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3.4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內容簡介: |
潘石屹和各界精英畅谈这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从商业大佬到大众偶像,从意见领袖到文化名人,各路猛人汇聚一堂,聊关于这个时代的时事、经济、人文、环保等话题,堪称时代最强音。
和任志强、刘强东这样的商业大佬,探讨商海的风谲云诡、险象环生;和张颐武、龚琳娜这样的社会精英,探讨这个时代的跌宕沉浮、气象万千;和刘谦、佟大为这样的大众偶像,探讨个人奋斗的辛酸苦辣、世事艰辛;和贝志城、邓飞这样的意见领袖,探讨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喜怒哀愁。
虚席畅谈天下事,杯中酒空语不空。思想碰撞,畅所欲言,时事热点、时代善恶、财经话题,没有想象中的枯燥单调,取而代之的是睿智、幽默,嬉笑怒骂,妙不可言!
|
關於作者: |
他关心环境,倡导低碳;他既是潮人,也是娱乐达人;他坚守娱乐精神,又不爱媚俗;他是微博的话题人物和意见领袖;他憨态可掬,语言里常常暗涌着力量;他是SOHO中国董事长;他是粉丝1400余万的微博达人。
他是潘石屹。
优酷网是中国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是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的第一品牌。
|
目錄:
|
自序 站在这个时代的十字路口 潘石屹
序言
我眼中的老朋友
古永锵
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
01.价格屠夫,我叫刘强东
02.宿命之战
03.不打糊涂仗
04.潘氏“心灵鸡汤”
05.没有价格战就不叫市场
06.是同行就敞开了说吧
07.变了味的商业战争
08.有市场就会有战争
09.打还是不打,十分钟敲定
10.从沙漠这头到沙漠那头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01.红墙内外的恩怨
02.那一年,我们十一岁
03.鬼是假的,死亡是真的
04.知识改变命运
05.特殊年代的冤假错案
06.饥饿不是一场游戏
07.猪坚强的故事
08.让孩子回归自然
09.我有两个梦想
PM2.5,来自少数派的报告
01.都是鼻炎惹的祸
02.家里的厨房也不安全
03.数据能否说明一切
04.中国式咳嗽
05.武装到牙齿
06.谁来为PM2.5买单
07.同呼吸、共命运
08. PM2.5只是一个环境问题
见证奇迹的时刻
01.魔术师里演电影最好的
02.关于春晚的喜与忧
03.见证奇迹的时刻
04.就是要不一样
05.不一样的时代
06.在风口浪尖也要淡定
07.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08光影变幻睿智人生
微博上的那点事(1)
01.我的朋友任志强
02.不务正业的地产大佬
03.从菜鸟到微博达人
04.任大炮所理解的微博
05.科技的力量
06.拉黑与禁言
微博上的那点事(2)
01.炮灰一:打人者方大国
02.炮灰二:表哥杨达才
03.炮灰三:哈尔滨大桥
04.炮灰四:某些慈善机构
05.炮灰五:限购政策
06.炮灰六:房产税
07.炮灰七:土地
08.炮灰八:保值性住房
莫言获奖,谁是赢家
01.作家初长成
02.莫言的狠招
03.军功章有翻译的一半
04.莫言是一个重要的标杆
05.数风流人物
06.谁领风骚
07.诺贝尔文学奖的潜规则
08.珍爱生命,远离政治
09.诺贝尔奖的诱惑
10.讲故事的人
神曲是怎么炼成的
01.一首关于暴发户的歌
02.鸟叔为什么这样红
03.什么才是国际化
04.中国音乐很忐忑
05.《忐忑》是怎么炼成的
06.放在灯光下的钻石
07.顺其自然
建筑师不能不说的秘密
01.夭折的鸟巢盖子
02.建筑师的遗憾
03.“大裤衩”背后的故事
04.烧的不仅是大楼
05.故宫边上的巨蛋
06.建筑界的“女魔头”——扎哈
07.摆脱不掉的山寨阴影
08.哪儿的和尚会念经
好戏易演,好爹难当
01.大先生的小幸福
02.当个好爹不容易
03.对付孩子也要用上三十六计
04.“三好孩子”养成计划
05.子为什么非要承父业
06.原来开发商也可以是正面角色
07.心理诊所的意外收获
08.这年头,谁还没点压力
09.地铁里偶遇明星攻略
10.自行车PK太极拳
11.烦恼有三种,幸福有一种
附:对话邓飞,“堵”城风云
01.越来越慢的京通快速
0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03.公路收费何去何从
