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基督教新约伦理学(迄今华语世界唯一翻译成汉语的新约伦理学压轴之作.在世界各地的神学院,已成为新约神学和伦理学等课程的教科书.)

書城自編碼: 225277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美]海斯 著,白陈毓华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719560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756/62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413.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HK$ 98.6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HK$ 123.1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097.6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积极心理学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5.8
自由,不是放纵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4.9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2.3
《图解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最经典著作《苏菲的世界》图解版!》
+

HK$ 361.4
《基督教旧约伦理学(迄今华语世界唯一翻译成汉语的旧约伦理学压轴》
+

HK$ 691.7
《新约圣经背景注释:对《新约》逐节注释,供传道人、宣教士、圣经》
+

HK$ 869.2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对《旧约》逐节注释,供传道人、宣教士、圣经》
編輯推薦:
这本书的推出,成为北美神学界的一个里程碑。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主流学术界(特别是圣经研究)都是为学术而学术,信仰与生活难以在研究议程上出现,而圣经研究的钻牛角尖在课堂中对信仰就破坏更大;这种情形,在顶尖大学的神学院泛滥成灾。另一方面,福音派的绝大部分学者,采取“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态度,懒得与学术界的主流圣经学者展开对话。海斯的学术生涯一直在一流大学神学院中,他对新约圣经的研究,参考了主流学界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他的立论,经得起最严格的西方圣经研究学界的挑战(所以本书每一章的注解都很长)。海斯这本书,既展示了最严谨的学术,又坚持了对圣经中耶稣最认真的信仰,累积了他毕生的学与思。再也找不到另一本同样精彩的新约伦理学著作了!
內容簡介:
海斯的《基督教新约伦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广受称誉的新约伦理探讨,他不仅描述个别书卷的伦理教导,更提出整合任务,那就是梳理出贯穿新约正典的焦点(群体、十架、新造)和诠释任务,将新约伦理转化为基督徒伦理及实践任务,将新约伦理的憧憬实践在当下的社会生活里。全书4部分、18章,62万字。
關於作者:
海斯(Richard B. Hays):1948年5月出生,耶鲁大学文学学士、神学硕士,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博士,担任杜克大学神学院的院长及新约教授,专攻新约神学与伦理学、保罗书信,以及初代基督徒对旧约的诠释。
著作等身,近作有The Art of Reading Scripture 暂译《阅读圣经的艺术》(2003,与Ellen Davis 合编),The Conversion of the Imagination 暂译《想象力的转变》(2005),Seeking the Identity of Jesus: A Pilgrimage 暂译《寻找耶稣的身份:朝圣》 2008, 与Beverly Roberts Gaventa合编。对于新约圣经在21世纪的重大意义,他做出了最佳的诠释。
目錄
推荐序一 发掘新约的伦理憧憬
推荐序二 顶尖学者的经典之作
导读 最严谨的学术,最认真的信仰
中译本序
原序
导论 新约伦理学的任务
 一、新约伦理学是个难题
 二、新约伦理学四层面的工作
 三、可能遭受的反对意见
Part 1 描述工作:新约中的伦理生活意境
 第1章 ▼ 保罗:与祂一同受苦
