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編輯推薦: |
★中国专门教父母从调理脾胃和情绪入手,用食疗和中医外治方法从根本上对症调理发烧、咳嗽、积食、不长个、瘦弱、胃口差、爱发脾气、肥胖等等一系列家长*焦心的孩子生理和心理身体问题的书,在本套书面世之前,里面的方法已被无数家长口口相传。
★孩子生病了,什么时候该自己调理,用什么简单、安全的方法调理,什么时候该送医院?如何让孩子疾病不再复发?这套书里讲得清清楚楚,让一点医学知识都没有的家长也能明白。家长只需照方调理或举一反三即可,从此求己求医皆有自信和良策。
★书里提出了孩子脾虚的另一重大但从来都被家长忽视的原因:除了饮食不当,“孩子爱生病,很多时候不仅是因为家长的溺爱,更多还是其坏情绪和压力传染给孩子导致的”。也由此给家长们敲响警钟,如果不修好自己的心,孩子疾病的根源可能永远不能清除,治好了可能还会复发,甚至还会危害孩子的一生。
|
內容簡介: |
如果说《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让家长们明白了如何智慧应对外感引起的孩子发烧、咳嗽、积食的问题,那么,《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则让父母们懂得了孩子绝大部分常见病的内在根源在于脾虚,而如何让孩子不脾虚则是做一个合格父母的当务之急,并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辩证方法和食疗、推拿等根本解决之道。两本书结合,家长不但能够及时解决孩子的疾病,更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让孩子从此远离疾病!
|
關於作者: |
罗大伦:著名中医博士,CCTV《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任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更是一位怀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善心的医者和中医育儿智慧的传播者,他一直倡导:只有家长自己主动去学习了相关的医学知识,尤其是掌握了一些中医代代相传下来的的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地作孩子的健康保护神。已出版《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阴阳一调百病消》《神医这样看病》等畅销著作。
罗玲:留澳心理学家,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致力于将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儒道佛传统文化相融合,并结合个人的育儿经验和生活感悟,系统地为家长们提供了应该如何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并以此提高孩子的情商、德商、健商的切实有效方案。
|
目錄:
|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速查速用1-
前言:不知医不为慈
第1章 好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个医生
1.懂中医的父母能给孩子一生带来什么好处
2.孩子老是生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乱吃东西——孩子的第一特点:“脏腑娇嫩”
3.吃错了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孩子的第二特点:“形气未充”
4.孩子长得快,生病后恢复得也快——孩子的第三特点:“生长迅速”
第2章 健康必须从保养好孩子的脾和肺开始
1.把孩子的脾、肺护好,全家基本可以安枕无忧
2.孩子受外感,首先肺遭殃
3.空气污染,孩子的肺比大人的更容易受伤
4.让孩子远离装修污染
5.孩子咳嗽跟肺的功能“软弱”有关
6.别让孩子喝冷饮
7.鼓励孩子多晒太阳,多出汗, 少让孩子吹空调
8.孩子大量喝水会导致心脏出问题
第3章 如何让孩子不发烧
1.正气不足,孩子就容易感冒
2.先杀外来病毒还是先强壮身体:中西医治感冒的思路
3.先找孩子的病因,小毛病自己调理
4.孩子感冒的第一阶段(外寒阶段),皮毛最先感觉到
5.孩子打喷嚏的时候尽量不要吃抑制喷嚏的药
6.孩子感冒的第二阶段—俗称“寒包火”(外寒里热阶段)
7.孩子感冒的第二阶段会流清鼻涕、吐黄痰
8.孩子流绿鼻涕、白鼻涕是怎么回事