04.“大”北京的烦恼
|
內容試閱:
|
自序 站在这个时代的十字路口
2012年,在文化方面,我主要做了两件事:出版新书《我的价值观》,以及录制优酷的视频访谈系列《老友记》,写书使我朝向内心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么多年来一步步走过的人生;而做视频节目《老友记》,则让我向外接触到了很多新朋友,也重新和不少老朋友认真对话。和不同领域的朋友对话,使我的视角更开阔;而对话的过程,使我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更深刻,也更清晰。
几年前,我悟到一个道理:在这个世上,我没有一个仇人,都是朋友。那一刻,我眼前的世界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生活中,我是一个爱交朋友的人,而录制《老友记》就如同和新老朋友在家里的客厅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与众多《老友记》朋友的对话中,与刘强东的对话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和刘强东,我们以前就有过几次接触,感觉到他是一个具有明确目标和超强行动力的人。2012年8月,他发起了针对苏宁的价格战,这在网络上反响很大。价格战后两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话,他面对我很谦虚,希望从我这里求证,他的行为是否正确;他作为一个“搅局者”,对于这个市场和时代是否合适。我当时就赠给他一句毛主席说过的话:“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而这个世界永远是属于锐意进取的新力量的。
其实,稍加留意我们身边的世界,就会发现,它正处在巨变中。一方面是聚合的过程,信息在高度聚合,以商业为例,淘宝、京东每天汇集了多么巨大的市场信息。文化、社会、政治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是裂变、分裂的过程,金字塔中的权威迅速丧失,尤其是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激发出了每个人最大的活力。这两种力量同时创造着“新秩序”,缺一不可。但是,在社会快速变革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迷失在物质财富的诱惑之中,丧失掉原本坚守的美德,如果脱离了公平,脱离了正义,脱离了爱,脱离了诚实,简单地追求物质财富的话,这又让我们陷入灵魂失落的危机。
我们就站在这个时代的十字路口上,每个人都是建设者,也可能是毁灭者。
感谢《老友记》,让我在2012年的下半年接触到了这么多优秀的朋友,刘谦、王小帅、佟大为、张颐武等,对了,当然不能少了任总。这些在各行各业非常优秀的人,内心却都是极其平和踏实的,让我受益匪浅。如今,重新翻看老友记这么多期和朋友们的畅聊,感觉这一年没有白过,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也重新认识了许多老朋友。
2012年经历的事情很多,每个经历都很值得。
——潘石屹
我眼中的老朋友
古永锵
既然是序,就免不了先要谈谈这本《屹见》的由来。
先说说书名。据我们财经频道的同学跟我讲,起初,这本书只是《老友记》节目的文字版汇编,后来,他们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被更多人知道的出版物,希望文字里传递的内容能够对年轻人有价值,并让读者有所收获,于是,他们认真起来。《潘谈》、《屹言堂》、《左故右“潘”》、《潘,拾忆》,这些书名都是在优酷同学汇里征集上来的好名字,很有意义。后来,决定在全网征集书名,听听更多网友的意见,最后,《屹见》被主创团队从几百个征集上来的书名中选中,它既诠释了这档节目的slogan:跨界的思想,混搭的光芒,又代表着这是一本有态度、有立场的出版物。
当两个人面对面坐在一起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个悬念
坦白讲,当时请潘总作优酷财经这档《老友记》节目的“主人”,用他的视角来与新朋老友聊天、神侃,这本身就很有价值。互联网节目需要一个代言人,而潘石屹恰恰具备了跨界的气质。当两个人面对面坐在一起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个悬念。
