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編輯推薦: |
编辑推荐1:出版人的首部互联网思维实战教科书;备受沈昌文、程三国、詹宏志等文化大腕尊崇的台湾资深出版人周浩正亲身教你如何“脑洞大开”;对优秀的出版人而言,思考往往比做事更重要!
编辑推荐2:互联网时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书”?Web3.0时代,出版业向何处去?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忽略做的;做别人不能做的;做别人已经做而做不好的。
编辑推荐3:怎样找到出版渠道的新增长点?纸书不会死,但它的新契机在哪里?如何科学地做一本图书的企划?出版人应该经营时间,还是经营机会?何为“无人竞争地带”理论?什么样的出版人是“素人出版商”?新时代的编辑人必备的能力有哪些?……猛啃技术教程,狂学畅销宝典,不如读好《如何提高编辑力》这本书!
|
內容簡介: |
编辑一本书需要想法,策划一个书系需要想法,经营一个部门也需要想法,管理一家出版社更离不开想法。总之,对出版业而言,想法就是生产力!
《如何提高编辑力》一书重点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以编辑工作为中心进行思考的能力。其核心问题包括:
·怎样找到出版渠道的新增长点?
·纸书不会死,但它的新契机在哪里?
·内容的自制和他制,各有何优势?
·如何科学地做一本图书的企划?
·成事者和任事者的角色有何不同?
·出版人应该经营时间,还是经营机会?
·何谓编辑力,何谓编企力?
·新时代的编辑人应具备哪些能力?
……
通过两岸业界数百个真实案例,作者提出了有关编辑力的种种新思考,并总结了出版人必备的18种企划能力。《如何提高编辑力》一书兼具应用性和理论性,是出版人的首部互联网思维实战教科书。
作为一位资深的台湾出版人,作者具有相当丰富的业界经验。他以书信形式论述自己对产业的观察与思考,文字亲切,风格清新,如同与朋友的促膝谈心。而其掩藏在字里行间的智慧和思想,如同一座座金矿,等待有心人来开掘。
|
關於作者: |
周浩正,笔名周宁,台湾地区老一辈知名出版人,被业界尊称为“周爷”。在图书、报纸和杂志领域里都扮演过积极的角色,建树颇丰,早年曾与当今文化大腕如龙应台、詹宏志、苏拾平等均有交集。他是台湾出版业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开拓者。
1941年生于上海南翔。9岁随母经香港赴台湾与父团聚,并在台完成学业。1974年自军中退役后,开始进入出版业,直到2003年4月荣耀退休。在这近30年的生涯里,从最基层工作起步,一路走来,先后在十数个单位任职,如《台湾时报》文艺组主任、《中国时报》副总编辑、时报出版公司副总兼总编、远流出版公司总编、正中书局顾问,等等。与友人也合办过几家出版社,还曾主编和经营数种性质各异的刊物。译著有《成长的极限》,著作有《橄榄树》《编辑道》《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
|
目錄:
|
代序 : 常识乎,非常识乎?
前言 : 明天过后,编辑干啥?
上篇 编辑力
1. 出版业的“U元素”
2. 思维、出路和未来
3. 寻找新渠道
4. 无纸化出版时代
5. 自制与他制
6. 出版自救新模式
7. 另类出版的崛起
8. 编辑力的养成
9. 图书的企划
10. 出版业的未来
11. 崩解的年代,出版业何去何从?
12. 成事者和任事者
13. 和而不同
14. 出版的未来,“云”知道?!
15.“出版革命”练习曲
16. 纸本书还能活多久?
17. 经营时间,还是经营机会?
18. 在“云世纪”活得理直气壮 .
