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用最胡说八道的方式,解剖各类心理疾病和有病的社会.《明镜周刊》非文学类排行榜第1)

書城自編碼: 206894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諮詢与治療
作者: [德]曼弗雷德·吕茨
國際書號(ISBN): 9787807639299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0/117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软精装

售價:HK$ 100.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12.7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102.4
无端欢喜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8.2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5.2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9.7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5.8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7.8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1.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9.2
《强势:如何在工作、恋爱和人际交往中快速取得主导权?》
+

HK$ 95.4
《走出悲伤(《时代周刊》评选的“最治愈”心理专家之一,讲述一段》
+

HK$ 95.4
《催眠师手记》
+

HK$ 95.4
《催眠师手记(《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姐妹篇,国内第一部心理推理》
+

HK$ 92.8
《心的处方笺(村上春树的心灵导师,亚洲唯一一位具有世界级声望心》
+

HK$ 129.9
《性、谋杀及生命的意义(我们爱谁、恨谁,为什么会杀害和拯救他人》
編輯推薦:
希特勒和萨达姆,到底是不是发了疯?
公务员和精神病,谁的智商更高?
是疯子疯了?还是人活得太正常,所以才有病?
德国最畅销的心理学图书
教我等在疯狂中洞悉人性
德国最权威的图书排行榜——《明镜周刊》非文学类排名NO.1
德国最专业的心理学大师,32年经验,著1本书
作者严正声明:
同类书中最好读最有趣的一本——
在欧洲,无论是皇室还是屠夫,都表示读懂了
內容簡介:
德国《明镜周刊》连续10个月非文学类排名NO.1!
最专业的心理执照医师,32年著1本的经典之作!
人活得太正常,憋着憋着,就得憋出点神经病来。
尼采说过,一个人疯了,那是不常见的事,但发疯,对于团体、党派、民族和时代来说,却是常见的事。

于是,真疯子在墙内画圈圈,假疯子在墙外装13。一部分“正常人”比狂躁病人更狂躁,发动了战争,制造了恐怖主义,创造了“伦敦雾、北京咳”,另一部分比阿兹海默氏症更迟钝,迟钝得跟风骂街,迟钝地在人群中拍着巴掌、迟钝地当着沉默的大多数,然后迟钝地被拉去相亲、结婚、生子,再去繁衍麻木的下一代。
所以,曼佛雷德这个古怪的德国老头说,塞翁发疯,焉知非福?

