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超级育儿师兰海力作,全面而透彻阐释超其教育理念与实施技巧,告诉你这样和孩子定规矩,陪孩子走过童年,要正面管教,孩子你慢慢来)

書城自編碼: 220002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家教方法
作者: 兰海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720054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13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4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1.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炙野(全2册)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80.3
女人的胜利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7.4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73.7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5.2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2.8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9.7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7.9
周易
《 周易 》

售價:HK$ 45.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7.4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
+

HK$ 59.7
《超级保姆育儿法:规范和塑造孩子良好行为的五项指南》
+

HK$ 74.9
《超级育儿师》
+

HK$ 91.0
《今天怎样做德育——点评88个情景故事》
+

HK$ 85.3
《真正的陪伴:爸爸教育孩子的9个关键词(著名教育专家窦桂梅(清》
+

HK$ 75.4
《教师阅读力》
編輯推薦:
超级育儿师兰海力作
全面展现她的教育之道和教育之术
揭开兰海在《超级育儿师》里
让孩子迅速转变的秘密
本书特点:
极具启发:教育在这里不是枯燥的说教,在一段段真实可感、正在发生的故事中,全面阐释专业的教育理念和实施技巧。
专业点评:数百条画龙点睛的教育点评,犹如你在遇上问题时,兰海第一时间告诉你正确的教育方法。
真实实用:20多个实践案例,10多次实地活动,故事描述实操性强,让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贴入生活情景中,趣味精彩的故事背后是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兰海观点:
1.成就动机过重的孩子,常常回避尝试,也难以面对失败。根源往往在于父母过度关注孩子学习分数或比赛结果。
2.养育孩子是父母第二次成长的机会,虽然有时候是被迫的。
3.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他自己的努力,也需要父母的坚持与相互合作,甚至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
4.冰冷的家庭里不可能带给孩子需要的温暖。
5.沟通是家庭和睦最重要的环节,沟通带来的情感释放能使家庭充满活力。
6.父母从事的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我们成为父母却不需要上岗证。
7.孩子没有权利选择谁做他的父母,父母却有责任成为孩
內容簡介:
孩子们为什么都会听兰海的话?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一本全面而透彻阐释兰海专业教育理念
与实施技巧的独特之作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带你走进兰海的教育世界
本书记录了兰海教育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在一段段生动可感、正在发生的故事中,兰海透彻而全面地阐释了她专业的教育理念,并展示出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实施技巧和丰富经验,为您带来观察儿童的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兰海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硕士学位后,回国创办上濒教育机构,致力于用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我们的孩子。六年来,在上濒的课堂以及活动训练营里,发生了太多让家长意想不到的成长故事。在兰海面前,内向孤独的孩子可以滔滔不绝,叛逆期的孩子愿意顺从,撒谎的孩子变得诚实,早恋的孩子能健康成长,爱打架的孩子成为了弱者的保护神,不爱学习的孩子渴望知识,胆小自卑的孩子开始胆大自信,调皮捣蛋的孩子变得创造力惊人……而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孩子的心理、言行、个性的深入了解和把握,所以兰海总是对家长说:“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兰海在这本书中探索的主要问题有:
如何观察孩子的行为,并发现行为背后真实的情绪表达?
如何发现孩子不听话的真正原因,即孩子的行为动机?
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遵守各种规则?
为什么不能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
父母应该如何“狠心”和“忍心”?
孩子为什么要听话?到底要听谁的话?
怎样让孩子学会正常地认输?
面对老师,父母怎样才能平等沟通?
如何面对孩子与老师的严重冲突?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早恋?
软弱的孩子就应被迁就吗?
如何让胆怯的孩子大胆地做决定?
如何让孩子平等地和他人交往?
怎样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积极思考?
怎样让孩子理解社会存在的竞争?……
我们每天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都是即兴的,而非彩排好的。兰海这位总是能点到孩子“软肋”上的超级育儿师,把儿童教育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并以她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和造诣,带领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收获关于孩子教育的全新感受和体验。
關於作者:
兰海,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心理学系,2002年回国创办上濒教育机构。在个人成长规律和心理研究的基础上,兰海将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方法融会贯通,探索兼具中西特色的“新教育法”,推出了“无痕教育”、青少年“通识教育”、青少年拓展训练等教育项目,并针对教育现状,开发出了青少年成长顾问项目、父母成长课程和教师培训课程。十多年来,因着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互相促进,这些项目和课程均取得良好效果,她引导家长积极面对孩子的成长,陪伴和带领上千名孩子走上自信、快乐的成长之路。
兰海担任多家杂志、机构和网站专家顾问,2013年出任中央电视台《超级育儿师》节目中的育儿师。出版有《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和《孩子需要什么》。
目錄
再版自序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原版序言她让快乐与成长相伴