下篇 编企力
1. 谷歌力:以 Google 为师
2. 构想力:疯点子的诞生
3. 云端力:云计算的出版意义
4. 究通力:洞悉“际”与“变”
5. 发想力:未完成的企划案
6. 学习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7. 理念力:“壹兵法”的实践
8. 设计力:“壹”的整理术
9. 凝聚力:化无序为有序
10. 平台力:做长尾的头部
11. 整合力:组织价值新优势
12. 策略力:追求差异化
13. 服务力:出版的第一利基
14. 架构力:“型”的打造
15. 制作力:不从众,不从俗
16. 知产力:当知识变成生产要素
17. 新·编辑力: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18. 系脉力:构造独有的生态体系
后记:有开始,就有结束
附录
【附录一】I’Tips:编辑台上的小确幸
【附录二】友人与读者评介摘选
|
內容試閱:
|
前言:明天过后,编辑干啥?
(1)
有几位编辑朋友和我交换看法,他们站在U—时代的基础上,探讨了编辑角色如何存续的问题。我觉得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前瞻式思维所触及的一些想法,似应让更多人一起来关注,并以此作为阶梯,继续往深层挖掘。
我首先把几位的意见整理于此。
存续的第一种形式:编辑应该继续做编辑的事。
上海交大出版社的叶琳认为,活在U—时代虽有压力,但没有悲观的权利。
她在电邮上写道:“互联网给传统出版带来很大冲击,但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没有编辑的互联网,资讯品质参差不齐,资讯真实性、编排合理性、归类便捷性等等,都有改进的空间。出版行业之树仍会常青,但是形式和管道需要我们重新探索。未来的读者将选择新的介质,未来的编辑也要适应在新介质上开发、筛选、整理、传播知识产品。”
我们从她的描述中,读出根本:编辑工作具有专业性与不可替代性,编辑人切勿妄自菲薄。
存续的第二种形式:编辑可以朝向“作家经纪人”转型。
其中,北京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周志刚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说:“读了您最近的几封信,感触颇多。这段日子,台湾的硬件厂商准备推出新型电子书,大陆这边也有好几家推出了新款设备。某大集团甚至还弄了一款山寨Kindle。一时间搞得我觉得,明天醒来就会人手一机。但电子书注定是个昙花一现的产品吗?数字出版时代,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吧!──设备什么的,反而不是重心。在这样的情状下,编辑的角色会更复杂,对大众市场来说,编辑可能更像是作家的经纪人。”
周志刚说得有理。假使你读过《Google会怎么做?》一书,鲜活的例子就在眼前。
当该书作者杰夫·贾维斯(Jeff Jarvis)在他自己Blog上发表研究Google的系列文章时,凯特·李(Kate Lee)盯上了他,争取到他的授权,经纪这本还没完成的著作。贾维斯在书末“致谢”中,这样形容她:“她是出版业里第一位从Blog中找寻人才和想法的经纪人,她总是很有耐心的容忍我千奇百怪的想法,她不断鞭策我,直到我们一起达成这本书的共识。”
她将他的写作计划送到三家重要出版社,让它们互相竞价,最后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 Publishers)脱颖而出,以高价并预付版税方式取得出版权。贾维斯说:“她让出版社更有效率,帮出版社在多如牛毛的书籍企划和作家中,选出好东西。”
有些敏锐的出版机构也察觉到变化一波接着一波袭来,而开始未雨绸缪地展开策略布局。我在北京湛庐文化公司官方网站看到经营项目中出现了“出版经纪人业务”,开宗明义写着:
术业有专攻。作家的工作是写作,出版社和编辑的工作是把好的书稿制作成精美耐读的好书。出版经纪人的工作就是替作家找到合适的出版社,顺利成功地出版作家们的倾力之作;帮助出版社和编辑发现有出版价值的书稿,把璞玉交给合适的编辑和出版社。
一方面,湛庐文化告诉作家,“在选择自己的倾力之作最终‘花落谁家’时,应该做怎样的准备?”一方面,它让作家明白“出版经纪人可以为作家做什么?”湛庐文化架起一座桥,希望能够接引到令人惊羡的作家与作品。
由此看来,“经纪人”这个身份,似是颇多编辑共同认知的、下一个转向职场的重要里程碑。未来编辑及出版社的竞争力,或系于“经纪能力”的良窳──如何代理到好作家和好作品──人脉、渠道、市场趋向、内容筛选、营销等,仍是铸成编辑力的根本。
然而,成为“作家的经纪人”,真就解决了编辑人的出路问题?