9.孩子感冒的第一阶段,不用吃药,用取嚏、泡脚等方法
10.孩子感冒的第一阶段,苏叶熬水喝或泡脚马上就好
11.别让孩子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泡脚
12.孩子感冒头痛,喝葱白豆豉汤比吃药见效
13.孩子有寒湿,给他喝生姜葱白红糖汤
14.孩子受寒头疼,用生姜水配藿香正气水给他喝
15.孩子受寒肚子痛,冲服干姜粉喝
16.孩子感冒不想吃药,给他熏蒸鼻子
17.让孩子背部暖起来,感冒就能很快好
18.其他散寒的方法
19.调理孩子感冒第二阶段的药物有哪些
20.给孩子用药一定要轻
21.如何正确使用治感冒的中成药
22.治感冒的中药不可久煎
23.孩子嗓子痛是咽痛,还是喉痛
24.如果孩子发烧到38℃以上了,就要请医生处理
25.孩子感冒很重的第三阶段(表里俱热阶段)有什么特征
26.孩子感冒的第四阶段(反复阶段) 有什么特征
27.孩子感冒的第四阶段家长该怎么处理
28.孩子受湿会得寒湿和暑湿两种感冒
29.孩子受湿引起的胃肠型感冒用藿香正气散很好
30.孩子感冒老不好,请给他调补脾胃
31.孩子感冒快好时的补脾方
32.常带孩子到郊外走走
第4章 如何养好孩子的脾胃
1.小孩子的病,大多跟脾胃不好有关
2.为什么很多孩子都贫血
3.孩子睡觉半睁着眼,四肢瘦弱是脾有问题
4.为什么孩子口味重,总觉得嘴里没味道
5.孩子为什么没胃口
6.为什么孩子睡觉流口水
7.绝不能用特别香的食物去调孩子的脾胃
8.一定让孩子少吃洋快餐
9.孩子胖起来容易瘦下去难
10.让孩子吃淡口的食物
11.少给孩子吃奇特的东西
12.孩子应该保持一种节食的状态
13.脾阴虚的孩子怎么食疗
14.脾阳不足的孩子怎么食疗
15.孩子不需要任何保健品
第5章 如何让孩子不积食
1.不要让孩子的脾“死机”
2.教你一眼分清孩子的积食
3.用什么办法最快调理好孩子的积食
4.不消除孩子积食,可能引发高烧等后患
5.给宝贝消积食的药不能常用,可以给他推拿
6.多带孩子接地气去
第6章 如何让孩子不咳嗽
1.孩子一咳嗽不要马上想着止咳
2.不要夸大孩子的咳嗽,以免影响医生的判断
3.治咳嗽不能用药往里面压
4.孩子刚刚开始咳嗽时应如何调治
5.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一阶段(刚受寒的阶段),别用百合和川贝
6.妈妈如何观察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二阶段(外寒里热的阶段)
7.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二阶段怎么办
8.如果家长懂一点医学知识,孩子生病时就不会盲目求医
9.“咳喘”就是“肺炎喘嗽”
10.很多咳喘的孩子,被扣上了哮喘的“帽子”后接受激素治疗
11.孩子咳嗽的第三阶段(表里俱热阶段),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就医
12.孩子有很多黄痰怎么办?喝中成药复方竹沥口服液
13.孩子咳嗽的第四阶段(咳嗽快好时),用名方“止嗽散”泡脚防反复
14.感冒快好时孩子仍有寒咳,给他喝苏叶橘红饮
15.感冒快好时孩子仍有寒咳,给他吃烤橘子非常好
16.感冒快好时孩子仍有热咳,吃川贝炖梨
17.孩子有寒热错杂的咳嗽,吃花椒炖梨
18.秋天孩子受凉燥后咳嗽怎么办
19.秋天孩子受温燥后咳嗽怎么办
20.深秋时孩子咳嗽怎么办
21.孩子咳嗽快好的时候给他吃怀山药
第7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1.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会引发器质性病变
2.为什么一家人常生一样的病
3.情志失调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4.从三五岁就教孩子养心
5.慈悲心能克制影响孩子身体的各种坏情绪
6.爱帮助人的孩子不生病
7.你的孩子有多少恻隐之心
8.如何让孩子明白“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的道理
9.和解的态度能降低孩子的压力
10.孩子跟人有了冲突, 别急着怨恨别人,先反省自己
11.以德报怨的孩子真强大
12.感恩之心对孩子的健康有重大意义
13.让孩子从知足和珍惜中学习感恩
14.所有欲望都得到满足的孩子, 快乐其实是更少的
15.引导孩子多了解各个学科的发展史
《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前言 不伤孩子的脾,别伤孩子的心
第一章 你是孩子合格的保护神吗
1.不知医的妈妈不能真正地保护孩子
