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海云继梦讲人生 非常心经

書城自編碼: 289152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海云继梦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323567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70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3.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售價:HK$ 57.3
别怕,试一试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HK$ 67.9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HK$ 103.4
深度学习详解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河流之齿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7.0
《法兰克福学派美学研究》
+

HK$ 99.0
《严群哲学译文集——严群文集之四》
+

HK$ 59.7
《中国的礼乐风景》
+

HK$ 102.0
《海云继梦讲人生 非常坛经》
+

HK$ 87.0
《海云继梦讲人生 非常金刚经》
+

HK$ 57.0
《文化与上帝之死》
編輯推薦:
以华严精义阐释禅宗经典
如何才能度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大乘般若经六百卷,就在这260字极度浓缩的心要决窍之中。般若代表了佛法的根本精神,是众生修行成佛的依据,被视为佛教的法印,通过心经,人们可以把握佛法的精髓。
內容簡介:
这是一代高僧对心经实修实证的感悟,他以华严的精神体会心经的生命本质,强调修行需要的不是概念,也非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直观体验和生命感受,修行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生命与经文中的义理相融相契。
關於作者:
海云继梦法师,1951年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俗姓陈,名鹤山。法名昌一,号继梦。矢志宏扬华严精神,故取海云以为自勉。
中的义理相融相契。
他弘传最古老、最深奥的经典。
他解的经人性、直白。
他提的实践方法可从日常生活中轻易入手。

如果你学佛只为了往生净土,
如果你修行修成了老古板,
如果你持戒持得既压抑又痛苦,
如果你对人生感到不满或迷惑,
听听他怎么说!

不必用高僧大德的眼光来看待他。
他只是对自己的要求比平常人多一点,
所以剃了光头,持守戒律,被称作和尚。
他只是希望大家都能活得既快乐又自在,所以把人生和生命的目标放得远一些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行菩萨道!
即使是有修有证的和尚,生了病也会喊痛,和你我并无不同,
因此何妨称他是美丽生命的光头实践家!

他就是e时代的和尚──海云继梦!
海云是号,继梦也是号,
你可以海云继梦连称,少了法师二字,也不算失了恭敬。
因为,这些都只是符号!
你问:海云继梦是谁?
请接触他的法,直接认识他!


面对未知,去超越,你敢不敢!
人这一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断地去解决问题
目錄
目录






总序 用生命的方法解决生命的问题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看心?
概念、观念都是心,连生命的真相也叫心,从注意力到生命真相之间,这个心的变化太大了,尤其整个修行过程都看心,但不是用眼睛看,那要怎么看?

第二章 媒介不同,因缘也会不同
媒介不同,因缘也会不同。《大悲咒》以利益众生为主,境界很广;《心经》以开自身智慧为主,境界非常高;至于十六字洪名则无远弗届何者为高?彼此彼此,只是性相有所不同。

第三章 观自在菩萨?
没修行的人把观自在菩萨拟人化,所以也把《心经》当成观世音菩萨的法门观是什么?自在又如何解?菩萨又指什么?你能否感觉自己在破除惯性的读经方式?来!这里会有振聋发聩、耳目一新的答案

第四章 解除意识形态,进入菩萨的境界
观自以后,就能解除意识形态的束缚,进入菩萨的境界里,行菩萨道、菩萨行。当行到很深时,即是一种生命的深化,也就是开始饶益众生之时。

第五章 般若的行与照
观自、行深、照见当中,每个都有一个转化,这个转化是一种情境的转移,我喜欢用象限转移来形容,各位是否能体会到?

第六章 修到产生惯性,敢不敢破?怎么破?
修行人遇到瓶颈,最好放松自己,去唱歌跳舞、看电影,三个月后回来接下去修,马上便突破了。但是假如立刻换另外一个法门,那完蛋了

第七章 解空第一的特色在无诤上
真正的无诤是不与人辩,别人讲的时候,他都对!对!对!等到适当时机他才:不过像打高尔夫球一样,把球引到洞口,轻轻一拨,丢!让你掉进空性去

第八章 你打哪儿来?
禅师问某学僧打哪儿来?连问三次,学僧却湘阳、金陵、汉口,答了三个地方。禅师问的是本体,而不是相,是问你心在哪里?如果你是个高明的行者,又该如何作答?