 第2章 ▼ 保罗神学传统的发展
 第3章 ▼ 马可福音:背起十架
 第4章 ▼ 马太福音:为天国受训
 第5章 ▼ 路加福音—使徒行传:透过圣灵的能力得释放
 第6章 ▼ 约翰福音及约翰书信:彼此相爱
 第7章 ▼ 附记:“历史的耶稣”在新约伦理学的角色
 第8章 ▼ 启示录:与兽抗战
Part 2 综合工作:找出新约伦理意境的一贯性
 第9章 ▼ 新约圣经中的多样声音
 第10章 ▼ 三个焦点意象:群体、十架、新造
Part 3 诠释工作:把新约圣经用在基督教伦理学上
 第11章 ▼ 伦理学者如何使用圣经:诊断性的问题
 第12章 ▼ 五种代表性的诠释策略
 第13章 ▼ 我们如何使用圣经经文:几项原则方案
Part 4 实践工作:活出经文──案例演练
 第14章 ▼ 为捍卫正义而诉诸暴力
 第15章 ▼ 离婚与再婚
 第16章 ▼ 同性恋
 第17章 ▼ 反犹太主义和种族冲突
 第18章 ▼ 堕胎
结论
附注
参考书目
圣经与其他古代作品索引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內容試閱
推荐序二
顶尖学者的经典之作
对汉语世界来说,本书的作者海斯可能是一个较陌生的名字。可是,任何投身新约研究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不可不知的顶尖新约学者。2008年适逢他60大寿,圣经研究界的许多著名学者包括艾利森(Dale C. Allison)、巴克莱(John M. G. Barclay)、博慕贺(Markus Bockmuehl)、坎贝尔(Douglas A. Campbell)、邓恩(James D. G. Dunn)、菲斯克(Bruce N. Fisk)、格林(Joel B. Green)、葛拉柏(A. Katherine Grieb)、路加约翰逊(Luke Timothy Johnson)、凯克(Leander E. Keck,台湾地区译为祈灵德)、马库斯(Joel Marcus)、莫森纳(David P. Moessner)、桑德斯(E. P. Sanders)、汤普森(Marianne Meye Thompson)、华生(Francis Watson)、赖特(N. T. Wright)等人,齐心合力为他的纪念文集撰写文章。有兴趣者,可参考:J. Ross Wagner, A. Katherine Grieb and C. Kavin Rowe (eds), The Word Leaps the Gap: Essays on Scripture and Theology in Honor of Richard B. Hays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8)。
不可否认,近年许多新约研究界中的重要讨论话题和贡献,都跟海斯脱离不了关系。其中包括保罗思想的叙事层面(可参考其博士学位论文The Faith of Jesus Christ: The Narrative Substructure of Galatians 3:1-4:11, SBL Dissertation Series 56, Chico: Scholars Press, 1983; 修订版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2)、Pistis Christou的主词所有格(subjective genitive)解读——耶稣基督的信实(可参考其The Faith of Jesus Christ,还有他的文章“ΠΙΣΓΙΣ and Pauline Christology: What is at Stake?” in Pauline Theology, volume IV: Looking Back, Pressing On, edited by E. Elizabeth Johnson and David M. Hay, SBL Symposium Series, Atlanta: Scholars, 1997)、新约与旧约的关系及延续性(可参考其Echoes of Scripture in the Letters of Paul,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The Conversion of the Imagination: Paul as Interpreter of Israel抯 Scripture,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5),还有尚十分热烘烘的“保罗新观”(The New Perspective on Paul)[见赖特(N. T. Wright),《保罗神学崭新观》,香港:天道,2008,页9的肯定]。本书的英文原著The Moral Vision of the New Testament是海斯重要著作之一。《今日基督教》杂志(Christianity Today)更认定它是20世纪前一百本最重要的宗教书籍之一。故此,选择将此书翻译成中文出版,对中文读者而言,真是可喜可贺之事!