在本书中,这个古怪的德国老头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奇特而神秘的精神疾病世界:痴呆症患者很纯情,成瘾症患者很讲面子,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颗高度敏感的心,抑郁症患者单纯得让人动容,狂躁症患者魅力无穷……他向读者介绍了患者们是怎么看世界的,也风趣幽默地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更诚恳地告诉我们:人性是何等之复杂。他对全世界“正常人”敲响的警钟,揭露了一个埋藏已久、震惊世界的秘密——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疯子,而在于正常人!
因为活得太正常,没有了个性和想法,所以才有病!
如果疯子是“正常”的,难道是我们疯了?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们?他们在隐瞒什么?我们每个人的“疯狂”又潜伏在何处?……
關於作者:
【德】曼弗雷德·吕茨。专业研究“疯子”长达32年,德国享有盛誉的精神科主任医师、伯恩大学博士、心理疗法医师。
脱下白大褂,他是个有品质感的50后,是个有血有肉的德国式纯爷们,是赫赫有名的畅销书作者。
他的多本心理学畅销书被译为多国文字,在地球村的各个角落广泛流传。其中,《疯狂》一书已由德国居斯特洛出版社推出了第七版,依然在德国最权威的图书排行榜——《明镜周刊》非文学类排名第一。
目錄
前 言 精神科大夫也是纯爷们
序 曲 走进精神病学——你还在当“麻瓜”吗?
引 论 精神病人思维广,非正常人欢乐多
第一章 真疯子在画圈圈,假疯子在使劲装——社会中的疯狂
一道精神病院的院墙,成了这个世界华丽丽的分割线。
院墙里的人在画圈圈,院墙外的人在使劲装。
院墙里的人拼命证明自己没疯,想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院墙外的人拼命说自己疯了,为自己胡作非为找幌子。
这个世界到底是谁疯了?谁才是精神病?
第一节 装疯
1 本?拉登、萨达姆的脑子到底想过什么? ——完全正常的疯狂
2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太“正常”死得早 ——你是个正常狂吗?
第二节 卖傻
1 高帅富、小仙女和怪咖们——完全正常的卖傻
2 洗刷刷小姐和“困茫”——卖傻的正常人
第二章 为什么要进行治疗?如果要,需要多少?——关于精神病学、心理治疗的意义和胡扯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无论你有没有毛病,反正去检查都能查出点儿什么毛病来??
咳咳,各位精神科大夫,别让节操掉了一地??
得了精神疾病也是好事儿?
大夫的诊断不是圣旨,难道是手纸吗?
今天,你抑郁了么?干活儿能治抑郁?额,难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么??
你有病啊!你有药啊!??话说,精神病药,到底有毒没有?
第一节 为什么要治精神疾病?
1 放过那些没挂号看病的人——怎么证明你不是“精神病”
2大智若“疯”——如何区分天才和“精神病”?
3 精神病学是如何“破土而出”的?
4 诊断不是圣旨,难道是手纸吗? ——关于专业诊断
第二节 治疗哪些精神疾病?
1 精神病学的小世界——我的大脑和我
a塞翁“发疯”,焉知非福
b人,人的大脑,生活是如何运转的?
2 伟大的自由王国——我和我的大脑
a精神病院里的“小白鼠”——精神病人的自由
b病人和大夫,谁才是主子?——精神病人的尊严
第三节 如何治疗精神疾病?
1心理疗法——一种又费银子又费时间的医患关系
a往事,是否并不如烟?——精神分析
b为什么越“肤浅”,反而越有效?——“行为治疗”
c您究竟为啥这么郁闷呢?——系统化革命
d豁牙女人告诉我的秘密——如何与精神病打交道?
2身体疗法——为了治愈灵魂,去治疗身体?
a药到用时方恨少——精神疾病药物
b天将治疗精神疾病,必先劳其筋骨 ——劳动疗法
第三章 所有的诊断和所有的疗法
弱弱地问一句,你死过么??临床上啥叫“濒死体验”?和泡菜国电视剧里的苦情戏一样吗?
精神病人和德国公务员比,谁的智商更傻一点?
“把人弄成精神分裂”,这从原理上讲,可能吗?

哎呀,你说我是去当美国总统,还是去接班大明王朝总书记,还是去梵蒂冈做教皇更合适?纠结死我了??唉,都怪朕这些年来一直优柔寡断无法决定,让尔等平头百姓苦等这么久,实在过意不去啊!
第一节 大脑生病——拍拍后脑勺,治不了精神疾病
1大脑里住了一条变色龙——侦查工作
2你玩过“濒死体验”吗?——急性损伤
3 谁都有变傻的一天——早老性痴呆症
4难得糊涂才是福——如何与痴呆症打交道?
第二节 上瘾——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挡
1 公司、老婆和驾照,到底哪个更重要?——酒瘾
2 小心被自己的眼睛骗了——戒断
3 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挡——瘾症的治疗
4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瘾症患者——如何与成瘾者打交道?
第三节 精神分裂——闪闪发光的精神疾病
1 精神病人和公务员,谁更聪明?——探究精神分裂
2 你是变态还是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的治疗
3 能不能真正“把人逼疯”?——心理学上的“反应停”灾难
4 和“精神病”聊人生——如何与精神分裂者打交道?
第四节 抑郁、狂躁——自从得了精神疾病,明显精神好多了
1 今天,你抑郁了吗?——抑郁症
2 你想过自杀吗?——自毁念头
3 联邦国防军简直弱爆了——关于躁狂症
4 自从得了精神疾病,明显精神多了——如何与躁狂症者打交道?
第五节 精神障碍——“精神病”主治一生
1 创伤+恐惧+强迫 = 没人疼的精神疾病
2 吃饭、喝水、性生活——与基本需求相关的精神疾患
3 装模作样和装疯卖傻——戏剧性的精神疾病
4 从什么时候起,“精神病”变成了一句骂人利器
终 曲 正是因为您的存在,这个地球才不会面临太大麻烦
后 记 重口味不是问题,重口味得没有方向才是问题
名词索引
內容試閱
编者序 :在疯狂中,拾遗人性最初的美好