答案好像不怎么肯定。看!贾维斯不就斩钉截铁说,中间人将没落!因为编辑的功能,将一一被网络取代。那么,我们果真会陷入《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曾预言的命运:淘汰?
存续的第三形式:编辑成为制作人、各种资源的组织者(整合者)。
台北马可孛罗文化公司主编巫维珍小姐,在给我的电邮上,除了认为“编辑可转型为作家的经纪人”之外,特别加重语气,强调在未来内容产业的产业链内,编辑不会消失──她非常同意杰夫·贾维斯和大前研一的预见:有一天,编辑将进化成“内容与知识的‘组织者’”。
在此,“组织者”究竟何指?谁组织谁?
依大前研一的解释,“组织者”是“能将各种要素的复杂组合,化为随着环境而改变的有机体”,这种人的身上,拥有独特的禀性。
有一则侧记,趣味又传神:
贾维斯和一群媒体高层人士参加在瑞士达沃斯(Davos)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
某位媒体大亨非常仰慕Facebook网站年轻的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希望他传授成功的秘诀。他问扎克伯格:
“我的公司要如何开始经营一个像你们那样的社群?请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扎克伯格冷冷回答一句:
“你做不到。”
贾维斯在描述他目击的现场时,用了非常酷的、戏剧化的形容:
“句号(Period)。无情的逼视。”
在随后的讨论时间,扎克伯格坦率表白说这位大亨的问题问错了:“你根本不可能去开始组一个社群,社群早就存在,做他们想做的事。该问的问题是,如何帮忙社群做得更好。”
他开的处方是:简明雅致的组织(elegant organization;关于“简明雅致的组织”,容后续述),众人熟知的维基百科(Wikipedia)、Facebook、Twitter等,都是典范。
国内的“数字出版在线”是眼前现成的例子,它广收国内外能搜集到的数字发展最新情报,免费提供给阅读及订阅服务。它为让关心数字的现况和未来的读友,有个交流意见的园地,特别设立平台,开辟“在线社区”,将散在各地的同好者聚集一堂,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漂亮的组织。
(2)
贾维斯对扎克伯格所称“简明雅致的组织”,有深切的体会,他视其为“新时代的组织工具”;重点是,没人能组织社群,是他们在公开的平台上自行组织,易聚也易散,贾维斯将它看成是一种新商业模式。
他解释“组织者”是“应运而生”。贾维斯说:“我听过最好笑的事,就某些公司自吹自擂,说他们拥有忠实的社群。”他强调“社群不属于你,社群是他们自己的”,他提醒我们“因为网网相连,……界限逐渐模糊,我们正在重新组织这个社会,这是Google(还有Facebook等)正在打造的新世界秩序”。
贾维斯们的剖析,强迫大家以全新的思维思索面对“新世界秩序”。但其指出的“组织”概念,则暗藏玄机,因为在“谁组织谁”的争辩声中,预留了宽阔的挥洒空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当“组织新的秩序是一种商业模式”这个观念成为共识,在这前提之下,“谁”组织“谁”──两个“谁”之间所形成的空域,就成了现阶段创意的发靭之地?
也许,我们应该进一步追根究底的是:
为什么需要“组织者”?“组织者”的条件以及如何“组织”?
先试解“为什么如此迫切需要‘组织者’?”
从外在形势看,奠基于稀少性的经济模式(许多传统产业的价值都建立在稀少性上;因为稀有,所以昂贵)被丰富性经济模式(网域内,有数不尽的选择性)取代。传统意义下的“大众”被重新定义,个体如春笋般冒出地表,更多的内容(产品)被制造出来,我们的挑战是:如何从中找到好东西──贾维斯认为,这就是“Google思维”的核心意义──在选择的丰富性上,打造新商业模式。换言之,即在利用Google的功能,创造、利用、管理内容。
谁能充分掌握这个优势?