第九章 草绳与蛇
诸法空相?一切法都是三有性,将其转成三无性,即是转成空相。走路忽然看见一条蛇,吓一大跳!那条蛇是情有,这个情有的当下,在理上是无的(理无)。等定睛一看,原来是草绳!草绳是假有,是因缘和合所生,而

第十章 智慧从这里发生
生命有四个层次:第一是十二有支缘起,通常指声闻;第二是业感缘起,指缘觉;第三,真如缘起,是菩萨生命;第四,无碍法界无尽缘起,即华严所讲的法身大士。整个般若系统所讲的智慧,主要都依此四者,若从修行立场言,还得加入苦集灭道。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用识?用根?
我们知道用六识是不对的,但不用六识而用六根,事实上也没有一个六根可用。要知道六根是相对于解释六识时才存在的,实际生活境界里并无所谓六根。难道你看东西时是把眼识拿掉,换眼根?又不是换眼镜!

第二章 捕捉心念
六识与六根的运作转换,禅修,是最稳当的方法。六识接触六尘,心念就产生了。修行是在第二念与第一念之间,禅修、观心在此!当尘境来时,心念产生的那一刹那,你捕捉得到吗?

第三章 三轮体空?
三轮体空,从佛法的基本理论来讲即蕴、处、界;识性的作用有很多因缘,而五蕴的存在也有很多因缘,除了它们个别的因缘观外,蕴、处、界三者和合,又有另一重因缘观,这因缘是不是重重无尽?三轮体空的理论若懂了,那么开始打坐,怎么坐到三轮体空?

第四章 四心合一,空性现前
能观心、所观心、要证的心、以及用心去看以上三心的心四心合一,即是生命。你若能进入此一领域,空性便现前,生命的本质就会起作用

第五章 智慧广大无边际
修行的重点,即在穿透蕴、处、界、缘起,这四者能穿透,再接上苦集灭道之后,马上参破、证阿罗汉!关键不在于功课多寡,而在于心的定位,安住否?你能安住在蕴、处、界、缘起、四圣谛当中,那便是智慧广大无边际啊!

第六章 挫折?从内因找起
通常不如意的境界发生时,你比较会反省,但找的都是外因。当你开始找内因时,就会超越、沉着、内敛、笃定,会从这十二因缘去看

第七章 从计算题到应用题
十二因缘中,前面四因缘属计算题阶段,五因缘以上则属应用题了,这时正当开启智慧之门,你的整个理论架构会开始产生变动。前面若没架设起来,就很难进入后面阶段;而一旦进入后面阶段,从五因缘、六因缘,甚至到十二因缘、十八因缘,都是深化的过程。是行者实践过程中,自我兑现和超越的特质。

第八章 十二因缘如何转化
十二因缘是如何转化的?例如,在顺缘观中,经文也提到: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而缘到这里,就说:名色增长为六处。

第九章 顺缘观与逆缘观双回向
逆、顺因缘观,这两种思维模式同时运作,华严学称双回向。这种思维运作求的是:那个顺的状况是生死轮回的,而我用逆的方法,也就是借此如何破除生死轮回

第十章 破无明!
体上破无明以后,相上及用上要破无明,就没那么快了,多生累劫啊!这地方破无明后,一次相一次感觉,而六处到触的那个地方,那感觉就等于一直在强化又强化,那个感觉啊,若能在多生累劫中一再地训练、体验、感受菩萨道真正修行及训练的,便是在此壮大,它会森罗万象。
第三部分
第一章 救心
《心经》很简短,结构却很完整,其力量也由此发挥,人人都能运用却不自知。它就像某种心脏病药叫救心,很小很细,但成分具足,药效神速。各位多半都是在享受其福报,而未得其智慧。它的成分为何?如何得其智慧呢?

第二章 像盖房子一样
顺因缘观是知道旧房子的状况,当你把它全盘弄清后,就逆因缘观一直破了,拆除旧屋、土地整平,开挖地基、架梁柱有没有成就?有啊!房子已经盖好,只是尚未启用。得般若波罗蜜多时就像盖好房子,但要等乔迁入主后,才开始发挥作用,这时才称深般若波罗蜜多。

第三章 小循环:体、相、用具足
自舍利子色不异空无智亦无得止,指的是本体;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心无挂碍则是相;至于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则属用的部分。体、相、用都具足了,这只是一个小循环说到相,心无挂碍,大家比较有兴趣,讲本体则兴趣缺缺了。修行人到底看什么呢?

第四章 大循环:三身
色不异空到诸法空相,一直到无智亦无得,这段讲正行的经文,是正法轮身;而无智亦无得以后,无挂碍无有恐怖无有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则属教令轮身,全是破的部分;至于自性轮身,即是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五章 心经里的密法
经文首先看到五蕴皆空,其实它代表的是破五蕴、破六根、破六尘、破六识、破十二因缘、破四圣谛,最后无智亦无得(智是能,得是所,能所再破),一共四十一个。经典最末已经在讲密法了,这密法怎么修呢?