我很佩服潘总能够这么快就胜任《老友记》“主人”的角色,并完成第一季全部14期节目的录制。我不知道潘总跟每一期的对话嘉宾“老友”到了什么程度,以至于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也许,只有他才知道。之前,在我眼里,他更多的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是中国地产界一个有想法也非常敢言的人。而《老友记》中,有许多期需要他完成与明星、导演在镜头前的对话,比如刘谦、王小帅、佟大为等,一位商人横跨那么多领域,开始的时候未必很适应,但越往后,他的状态越好。我认为他已从做一档栏目回归到了他生活的自然状态——和老朋友聊天儿,分享所见所知,不亦乐乎。
《老友记》节目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与他的老朋友任志强从微博调侃转到节目中来对话,既品评当下又充满趣味。他还与贝志城聊PM2.5,与龚琳娜聊《江南style》,他将跨界做到了极致。潘石屹既是话题的发起人又是参与者,对话的每一个人既是朋友,又是跨领域、跨行业的精英,他们的谈话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又和时事热点结合在一起,产生的效果让人充满期待。
这档节目的魅力正在于此。
老朋友,不一定必须是时间长、交情深
我们对“老朋友”的理解有很多层面,比如时间长,交情深等。但我认为这只是一种维度上的“老朋友”,人如果想活得更丰富,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了解的更广阔,有时候跟自己互补、在很多方面想法不一样的人成为朋友,也会很有意思。
因为学习、工作的缘故,我在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北京和上海都待过。每个阶段,都会结识不同的人,有些就成了好朋友、老朋友。在人生过程中,我们因为彼此的性格与喜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些老朋友和我不在同一个国家、城市或者行业,我们一年或者多年也未必见一次面,但见到时还是一见如故,也仍旧可以把一两年前见面聊的话题延伸,包括家庭、生活、工作、假期、旅行等各个维度。我觉得,能够开怀共享各自的世界、人生、见识的人,就是非常可贵的“老朋友”。联系不一定要频繁,立场不一定要始终相同,但我们会拥有默契、信任和互相想起时的愉悦。
在上海,就有一位我非常好的朋友Tony。我们1995年认识,算起来也快20年了。他在上海我在北京,而且大家都很忙,一年也见不了几回,但每回见到,都会无所不谈。如果上海有事需要他帮忙,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尽力地去帮我,这让我特别感动。
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这句几乎每个优酷同学都知道的简单的话,其实是在我30多岁的时候才思考出来的。
大学和MBA毕业时,考虑得最多的似乎是谋生和养家糊口,之后是如何在职场中取得一些成绩、坐到一定的位置。直到2005年,我离开搜狐创办优酷,那时候才更多地去想,这辈子我还能做些什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哪里?于是就总结了这么一句话,“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它源自于我当时生活和经验的积淀。人的一生中,工作占很大一部分时间,所以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事,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几年的创业经历更加深了我对此句话的感悟,很庆幸能与一帮同样热爱视频的朋友,一起追逐我们的梦想,并把快乐和追逐梦想的能力传递给更多人。
我想,潘总愿意和我们一起做这个节目,并坚持完成了《老友记》第一季《Mr.Pan》的14期节目录制,一定也有类似的想法。有时候,我们就是喜欢,在人生旅程中的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坐下来喝两杯茶,和许久未见的某个老朋友相聚,谈谈,或者一起做点什么。
君子之交淡如水。一起经历的事越来越多,一起积累的交情越来越深。时间将水酿成了醇厚的情谊,他们,就是我眼中的老朋友。
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
01价格屠夫,我叫刘强东
02宿命之战
03不打糊涂仗
04潘氏“心灵鸡汤”
05没有价格战就不叫市场