当然是懂得如何去“组织”的人。
往人的内在特质看,今天职场上新起的一代,他们的能力与价值观,和上一代完全不同。大前研一观察他们最大的特征是,只要有一点不顺心,就从头开始的“reset文化”,因为他们“都是在电玩世界长大的,若游戏进展不如己意,就马上按下reset键,重新开始。他们虽然经常不愿或不能忍耐,却会投注异常的心力在自己喜欢或流行的事物上,即使熬夜工作也不厌烦”。大前因为了解,才懂得引导,他说:“在他们真正成熟之前,应充分满足其自主性(ownership),在这基础上予以统合,培养他们的战力,成为未来的接班梯队。”
谁能将新起的散漫一代黏合成有战力的团队?
当然是“组织者”。
说了半天,什么样的人才是大家期待中的“组织者”?
这种人,必须拥有“成事者”的胸襟,“不用亲力亲为,但要能让组织成员(任事者)人尽其才、各适其所,再予以统合的能力”;这种人,能够“在荒野中找出路,在没有路的世界中观察、判断,然后带领组织步向坦途”;这种人,“看见我们未曾看见的世界,做出不一样的决定。这些决定,在旧产业的旧规则下看来完全没道理,但旧规则在这些新方法和新思考出现后,已迹近崩解”;这种人,是阎锡山(民国时期山西省省主席)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能取多数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是最长于做事的人;不矜自己的才能,并会用上多数人的才能,是最善于主事的人”;这种人,大前研一在《再起动》书中,以现代人的观念名之,统称:“制作人”。
倘若接受上面的论点,这样的“组织者”,该如何进行组织?
大前研一提出,以“制作人”的身份作为枢纽,来启动组织──它,原先是专为中年人(35—50岁)在职场再出发时的身份设计。在我看来,它也适用于面对现实挑战时,献给职场工作者的一帖良方。
将“制作人”观念,移到出版业中思考,倒是可指明身处网络时代的编辑人一条出路。若是做得好,前途光明在望。
我们不妨先以传统出版视角,举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实例。
像王云五的“万有文库”、沈昌文等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俞晓群的“新世纪万有文库”“书趣文丛”、高信疆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詹宏志的“柏杨版资治通鉴”“大众心理学丛书”……这些人做了这件事:找到一个概念。然后,将吻合这个概念的内容组织起来,建立起各自的事功。
从这几位“制作人”的工作特质进一步深究,无疑,他们是了不起的“整合者”。这种整合(组织)者的制作能力,呈现于外的必然是一流的企划高手,套用沈公的话,他们能从所活着的年代里“了解动向”,以创新的理念,将“内容”简明雅致地组织起来,在无序中间建立有序,直指没有竞争的空域,目的在“创建一种影响力”或“抢占解释权”──这就是制作人的整合能力在一个企划案例中的极致表现。“数字出版在线”总策划之一的屈辰晨,他归纳了所有经验教训之后,得到一个总结,曰:
“善整合者,生。”
在他们的年代,我们看到他们的代表性作品,在时间河流中闪闪发光,领导他们的团队,迈向巅峰。
即使到了U—时代,面对丰富的选择性时,我们更需要培养这种企划与整合的制作理念与能力。也许,在网络新世界内,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将有趣、有用及有意义的内容,通过不竞争原理而掌握到的概念,以简明雅致的组织,策划出崭新的组合,赋予新的价值。诚如北京九州出版社的李荣,在来信中强调的:“策划力是编辑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未来网络出版中,我们的价值可能唯有此一点了。因此,近来同事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都在设法提高自己的策划能力,为迎接出版业的改革做着准备。”
但,以上的思考仍不免局限于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内容经营。在网络时代,若将“文化创意产业”如此窄化,那是传统编辑人自缚手脚。别忘了,文字只是承载“内容”的介质之一,当我们说着“振兴文创产业”时,它延伸出去的领域无远弗届;当我们高呼未来角色演化的种种可能性,如“组织者”、“整合者”、“企划者”……时,我们的视野是否应该更加开阔?