你在开始看《疯狂》的时候,如果笑得腹背抽筋,呲牙咧嘴,那么你很有幽默感。如果你看完了《疯狂》的全书,还笑得满地打滚,那么其实你什么都没看懂。如果你看完全书,忽然发现脸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有泪水,你总算看懂了《疯狂》的第一层了。如果你看完全书,笑也笑过了,泪也流过了,忽然怔在哪里,忽然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那么你看懂第二层了。如果你看完了《疯狂》,默默地坐在那里,你感到无处可去,你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无奈,那么恭喜你,你看懂你三层了。

原本只是想凑个热闹,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自己。林清玄说,爱,是我们一生的追求。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更温柔。
——题记

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编辑,我是抱着“看看疯子们都在想些什么”这种凑热闹的心态,开始了对这本版权书的关注。书读至第一遍,我像是在看周星星的喜剧,对着电脑屏幕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旁边的同事以为身边真的坐了个神经病……想来也许只有德国作者,才能用如此高级黑的手法,将精神病学,这个实质略显枯燥和高深的领域,讲得专业而不失有趣。

然而随着细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我再也笑不出来了。深夜翻至“终曲”这一章,抬头竟然满眼泪花。像是一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处处流光溢彩,处处奇特古怪,然而醒来却发现只有四个字——悲辛无限。

一个享有盛誉的精神科主任医师,花了32年时间,和精神病院里那些形形色色的疯子打交道。还记得那个院墙内的世界吗?痴呆症患者很纯情,成瘾患者很讲面子,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颗高度敏感的心,抑郁症患者让人动容,狂躁症患者有让人着迷的经历……他们是“非正常人”,却是如此真实地绽放过,而院墙外的我们呢?有多少未曾老去的生命,连尝试着绽放都没有过。

我们把那些“真实而奇异的人”关进精神病院,而院外的我们,带着自诩“正常”的徽章,却对任何疯狂的事情都已成习惯。我们的身边没有院墙,从北京到开罗只需要一张12小时的普通机票。然而,我们的灵魂却和院墙内的疯子没什么两样,习惯了每天按照别人制定好的时间表生活,习惯了这些规则道德边边角角的束缚,习惯了成天抱怨却没有出走的勇气。

每天正常吃饭、正常上班、正常跟风骂街、到了岁数正常地被拉去相亲,然后正常结婚生子……我们正常到,已经意识不到自己很正常。年轻时,我们心里也有个声音,极力呐喊着却始终被我们忽略,直到最后消失不见。我们终于都成熟了。头破血流后,融入社会开始了正常生活,庸庸碌碌直到老死都不会再想起。
你看见那些尚还年轻的人了吗?还未老去却已经习惯了回忆。“敢不敢说,我一定与众不同”,几乎是一个世纪之前的模糊回忆。

我们都还未老去,却在“正常”中习惯了沉溺。当人们脸上的面具越来越华美,恐惧就像一种疾病般流行开来,无人幸免。那些思维和我们不一样的人,那些言行和我们不对路的人,那些形单影只离奇古怪的人……我们建立了那么多流浪猫流浪狗协会,却无处安放那么多流浪的灵魂。

他们不是变态,只是暂时或终身脱离“正常”生活;他们不是避之不及的“瘟神”,只是言行思维“和我们不一样”。或者不应该用“他们”这个词儿,应该用“我们”——谁敢打包票,这辈子不和精神疾病扯上半毛钱关系呢?
一切都是这么矛盾。从混沌初开后就未明朗过。不是忙着生就是忙着死。那为什么忙着忙着。我们却忘了人性的初衷。


而这些文字和心跳,带给我们的东西也不该如此稀薄。除了安慰和迷恋,也许还有一份前进的力量和勇气,还有一份我们与生俱来,却渐渐遗忘的美好。

天 若 有 情 天 亦 老 , 人 太 “ 正 常 ” 死 得 早
——你是个正常控吗?