第一部分爱你没商量

为孩子来咨询的家长
一个全职妈妈的故事
和静静的第一次见面
这不是真正的爱
早恋爱情影响力
治疗受伤的海希
-大雨中孩子暴露出的问题
九点综合症
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学会认输正视失败
学会给孩子爱与自由

第二部分 爱孩子也需要懂得和明白

丢失的林业
留守儿童行为的背后
一分钟后我们结束了演出
不写保证的子庄
面对老师父母该如何说
面对胆小沉默的浩浩
-对浩浩之事的总结
开修的作文比赛
李达的三大憾事
性格迥然的两个小女孩
爱出风头的帅哥毅然
理想

第三部分 视野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

如何赏识你的孩子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
胆怯的希希露出了笑容
活书阅读十分钟年华老去
翅膀的命运是上濒
在游戏中学会积极思考
-你的愿望是什么
让孩子们做面试官
晓寒与老师发生严重冲突
变化
当孩子集结到夏令营
认真的孩子最动人
孩子们打起来了
雁儿 大家不再迁就你
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天

第四部分 孩子进入世界的秘密通道

静静出国前的困惑
人生中的第一剑
建筑把世界打开
孩子们的潜力让人吃惊
让孩子体会自己的强大
+必须承担的后果
-章鱼交给我的超级任务
孩子也会有深刻的思想
语惊四座的巴以问题讨论
玩 就是一种教育
关于海啸的一堂讨论课
成立剧组
开拍上濒的表情
我们坚持下来了