一翻开此书,任何读者都不难发现这本书的框架尤为清晰,一目了然;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描述工作(新约中的伦理生活意境),综合工作(找出新约伦理意境的一贯性),诠释工作(把新约圣经用在基督教伦理学上)和实践工作(活出经文——案例演练)。事实上,这四部分也就是海斯呈现新约和伦理之关系的方法论和详细步骤。
前两部分是以新约圣经为基础的理论层面;后两部分是具体实践的生活层面。在前两部分,海斯处理经文的严谨态度是毋庸置疑的。他尊重新约书卷的个别独特历史情境,但也同样重视这些书卷在新约范畴中的合一性。他首先探讨个别经文所呈现的独特伦理意境(描述工作),接着再将它们放在全本圣经中,为它们作出一致性的综合说明(综合工作)。究竟不同的新约作者对同样的伦理课题(或其他课题)有没有一致性的观点和立场,学者各有不同意见。对海斯而言,圣经的多元性和合一性是肯定的。他提出三个焦点意象作为新约伦理学合一性的解释框架——群体(Community)、十架(Cross)和新造(New Creation)。这个“合一性和多元性”的理念,不只是理解圣经的重要框架,更可作为信仰群体生活、待人处事的重要规范。
后两部分是实践层面。在清楚说明了新约的伦理信息后,海斯接着尝试将经文连接到现今的处境(诠释工作)。他认真面对圣经与我们之间在时间和文化上的差距。他透过检验五位伦理神学家的诠释方法,来整合经文和现今情境,并提出一套诠释规格,为现今的道德伦理判断提出适切性的指引。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忽视传统、理性和经验在诠释工作上的重要性。最后,海斯将“诠释工作”的成果一一应用在具体实际的伦理课题上(实践工作)。所讨论的课题包括为捍卫正义而诉诸暴力、离婚与再婚、同性恋、反犹太主义和种族冲突,以及堕胎。此部分的详细剖析和尖锐见解,肯定不会辜负众多读者的期望。
总括来说,虽然此书的原著出版于1996年,与今相距已有十四年,但其精细的写作、严谨的思路、丰富的内容,至今仍难找到一本中文著作可以与之媲美。最后,还是要说,这真是一本认真看待、处理新约与基督教伦理学之关系的好书,一本结合学术和实践的佳作!
郭汉成(马来西亚神学院院长)
2010年
导 读
最严谨的学术,最认真的信仰

这是我所读过写得最精彩、最有深度的圣经伦理学著作。这书好在哪里?可以用以下几点来解释。
在主流学术界逆流而上:从描述伦理学到规范伦理学
美国顶尖大学内的神学院通常都是过度分工。圣经学者若对伦理学有兴趣,顶多只是做描述性的工作,而把规范伦理学的工作都让给基督教伦理学教授去做。换言之,圣经伦理学,以及圣经神学,都属圣经科,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及读者掌握成书于远古时候的圣经文献之写作历史背景,分析这些文献各自独特的文体、文笔、主题及相关信徒群体的社会处境等。圣经教授的工作若做得好,可以帮助学生发掘经卷对原初读者的原始意义,回到历史,进入古人世界,试图掌握作者当时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及原初读者所听到的信息是什么,还其本来面目。但是,圣经教授的工作若做得不好,新约圣经课就变成鉴读原始基督教会的文献,成为教会历史科的课,甚至成为历史社会学的课,仅仅是在研究最早期基督徒群体的实况。
立足于著名大学神学院的海斯教授,则是逆流而上,不甘于接受这种过度分工。首先,他拒绝只是把新约全书当作初期教会史料而已;其次,他坚持圣经教授的任务,不应该只是返回某一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时空,准确把握经卷对古代原来读者的原初意义,并停留在这个描述性的工作而已。换句话说,接下来的规范性的工作,也就是如何跨越两千年时空距离,针对处于这个时空的我们,适切地把新约经卷的原初意义,诠释转化为现代意义、“亮光”、启发、上帝向此时此地的教会所说的话,而这些不应该只是交给基督教伦理学教授及讲道学老师去处理。