(3)
试举发生在芬兰的例子,表面上跟编辑毫不相干,其实是一种指向性的喻示——我们可走的路远比知道的多!
先介绍一个人。
她,在个人的Blog“北欧四季透明笔记”上,这样介绍自己:“凃翠珊,笔名北欧四季,留学丹麦,定居芬兰,喜爱创作多元化内容,实验网络媒体的可能性。著有《设计,让世界看见芬兰》《北欧四季透明笔记》,长期为平面媒体撰写芬兰创意、人文、生活。”她的Blog内容丰富,对我而言,为我开了一扇生活的、创意的、智慧之窗,是我日常活化脑子、汲取养分的地方。Blog不但得奖,写的书也荣获“开卷好书奖”,且佳评不断。
有一天,我在她的Blog读到“合唱之战”的电视节目的介绍,感动之至。我看到节目背后的制作人所呈现的功力,由无中生有、企划出叫好又叫座的高品质内容。
这是怎样发生的?
我相信故事都如此单纯而熟悉:制作人创生一个概念,找出合适的执行者,通过简明雅致的组织,拟订比赛秩序,而从竞争中创建出巨大的影响力──所有创新不就是如此这般生成的?
如果这也言之成理,那么,亲爱的朋友,请允许我轻轻问一声:
“编辑存续的第四种形式:有无可能是跨领域的创意人?”
至于还有没有存续的第五种形式、第六种形式……?
走笔至此,我突然想起“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书《路是无限宽广》,愿以此书名的含义和朋友共勉之。
上篇:编辑力
1.出版业的“U元素”
要想跨出改变的第一步并不困难,只需接纳新观念,利用开放、分享、合作等U—时代的构成元素,就有机会掌握未来世界的发展契机。
亲爱的朋友:
台湾宣称将从2008年起,“推动‘u-Taiwan计划’,以‘全面解决社会问题’为策略思维,打造台湾的核心竞争优势。”
用一句话来概括:台湾正式迈入“U-社会”了。
推动u-Taiwan计划,真能“全面解决社会问题”吗?现实中的感受却恰恰相反,因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冲击社会各层面的旧结构,这些旧结构毫无抗拒力地一片片、一层层崩落、瓦解。
U,这新元素,在构筑新秩序的同时,带来更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
出版,处在新、旧夹缝之间,所面临的困窘,一言难尽。
但新时代既已叩门而入,我们还能故作镇静,视而不见,以不变应万变吗?
我要说的是,所剩时间不多了,U—时代是以独特、难测的速度,进入大家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地占据了人类心智活动的全领域。直到今天,还无法确知它的 演进所带来的变化,最终将以何种形式和方式塑造我们,但以目前已感受到的压力,就让人穷于应付。
探讨U—时代种种现象的书和文章,一直不断出现,但变化实在太快了,快得使那些最敏锐的心灵也难以掌握全貌。感谢老天!有些大头脑用殊异的角度切入钻研,其中,风行一时的《长尾理论》中的慧见,如今已成了常识,而《维基经济学》更细腻地将U-时代剖解得晓畅清晣。幸亏有了他们的研究报告问世,使我们得以略窥其中奥秘。
从这两本书的内容,可大略归纳出U—时代现阶段的某些特性:
(1)新生产者崛起,他们无所不在;而现代知识分子跨领域、多兴趣的研习趋向,模糊了“专业”与“业余”的界线。
(2)网络即筛选器(如何让搜索功能强大的筛选器为我服务?)。
(3)未来市场,畅销商品和利基商品并存;小众形成的长尾里,隐藏着“蓝海”以及聚沙成塔的机会与力量(由n到N;请参阅我在金城出版社出版的《优秀编辑的四门必修课》之“N(竞争优势)在哪儿?”一文)。
(4)告别旧威权时代,走向彻底的个人化与追求自我品味。
(5)更多选择,太多选择。
(6)开放、参与、吸纳、更新、共创(集体协作)、分享。
(7)超疆域(全球化)连接互动,讯息传递零时差。
(8)新巨霸(超大N;影响力)胚胎孕生(自由组合却紧密结合)。
看!这些U元素的组成成分,它们无时无刻不忘摇撼旧体制,明目张胆地一砖一瓦改造起来,出版这行业,岂能侥幸于外。
根据《维基经济学》描述,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最突显的特质之一,即在于它的开放性。翻开书的第一章,作者讲了一个传统产业如何借助U元素,从存亡边缘重生的故事。