不仅仅有完全正常的疯狂,还有疯狂的正常人。这些人给自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正常控”——正常吃饭,正常喝水,正常上班,正常加班,正常恋爱,正常淘宝……嗯,总之一切都以“正常”为最高指导标准。用老辈人的口吻,这叫“和谐因子”,用年轻人的
标准,这叫“存在感低”……


不仅仅有完全正常的疯狂,还有疯狂的正常人。这些人正常喝水,正常上班,正常加班,正常恋爱,正常淘宝……嗯,总之一切都以“正常”为最高指导标准。用老辈人的口吻,这叫“和谐因子”,用年轻人的标准,这叫“存在感低”……

这些家伙,就算在火车上一连几个小时跟他们面对面坐着,也还是没在自己心里留下一丝划痕……至少连他们长啥样都没记住。这些家伙的格言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太高调
死得早!”

在学校里,这群人就是和谐低调的大多数,成绩不好不赖,永远默默地在平均线上飘着,不会让同学们觉得有威胁感。到了青春期,“正常控”的叛逆都是低调的:就算要把口香糖粘在老师椅子上,也会选择最低调的蔫不出溜的方式,绝不会弄个大闹天宫满城风雨。在家附近的洗衣店,长大的“正常控”们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女人就是要外表干净,管她内心是不是也干净得啥都没有呢!

再往后,“正常控”们正常地加入了事业编制,或者会成为大机构里的小会计,上班打卡后默默地戴上套袖,默默地让自己在办公室别太显眼。啥叫好衣服?就是既要得体,又要中规中矩,穿上之后让人没记住他穿的是啥,这才是境界!

当然,想要显得“正常”,那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要“高举旗帜紧跟时代发展”——这群家伙会跟风儿开通微信,或者在微博上跟帖骂街,有点儿批判性,但不会太过分。最后,“正常控”们正常地死于心肌梗塞,和周围的其他
“正常控们”一样,墓碑上写着:“生活得很正常,然后正常地走了,因为这本来就很正常。”当他们去世后,他们就算送到精神病院去。要是做心理测试,他们的测试结果就是“标准答案”,就是“完全正常”。外人有时候甚至没法确定,这群“正常控”们是不是还活着?于是拿起微信问候一下。如果是,怎么活的?不过八成他们确实以某种方式活着,只不过存在感比较低罢了。

我们不想鄙视这些疯狂的正常人,他们终究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黏合剂。他们是每条马路保持秩序井然的条件,也是所有统计学家的朋友——没有什么比异常数据让这些人更头疼的了。正常控就是标准模板,只要一对比,特立独行的人就能觉得自己确实与众不同。
不 过 这 些 和 谐 的 正 常 控 有 个 问 题 —— 他 们 不 喜 欢 和
自己不一样的人。对那群厌恶穿得花哨、大声叫喊、不守规矩的货色,我们这些“正常人”总想踮起脚骂娘:乱停车是你们,超速驾驶是你们,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占用左车道的还是你们!他们从不屑于跟这些人说话。不过一旦防线被冲破,我们这些温顺的公民就会变成复仇女神,发出正义的愤怒咆哮。心理治疗师保尔?瓦茨拉维克就讲过一个著名的“锤子的故事”:有个人想把一幅画挂到墙上,但是家里没有锤子,于是就想去邻居那儿借一把用用。但邻居是个怪人,总是寡言少语蔫不出溜的。于是这个家伙想,这个邻居说不定还骄傲自负、自私自

利,甚至老奸巨猾,就算有锤子,也不肯拿出来!真是太TMD不要脸了。于是他就按响这个不熟的邻居的门铃,急赤白脸地冲着那个惊呆的人吼道:好好留着您的锤子吧!