第五部分未来——我们要去创造的地方

准备好了吗
梦想成真
未来我们要去创造的地方

后记 上濒迎风的翅膀

附录
家长和孩子的心里话
內容試閱
自序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再版这本五年前出版的小书的冲动产生在今年的夏天。此刻,窗外万籁俱寂,冬夜已深。当我打开电脑,准备写下这份再版序言时,我的思绪也不禁回到故事的开头。
那是今年的五月份,我和孩子们开始酝酿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都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世界,对,让自己开始改变世界。这个活动就是我们改变世界的一个小小尝试。
这些孩子,最大的已经读到大一,最小的才读初二。此时学期尚未结束,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孩子们,首先遇到的是开会问题。还好,高科技帮了我们的忙,网络会议成了我们这个小组织经常使用的工具。为了照顾我,孩子们把会议时间定在北京时间每周五晚上六点,而这是我最为方便的时候。每当那个时候,不同时区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我仿佛觉得全世界都在聆听我们的讨论。实在赶不上的孩子会通过收听会议录音来确认不错过每一次的内容,严谨细致的会议记录也保证每个人都能跟上进度。
通过几次讨论,孩子们把这个项目命名为“步steps”——希望一步步往前走,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为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元宝小学提供帮助。孩子们开始了组建团队,招贤纳士,寻找经费,联络学校,安排行程路线,进行课程准备,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在稳步推进。
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让大人们感知到他们的努力。“大人们总说改变世界太难。”这是“步steps”项目书的第一句话。拿着这份计划书,他们获得了当当网免费提供的300本图书,还得到了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资金援助。他们设计了严谨的面试题目,考察应试者是否有能力完成任务;通过对大方县元宝小学进行问卷调查,他们努力设计最适合那里孩子的课程。他们备课,买物资,定出发时间,最后还召开家长会,让每个家庭知道他们的孩子要去做什么、怎么做。
孩子们取笑我这次是真正的“顾问”,因为我通常只会提问,提出各种可能遭遇到的困难。当然这些熟悉我的“后妈”状态的孩子们也早就习惯了我的袖手旁观,因为他们自己能行。项目最后阶段的教案确认、行程制定和物资准备,以及最应该参加的家长会我都没有参与,彼时我正在遥远的德国,我深信孩子们能够做好一切。
当我再次和孩子们相遇的时候,已经是在大山深处的元宝小学。
学校位于山顶,只有一辆由指定司机开的小面包车能开上去,从山脚徒步而上则需要一个半小时。我到达的时候,孩子们正在上课。他们把元宝小学的孩子分成高低两个年龄段,设计的课程是北京文化、创意美术、天文和阅读——当年在上濒的这些课程让他们收获颇丰,今天他们渴望把自己的收获分享出去,让山里的孩子也了解外面的世界。我看见孩子们把桌椅摆放成易于交流的位置,以便活动能充分展开。在上濒曾经玩过的游戏,他们和这里的孩子一起玩。
白天,孩子们上课做活动,晚上则一起备课,或者修缮校舍。我们就在老师宿舍打地铺,房子旁边就是厕所,每次去厕所,所有人都需要屏住呼吸,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有一个孩子就直接住在厨房里,大家自嘲说每天都在饭香中睡去,又在厕所味道中醒来。
但是每一个孩子都很快乐,也很坚强。他们平时的生活条件比这里不知要优裕多少倍,但他们没有抱怨,也没有吃惊。他们说,正因为小时候和上濒一起去过不同的地方,才练就了能适应环境的本领。是的,他们从小到大和我一起到过农村,去过城市,在德国、意大利闯荡过,也在北极村流浪过……丰富的经历让他们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既能向别人学习,又能坚持自己。
而他们,就是五年前我在《嘿,我知道你》中描写过的孩子们。五年前,我写这本书,是为了表达我的教育理念,也是为了给孩子们留下一个成长的备忘录,因为我坚信这些孩子会有美好的未来,而他们今天的表现甚至超出了我当初的预想。在那个暴雨如注的上午,送菜车不能上来,我们也不能下山,孩子们仍然乐观如常的时刻,我想到再版这本书,我要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能在我的书中经历上濒孩子所走过的路。
五年来,我开始慢慢从台前转向幕后,因为上濒有更多的年轻老师能够给予孩子足够多的价值和力量。我进入到一个新的研究和探索体系,就是家庭教育。同样的孩子,为什么在上濒和在家里的表现如此不同,是因为环境的改变。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不同,方法不同,孩子在上濒能够感受到尊重、规则和自由,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望能够被激发出来。这些改变的方法除了能让更多的教育者掌握以外,是否适用于家庭?是否能够让更多的父母参与进来,通过自己的改变为另一个生命负责?这也是我把再版书名改为《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的初衷。
一直以来,总有人问我到底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在我眼中,教育是不能用成功与否来定义的,教育应该是帮助每个孩子不断感受生命的美好,帮助他们逐渐释放生命的力量,并且获得幸福的能力。教育不应该是一个点、一个结果,而应该是一个过程,一个随着生命不断变化和成长的过程。
五年前,我固执地用小说的方式来记录我在上濒经历。今天我仍然坚信,教育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之中,它绝对不仅仅是父母或教育者的事,而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又都在用自己的行为体现出某个阶段教育的成果。
2013年,“上濒十年”的那个夜晚,我对自己说,兰海,你真的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我找到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而且还有能力把它做好。这些天,我在杭州,《超级育儿师》第一季已经进入最后的家庭拍摄阶段。于我,《超级育儿师》并不是“拍摄”,而是得到机会如此近距离地走进八个不同的家庭。这是一份上天赐我的厚礼,它充满挑战和压力,也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认识生命。
五年前,面对孩子,我说:“嘿,我知道你。”五年后,我会问自己:“嘿,我真的知道孩子吗?”重读这些自己以前写下的文字,我仍然激动不已,故事里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们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我愿意把这一切重新与更多的父母和孩子们分享,此次重新修订再版,我最想说的是:“亲爱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因为你们,我才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一次未知的旅行;感谢你们的爱,让我有远行的自由和力量,以及可以随时获得温暖的家。

