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四十年潜心研究成果,通俗文学视阈下的美国图景
数百年创作传承传播,西方传统与新潮的畅销小说
《英国通俗小说史》姊妹篇,全彩插图,精装印刷,经典呈现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具有原创性的美国通俗小说研究专著,作者依据详实的一手资料和相关文学理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自18世纪初至20世纪末美国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六类通俗小说的起源、衍变和现状,包括言情小说,冒险小说,城市暴露小说,新历史小说等。全书结构完备,评价客观,文字流畅,介绍180余位重要作家,600多部重要作品,并理出了一条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并力求在介绍最新相关文学理论的同时,展示各个历史时期最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具有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书中对通俗小说的界定,对通俗小说与纯文学小说的交融与区别等问题的探讨,都富有创见。
|
關於作者: |
黄禄善,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外国通俗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两项;发表重要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7部、译著11部。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
|
目錄:
|
导 论 ……………………………………………………………………… 1
一 战后美国文学的新格局和文学史观的变化 …………………… 1
二 通俗小说:特征、界定与模式 …………………………………… 5
三 美国通俗小说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 11
第一章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 ………………………………………… 18
第一节 北美殖民地通俗文学 ……………………………………… 18
北美殖民地建立 …………………………………………… 18
殖民地通俗文学 …………………………………………… 19
早期美国通俗小说 ………………………………………… 21
第二节 引诱言情小说 ……………………………………………… 22
渊源和特征 ………………………………………………… 22
苏珊娜·罗森 ……………………………………………… 23
汉纳·福斯特 ……………………………………………… 24
其他作家和作品 …………………………………………… 26
第三节 讽刺冒险小说 ……………………………………………… 26
渊源和特征 ………………………………………………… 26
休·布雷肯里奇 …………………………………………… 28
其他作家和作品 …………………………………………… 29
第四节 哥特式小说 ………………………………………………… 30
渊源和特征 ………………………………………………… 30
查尔斯·布朗 ……………………………………………… 31
其他作家和作品 …………………………………………… 33
第二章 19 世纪前半期 ………………………………………………… 35
第一节 历史浪漫小说 ……………………………………………… 35
渊源和特征 ………………………………………………… 35
莉迪亚·蔡尔德 …………………………………………… 38
威廉·卡拉瑟斯 …………………………………………… 39
约翰·肯尼迪 ……………………………………………… 40
威廉·西姆斯 ……………………………………………… 41
丹尼尔·汤普森 …………………………………………… 42
罗伯特·伯德 ……………………………………………… 43
约瑟夫·英格拉哈姆 ……………………………………… 44
第二节 西部冒险小说 ……………………………………………… 46
渊源和特征 ………………………………………………… 46
查尔斯·韦伯 ……………………………………………… 48
埃默森·贝内特 …………………………………………… 50
托马斯·里德 ……………………………………………… 52
第三节 女性言情小说 ……………………………………………… 55
渊源和特征 ………………………………………………… 55
凯瑟林·塞奇威克 ………………………………………… 57
埃玛·索思沃思 …………………………………………… 59
苏珊·沃纳 ………………………………………………… 60
玛丽亚·卡明斯 …………………………………………… 62
玛丽·霍尔姆斯 …………………………………………… 63
奥古斯塔·埃文斯 ………………………………………… 65
第三章 19 世纪后半期 ………………………………………………… 67
第一节 城市暴露小说 ……………………………………………… 67
渊源和特征 ………………………………………………… 67
乔治·利帕德 ……………………………………………… 69
其他作家和作品 …………………………………………… 72
第二节 廉价西部小说 ……………………………………………… 73
渊源和特征 ………………………………………………… 73
爱德华·埃利斯 …………………………………………… 75
爱德华·贾德森 …………………………………………… 77