06是同行就敞开了说吧
07变了味的商业战争
08有市场就会有战争
09打还是不打,十分钟敲定
10从沙漠这头到沙漠那头
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全世界轰动。67 年之后,2012 年8
月15 日,京东商城CEO 刘强东向全行业宣布打响价格战,这回,全世界倒是没怎么轰动,不过中国的家电行业轰动着实不小。
时隔许久,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经成了刘强东的一个记忆。也或许,有之前对当当的图书之战垫底,这样的价格战对他来说,已经习惯了。
毛泽东说过一句话: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这句话放在刘强东身上,很合适。
旧世界在哪儿?线下的世界。新世界在哪儿?网上的世界。
价格屠夫,我叫刘强东
对这个商战,我更关注的是未来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够活到明天。
2012 年5 月,《财富》(中文版)公布了一个榜单,全名为“2012 年中国40 位40
岁以下的商界精英”,刘强东排在榜单的第一名。
而与此同时,由于他近几年在业内发起了一次次不留退路的价格战,还赢得了一个“价格屠夫”的绰号。
不管外界怎么众说纷纭,这或许也可以充分说明,刘强东从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已经成长成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
我和刘强东都是商人,但是因为所处的行业不同,大家很少有交集。牵强一点说,之前我们之间唯一称得上交集的,就是我和我太太经常在他的京东商城上买东西。
我和我太太都是喜欢电子商务的人。原来我们在某一个大型的网站上买东西,但慢慢地发现那上面的假货太多,而且售后服务还不敢恭维。后来有了京东商城,我们的好多东西就是从它上面买了,整体来说,它的送货、退货、维修等方面速度非常快,而且基本上所有东西都是真的。
这么说似乎有给刘强东做广告的嫌疑。这纯属一个京东粉丝的个人体验。
现实中的刘强东跟网络上刘强东是不一样的两个人。网络上的刘强东给我的印象是做什么事都不管不顾的,行为方式很有力度,认定一件事之后,就会非常坚决地去做。而现实中的刘强东,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性、细心的人。否则,光靠头脑发热,他不可能做出这么大的企业,并且坚持14
年。
刘强东给自己的标签是“简单、专注”。“简单”就存在他的思维世界里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件事情能让他做得很复杂。“复杂”这个词对他来讲非常陌生,别管多大的事情,对他来说都很简单,因为对他来说,世界本身就是很简单的。至于“专注”,刘强东是靠零售起家的,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在做零售,虽然后来做了电子商务,但依然坚持自己的道路,只不过增加了互联网属性而已。所以可以说,他从来没有做过别的东西,也没有第二次创业,14
年以来一直做一个行业。
只是这份坚持就足以令人敬佩。
刘强东是1974 年生人,比我小11
岁。不过和他聊天,我感觉没有代沟,很容易就能找到共鸣。我想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吧。除了我们都是商人外,相似的经历是主要的一方面。
他是江苏宿迁人,我们虽然不是一个地方的人,但是我们两个所在的地方都属于革命老区。他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小时候很贫穷。据他所说,一年能吃到肉的机会也就是春节的时候。平常也没什么娱乐活动,老家附近的烈士陵园特别多,一帮小孩子没事儿就跑陵园去玩儿。那会儿也不存在害怕、敬畏什么的,纯粹是觉得好玩儿。后来才知道,那些地方安葬着好几百名烈士。
相比之下,他比我好多了,起码他那会儿没有经历过灾荒,没有吃过发了霉的红薯干。像我们这些小时候特别贫穷的人,那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另外,我和刘强东都不抽烟。我觉得这个习惯就是受那时候影响的。小时候我在我们村子里很少能见到抽烟的人,我一直觉得抽烟都是有钱人干的事,要不就是像大队干部那样的当官的。
刘强东笑称, 他终于从我这里找到了自己不抽烟的原因。
宿命之战
我觉得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领域,都要存在竞争,竞争的一个方式就是价格战。