位于加拿大已开采45年即将枯竭的老矿场——黄金矿脉公司(Goldcorp Inc.),再也找不出蕴藏矿脉里那些想象中的金子,面临关闭的命运。CEO罗伯·麦克伊文(Rob McEwen)很不甘心公司就此结束,他想起在1999年参加麻省理工学院(MIT)一次针对青年经理人举办的研讨会,书上这样记录事件经过:
当时Linux议题正巧出现。他见识到,创写这软件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和软件开发者组成志工大军,通过网络组合出免费使用的世界级的电脑作业系统Linux。演讲厅内的演讲者解释托瓦兹如何将程式码公诸于世,让数以千计的匿名程式设计师验证程式码,并贡献一己之力。
这个故事敲醒了麦克伊文:
“为什么他可以成功,我不可以?”他想,“如果我们自己的员工无法找出金矿,也许其他人可以;而找出这些人的关键,就是把探勘的过程公开,如同托瓦兹所做的:公开Linux原始码。”
回到公司后,他把采矿业视为生命、最机密的“地质资料”公布网上,并提供巨额奖金,奖励能提出用最佳方法找到藏金的人。他将占地5万5千英亩每一英寸土地的资讯,巨细靡遗地发布,很快,“来自50个国家,超过一千位的线上淘金客”蜂拥而至。
最后的成果,远远超出他们预估600万盎司黄金的最高目标,生产量高达800万盎司,黄金矿脉公司也从濒临关闭转为产业中最具价值的公司,一跃为90亿美元资产的霸主。
若有人在1993年投资100美元,现值已超过3000美元。
作者从这事例归纳出两个结论:
(1)即使是保守又高度机密的产业,也可以用创新的方法起死回生。
(2)能找出新资源(矿藏)的脑袋也许在自己的组织之外,只要分享一部分智慧财产,就能运用集体的才智及能力得到成果。
这活生生的实例之中,让我们上了一堂颇具启发的课:如何驯化无所不在的网络,使它成为新工具。由此看来,要想跨出改变的第一步并不困难,只需接纳新观念,利用开放、分享、合作等U—时代的构成元素,就有机会掌握未来世界的发展契机。
《维基经济学》中提出许多成功运用“U元素”改变了企业体质的例子,请读友自行品尝体会吧。
就出版而言,我们似乎应该认真面对U—时代带来的各种变因了。不妨放胆想象未来5年、10年后的出版样貌,而未雨绸缪地预做规划,将这些U元素从策略思维的高度内化于工作序列,一步一步付诸实施,否则很可能有朝一日,一觉醒来已时不我予也。
我在以前谈论有关U-出版各信之中,已大略碰触“U”所形成的奇魅诱惑力,且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接不接受,它带来的改变已无可避免。
目前,冲击正接踵而至。譬如,“原创内容”的生产链有了新的连接。那些有强烈发表欲的写者,不再受制于传统有限媒体的筛选窄门,纷纷从网上冒了出来,他们毋须编者审阅,即可在网上任意发表,由阅者点击次数和收纳推荐标签作为市场价值的参考依据。相应于传统精英式的创作心灵,现在成为“作家”的门槛降低为“零”。众多写者之中,虽然不乏高手,但真正能脱颖而出、扬名立万的,毕竟屈指可数,然而,整个生态圈却已彻底质变。创作来源(新生产者)的快速膨胀,固然增添筛选困难,可是谁也不敢轻忽这座野生大丛林,因为我们不知道丛林中会生长出什么奇果异卉。
例如,天下覇唱在网上连载的盗墓小说《鬼吹灯》,这种题材、内容和写法,在传统文坛上是难见天日的,零门槛的网络让这些具有特殊天分的写者,跨越层层峦峦的审阅和限制,赢得市场热情拥抱;荣获“新武侠小说大赛”最高荣誉“中华武魂奖”及“最受欢迎作品奖”的郑丰(陈宇慧),其80万字巨著《多情浪子痴情侠》也是先在网上发表,引起热烈回响;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亦如是诞生……例子多到不胜枚举,我相信读友们比我更了解这种现象。
最近,日本“手机小说”崛起,让纯文学界深感忧虑,2007年日本“年度十大畅销小说”,有一半源自手机小说,光是发表园地之一的“魔法岛”网站上的创作数量,到目前为止已高达100万部──这是垃圾堆还是金银岛?