2.治病最好的时机是在未病阶段
3.让孩子不生病比如何治好孩子的病更重要
4.把养心的内容传递给孩子是你一辈子要做的事
5.要想孩子不生病,首先家长要养好自己的心
6.一定要求孩子“事虽小,勿擅为”
7.一定要让孩子懂得“身有伤,贻亲忧”的道理
8.父母关系不和可能会让孩子患上难治的大病
第二章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都是脾虚造成的
1.为什么脾虚的孩子爱生病
2.如何判断孩子是脾阴虚还是脾阳不足?怎么食疗
3.什么是脾虚、脾胃不和、积食
4.如何诊断自己孩子是否脾虚
5.如何判断孩子是脾阴虚还是脾阳不足?怎么食疗
6.脾虚是父母娇惯出来的
7.给孩子吃得过多过好是孩子脾虚的主要原因之一
8.孩子脾虚是因为食品安全不过关
9.父母的坏情绪和压力会让孩子脾胃失常
第三章 孩子长不高、胃口差、爱感冒怎么办
1.学习压力大的孩子容易贫血
2.情绪压力大的孩子可能性格狂躁
3.学习压力大的孩子不长个怎么办
4.长期捏脊就可以让孩子长个子
5.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6.带孩子多跟大自然接触能改变孩子的不良性格
7.爱吃肉的孩子易积食、爱发热,怎么办
8.零食吃多后导致的积食怎么办
9.要让孩子感冒后好得彻底,一定要用怀山药水给他补脾
第四章 脾虚的孩子脾气大、易患鼻炎、易肥胖
1.脾虚的孩子为什么脾气特别大,特别闹
……
|
內容試閱:
|
★如何让孩子不发烧
按照现代医学来讲,感冒就是感冒病毒侵袭了我们的身体而引起的病症。病毒(古代的中医不知道感冒病毒为何物,却明白它是外来的入侵者,就把它划入“外邪”这个概念里)一般是从鼻黏膜开始侵入,如同中医温病理论里讲的“从口鼻而入”。
感冒病毒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里有,我们的鼻腔黏膜里也有,但为什么有些人不会感染上?因为他们身体里的正气(身体的防御系统)把它挡住了,不让它往身体里蹿,这就是中医所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而一旦正气变弱了,外邪就会从口鼻大举侵入,往体内进军、驻扎。按现代医学的说法,就造成了人的上呼吸道感染,而中医管这情况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那么我们身体防御系统的“部队”——正气是靠什么来运行的呢?答案是:经络!要知道,我们的身体比大脑聪明,一般情况下,身体本能地知道有多少病毒(外邪)聚积在我们的周围。比如有100个“外敌”在鼻腔处伺机侵入,身体就会及时预警,从经络运送 120个士兵到前线来抵抗外邪。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身体健康的人可以随时调整经络的状态,加快速度将“部队”运送过来。可体质弱的人,调整能力差,遇到这种情况,经络立刻就开始阻滞了,只运送过来30名“战士”。敌强我弱,无力抵挡那100个“敌人”,最终导致了“敌人”的长驱直入。所以正气不足的人,一旦气温突然降低,身体很容易被外邪侵犯。而中医管这种因寒冷导致的外邪入侵,叫“寒邪”来袭。
除了温度降低的原因,导致感冒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外界湿气增大,中医称这种感冒的罪魁祸首是“湿邪”。还有,秋天天气干燥,人体内的津液蒸发较多,中医认为此时是“燥邪”为患。
中医认为,任何导致经络不通畅的因素,都会引发外邪长驱直入。
在影响经络通畅的各种因素里面,“温度降低”占了大多数。古代医圣张仲景写的中医经典《伤寒论》里只取一个“寒”字,就揭示了这一点。
孩子发烧的四大阶段症状与疗法
1.第一阶段(感冒的外寒阶段)
症状
有时孩子自己形容不出来受寒后的感觉,但是你能感觉到,本来孩子手是温暖的,一摸孩子的小手冰凉,脚也是凉的,这就是寒邪犯到皮毛了。
孩子流清鼻涕说明寒在表,刚进入到身体里。严格地说,像水一样的清鼻涕,和像鸡蛋清一样的清鼻涕还是有些不同的。当孩子出现像水一样的清鼻涕时,说明此时外邪入侵比较清浅,这是最初始的阶段;如果已经变成像鸡蛋清一样,有些黏稠了,说明外邪入侵的时间已经有点长了,此时身体的正气已经开始与外邪交战。但这个时候寒邪仍然在体表,并没有深入体内。
食疗法
此时任何使经络温暖起来的方法,都可以给孩子使用,苏叶就是一味能使身体温暖起来的药物。当孩子出现外寒来袭的症状时,就可以使用苏叶了。
配方:苏叶(5岁左右的孩子用3克,大人用6克)。
用法:把苏叶放到锅里,加入两茶杯水,盖上锅盖,开大火煮。开锅后改成小火,等开锅三分钟后,就可以闭火了。闷七八分钟就可以饮用了。
罗博士叮嘱:苏叶熬煮的时间不能太长。用开水泡,或者是熬开锅后两三分钟就可以了。服用苏叶水之前,让孩子先吃点东西。空腹服用,元气不足,无法发汗。
