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67.3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7.3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孔子其人世界闻名,其书《论语》一直稳居四书之首,而且被认为是人活着之必需的“粮食店”。作者刘传铭先生,博览群书,熟知多种论语版本,是著名学者,艺术史论家,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本书从“我”之角度出发,给读者奉献了一本趣味性的论语读物。
|
內容簡介: |
《论语》成书于中国春秋时期,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这么古老的书,为什么到如今依然畅销,它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辜鸿铭讲孔子时说过一个发人深省的笑话:“记得在中国清朝的乾嘉年间,当时刚刚开放海禁,有一个欧洲人来到中国,身上的西装破旧了,而当地又没有欧洲的裁缝,于是便找到一个中国裁缝,问道:‘你能制作西装吗?’中国裁缝回答道:‘只要是有样式,我就能仿照着做出来。’于是欧洲人就拿出一件旧衣服给裁缝做样式。过了几天之后,裁缝拿着制作好的新西装前来交货了。欧洲人打开新西装检查,发现一切样式均分毫无差,唯独新西装的后背处剪掉一块,又缝缀上了一块补丁。欧洲人大惑不解,向中国裁缝询问原因。中国裁缝就回答说:‘我这完全是按照你给我提供的样式做的啊!’现在我国锐意维新,各方面都效仿西方人,而不追求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这和根据破西装制作新衣服的笑话又有什么区别呢?唉!”
百年已过,笑话依稀。诚《论语》现实意义之一也。
|
關於作者: |
刘传铭,著名文化学者,艺术史论家,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百集大型纪录片《百年巨匠》总撰稿,国家文物出版社《中国经典》主编、《东方国学丛书》主编。
主要有《放思之美》、《论语注我》主编《中国经典绘画卷》、《绘事物语》、《绘事观止》、《中国当代新时期绘画美学思想概观》等。
|
目錄:
|
自 序
第一篇 学 而
第二篇 为 政
第三篇 八 佾
第四篇 里 仁
第五篇 公冶长
第六篇 雍 也
第七篇 述 而
第八篇 泰 伯
第九篇 子 罕
第十篇 乡 党
第十一篇 先 进
第十二篇 颜 渊
第十三篇 子 路
第十四篇 宪 问
第十五篇 卫灵公
第十六篇 季 氏
第十七篇 阳 货
第十八篇 微 子
第十九篇 子 张
第二十篇 尧 曰
跋
后 记
主要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到的一句话。这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说的?没有确切清晰的记忆。重闻此言,已然是蹉跎岁月后的恢复高考了,但我固执地相信,第一次一定是父亲告诉我的。
父亲读过私塾,是一位小商人,生于清末,殁于“文革”,一辈子平平凡凡,是一位典型的大时代里的“小人物”,他教导我“开卷有益”。也许正是他无意间的那句话,把孔子《论语》的思想价值,像种子一样植埋在我懵懂的心底。无奈的是,它没能在一个求学少年春风启智的岁月里发芽,因为那是个“史无前例”的年代。春秋失序,日月无辉。“倾颓了,倒毁了,半神把它打碎了”(歌德《浮士德》),一切都颠倒了,半神打碎的是整个世界,当然也包括孔子的《论语》。我手上有一家权威出版社出版
于1975 年的《孔丘教育思想批判》小册子,内中写道:“无数历史事实说明,孔丘是一切反动阶级的‘圣人’,是革命人民的死敌。凡是开历史倒车的人,必然要去朝拜孔家店,要到孔丘那里寻找思想武器;而一切革命的阶级,一切有志于改革的人们,为着促进历史的进步,必然要批判孔丘、批判儒家学说。古往今来,莫不如是。”可怕的是,这一切仿佛又是由鲁迅先生生前审定的。《论语》之沦丧便成了文化桎梏中的铁案,沉沉地压住了一代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自由翅膀。我与《论语》失之交臂,一错一花甲。物换星移,世事轮转。在大倡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新世纪,再读《论
语》于我而言,原本不是“返本开新”的思路探索,而是重温旧梦的一课。这部《论语注我》便是阅读与思考的真实记录。前人说过:“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按照冯友兰的解释,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这就是“六经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观的道理,甚至没有得古人之意,而只是在语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经”。只有达到“六经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经”。传铭认为,宋代陆九渊在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时,并未强调孰先孰后、
孰轻孰重,其关注的是“读经有我,注经有据”。《论语》作为中国识字人的第一必读书,尽管才万余言,但历代对《论语》的释读与注解之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构成了一方壮如海面、高如天际、远如天涯的风景。
两千多年来,祖先们在《论语》中寻找做人处事的原则与方法。接续这个传统,阅读它、理解它、品味它、践行它,这不是孔子的光荣,而是我们的心灵渴求。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君子(旧贵族)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先生;一个无权无势,却仁爱天下,批评暴政的思想家;一个古道热肠,四处游说,四处碰壁的梦游人;一颗以天下之安为安的不安的悲情的种子。
最后想强调,本书取名《论语注我》非谓能自创新意,掩盖前贤,有多少版本学上的价值与意义。而是力争备采众说,折中求是,同时又尽量以现时代的语言观念加以申述原典。期望本着“诚、慎、敬、恕”的态度和读者一起去探寻一条通向两千五百年前那座思想殿堂的道路。同时,也更想让今天的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朋友知道,中国人的思想智慧,中国人的“内圣之学”“外王之道”,在经历了“良知的坎陷”般心灵洗礼之后,同样可以开出理想的政治之花,开出与西方“科学与民主”不一样
的东方美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