海斯认为,圣经学者有责任帮助大家明白,新约全书如何可以成为我们的圣经(在信徒与教会生活中成为权威),同时明白新约全书内的伦理观可以如何转化为今天教会与信徒的伦理观。海斯教授富有浓厚的牧养心肠,义不容辞地以他所学来喂养教会,所以他不甘心只作新约圣经的描述伦理学,而且要作新约圣经的规范伦理学。再者,他认为很多神学伦理学者在运用圣经方面的处理实在不好,所以他责无旁贷,以新约学者的身份,提出我们该如何在伦理学思考中,正当地扎根于新约圣经。基督教伦理学本来就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领域(圣经、神学、历史、道德哲学、自然或社会科学),难度本来就很高。现在难得有圣经学者的参与,就可以大大提高基督教伦理学的水平了。
结构清晰、组织严谨
本书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作者非常清晰地意识到,一个以圣经为本的基督教伦理学任务包括四重工作:描述工作、综合工作、诠释工作、实践工作。本书的四个部分,就按着这四重工作的顺序,一一展开。这四重工作,既包括了基督教伦理学的方法论,也包括了基督教伦理学的目标;而后者,在学界尤其受忽略。读者若按着顺序细读这本书,就是同时接受了一套非常严格的思考训练。本书最后一个部分,既阐述及说明基督教伦理学目标,也透过五个当代议题,把这个基督教伦理学方法示范了一遍。所以全书首尾呼应,组织严密。读者当然可以自由地按自己的兴趣,挑任何一部分或任何一些章节独立阅读,但读者若想学会一套基督教伦理学的方法论,并加以活学活用,就必须按照本书的四重结构,依序阅读咀嚼,这样就等于在名师指导下,自修了一门既严谨又有趣的课。
接下来,笔者再对本书四个部分逐一说明,点出读者宜加留意之处。
描述工作:新约各经卷所分别勾勒的伦理观轮廓
新约伦理学的第一步,是按照新约神学的固有方法,在尊重每一书卷的完整性或每一作者的独立性等基础上,描绘、阐述、分析新约书卷中伦理观的独特面貌。我们要从观察树木开始,不要太焦急于掌握森林的全貌,不要太早把新约各书卷协调贯通起来。由于篇幅关系,作者没有全盘描述新约的二十七个文本,而只是挑出最主要的书卷来阐述。海斯对每一卷书或每一个作者的处理,是以神学思想为主,然后检视该神学思想对道德生活的含义。
值得一提的是,海斯教授的研究生涯是从保罗书信开始,已出版了四本专著,所以本书第一章讨论保罗的部分可谓写得最为深入。
综合工作:找出新约神学与伦理观的一贯性
接下来的第二步,海斯要处理所有新约神学都要面对的问题:新约神学有没有中心点或一以贯之的主题呢?在学术界,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谈信仰,当然耶稣基督就是一以贯之的中心点;谈神学,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各经卷或作者都各自有其神学,如何连贯起来呢?
海斯采取了一个间接的贯通方案。新约中的不同神学,都是各自精彩地重述及诠释同一个耶稣的故事(见原书193、292页)。这个叙事,有三个关键点:群体、十架、新造。教会是上帝创立的群体,透过实践的群体生活,效法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忠心顺从,在这个尚未完全得救赎的世界,靠着使耶稣复活成就新创造的能力,成为一个彰显救赎的示范见证群体。不同的新约神学,共通的不是神学主题或教义,而是在其各自演绎这个耶稣故事的时候,都共同包含了这叙述的三个关键主题。海斯把它们称呼为三个“聚焦映像”(focal images;编注:内文译为“焦点意象”),因为他借用了眼镜、望远镜、照相机镜头(lens)的比喻,亦即透过适当的镜片,调好焦点,我们便可以看得清楚。海斯认为,这三个主题在事实上既是新约神学的焦点,也是判别所有经文解释是否恰当的规范准则。对焦对准了,整个新约圣经的意义就都清晰了。