喝完苏叶水没多久,孩子就会感觉身上热了,微微出汗之后,就停止服用,然后感冒的症状就开始消失了。这是因为苏叶刺激了气血,使得它们运行正常,产生了足够的抵抗力,把外邪控制住了。
外用法
配方:苏叶3克、荆芥3克(5~10岁的孩子的用量)。
用法:将苏叶、荆芥放到锅里,倒入四杯水,盖上锅盖,熬开锅。三分钟后闭火,闷七八分钟。然后将药汁兑入温水,给孩子泡脚。泡一会儿,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罗博士叮嘱:很多小朋友不喜欢苏叶的味道,因此拒绝喝苏叶水,那么用苏叶水给他泡脚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第二阶段(感冒的外寒里热阶段)
症状
在这个阶段,外寒的症状和里热的症状并存,孩子流的是清鼻涕,而不是黄鼻涕,但咳嗽出来的痰呈黄色,或者鼻涕和痰是黄白相间的,这说明孩子体内的寒热是错杂的。一般情况下是外寒里热。
如果我们非要分出这到底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来,恐怕是分不清的。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人昨天还感觉身体冷得发抖,直打喷嚏,到第二天,症状却变成是发烧、高热、鼻涕跟痰都呈黄色的了。实际上,很多朋友直到感冒痊愈了,都没搞清楚自个儿患的到底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其实,寒与热是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更多的时候,是寒热并存的。
在中医最早的典籍《伤寒论》里面,医圣张仲景就特别提到了调理这种寒热错杂的情况。比如,他曾经创立过一个方子,叫“麻杏石甘汤”(具体的药物是:麻黄、生石膏、杏仁、炙甘草),其中,麻黄是温热的药物,能够使人发汗,是用来散外寒的;同时,张仲景用了生石膏,这是一味凉药,是用来清里热的。从这个方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外寒里热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双管齐下,寒热并调。
食疗法
用法:取两块拇指粗的生姜,斜着切三片,然后切葱白半段,一起放到锅里,放入一羹匙红糖,再加入两杯水,盖上锅盖,大火熬开锅。然后小火熬三分钟,闭火,再闷十分钟即可。
罗博士叮嘱:这个汤饮用后,会微微出汗,气血一通畅,寒邪就被祛除出去了。
因为此阶段是外寒里热,家长们一定不要忘记在散外寒的同时清里热,一般还要配合清热的药,去药店挑选药物的时候,心里要有数,药盒上的药物成分必须带有散外寒的麻黄、苏叶等,同时也要有清里热的生石膏、双花、连翘等。
外用法
适应症:孩子身体感觉发冷,无汗,手脚凉,鼻涕清,寒邪尚未化热之阶段。如果鼻涕痰变黄,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口干,高热等情况出现,则为热证,不适合用这个方法。
配方:苏叶6克、白芷6克、荆芥6克、葱白一段。
用法:熬水,水开两三分钟后,药香大出即可。把药水倒入碗中,然后让孩子将鼻子贴近碗的上方。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一块毛巾把头部和碗罩住,当熏蒸到微微出汗之际,即可停止。
罗博士叮嘱:此为5岁以上孩子的配方,5岁以下的孩子酌情减量。注意不要距离水面太近,以免烫伤。剩下的药汁,可以兑入温水用来泡脚,使身体温暖,让寒邪随汗排出。
3.第三个阶段(感冒很重的表里俱热阶段)
症状
特征一:高烧发热
这个阶段孩子怕冷的情况开始减少,身体会出现高烧发热,总感觉只有喝些清凉的水才能解渴。咽喉会红肿、疼痛,尤其是咽部的症状比较明显。
特征二:痰会变成黄色,甚至是绿色
最严重的是肺部会有明显的异常症状,反映在痰上——痰会变成黄色,甚至是绿色,咳出来是浓浓的一块。此时的痰不是从嗓子产生的,而是通过咳嗽,从呼吸道的深处排出来的。
特征三:咳嗽的声音非常剧烈
这个时候咳嗽的声音也非常不同。一般的清浅感冒也会导致咳嗽,但都是咽喉部的刺痒引起的。而在表里俱热的阶段,咳嗽则是非常剧烈的。因为是从呼吸道的深处发出,所以声音很深。甚至在咳嗽的时候,还会伴有胸部疼痛的情况。
在这个时候,家长要认识到严重性,不要自行处理,需要及时去医院向医生求助。
4.第四阶段(感冒的反复阶段)
症状
在这个阶段很多家长发现,虽然孩子不发烧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感冒症状,可就是鼻音很重,说起话来瓮声瓮气的,流着清鼻涕,偶尔还打几个喷嚏。家长很困惑:孩子的感冒,到底是好了,还是没好?