每一个创业者都经历过不堪回首的困难期,刘强东也不例外。
在即将跨入21
世纪的时候,刘强东拿着两万块钱到中关村创业,这几乎是他的全部积蓄。等租金和电脑、刻录机等设备都准备好后,他手头的流动资金只剩下了四百块钱。创业之初,也雇不起人,全公司上下,从老总到业务员,就他一个人,而他大部分时间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站在楼下发传单。
刘强东现在说起这些的时候,早已没有当时的窘态,完全是一种自嘲的语气。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放着好好的外企工作不干,而去中关村摆柜台,那简直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为这事儿,他向父母隐瞒了三年,最后还是母亲感觉不对劲了,来北京搞了个突然袭击,这才真相大白。当时刘强东还有个女朋友,正在读研究生,也一直看不起他。女朋友的父母更是如此,说他没出息。
在刘强东看来,作为一个外地人来北京创业,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另外也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人。不过,不管什么苦与累,甚至站在马路边发宣传单都不算什么,最痛苦的莫过于周围的人不理解。
当初的苦事都成了现在的故事,这也算苦尽甘来吧。
现在的刘强东拥有一支两万多人的队伍,已经今非昔比了。但是他那种坚毅果敢的性格依然没变。这是渗透在骨子里的,也改变不了。
2012 年的价格战,闹得满城风雨,甚至城外也是。
当时我们公司在香港有一个活动,在公布完我们的业绩后,有一个媒体见面会。按照常规,媒体朋友一般都会问一些公司细节性的东西。但是那次不同,几乎所有的媒体问的都不是我们的事情,全部打听京东和别人打架的情况。就连香港都这么关注这事,这令我非常惊讶。因为我也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所以只能就我知道的回答各个媒体。
整个过程下来,媒体见面会完全成了京东的专场。那无疑是我经历过最特殊的媒体见面会了。
当我把这个事情当面告诉刘强东时,他也很吃惊,然后不好意思地笑一笑。
他说这一战是宿命之战,当初京东进军家电行业的时候,就知道这一战在所难免。
如果京东不主动发起进攻,那么苏宁和国美也早晚会有一天联合起来进攻京东,就是个谁先下手的问题。中国所有的产业,特别是充满竞争的行业,当你从小做到大,大到一定程度,也就是对方觉得你是一个潜在威胁的时候,可能现有的大的这些玩家都会拼命去攻击你。其实,经过一场战争也好,要是没有这场战争就也就没有和平,一场大战结束之后,各方可能都会对自己的能力边境有个清楚的认识,更加明确自己的核心利益在哪儿,也许向对方边境的侵略性就会弱一些。
不打糊涂仗
价格还是要自由竞争,要经过充分的竞争,这个价格才是一个合理的价格,我觉得撇开这些产品的质量、然后服务都不谈,就是一味地降价,实际上这个是很有伤害性的。
我记得在哪本书上看过一段话,是关于动物的:非洲大草原上,狮子在猎杀角马的时候是有原则的,它们通常只对老幼病残下手。而另一种动物食蚁兽在发现白蚁巢时,也是有原则的,只是吃掉少部分巢中的公蚁,而且并不破坏白蚁巢。动物都天生懂得,如果对手全部死亡,则就预示自己也离死不远了。
在市场上,我最讨厌的就是独家垄断。真正一个成熟的市场是不希望有和平的。诸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石油等大企业没有价格战,这其实挺可怕的。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市场来说,人们最害怕的就是垄断,一旦形成垄断了,就像放弃了捕食原则的狮子和食蚁兽一样,最终将面临自我灭亡的危险。其实大家真刀真枪酣畅淋漓地打上一场价格大战,总比表面上不宣战,背地里却打得一塌糊涂要强。
刘强东说这个的时候比我显得专业,用了“充分竞争”这样一个专业的词汇。他说大家对价格战关注的比较多,但是,人们表面上看到的是价格战,其实背后是一个供应链能力的战争,是产品、服务、物流等等方面的战争。在充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这种纷争,整个市场将是一潭死水,那么这个行业就锻炼不出真正有竞争力的公司,更谈不上大公司。
这也正是我们俩相见恨晚的原因,很多方面的观点都非常一致。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很清晰,步步为营。
