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8.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5.2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9.7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5.8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7.8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1.8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5.9
|
編輯推薦: |
还原千百年来中国人与美的对话,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台湾学者专家多年打磨,用一套书讲透中国文化独特之美,献给每一个想认真了解中国的人。10本书10个主题,锁线裸脊,全彩印刷。
1 系统完整:《优雅》丛书共10种,包含绘画、书法、图书、诗歌、陶瓷、建筑、花艺、茶艺、篆刻、昆曲共10个主题,涵括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之美有全面介绍。
2 内容经典:《优雅》台湾版各分册出版后成为各自领域经典之作、重要参考书。其中《优雅03:陶瓷之路》获台湾出版奖最高奖金鼎奖。《优雅01:如何看中国画》先后有台版、港版、日文版及韩文版等多种版本出版。
3 图文并茂:无论是国画、书法,还是陶瓷、图书,都针对内容配以大量彩色图片。以图解文,以文注图,展示更加直观,读者获得的印象更鲜明具体。
4 作者优秀:《优雅》的主编和作者来自台湾,都是各领域研究专家。其优势尤其在于接受过传统文化熏陶,学养深厚。在传统文化大环境逐渐消失的今天,其独特性愈发凸显。如《当书法成为艺术》的作者周凤五,其父周介夫为张大千关门弟子,家学渊源,自身又进行相关领域研究,在大学开设相关课程。
5 分册内容全面具体:《
|
內容簡介: |
◇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当我们用国学的视角回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在竖起一面高墙;当我们用传统文化的视角去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把它定格在遥远的过去。越想接近,越是遥不可及。
但是,几千年的磨砺和积淀,那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我们还没真正触碰到。
不如忘掉需要仰视的国学高墙,扔掉隔离时空的传统情怀,放空、平视,也许豁然开朗。
古典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淬炼出了一套关于人的教养,儒雅、温文尔雅,一幅书画,一件瓷器,一方印章,一个诗句都守护着一段关于物质与精神之美的密码。优雅地活着,也许是过去世界带给今天的我们的最关键的信息。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优雅地活着,优雅是当代人的精神深处不变的追求。
无论中国人,还是想看懂中国的西方人,其实都在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优雅》丛书来自台湾
这套书来自台湾,主编何寄澎先生说:中国文化之所以渐趋暗淡,是因为从没有人配合着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正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给大众。
所以,他邀请台湾当时最有文采、学养深厚的作者一起完成了这套书。
他是用美来贯穿全套书,讲的是中国式的美。
他说:华夏之美,献给每一个中国人。
其实,中国式的美,可以献给全世界每一个喜欢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人。
《优雅》系列离开传统的国学视角,抛弃繁琐的考证或晦涩的理论,力求从美的角度出发,配合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出来。
《优雅》是献给每一个中国人的,也献给每一个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让我们在浮躁喧嚣的时代里,重拾优雅生活。
◇《优雅》丛书共10种:
01《如何看中国画》
王耀庭:台北故宫书画处研究员、台湾艺术大学书画学系教授。
02《当书法成为艺术》
周凤五: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在台湾大学开设书法课。
03《陶瓷之路》
刘良佑:公认的香学研究第一人,台湾现代陶瓷艺术学会首任会长。
04《中国图书三千年》
潘美月: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印刷史、古籍版本研究权威。
05《诗歌在唱什么》
曹淑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
06《中国花艺》
许淑真:花艺专家,常年在台湾开设花艺课程。
07《篆刻的雕琢》
林素清: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对汉字起源有深入研究。
08《中国式建筑》
李乾郎:台湾古迹研究权威、台湾文化大学建筑系教授。
09《茶的味道》
张宏庸:著名茶史、茶艺专家,对《茶经》有深入研究。
10《昆曲的声与色》
陈
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昆曲课。
|
關於作者: |
《优雅》丛书主编:何寄澎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所博士,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主任,现任台湾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考试院考试委员。并曾任幼狮文化公司总编辑,主持出版《观念史大辞典》、《世界文明史》、《幼狮少年百科全书》等经典作品。研究领域包括唐宋散文、现代散文、中国文学史等,著有《唐宋古文新探》、《北宋的古文运动》、《典范的递承:中国古典诗文论丛》等,并编辑整理了台静农的《中国文学史》。
《当书法成为艺术》作者:周凤五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教授,曾获台湾国科会研究计划杰出研究奖、第55届教育部学术奖,研究范围涵括书法艺术、文字学、简帛学、敦煌学、楚文化、中国古典文学、先秦两汉经史、明清绘画史等。
周凤五之父周介夫为张大千关门弟子,素有家学渊源,能写善画,曾在台湾大学开设篆隶习作、先秦书法史、书法及习作等课程,有《楚简文字的书法史意义》等相关文章发表。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萌芽与酝酿
第二章 古典的成立
第三章 变古与复古
第四章 中国书法发展的新趋势
附录 中国书法的相关工具与基本知识
|
內容試閱:
|
中国书法为什么能发展成独特的艺术?