其实此时孩子的感冒并没有好,如果不加以处理,感冒很容易再次发作,这也是很多孩子反复感冒的原因。这是一个大家都忽略了的阶段,希望家长们不要掉以轻心。
食疗法
一般人认为,如果孩子的感冒症状消失了,基本上就算是痊愈了。但中医认为此时还需要给孩子补脾。这也是一个被大多数家长忽略的阶段。
配方:怀山药 15克、炒鸡内金3克。
用法:熬水,每天喝两小杯,连用三天即可。
罗博士叮嘱:增强孩子脾胃的功能,就是提升了孩子有效防御疾病的能力。试想一下,如果每次感冒来了就吃药,那无异于疲于奔命,永无宁期。这种通过调补脾胃来增强肺功能的思路,叫做“培土生金”,这是中医里一个常用的治感冒方法。
外用法
配方:防风、荆芥、白芷、辛夷、苏叶各 3克。其中,白芷和辛夷需要请药店的员工捣碎。
用法:将药材放到锅里,加入两杯水,盖上锅盖,开锅三分钟后闭火。然后倒入碗中,让孩子将头搁在离碗的上方半尺远的位置,闻药的蒸气,熏蒸十分钟左右即可。
罗博士叮嘱:药汁冷了可以再次放到炉子上加热。此时,即使鼻子堵住也不要紧,因为通过口腔呼吸也可以起到作用。
★如何让孩子不咳嗽
孩子咳嗽了,中医认为,这是外邪伤到肺的表现。本来“肺为娇脏”,孩子的肺则更为娇嫩,如果处理不好,外邪就会留在里面,可能引发孩子肺部的其他毛病,比如哮喘等。
孩子得了哮喘以后会比较麻烦,在医院里面治疗,常常会用到治哮喘的激素类药,稍不注意就会对孩子的生长造成影响。哮喘还有一个很坏的地方就是如果当时没有治好,可能伴随一生,最后甚至会因为这个病而送命。邓丽君就是因此病而早逝的,特别令人惋惜。其实,小孩子基本上不会无缘无故地咳嗽,一旦咳嗽,一般都是由外邪引起的。如果成人患有咳嗽,除此以外可能还有别的原因,比如肾虚等。古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是孩子的体质较为单纯,哪来那么多的肾虚呢!
治疗孩子的咳嗽,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引起他咳嗽的原因,不能针对咳嗽本身去止咳。
打一个比方,有个成语叫“立竿见影”,是说把竿子立在那里,立刻就可以看到影子了,要想清除影子,只要把竿子拿走就行了,但如果我们不拿走竿子,只想凭空清除影子,那是无法做到的。
治孩子的咳嗽也是一样的道理,外邪入侵,这就相当于竿子,而由此引起的后果,就是咳嗽。所以咳嗽只是影子,我们想要清除咳嗽,需要把力量放在祛除外邪上,如果一味地去治疗咳嗽,反而会做许多无用功。
中医里有句话叫“见咳休治咳”。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家长无法正确看待咳嗽,一听到孩子咳嗽,就觉得无法忍受。
有一个外地朋友,在我出差时给我发短信说:“求求罗博士,救救我的孩子吧!孩子的咳嗽让我们都快崩溃了!”