兰海
2013年11月25日凌晨



一个全职妈妈的故事

走出地铁站,重返阳光,我加快脚步朝着电视台的方向走去,回忆起第一次录节目的紧张,不由而笑。
“兰老师来了,真准时。”《成长在线》的编导李阳从录播间走出来和我招呼,穿着依旧没有改变风格,还是那么瘦弱的身躯,还有那豪放的笑声,这个男性化的电视人。
“当然,这是我的良好习惯,都这么久了,你怎么还是不直接叫我的名字呢?又不是不知道我不习惯名字之外的称呼。”我观望四周,找了个座位来安慰我那被高跟鞋压迫的双脚。
李阳凑了过来,和我闲聊起来。星座、美食、打折信息,女人们共有的话题,聊得不亦乐乎。看了看手表,她把录制策划文案拿了出来,开始进入正经事,“兰海,我们今天就讨论上周发给您的那个案例,听听你的想法。”李阳对我的称呼改得倒挺快。
我表情瞬间也变得严肃起来,“嗯,这个案例选得很有代表性,也很有意思,我已经与那孩子和他妈妈见过面了,不过事情并非像案子本身看上去那么简单,你们做好心理准备吧。”

案例来自北京一个家庭,从妈妈打来的求助电话中记录到:
她觉得自己十岁的儿子性格太内向,每天回到家一句话也不说,对她说的话也听不进去,我行我素。而这段时间,她意外发现儿子常偷拿家里的钱,却只拿5毛、1毛的小钱,平日在家也常偷偷摸摸地找东西、藏东西。为此,爸爸打过他。但妈妈抱怨丈夫只会打儿子,根本不会教育孩子,所以孩子在家才什么话也不说。对孩子的行为,妈妈很苦恼,而对丈夫的的沟通,妈妈又很无奈。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妈妈的烦恼,而实际上孩子的反常行为更彰显出其非常态、复杂的内心,现象背后一定隐藏着更大的原因。果不其然,在我约见完毕之后,事情一步步明朗起来。
我继续在录播间里滔滔不绝,“上周当我约见这家人时,发现情况和案例记录完全不同。这个“沉默内向”的孩子在我面前却是个话痨!我出于礼貌,略表现出对他生活、朋友上的关心之后,他就毫无节制地狂侃了20分钟,其间内容涉及了朋友、老师,爱好,还有自己发明的课间游戏,等等。谈话期间,排除我特别准备的“招数”,我从任何一个角度都看不出他的内向。”我喝了口水,从大家的表情里我看到了不解和吃惊,于是我放慢了语气,“一个人在两个环境下的表现不一样,那只能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家”的环境有问题,“妈妈”塑造的环境让他没法表达。” [通常会设计两个不同环境和孩子进行同样的活动,以便得知孩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是否相同。如果有差异,就需进一步探求环境的哪些因素进行变化。而这些变化就是导致孩子行为不同的原因。]
“环境到底有什么问题呢?”李阳已经按捺不住了。
当我结束和“话痨孩子”对话后,他妈妈带着一脸不解推开我房间的门,虽然她在外面听不到我和孩子的具体交谈,但房间里传出的笑声足以震撼她。 [我们尽可能让父母看到孩子在其它场合的表现,这样才能让父母看到孩子的另一面,才能相信自己孩子的另外一面。]而随之,我要讨论的话题也不再是孩子内向、拿钱的问题,而是这个家庭到底给了孩子怎样的环境。
“这是一个全职妈妈的家庭。”我回答。
“全职妈妈?这很正常啊,难道是问题的关键吗?”李阳略有失望。
“对,这正是关键!全职妈妈放弃了工作,在家照顾家庭和孩子,父亲们则承担了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但在中国目前状况是,谁挣钱谁就牛,而全职顾家的人似乎就会低一等。”从大家的反应来看,他们对我的观点大为认同,我自顾继续,“问题在于,赚钱养家的那一方和全职顾家的那一方都认为相夫教子是件很简单的事,如果这都弄不好,那就彻底没有价值了。”
“所以,她会觉得有压力而非常紧张,是吗?”另一个年轻编导问到。
“对,因为全职妈妈 [个体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影响了父母对待孩子的心态,也就随之造成了行为的变化。]的安全感来自家庭,孩子是否出色是她的成绩单,于是她们会把压力传递给孩子,将孩子全部行动都锁定在眼中,生怕出任何差错。但对孩子来说,家本是放松的地方,而回家后却有一种被监视的感受,自己任何一种情绪的表露都会受到强烈的反应,所以他们选择了不表态而沉默。”
“我似乎能理解他妈妈的感受了,可他爸爸呢?为什么他也会老打孩子呢?”李阳越发好奇,凑到我身边来了。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家庭中所需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已为人父的男人。而事实上,平日忙到无法顾家的爸爸内心其实是愧疚的。当他回到家后,希望听到孩子的好消息,结果妻子却总在诉苦和抱怨孩子这些在他耳中就变成了妻子对他平时不顾家、不管孩子的一种埋怨。对他而言,最直接的‘管’就是‘打’,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可这其中的‘打’很大部分是打给妻子看的。”