为了满足井喷似的各类作品,聪明人(特别是网络游戏业主)纷纷卡位。我们看到以提供创作发表为主的网站越来越多,却不见出版界领先群积极参与设立。后者冷观这股如泉涌般的新生命力翻腾,被动地等待瓜熟蒂落时再拣选最优者,殊不知很可能就此切断了与最具旺盛创作力者的直接联系,而丧失第一优位,若再稍一迟疑或疏忽,很容易裂断与未来市场相系的脐带。
失去主导产品源的能力,对如何培育未来竞争力而言,是一场灾难。
U元素也冲击着传统的发行渠道。
实体书店的衰微,现在看来是必然的宿命,早些时日钟芳玲的《书店挽歌》一文告示了大家不忍卒睹的结局。从小爱逛书店的我们,读得心头淌血,但谁也无力回天。
很明显,出版的产业链(生产+供应)在U化中急遽重组,警讯连连,可是整个文化产业却并未正视危机迫近,仍然沿袭传统思维谋求对策,却不知产业生态已经裂变。
我们有谁能翔实描述“U-出版时代”重铸的新产业链吗?我深信谁能解构这串长链,谁就能掌握生存秘诀。我常用来举证的“印书小铺”是个代表性例子。它重写编辑定义,将供应链中“内容创生”这环节的障碍全部打掉(开放),运用新理念经营,反而活得生龙活虎,一点也不受类似诚品事件这类风暴的影响,因为它找到了与众不同的活法。
当我说“生存秘诀”可能隐身“产业链”时,希望大家原谅我把这句话说的如此满溢,我也诚恳建议将出版视为志业之士,不妨朝这方向探索,U的秘密或许就在此中,等待揭哓。
U元素也启动了虚拟空间的营销机制。
在大陆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出版人》杂志,将2007年出版界“年度新媒体奖”颁给了“豆瓣网”。翁昌寿先生的博客“文化产业密码”看到颁奖辞是这么写的:“它证实了图书、电影和音乐等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不仅是个人消费品,还可成为文化生活交流的媒介,这一价值过去一直没有被充分挖掘。”
这段文绉绉的赞辞的真实意义是说,豆瓣免费开放空间和出版社合作,允许出版社任意(无限制)圈地组织“读书社群”,结合“共同爱好者”一同推广图书。豆瓣同时和购物平台(如当当网、卓越网等)完成连接,一旦有了交易,可以从中获得分成收入。这三赢之策,使它在2007年,“注册用户”迅速突破110万户,终于奠定规模化的雏形。
据上海世纪文景出版的蔡欣小友告知,这些由编者上网组成忠诚度极高的“读书社群”,有些书在豆瓣的销售量比一家大型连锁书店还多,随着会员激增,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亲爱的朋友,你看到U魅力世俗化后所展现的力量了吧!
豆瓣与编辑们小显身手,才稍稍活化网络上“开放”及“参与”两个U元素,便取得不凡的成绩,可见得商机处处,端看我们怎么运用它们重新定义出版这一行了。
出版U化的历程既是不可逆的,我们在它全面渗透之刻,可做些什么?
如何“活化U元素”这堂课,可没讲义参考,一切得靠自己探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