我想这可不得了啦,不能见死不救啊。但等我见到这家人,询问了好久,都没听见孩子咳嗽一声。我很奇怪,就问为什么没有听到孩子咳嗽呢?他们回答我说:孩子早晨起来会咳几声,晚上睡觉前会咳嗽两声。我一听就晕了,心想这就是你们说的重病啊?这孩子一天才咳嗽四五声,家长就已经觉得受不了啦,用非常严重的语气来形容孩子的病情,他认为形容得夸张一些,医生就会好好关注。
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很多家长在孩子生病后都会本能地这么做,可大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其实会耽误孩子的病情。因为医生诊病的时间是很短的,他没有更多的机会像家长那样观察孩子,所以他会仔细地听家长的描述。如果家长说话夸张,那医生会想:咳嗽这么厉害,应该下一些力道大的药物,结果猛药一下,不但咳嗽没好,孩子的脾胃也垮了。
出现这种情况不能全怪医生,家长没有准确地描述孩子病情也是很大的原因。所以,家长学习医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孩子生病后能够恰当地汇集孩子的症状,向医生准确地描述。
家长一定要正确地理解什么是咳嗽,咳嗽就是孩子体内的“前线部队”在跟“敌人”交火,想把“敌人”赶出去,那些“枪声”就是咳嗽。这时,我们不能跟“司令”——医生汇报,说战斗太激烈了,我受不了了,快别打了。
在我的身边,孩子咳嗽的时候,家长们往往都希望要用强力止咳的药,这样就相当于直接把神经给阻断了。
根据我的经验,即使当时用强力止咳的药物把咳嗽止住了,但一般都是压一段时间后又爆发了。因为强力止咳的做法会导致邪气直接留在肺里出不去,祛不了根,结果咳嗽会迁延不愈,每年到一定的时期都会发作。
咳嗽是外邪入里导致的,正确治疗咳嗽的思路应该是往外走,往上走,不能用药强行往里面压,我们要找到引起咳嗽的根子——外邪,把主要力量放在解决外邪上,把次要力量放在调理咳嗽上。
★如何让孩子不积食
孩子的脾胃很娇嫩,给他吃太多,堆到胃里,一下就瘀堵住了。比如奶油蛋糕,很多都是反式脂肪做的,如果大量吃下去,很容易积食。什么是积食呢?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摄入过量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孩子就像金鱼一样,看到喜欢吃的东西,就会使劲地吃下去。此时,父母要担起阻拦的责任。可现在不少家长觉得爱孩子,就是要把他最喜欢吃的东西提供给他,让孩子吃个够,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不是爱,而是在害孩子。
教你一眼分清孩子的积食
从有无胃口来看
1.有的孩子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没有胃口,这往往是食物积在胃部,胃不能受纳了。
2.有的孩子特别能吃,可还是很瘦,这往往是积在脾了,脾无力运化,身体吸收不到营养,于是发出求助信息,需要吃更多的东西。可吃得越多,脾越无力运化,最后就都泻出去了。
从有形和无形来看
1.有形是积滞的食物还停留在胃里,这往往是刚刚吃的,容易引发急症。比如孩子奶油蛋糕吃多了,第二天就发烧感冒,这是有形的积食。
2.还有一种是脾虚夹积或无形的,就是吃某种食物过多,伤害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了。如果不及时调理,会逐渐变成“疳积”。所谓“疳积”就是因为饮食不当或者久病导致的严重营养吸收障碍。此时不想吃东西,很容易烦躁啼哭,晚上睡觉也不安稳。
有的家长问我说:为什么孩子每顿饭都喝粥,什么都不敢吃,可还是积食呢?我说,这是无形的积食,是孩子的脾胃被某种食物给拖累得功能异常且至今没有恢复过来的缘故。
从舌苔上看
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只在舌体中间出现一个硬币一样厚的圆圈。
从孩子嘴里的气味来看
孩子积食了,有的家长会敏感地闻到孩子口中的异味,这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口中异味。
积食还有哪些表现
积食的孩子除了有以上表现外,有的还会嗳气,严重的还会呕吐;还有些孩子会出现大便味道特别臭的情况,有酸腐的味道,就是古人形容的“臭如败卵”。
对于孩子的积食,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是小问题,如果不想法解决的话,可引发高烧等后患。
要提醒家长的是,消积食的药不能常用。小孩患了食积,给他喝两天消食导滞的药物,化掉了就不要喝了。千万不要让孩子的脾胃“知道”有一种外来的东西能够替代它。如果天天给他喝,他的脾胃功能可能缺乏“主动性”,反而不“努力工作”了。所以给孩子喝几天,积食一消掉,马上停住,接着用玉米、地瓜、小米粥等健康的食品来调整即可。
多带孩子接地气去
人是要接地气的,但现在我们的孩子大多生活在都市里,接触的多是水泥地。孩子们住的是高楼,外面是柏油路,上学好多都坐车,距离泥土越来越远了。
现在,城市里患哮喘的孩子比例非常高。为什么城里孩子的哮喘发病率要远远高于农村孩子,发达国家要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我想,这跟接触泥土时间的多少可能是相关的。