书法,顾名思义就是书写文字的方法。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语言是传递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这么说来,文字的书写原只是一种技巧,着重在实用的功能。但是,人类却不以实用为满足。人类能够运用智慧,将日常生活的事物由实用的层面提升至艺术的层面。换句话说,艺术的创造是人类最宝贵的才能,由于这种创造力,人类可以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把烦琐枯燥的日常生活点缀得多彩多姿,将平淡乏味的例行公事转变成瑰丽璀璨的艺术奇葩。中国书法正是人类这种创造力的最佳说明与具体例证。
世界各种文字之中,书写工整、引人入胜的并不只中国文字为然,例如欧洲中世纪僧侣手抄的羊皮书籍就不乏字体华丽、书写工整的。但论及艺术性及创造力,则不得不推中国文字为第一。中国书法不仅形式丰富、技巧多样,理论方面也早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两千多年来不断地推陈出新,与绘画并居中国艺术史的主流;即使在今日,仍蕴藏无穷的发展潜力,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可谓既古典,又现代。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无法比拟的。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发展成为独特的艺术,实应归功于下列几个原因。第一,中国文字所具有的视觉效果。中国文字以模拟实物形体的象形字为基础,配合汉语的特性,发展成为独特的形声字系统,即以声符标音、以形符表意。这种巧妙的组合,具有类似拼音的功能,却又保留着看图识字的方便。所谓象形,便已经摆脱了写实的窠臼,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忠实描绘,而成为一种不即不离,既具象又抽象的符号。这样一来,人们的想象力可以充分发挥,文字形体与内涵的艺术性也就随之无限延伸、无限扩大了。第二,书写工具的特殊效果,尤其是毛笔与纸、墨。毛笔以动物的毫毛加工制成,具有适当的弹性,可以吸附适量的水分,随书写者的需要写出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干或湿,或方或圆,或断或续等千变万化的线条,甚至可以将书写者极微妙的手指神经末梢的颤动记录下来。纸张基本上具备渗水的特性,与毛笔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又可以拖浆、施胶、加蜡、染色、砑花、描花、加水纹、装饰金银等,依使用者的需要予以不同的加工处理,其本身便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墨,虽然只是单一的黑色,与水按不同比例混合,却能够调配出复杂的色调层次,或一点如漆,浓似乌金;或眉黛轻扫,淡若秋云,蕴含典重、沉静、清新、婉媚等无穷的情趣。所谓墨分五色,虽是指国画的用墨,在书法方面也不失为至理名言。第三,中国文化渊深博大的精神内涵。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不仅必须外在的形式与技巧可观,更重要的是笔墨形迹所蕴藏的精神与生命。这自然有赖于个人生命境界的提升与创作潜能的激发,而中国文化渊深博大的精神内涵正是原动力,也是催化剂。《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寓言可以借来阐发这个道理。庖丁为文惠君杀牛,手起刀落,迎刃而解。文惠君赞叹:啊呀!太好了!技术精湛到这般地步啊!庖丁回答:我所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越技术的层面了。又说:我采用心领神会的方式,而不用感官的知觉。这种技进于道的创作理论,正是中国书法追求精神内涵的最佳诠释。《列子》记载伯乐相马,着重观其天机,而不斤斤于马匹外在形象的牝牡骊黄;唐人张怀瓘论书法,主张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此二者的意旨与庖丁解牛的寓意是一贯相通的。我们学习书法由临摹古人的名迹入手,一方面固然是要通过一点一画的机械式练习,把握用笔的技巧与字形结构的规律;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还在于要体会古人创作时的性格与心理。这样才能达到心手相忘、古今交融的地步。苏东坡诗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他所强调的不仅是读书,更在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与精神内涵的充实。我国传统的艺术批评之所以特别重视作者的人品,其原因也就在此。空有点画躯壳,顶多只是写字的能手,等而下之就沦为抄书匠,永远无法卓然自立、跻身书法家之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