在香港的那次尴尬的媒体见面会上,他们最后都问我,说你看他们三家的商战,最后结果是会是什么呢?我跟他们说了两点:第一,参加商战的三家,全是赢家,没有输家。因为对于不参加商战的人来说,你都没有参加商战,我怎么知道你的价格是低的呢?我怎么知道你的服务是好的呢?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角度上,三家的知名度都提高了。另外一个,战争结束后,所有的客户都会知道,这三家是有实力的企业,是通过竞争出来的,不通过竞争出来的谁相信你呀。
尘埃早已落定,事后刘强东也对整件事做出过反思,他说其实三家都在反思。每家都有自己的短版,苏宁的信息系统是个短版,京东的短板是在补货、采购和库房这方面,就是货物库存不够充足。有场战争之后,每个人都反思了,才有利于弥补自己的短版。
如果我是刘强东,也得出几个猛招。否则,原来的秩序已经形成了一个平稳的秩序,什么上游、下游、供货商等,各种大家已经熟悉的猫腻规则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东西。我是一个新人,如果还非常老套地跟他们原来一样去做的话,想要超过他们,甚至分一杯羹都很难。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新的模式,要有革命性的变化。
潘氏“心灵鸡汤”
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是很幸福的,这一段经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可能比我们拥有多少金钱还有意义。
读初中时候的刘强东被同学和老师评价为“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他对这个评价只认可一半。不只是不爱说话,而且还不会说话,说话没有艺术性。
无论是读中学的时候,还是现在,刘强东发现,只要他一开口,必定会引起截然不同的两种有争议的声音。一帮人是支持的,另一帮人是反对的,然后出现的情况就是,这两帮人吵得不可开交。
近几年,刘强东的这个“烦恼”也与时俱进了。在微博上,他发的一些话很容易就引起围观,争论不休,而他最后也不堪烦恼,不得不一删了之。也因此,刘强东还落下了个“最爱删微博的CEO”的称号。
“我看您的微博,您发的每一条微博都很有思想,也不缺乏观点,并且这种观点也很鲜明。大家都知道您的中心思想。但是我觉得您说的话总是能够让大部分支持者和反对者觉得好。而我的呢,总是好像一半一半,说好的人说非常好,说不好的人非常痛恨。”
是不懂说话的艺术,还是自己棱角太分明?刘强东想让我帮他解答这个困惑,当然之前没忘了先恭维我一番。
可以看得出来,刘强东既然能问这个问题,就说明他还是很在意的。我劝他不要在意,就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就很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即使棱角太强,但这就是你自己。如果把棱角改掉的话,那就不是你了。
这让我想起了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
现代城的项目刚上市的时候,市场和行业内的争议非常大,几乎所有的人都来骂我。有人说门把手设计得难看,完全没有曲线感觉。有人说落地式的玻璃窗没有窗台,让人无法接受。
我记得有个老太太收房的时候,站在窗户边往下一看,吓了一跳,拽着我说害怕,非得要退钱。由于我没有用花岗岩、大理石等常规的光洁度较亮的材料,而是用了青石板和一些亚光不锈钢等产品。一个小伙子就责问我,说你见没见过什么叫豪宅,竟然选用青石板做材料。等等,反正各种声音铺天盖地。
其中骂得最厉害的人,就是任志强。当时我跟任志强并不熟悉。他给我写了一封一万两千字的信。一万两千字,全是批评的话,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反正所有的东西都不对,那阵势,比京东和苏宁、国美之间的大战厉害多了。
任志强的这封长信一开始并没有先交给我,而是给了《北京青年报》的记者,想让人家登出来。那位记者仔细看了看,说你的这个东西登出来倒是可以,可这一下子就把我们的版面全占了,另外还可能不够。后来说这事儿得采访采访双方。
到采访的时候我才知道任志强这封信的最后结论是什么。那大概意思是说:潘石屹不能在北京盖房子,他已经盖好的房子根本就不值得在北京存在,应该炸掉。
但是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挺过了那一关,一步步坚持到了现在。最后事实证明,我不仅能在北京盖房子,而且很有存在的价值。后来任志强也不再批评我了,我们不打不成交,并且关系越来越好。
我跟刘强东说,你看任志强说话这么损,你能让他变温柔了么?