经常接触泥土,泥土可能就会给我们传达一些信息,比如身体会接触到一些微生物,然后就会形成一种识别和防御系统,而这正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对我们的免疫系统是有好处的。而西医的脾就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也包括在中医的脾的概念里,脾属土,所以接触泥土对中医的脾也是有好处的。
孩子天天待在城里是不行的,要带他到郊区,到农场去玩土、玩沙子,去接触大地。一定要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长,这对孩子的健康很重要。
★不知医的妈妈不能真正地保护孩子
古人说:“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不为孝。”诚不我欺也!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原来并不是中医的粉丝,也没学过一些中医育儿知识。因为有我这个中医朋友,所以她孩子身体一有点不舒服,小毛病什么的,就给我打电话:“孩子又发烧了”“孩子又咳嗽了”……
她孩子发烧频率还是比较高的,我说:“你怎么不学点中医育儿知识呢?我的书里写得那么清楚,你好好学学,就少操好多心啊?”她说:“不用啊,我打电话给您不就行了吗?还学什么啊!”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生病了之后再处理难道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吗?因为在孩子发病的最初阶段,家长如果不懂一些育儿知识,就会错失解决疾病的最好时机,最后去找医生治疗的时候孩子已经病到一定程度了,治疗时往往要费比较大的劲,这对孩子、家长的身体和精神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因为头疼孩子经常生病,再加上我的劝说,我的这位朋友自己开始自学中医育儿知识,慢慢地,可以处理孩子的一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了,比如,一发现嗓子疼,当天处理干净,就没事儿了。现在,孩子的体质子状况候,往往已经错过了解决体质有了明显转好的改变。
什么改变呢?在孩子妈妈学习中医育儿知识前,她孩子的个头在幼儿园的女孩里面几乎是最矮的,她很焦虑,但却不知道怎么办。后来,当她开始每天认真给孩子捏脊,再配合让孩子多运动、注意多吃补脾的食物之后,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孩子的个子就开始“噌噌”地长,成了幼儿园同龄女孩里最高的。而且,调理前孩子经常感冒发烧,打针吃药,现在通过自己调理后,孩子很长时间都不发烧、不感冒了,几乎不受外感的侵害,开始健康起来了。这就是自己做孩子保护神的重要性。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妈妈学了中医之后,在孩子身体一有点风吹草动时,马上就给孩子调理,确实取得了特别明显的效果。比如,在当归中医学堂参加学习中医育儿课程的好多妈妈们学完以后,原来孩子在一年中感冒十次,现在只感冒两次了,八次都被阻截住了,她们做得非常好。
我比较感动的是有一次,当归搞三周年聚会庆典,来了一个妈妈代表,我和她聊天,问她:“你学得怎么样了?孩子感冒了,自己都能治好吧?”结果她的回答让我特别惊喜:“不是治好了,是现在孩子根本就不感冒了!”我一听太高兴了,她已经把提前战打得特别好了,等于是人家根本就不让孩子感冒了,而不是说怎么治感冒了。
这就是妈妈们学中医育儿知识的根本目标!
实际上我与家长分享中医育儿知识的根本目的,是让妈妈学会正确养护孩子和修心,不仅是教大家在疾病来临时怎么去对付,不是疾病来十次,家长打回去八次就行了,如果是这样,就永远没有尽头;而是让孩子根本不生病,只有让孩子一年到头不生病,那才是家长真正的成功。
就像《黄帝内经》讲的,不要等到打仗的时候才去建造兵器,不要等到渴了才去挖井,那是不行的。
这样的例子在我的私信或者微博的留言里,真的太多太多了,我觉得,一个懂中医的妈妈真的是幸福和自豪的。因为她终于有能力真正地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了。
★父母关系不和可能会让孩子患上难治的大病
对情绪引起的疾病,我感到很恐惧,因为不知道这对孩子的影响到底会有多大,很多重病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坏气场引起的。
我现在碰到越来越多的孩子的这些问题,实际上都与孩子家里的氛围相关。父母是不是老有焦虑的心态呢?是不是压力大呢?等等。孩子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如果再受外感等因素影响,孩子本来很小的毛病就可能容易往广处、深处发展,有的是抽动症,有的是其他病……
曾经,我到河南出差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人带着他的十八岁的孙子追到高铁站来找我咨询。他奶奶告诉我说:“这孩子晚上睡觉老出汗。”当时,我一看这孩子坐在那,就知道他不是简单的盗汗,因为他每隔二十几秒钟、三十几秒钟,浑身就剧烈抽搐一下,扭动一下,过一会儿又抽搐、扭动,这孩子看人的眼神是直直的,表情也比较呆板,一点都不丰富,他奶奶说他打小就有这毛病。
我判断这就是典型的抽动秽语综合症。
我对他奶奶说:“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发病原因比较多,但最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好,老吵架、打架,会影响孩子。