“天啊,这孩子简直成为了个道具,还肩负着爸妈双重压力。”李阳一边做着记录,一边愤愤抱怨。
“对,这就是孩子不说话的症结所在。”我还没有来得及说下去,李阳立即打断了我,“那拿钱和这事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了,他每次都只拿5毛、1毛,能买什么呢?而且频率都不高,他只是想通过这方法引起父母注意。一般来说,现在钱包里多几毛、少几毛谁会发现呢?可这妈妈多么细心啊,,你可以想象她平时‘监督感’多强了。” [孩子的行为不会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要结合父母行为来研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你是说孩子想吸引父母的注意? [分析孩子行为的第一步是需要问自己: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行为本身,应该是行为背后的原因。]他妈妈这样一心扑在他身上,他还觉得不被关心吗?”李阳一脸狐疑望着我。
“关心,什么是真正的关心?”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我这段时间对此思考而带来的难受、偶尔的愤怒都被再次触发,“是的,独生子女的现状让父母对他们显示出强烈的爱和关心。但他们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和学校表现,有人关心过孩子什么时候开心、什么时候难过吗?会和孩子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和痛苦吗?没有!”我一时有些情绪激动,声音大了起来,“父母举着一面大旗,‘为你好、为你将来好’,就可以完全不顾孩子现在的感受吗?如果你的上司每天只关注你的业绩和工作成果,其他什么都不过问,你会认为他在关心你吗?”
“遇到这样的领导,我早不干了。”编导们不屑地回答。
“你们可以不干,可孩子们能‘不干’吗?能‘跳槽’吗?不能,他们只能承受,别无他法!”
“那你说父母该怎么办呢?”李阳试图把我从蔓延的情绪中拉回来。
“首先,父母要先问问自己,每次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更要明白这是孩子一时的物质或心理需要,还是成长的需要。” [很多时候父母的行为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或者是孩子的需要,但却遗忘了孩子成长的需要。这三者的差别导致了教育行为的偏差也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收获。] 我开始案例总结。
“请举个例子。”编导提出要求。
“比如说在我们营地活动中,任务有难度,但我对孩子们都挺‘狠’,绝不手软。”李阳打断我,开始调侃,“兰海,我可看见你和孩子们在一起,那叫一个乐啊,你还狠?”
“我是该闹时闹,该严时严。”我笑了起来,“因为任务难度大,孩子们身体上受了点苦,但他们自己并没嚷嚷,可父母心疼了,看不下去了,想让孩子退出任务。这个‘退出’行为就是满足父母内心需要,而不是孩子需要。如果是孩子忍受不了,要求退出,这才是孩子的需要。但如果这强度的锻炼对他的成长是种需要,那作为父母,你是看到孩子一时的需要,还是成长的需要呢?”
“那现在有大量的全职妈妈,你有什么好建议呢?”李阳紧跟话题发问。
讨论到了尾声,我摆正了身子:“的确如此,特别是在发达城市,全职妈妈数量直线上升,由此引发出系列教育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全职妈妈需要保持和社会接触,积极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处理和孩子之间和丈夫之间的关系。] :首先意识上,夫妻双方应达成共识,在家照顾孩子和在外获取经济来源,二者对于家庭的贡献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罢了,这样双方心理状态才会平和。其次,即使在家相夫教子也一定不能忘了和社会联系,需要关注了解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只有让自己感受到生活的召唤,才能传递给孩子同样的情绪。孩子回到家,希望看到的也是生活积极的妈妈、了解社会的妈妈、一个在学习进步的妈妈。而这个案例里的妈妈,她的紧张带给了丈夫紧迫感,而本来开朗的孩子在这压迫感极强的环境中也不得不封闭自己。”
讨论完毕后,李阳八卦起我,“兰海,那你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啊?这个突发问题,让我大笑起来,“我,我一定是懂得什么是‘爱’的妈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