第六章 四圣
这里指出了四圣的阶次:大神咒指声闻,能灭苦集灭道;大明咒指缘觉,能灭无明乃至无明尽、老死乃至老死尽;无上咒指菩萨,菩萨无智亦无得;诸佛,则连无智亦无得的无也扫尽,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无等等咒。

第七章 本体借由相起作用
修行是依本体而修,证得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的境界了,那要干吗?坐在上面给人家拜?当年王羲之看到一位老婆婆一把扇子三毛钱都卖不出去,于是在上面题些字,结果人家三十两抢着要成就后要能起作用,便可帮助人。本体的成就必须借由相表达、起作用,而作用很广大

第八章 菩提萨埵的生命观
玄奘大师为何不把菩提萨埵译成菩萨?菩萨是一种性德、一种生命品质、生命情操啊!不要一直拟人化了。佛教之所以由正法走到相法乃至末法,就是最后都看不到佛菩萨,只看到人。菩萨体、相、用的人生是什么?生命观又如何?

第九章 从这个相来起作用,叫心量
生命依本体而产生相,依相而起作用。同一个相,所起作用不同。从这个相来起作用,叫心量。由此心量,可见到慈悲或大慈大悲的分野。由慈悲喜舍变成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量,这是四无量心的训练,也是一种禅定,是佛法共外道禅的部分,而佛法通常由智慧门下手

第十章 破四十一分无明
说五蕴、六尘、六识、十二因缘是无明还说得通,但六根与四圣谛怎么也算?你看,因为你连这个也会执着,所以叫无明。四十一分无明怎么破?关键在于顺因缘观与逆因缘观。譬如你从顺因缘观里,先从十二有支的某一支、从根尘相接触的某一阶段切入,这时一破,会连破好几个。观世音菩萨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处一听〈大悲咒〉,即从初地直超越至八地,便是如此,而我们也可以
第四部分
第一章 时空善巧
以无所得故,事实上谈的是以无所得,而转入第二生命的境界。从第一生命转入第二生命,应如何转进去?这当中转换联结的桥梁,其实即《华严经净行品》中所提到的时空善巧,也就是所谓的象限转移

第二章 远离颠倒梦想即是究竟涅槃
依心无挂碍相,故起无有恐怖之作用,而后即远离颠倒梦想,即是成就,所以究竟涅槃也不用提了,这三者便是相、用、体。远离颠倒梦想即究竟涅槃,就负面来说,叫远离颠倒梦想,正面则是究竟涅槃,两者其实是同一个。

第三章 所依相同,能依不同
为何菩提萨埵是心无挂碍到究竟涅槃,三世诸佛却直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原来,这是所依相同而能依不同,其所得的果自然不同。

第四章 依般若波罗蜜所显现的自受用与他受用
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所显现的是自受用,但在运作时,其实仍是无边妙用,具有对众生利益的那个部分,如何利益不管,能否利益到众生,也不一定,他只是尽力去做。这当中,菩萨行与诸佛差别在哪?在后得智、他受用的部分。

第五章 菩萨行果与诸佛行果的差异
从诸佛行果来讲,念念都有佛成正觉,佛没有对立,可是菩萨还有。所以菩萨懂得教化,因为他知道怎么样把不对的转为对的,这是菩萨行果上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

第六章 答问释疑(一)
常听说要放下,可是好像愈慈悲愈放不下?菩萨行万行,慈悯众生,那佛呢?快速持咒时注意力会变成在音声上,此时该如何?头脑里有时会出现一些道理或别人的信息,这是心念吗?如何对治?

第七章 生命不作预设
没有假设的前提,直接去接触的,那才叫作如实了知。人一脱离记忆和假设,恐怕就不知所措了,因为无法进行合理的推理。记忆、假设即是我执,而合理的推理便是法执。它们造成虚幻的境界,形成所欲追求的人生目标。

第八章 答问释疑(二)
身、口、意三业中,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意根的造业真有那么严重吗?意业如何成立?五蕴和因缘中的行与识,其定义有何不同?一个修行人应如何看待因缘果报?

第九章 显密圆融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这四句是谈修法,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则是鼓励大家修这个法。经文至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理论已很完备,为何再添最后这一段呢?其实,从架构上看,这是显密圆融

第十章 答问释疑(三)
听经、当义工、助念与众生相处,因缘至便参与,至于世间法上班,充电,家庭孩子样样都努力,却都不尽理想,一头雾水,想舍,又好像都很重要,怎么办?诵经或写经,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契入经藏?华严讲十波罗蜜,从托事显法来谈如何起观、切入,使得波罗蜜圆融?

附录一
附录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附录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五《如来寿量品》第三十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