正常控们尽管正常,但可能会令人捉摸不透。最近有个哥们,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邻居吵架,竟然在小花园里把邻像俺们这种见不得流血,或者对老街坊下不去这样狠手的

好孩子,可以严重鄙视这哥们。在这个强调政治正确的年代,古老的耻辱柱又开始蹦蹬起来。中世纪人被绑在公共广场的耻辱柱上供其他人围观,身上还挂着一个写着他罪行的牌子,在现代人看来,这简直是惨无人道侵犯人权啊!但同时,我们微笑着在媒体上发表乌七八糟的公开言论,可否想过当事人心里有多难受?在中世纪的耻辱柱上,“罪人”只需站几个小时,而现在的牺牲品却要承受一辈子。以前的人们还有地方可躲,可现在随着电子媒体的传播,整个地球都是一个村了,您还躲哪儿去?

对于宗教审判,人们就像猫儿离不开腥儿似的,有一种发自肺腑的天然需求。当工业革命的烟筒开始代替教堂尖尖的屋顶,我们也逐渐把宗教审判民主化了。所有人都可以宣布其他人是老奸巨猾、人面兽心的恶魔,让人恶心的无赖,没药可救的异教徒。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宗教法庭因为希望保持自己令人畏惧的权威感,所以规则严厉,过程也非常谨慎。许多时候宗教法庭认为公正对待民愤的牺牲品是自己的任务。女巫迫害只出现在宗教法庭不起作用的地区,所以西班牙没这档子事儿,德国却有。而今天,没有一个法庭能让那些牺牲品为自己辩护。所以疯狂的正常人都态度强硬地坚持说,所有人,真的是所有人,都说他们说的话很正常。那么什么是正常呢?这是那些疯狂的正常人自己规定的。
所以不奇怪,那些“与众不同的人”就成了正常人的眼中钉。当然,如果这个“与众不同的人”是自己的领导,这种
“与众不同”就立马变成了“天生丽质”。这群厮就是再加十个胆子也不敢哼哼半句。


别人不一样的可怜虫当成出气筒。对上装孙子,对下耍大爷,疯狂的正常人那对此是相当了解啊……在他们看来,这是权利啊!简直就是天赋的人权——“难道不是俺们维持了整个社会的运转吗?难道不是俺们交的税负担了一切吗?难道不是俺们的绝对的顺从保障了所有人的安全和富裕吗?真是的……”于是这群厮就向外国人、残疾人,还有那些落寞的失败者开炮。他们射出的虽是话语,却比“愤怒的小鸟”还具有攻击性。他们可不是随随便便说的。在仔细检查其他人是否也思维正常之后,他们才会在同样正常人带来的愉快气氛中表达他们对这一切的正常思考。外国人最好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混得不好是自己活该,你不付出点儿什么,指望天上掉馅饼吗?还有残疾人,现在的孕中检查不是可以避免残疾儿出生了吗?“这些现在就不应该存在……”

这种圈子笼罩在一种发霉的小市民气息中。在古代的雅典必定也曾是这样,锡诺普的第欧根尼,在大白天打个灯笼从雅典所有的“正常人”身边走过,大家都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我在寻找一个人。显然,疯狂的正常人什么时代都有,他们来自各个阶层,其中也包括大夫。安乐死运动可不是纳粹发明的,而是咱们的白衣天使——精神科大夫。1920年,希特勒刚开始活动的年代,著名的“霍赫同志”和“宾丁先生”1一起鼓吹给“不值得生存的生命”一个“很好的终结”,从希腊文翻译过来就是安乐死(Euthanasie)——这个社会就够累的了,那些“不正常的亲们”就别在这儿捣乱了吧……作为一只白衣天使,从疾病中发现不足并尝试消除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从自己看事物的职业角度提取出世界观来,那就变成了蔑视人类的
“黑心恶魔”。