第二,孩子的家里婆媳关系不好,长期的这个张力会影响孩子。
第三,父母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比如在学业上,要求孩子必须得考到多少分,排第几什么这样的。”
说完后,奶奶不说话,旁边孩子叫了起来:“哎呀,你这比算命的还神了,天呐,我们家这三点全占齐了。”
我说:“其实这跟算命一点关系没有,一点不神奇,我就是见得太多了,差不多都跟这三条有关系。”
当然,有可能三条里边只有一条或者两条,但是没想到他们家三条都齐了。
奶奶说:“孩子从小父母就没有一起带他出去玩过,都是单独带他出去,他爸、妈不在一起住,打架、闹离婚,但还没离……”
确实,这么长时间家里差不多天天冲突,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伤他的心了,最后导致气血异常,身体出这么大的问题。
我告诉他们:“中医认为这个抽动是肝风内动,是脾胃有问题,总之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逆乱,都跟情绪失常相关。”
那么怎么调整呢?我和他们说,回家后孩子父母和爷爷奶奶等家长一定要开会,要统一思想,调整好自己和孩子的情绪,不然这孩子的病很难好。因为我们见过很多患抽动症的孩子,吃药其实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后来我发微博说了这件事,引起了反中医人士的关注,说中医和算命的是一回事。其实这件事真的不是算命,那么我为什么说得这么准呢?因为这种情况我天天都能看到。例子中的这个家庭,父母从来没有一起领着孩子出去过,孩子从小就看到爸爸妈妈一直闹离婚,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情绪造成影响,最后导致他的气血异常,最后演变成抽动症。
有一个孩子生了病,他的家长基本上把国内的知名中医都走访遍了,谁都没办法。这个孩子的病严重到什么程度?他不是一般的抽动,一是边抽动,边喊叫,就像李小龙打斗时那样喊,每隔30秒就这样抽搐动喊叫一下。当时我们是在一个饭店里,白天的时候只有几个客人,这几个人看了一会儿就跑光了,不夸张地说,把人都吓坏了,这么小的一个男孩,他的动作却让人害怕。我坐在对面都没办法给他号脉,因为孩子控制不住自己,边抽搐动边喊叫,声音特别恐怖。这样根本没法看诊,连脉都没法号。
那么,我是怎么判断这个孩子的病是情绪引起的?他妈妈说孩子会变魔术,而这个孩子在给我变魔术的过程中,特别安静,有条不紊,一点问题没有,变完魔术以后,把道具往桌上一放,又开始抽动喊叫了。我由此判断,这个孩子的病不是身体的病,而是情绪的病。我又观察这个孩子的面色,都是青的,面色灰暗。
我说这个孩子家里气场不好,怎么回事?他妈妈没和我讲,我说:“这样吧,你可能不方便讲,你给我写个邮件吧。”结果我一看邮件,我的天哪。我为什么说父母关系不好,会导致孩子得重病,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就是这样的。孩子的爸爸有外遇,和他妈妈离婚了。这位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就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特别严,学习必须考前几名,而且还不自觉地把所有的气都撒在孩子身上。孩子之前身体是特别好的,结果现在怪病越来越严重,课都没法上,已经休学几年了。
这样的情况要怎么治?我和这位妈妈说:“你要彻底地把自己调整到好的状态,你调整不好,孩子会越来越重的。”妈妈说:“我放弃行不行,我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我实在受不了了!”为什么呢?“这孩子每天要到晚上三点钟才睡觉,一直在抽动!我都没法睡觉。西医给他吃什么药你知道吗?是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药,就为了让他睡觉。”其实这种药根本没法治这个孩子的病。我劝她中医调理这条路很长,但是效果很好,妈妈如果有信心,有坚强意志的话,就要先调整自己,再治疗孩子,还是有希望的。但是他妈妈现在放弃了,只想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她说都要崩溃了,自己都没法上班了。
还有一个孩子长得很瘦很瘦,他的家人找到我,我就很肯定地说这个孩子家里的气场不对,我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因为孩子鼻梁是青色的,嘴周围的一圈也都是青色的,所以我断定他一定是家里气氛不好。后来知道了,这个孩子的父母经常打架。
像这样的事儿我接触得太多了。甚至还有的孩子是抬过来的,只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导致孩子得了这么重的病,多可怜!
曾经有个相声演员和我说过他朋友孩子的一件事,孩子的父母平时对孩子特别好,但是有一次父亲生气了,上去踢了这孩子一下,并做了一个特别狰狞的表情,孩子一下子就吓到了,从此每过几分钟就抽搐一下。虽然这个孩子现在长大了,已经学会开车了,但要是坐他车的话,就会发现他开车时,过一会儿就会倒一下,连旁边开车的人看了都害怕。相声演员的形容有可能略微夸张,但我相信这是真的。
孩子因为一次被踢就吓成这样,可能是偶然现象,那么,我看到更多的是什么情况呢?是父母长期的家庭气氛不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