太难了。果真那样,那这个人就连同他的性格一起都没了。
没有价格战就不叫市场
作为刘强东和他的投资者,都看好京东商城,在私募的时候,能够源源不断地给他注入资金。实际上这些人都认为,这个商业模式是有明天的。
我刚在北京做房地产的时候,毫不夸张地说,跟进入一个江湖似的。那时的北京房地产开发商共有16
家,分为八大家和八小家。国有企业占垄断地位,人家都是论资排辈,谁是北京房产的老大,谁是老二,次序分明。人家坐位置的时候,都有固定的位置,你别的不用管,清楚自己坐在什么位置就行了。而突然你要介入一个市场,代表一个新的秩序进来,到人家已有的这个秩序里面论资排辈,一定会遭人反感的。
那些年也有价格竞争,就像刘强东这样的,打价格战。只是房地产行业这几年没有竞争了,政府实行了限价政策,你怎么竞争!
房地产这个行业和别的行业没什么两样,大概十年前也是打得你死我活的,也是价格战。北京的情况还稍微好点,广州华南一带简直乱成了一锅粥,使用的一些手段过于低级趣味。相互之间打口水仗还觉得不过瘾,每一家的售楼处都弄得跟土匪的山寨似的,旗子随风飘扬,旗上面都写着自己的口号,骂竞争对手。
当然,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从一个外行的视角来看,家电是可以移动的,房地产是不能移动的,越能移动的东西应该是越具有竞争性。比如说,郑州缺货了,我可以马上从河北拉一批货过去。再加上他这个战争的实质是一种新模式对旧模式的冲击和挑战,这也使得这个行业的价格战异常激烈。
在这样激烈的战斗中,信心最重要,因为刘强东代表的是一种模式。这个模式有没有未来,完全要看这个人有没有信心。
个人有信心了,周围的投资者自然也会信心百倍。当然,除此之外,网上的销售模式可以提高人们的效率,可以在网上把几家的价格都进行比较。
我和刘强东同时想到一个词——透明。
这样,在这个新模式运作的时候,既节省人的时间,你自己也相信了。关键是周围的投资者也相信了,这样人家才愿意给你投钱。为什么不给别人投钱呢?所以你先看你走的路子对不对,你这个路子要对了,接下来就好办了。突然一下一个新的力量要介入到旧的秩序里面去,还要把人家打破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当然有些难度。就跟毛主席说的一样,要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
想办法如何把旧的东西破坏掉。旧的东西并不都是落后的东西,如果人家是个好的东西,你非得破坏,你就破坏不了。它如果是个落后的东西,效率不高价格高,服务也不好,这样自然就会不打自垮。
刘强东说应该把价格战再打5 年。我认为不是5
年,而是坚持不断地,只要有市场经济的存在,就应当这样。另外,现在打价格战的时候,因为互联网太发达了,你的任何一个举动难免会影响到竞争对手、代理商的利益,人家肯定着急,所以上来就骂几句。而因为这几句骂就睡不着觉,天天琢磨……真不用太在意这些事情。
其实,我可能低估了刘强东对市场的理解。他所说的5
年只是个玩笑,他知道这种游戏不可能结束。即使京东结束了也不行,那样只有死路一条。同样道理,其他几家也是这样,停止价格战,一定会被消费者抛弃。
是同行就敞开了说吧
一个成熟的商业市场上面,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些东西是大部分中国企业家都比较缺的。
刘强东经商这么多年来,不管企业多小或是多大,他一直坚守着两条底线:其一法律底线,不能违法;其二是道德底线,不能欺骗消费者,不能让消费者利益受损。
他的这两条底线坚持了多年,从没有逾越过。但是在那场价格战中,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他决定冒一次险。他在微博上宣布,将会派出价格情报员去竞争对手的实体店里,玩儿一把无间道。
这其实跟他的两条底线并不冲突,但是这个决定一出,和他之前所做出的其他决定一样,顿时引来了非常大的争议。网上的用户才不会关心你是无间道还是有间道,这种争议主要来自业内,包括媒体。大家都说这么明目张胆地去人家店里刺探情报,已经超越了商业竞争的道德范畴。
说白了,就是不厚道,不地道。