毫无疑问,这种思想感情比“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长久多了,简直是发自肺腑地嵌入社会的各个角落。上世纪50年代,那个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共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JamesWatson),曾经满脸严肃地提出这么个观点:对于那些低智商的人,生孩子就应该多交税!——这群低智商家伙的后代,不是明摆着给这个高尚的社会找麻烦吗?一直到很久以后从他那里传来所谓“黑人种族智商低”的言论,政治正确性才对他闭上了臭嘴。咱都是懂历史的明白人,谁还用“种族”这个没文化的敏感词儿啊!所以我们改了另一种更文明的说法,比如说
“外来人”。而“过多受到外来影响现在已成为从左翼到右翼的正常人所采纳的表达。

所有文化中都有疯狂的正常人。在土耳其的某些地方,如果闺女因为不接受老爸安排的包办婚姻而被父亲杀掉,哪怕这位老爸自己就不是什么好鸟,也没人会觉得他是精神出了问题。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某些地方,只要黑手党给出个“理由”,你就最好乖乖听话,到现在依然如此。Omertà,也就是“缄默法则”1,规定了“什么该说”,更规定了“什么不该说”。这倒是很对那些“疯狂的正常人”的胃口,因为他们还是喜欢做“沉默的大多数”,特别是在公共场合。

可是这些沉默的“小绵羊”也会变得很可怕。虽然他们什么都不说,可却会尥蹶子到处跟着跑。在传说中,几乎所有法国人都对希特勒和他那个叫贝当的老元帅恨得牙痒痒2。不过上世纪70年代初,法国人自己就出了研究这段历史的电影,稍稍地澄清了事实。在影片中人们可以看到,1944年初巴黎被德军占领,当贝当这个老狐狸从巴黎经过时,街道和广场上都是黑压压的人群。“整个巴黎都在为这个曾经的凡尔赛斗士欢呼。”两百万人出动了。这是在欢呼凯旋的队伍!四个月之后:同样一幅场景。不过这次是他的死对头——戴高乐将军在光复巴黎之后穿城而过。又一次两百万人出动。“哦也~~整个巴黎都在为解放者欢呼。”然后是旁白评论:“巴黎那时的居民就是两百万。必定是同样一群人……”

就内容而言,德国的正常人也是“激情挡不住”。魏尔纳?霍夫,那个主持文艺节目“上午酒(Frühschoppen)”的家伙——这是一个为二战后新生的完全正常的民主制度的完全正常的民主视野欢呼的德国节目——终究不敢大声嚷嚷了,因为他曾经以为纳粹时期的社会情况也是完全正常的,还做出了很纳粹化的评论。
乔治?奥威尔在幻想小说《19 84
》中描述了群体难以抵御的影响,以及作为个体要摆脱这样的群体漩涡是多么困难。疯狂的正常人爱鼓掌,特别是躲在人堆里的时候,那就更加肆无忌惮和有恃无恐。然后这些人就像被克隆出来那样,蚂蚁一样排列在历史的红地毯旁边,某个粉墨登场的“杰出代表”拍巴掌,而且自我感觉良好。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鄙视那些一直唾弃平庸的人了。然后他们就觉得自己人多势众,有权力统治那些偏离正常的五颜六色的小鸟。然后这群疯狂的正常人就开始轻松地窃窃私语了,这样,他们“正常”便富有了战斗性。

人们有点反讽地把这些人称作“正常控”,他们如此疯狂地正常,以至于带来了痛苦。至少对周围人是这样。不过这样一种反讽也可能很危险。因为这些顽固的正常控连幽默夹带的自我质疑都“正常忘了”。神经末梢永远高度紧张,也许有时候就是缺一点“玩世不恭”吧。因此,当他们坐在喜剧秀的观众中,大家笑的时候他们也笑。不必非得理解笑话,就可以在普遍赞同的气氛中感到很嗨皮。但当他们离开了活动现场之后,生活又变得像从前一样“满脸正经”。对这些人来说,永远做正确的事,从不乱停车是非常重要的,情调当然是不可能有的。“犯二”这个词儿对他们来说就是骂娘级别的侮辱。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