海斯谦虚地承认这是他自己的看法,也直言是受了自小培育他的教会所影响(谁不受某些人的影响?)。他指出这个提议的优点,是见树也见林。既看到森林的全貌,也看到每一棵树的细节。要寻找圣经伦理观的一贯性,他认为不应该从一些大原则入手,因为很有可能步入歧途;一旦我们认为自己找到了圣经道德的大原则,便会把这大原则抽离了圣经的具体叙述,独立运用,偏离了圣经的整体信息。他提出这三个聚焦映像,可以让基督教伦理学在运用新约圣经时,稳固地站立在新约的完整叙述上,不受其他思想影响而有所偏离。
诠释工作:把经文关联到我们的处境
海斯在这个部分与神学伦理学者进行交流,讨论如何在伦理学中运用圣经,以及基督教伦理学的四重依据。*在本书第十一章第四节中,就这四重任务,他提出了一个规范性的检查清单,帮助我们诊断任何一个基督教伦理学的立论,是否健康地运用圣经。他接着在第十二章以五个神学伦理学家为例,用这个清单来分析及评价圣经在他们的神学伦理学内的角色是否恰当。这一章甚长,而且也只集中讨论他们对暴力与战争的伦理思考,读者在第一次读时也许可以暂时跳过,直接读第十三章,特别是第二节,这里是全书最关键的地方。
如何突破我们今天与新约经卷之间的时间、文化、社会鸿沟,让圣经今时今日继续就道德议题向我们说话呢?有些神学家采取的是一般原则的应用法。他们引用圣经时,主要着眼于一些在一般情境都能用上的大原则(如爱、正义、尊重人的尊严、圣洁等),或一些教义及神学架构(如上帝主权),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把圣经的道德精义用在今天的生活中。海斯非常反对这种使用圣经的方式,因为这样我们就不需要熟读圣经了(原书页300)。与此相反,他提出的是一个类比对应法。因为新约的主题是透过一个宏大叙述来表达,我们在用圣经时,更要注意的是各种叙事文体(原书页295),各种不同情境中的具体特定之处(particularity,原书页300)。新约的耶稣时代与使徒时代,都是以具体叙述为骨干,书信中的教导也是为了处理具体问题,有故事可叙述。我们今天面对的道德问题也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处于特定社会、文化、时代的特定教会,面对的是特定的道德议题。我们要仔细阅读圣经,充分投身进入经文的特定叙事世界里,把我们的群体生活放到经文所描述的那个特定世界内,然后蓦然回首,我们会在这个故事里找到我们故事的影子。在方法论上,这是一个类比推理法。我们设定圣经叙事中的重要人物与情节,是我们道德生活的典范。只要我们发现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类比地相当于圣经大叙述中的哪一个小故事,我们的应对措施,也应该类比地相当于那个故事的情节。因着道成肉身,新约圣经的永恒相关性乃是透过公元1世纪的犹太、希腊、罗马社会文化为载体。对于今天身处相异的特定文化社会的教会,新约圣经仍然发出上帝的话语,是穿过历史文化时空(类比推理法),但不是逾越历史文化时空(一般原则应用法)。换言之,道德诠释的步骤,是从一个圣经的具体情境直接连接到我们现在的具体情境,而不是先把圣经的所有具体情境提炼为抽象的精华,再回来应用到我们现在的具体情境。
这个方法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谁来判断我们对新约圣经的类比道德推理才是对的呢?历史上有很多滥用类比道德推理的严重事件,如欧洲人进驻新大陆,之所以抢夺印第安人的财产,就是引用以色列人进迦南为前车之鉴。海斯面对此一难题的回应是,一方面,所有诠释法都“没有一个万无一失的步骤”。教会是要在不断祷告、寻求、分享中来诠释圣经。诠释的好与坏,教会是要承担责任的。另一方面,“我在本书提出一个建议:就是认定三个聚焦映像,即群体、十架、新造为圣经故事的主轴,看看我们的解读是否跟这个中心主轴和谐一致”(原书页304)。
在第十三章的结尾,作者提出了另一个检查的清单,有十个具体注意事项,让我们诊断我们在伦理学中诠释圣经是否恰当(原书页310)。这项规则非常重要,读者宜谨记。
实践工作:以五个当代道德议题作示范