我倒是觉得这没什么不妥的。派人去了解一下情况,何况还是光明正大地去。
很多行业,包括我们房地产开发商,也会经常派人去别人的售楼处刺探情况,不过都是偷偷摸摸的。就拿我们公司为例。因为我们的项目一般销售都比较火,所以到我们这来的无间道也比较多,我们管这些工作人员叫市调人员。有时候实在太多了,最后我们就说,大家都是同行吧,那就敞开了说吧。
你来要户型图,好,那我就把户型图给你;你来要价格表,好,那我就把价格表给你。我哪有精力区分你是客户还是市调人员呢。我完全不怕同行来看,因为我觉得没必要担心。
最关键的是你的商业模式是不是效率最高的,而不是让你的市调人员、情报人员去给你评价。真正的评价来自客户。
刘强东是学计算机编码出身的,他曾经设计过一个第三方软件,手机上用的。这个软件不用让任何机构去询价,可以把三家同一个品牌的商品输入到里面,对比后的价格一下就出来了。
可惜的是,由于竞争对手店里面安装了相关的屏蔽软件,不允许消费者扫这个条码,因为只有消费者扫这个条码,才能准确地知道品牌型号,也才能对比出价格。
这也是价格战的一种形式吧。
变了味的商业战争
说什么美国资本侵略中国资本,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中,资本完全流动的过程中,这种说法是完全没必要的。
刘强东喜欢把他搞的那个商战称为“8?15 大战”,这个称谓听起来更有震撼力一些。
“8?15
大战”三四天后,刘强东突然感觉整个风向有了怪异的变化,变得很让人担忧,甚至一贯在微博上口无遮拦的他也不敢说话了。因为有一帮媒体放出了这样的言论,说这场大战实际上是京东背后的美国资本对中国民族连锁店的一次有阴谋的打击等等等等。
这真让人哭笑不得,他说没想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都三十多年了,到了今天竟然还有这个腔调。不仅如此,最令人苦闷的是很多政府领导对这种论调竟然很认可,认为京东这样做打压了民族产业。
我也是民族的啊,我京东也是中国人啊!这是刘强东当时最想说的话,但是没人听他的。我知道这种行为一旦超越了正常的商业范畴,味道就变了,也怪不得刘强东三缄其口。我庆幸的是,房地产行业虽然也不太平,但目前看来,还真没有牵涉到这种事情。
这种事情如果真摊到我的头上,我觉得根本不用理睬它,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愚昧落后的观点。即便是有部分政府的领导在后面撑腰也不要紧,政府的领导那么多,水平也参差不齐。有落后的,有开明的。这都21
世纪了,这种资本还能区分出来是美国资本、英国资本还是中国资本吗?你还能够区分清楚,这个元器件是中国制造的还是日本制造的吗?
我记得某个企业曾经竖起来一个牌子,说是拒绝销售日货。吓我一跳,我说你这样愚昧的做法,岂不是跟路边打砸抢的小混混一个水平的了吗?这哪里还有一个大企业的样子!
我们前一段时间对钢铁企业做了不少研究,因为钢铁企业是我们主要的客户,对于这个行业,我还是比较了解的。中国的钢材比较特殊,因为中国的铁矿石里面含微量元素不够,所以一般要想炼出好钢,需要一半的中国铁矿石,一半巴西跟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然后掺和起来才能把塑钢炼出来。塑钢就是钢锭,或者称为生铁。炼出来以后就出口,出口给日本再做别的加工,加工成型材板材,加工完以后再进口到中国来。中国用来制造各种东西,电器、汽车做完以后再拿出去销售。所以你从具体的一个产品的钢的分子式来说,你怎么区分清楚它是中国的、它是巴西的、它是澳大利亚的?还有,哪个环节是日本加工的?哪个环节是中国加工的?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苹果手机背面的一块钢板就是特地到日本去磨的,只是在日本磨了一下而已。
无论如何,关于资本方面的腔调一时间让刘强东无所适从,因为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正常的商业竞争的范畴了,一下子上升到了民族的高度,所以很恐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