,国家取消了对大中专学生身体条件的苛刻要求,我赶紧报考了河北中医学院函授夜大学,有幸得到杨牧祥、薛芳等知名专家教授的系统指点。期间,我被评为优秀学员,受到学院的通报嘉奖。正值我刚刚进入而立之年,有充沛的精力在浩瀚无垠的病山患海中遨游驰骋之时,卫生局的一纸任命改变了我工作的重心,我被任命为一家卫生院的院长。那是怎样的卫生院呀!几间破旧的房屋在长满荒草的院落中风雨飘摇,几个住人的房屋,房顶用厚厚的塑料布遮盖以暂避风雨。卫生院经营完全自负盈亏,对其经营方式、业务范围却要求极严。卫生院仅有的一名业务骨干因不堪担负6名刚从县卫校毕业的职工的工资而辞职单干。卫生院一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高超的专业人员与县级医院抗衡,二无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向个体诊所挑战,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我带领全院8名医务人员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经过5年的打拼,终于使卫生院有了20多间属于自己的坚固实用的房舍。卫生院开设了病房,添置了X线机、B超和必要的化验设备,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由我接收时的不到3000元上升为8万多元。所幸这一段时间卫生院医务人员较少,职工自律遵纪,听从指挥,并没有多少烦琐的行政事务可办,业务工作没有受到多大影响。1998年,我被任命为唯一一所县医院分院(就是现在的中心卫生院)的院长,这所卫生院坐落于太行山腹地,是全县医务人员最多、科室设置最全、服务范围最广的一所中心卫生院。全院50多名医务人员中90%以上都是从县卫校刚毕业的高才生;十几名稍有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不是跻身于县级医院去耀祖光宗,就是投身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去享受实惠。卫生院房屋陈旧,设备落后,人心涣散。我只得从头抓起,一方面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搞基础建设,一方面选送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搞人才建设。经过四五年的艰苦努力,医院各项工作都有了一定起色,开始步入正轨。但刚培养出来的医务人员中有一部分人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当作向医院讨价还价的砝码,最后耐受不住医院的清贫而走了以前专业人员的老路。尽管如此,我痴心不改,还是带领全院职工励精图治,省吃俭用,为医院引进了救护车、CT扫描仪、电除颤仪、多普勒彩超机、脑电地形图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微量元素测定仪、721分光光度计、麻醉机、呼吸机等设备,翻新了20多间病房、职工宿舍,装修了门诊楼,硬化、美化了3亩多的院落,使医院能够三季见花、四季见绿。最终,该院成为全县实用面积最大、医疗设备最全、医疗条件最好的一所中心卫生院。在这所医院的12年,是我一生当中最为困难、最为纠结的12年,这12年,耗费了我的大部分精力。我一方面要竭尽所能,拯救患者的病痛;一方面为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了50多名职工的生活而呕心沥血。我参加工作的30多年,是为患者的生存和幸福而奋斗的30多年。为了患者的利益,我克服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困难,靠一根拐杖、一架破旧自行车的帮助,走遍了方圆百余里的大小村庄。滹沱河系的曲河两岸留下了我出诊时来去匆匆的身影,太行山脉的缶山脚下布满了我出诊时匆匆而行的脚印,浩瀚的孔雀湖见证了我工作中的艰辛和痛苦。我为患者吸过羊水,擦过粪便;为了患者,我碰破过脑袋,扭伤过脚,摔断过锁骨、股骨颈,至今身上还残留着为连接股骨头和股骨颈而置入的两颗钢钉;也是为了患者,我曾在寒风刺骨的初冬,掉进过结满薄冰的水库。这30多年来,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涉猎群书,笔耕不断,获得市、县级科技进步奖3项,先后有43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各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其中2篇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优秀论文;1篇被河北省卫生厅评为优秀论文;1篇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医圣杯国际中医药学术论文、著作评选中荣获优秀奖;1篇被世界传统医学组织评定为科技进步三等奖,1篇被评定为优秀奖;1篇在全国专方专药有奖竞赛中获得二等奖;8篇被各级学术会议评为优秀论文。我参编学术专著3部,许多治疗经验和学术观点被《中国医学文摘中医》《中国当代知名中医特色医疗词典》《国家级科技功臣录》等权威书刊摘录。我个人连续3次被评为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被授予石家庄市自学成才者文明公民标兵等称号;被评为感动行唐身残志坚十大道德模范;事迹入选《行唐县志》《石家庄市科技志》;破格晋升为副主任中医师;连续十几年受到县政府的记功、嘉奖;当选为县残联主席团成员;《建设日报》《河北日报》《青春岁月》《道德与修养》、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先后报道过我自学成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2010年,我被严重的延髓梗死打倒在病床,虽经石家庄市第一人民医院奋力抢救,保住了性命,但有口不能言,有手难于握,有足艰于行,我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年多的中药调理和刻苦锻炼,在刚刚恢复生活自理,能和人正常交流时,我便在妻子和儿女的支持鼓励下,开始整理自己30多年的治学心得和临床体会。这项工作实际上2002年就开始了,当我刚整理到三四万字的时候,日常工作和抗击非典的重担压得我实在喘不过气来,不得不半途而废。以后几次想提笔重续,终因力不从心,未能如愿。非常感谢命运,如果没有这次致命的打击,我可能一辈子都定不下心来整理自己的临床体会。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的弟弟、妹妹和妻子、儿女,没有他们的支持鼓励,我根本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在他们的支持鼓励下,经过3个月的呕心沥血,废寝忘食,草稿初定,又历经2个月的斟酌,去粗存精,反复修改,终于脱稿,定名为《三十年基层临证得失录》,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接着,我又将我几十年来积累和从报刊抄录的土单验方整理成《老偏方》,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医生,最要紧的是深刻领会前贤的精神实质,不要死记硬背别人的死法成方。以成规之法、不变之方,应万人之体、千变之证,实乃刻舟求剑!书中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没有任何雕琢与刻画。主人公杨承岐虽然是我自己,但在写作时我的心里却没有把他当成自己来写,而是把他作为全国千千万万名身有残疾的基层中医的缩影。虽不能说字字珠玑,但敢言句句真情!因为它承载了我40多年来真实的临床感悟,浸透了我50多年人生经历的中医情怀!
杨承岐
2016年6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