本书最后这个部分,大概是很多读者最感兴趣的地方。作者选择了五个议题(为捍卫正义而诉诸暴力、离婚与再婚、同性恋、反犹太主义和种族冲突,堕胎),按他提出的方法论,一一示范如何处理。作者选这五个议题也是匠心独运,他认为新约圣经对第一个议题的立场是最清晰及最坚定的,对第五个议题则是沉默的,对其他三个议题则介于这两者之间。因此,在方法论的实践上,五者的处理方式并不雷同;基督教伦理学的四个依据(圣经、诠释传统、当代思维、切身感受)之间的比重角色,在不同的议题中有微妙变化。所以,我们若仔细读完这五章,思维方式的训练也会是最全面的。
读这部分的任何一章,最忌讳的是先跳到结论,看看作者的立场是否合我们的胃口,然后再决定读与不读。一个愿意活在圣经权威之下的信徒,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相反,最好跟着作者这个资深教练,在每个议题上把伦理学的四重工作这一系列基本动作做完,然后再审视自己的结论是否与作者一致。
诠释圣经与教会生活相互为用
这本书最重要的特点,是对“信仰群体”生活的高度重视。(作者比较少用“教会”一词,因为这个词会引起很多不相干的联想——管治体制、教派文化、组织与权力,等等)新约圣经关心人的道德生活,首要是关心群体,而不是个体,因为上帝要塑造一群子民,一个群体(原书页196)。当一个教会把新约的信息落实在教会生活中,这个教会对新约圣经的领悟力与诠释能力会因此而提高。上帝的心意不是要增加我们的知识,而是要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对圣经正确的道德诠释,必然包括了实践。在实践中,教会的生命得到改变,因而对圣经更加敏锐。承载上帝话语的是基督的身体,是教会,不是孤立的个人。所以,对圣经的道德诠释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群体活动。同理,圣灵启迪我们明白圣经的现今意义,对象是教会,不是孤立的个人(原书页305)。诠释圣经与教会生活相互循环加强:愈能实践圣经的教会,就愈能诠释圣经;愈能诠释圣经的教会,就愈能实践圣经,彼此相生相长。
因此,作者在本书最后部分讨论五个当代道德议题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为了让我们听道及明道,更是让我们行道。教会生活必须反映出我们对这五个议题的立场、解决办法及甘心乐意的付出(作者对教会如何处理堕胎问题的讨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我们要在群体生活中把耶稣的救赎活出来,以正面行动在社会作见证(不只是去示威抗议),让世界看到这些艰难的道德问题是如何可以切实地得到解决。我们要让社会人士在教会中看到大能的福音,而不只是听到据说是大能的福音。
一本我们不必完全同意的必读书
严格来说,这本书包含的不只是新约伦理学,而是给予新约圣经显赫位置的神学伦理学;作者熟悉神学伦理学的方法,而且在书中不断紧密运用。本书虽然很长,但构思缜密,前后一气呵成,章节段落层次分明,不同环节紧密相扣,纵横交织。这本书旁征博引,学问博大深邃,但作者并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非常流畅易明的文笔娓娓道来,可读性非常高。神学院老师、牧师传道人、教会领袖、平信徒,都应人手一册。不是读完一次就可以放下,而是需要不断回来重读反刍。海斯坚定认为,认真的读经生活会冲击我们生活的安舒区,挑战我们根深蒂固的信念,所以有些教会及信徒会选择与圣经保持“安全距离”;但我们若立志要作耶稣基督的忠心门徒,则别无选择。读这本书,要有愈读愈不安的心理准备,但不安过后,是心态的彻底改变。
本书必须整本都读,但读者若短时间内没办法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希望有一个快速阅读法,笔者有以下建议:在第一部,必读第一章外,再选读其他任何两章;第二部,两章全读;第三部,读第十一及十三两章;第四部,选读任何两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