普伦蒂斯·英格拉哈姆 …………………………………… 80
第三节 宗教小说 …………………………………………………… 82
渊源和特征 ………………………………………………… 82
伊丽莎白·费尔普斯 ……………………………………… 84
爱德华·罗 ………………………………………………… 85
卢·华莱士 ………………………………………………… 87
查尔斯·谢尔顿 …………………………………………… 89
哈罗德·赖特 ……………………………………………… 90
劳埃德·道格拉斯 ………………………………………… 92
第四节 蜜糖言情小说 ……………………………………………… 94
渊源和特征 ………………………………………………… 94
格雷斯·希尔 ……………………………………………… 95
艾丽斯·赖斯 ……………………………………………… 97
凯特·威金 ………………………………………………… 98
埃莉诺·波特 …………………………………………… 100
吉恩·波特 ……………………………………………… 101
第五节 新历史浪漫小说 ………………………………………… 103
渊源和特征 ……………………………………………… 103
弗朗西斯·克劳福德 …………………………………… 105
玛丽·约翰斯顿 ………………………………………… 107
乔治·麦卡琴 …………………………………………… 109
第四章 20 世纪前半期(上) …………………………………………… 112
第一节 政治暴露小说 …………………………………………… 112
渊源和特征 ……………………………………………… 112
戴维·菲利普斯 ………………………………………… 114
厄普顿·辛克莱 ………………………………………… 116
温斯顿·邱吉尔 ………………………………………… 118
第二节 女工言情小说 …………………………………………… 119
渊源和特征 ……………………………………………… 119
维纳·德尔玛 …………………………………………… 121
范尼·赫斯特 …………………………………………… 123
克里斯托弗·莫利 ……………………………………… 124
第三节 牛仔西部小说 …………………………………………… 126
渊源和特征 ……………………………………………… 126
欧文·威斯特 …………………………………………… 129
赞恩·格雷 ……………………………………………… 131
马克斯·布兰德 ………………………………………… 133
第四节 古典式侦探小说 ………………………………………… 135
渊源和特征 ……………………………………………… 135
安娜·格林 ……………………………………………… 140
玛丽·莱因哈特 ………………………………………… 141
阿瑟·里夫 ……………………………………………… 143
范·戴恩 ………………………………………………… 145
埃勒里·奎因 …………………………………………… 146
克雷克·赖斯 …………………………………………… 148
雷克斯·斯托特 ………………………………………… 149
第五节 原型科幻小说 …………………………………………… 152
渊源和特征 ……………………………………………… 152
埃德加·巴勒斯 ………………………………………… 155
阿伯拉罕·梅里特 ……………………………………… 156
第六节 英雄奇幻小说 …………………………………………… 158
渊源和特征 ……………………………………………… 158
詹姆斯·卡贝尔 ………………………………………… 161
奥斯汀·赖特 …………………………………………… 162
第七节 超自然恐怖小说 ………………………………………… 163
渊源和特征 ……………………………………………… 163
安布罗斯·比尔斯 ……………………………………… 165
罗伯特·钱伯斯 ………………………………………… 167
第五章 20 世纪前半期(下) …………………………………………… 169
第一节 历史言情小说 …………………………………………… 169
渊源和特征 ……………………………………………… 169
赫维·艾伦 ……………………………………………… 170
玛格丽特·米切尔 ……………………………………… 172
凯瑟琳·温莎 …………………………………………… 174
托马斯·科斯坦 ………………………………………… 175
第二节 硬派私家侦探小说 ……………………………………… 177
………………………………………………
……………………………………………
第四节 新英雄奇幻小说 ………………………………………… 383
渊源和特征 ……………………………………………… 383
特里·布鲁克斯 ………………………………………… 384
斯蒂芬·唐纳森 ………………………………………… 386
戴维·埃丁斯 …………………………………………… 388
罗伯特·乔丹 …………………………………………… 390
雷蒙德·费斯特 ………………………………………… 392
特里·古坎德 …………………………………………… 394
第五节 社会恐怖小说 …………………………………………… 397
渊源和特征 ……………………………………………… 397
斯蒂芬·金 ……………………………………………… 398
彼得·斯特劳布 ………………………………………… 400
安妮·赖斯 ……………………………………………… 403
其他作家和作品 ………………………………………… 404
第九章 21 世纪前二十年 ……………………………………………… 407
第一节 同性恋小说 ……………………………………………… 407
渊源和特征 ……………………………………………… 407
拉德克利夫 ……………………………………………… 411
洛莉·莱克 ……………………………………………… 414
亚历克斯·桑切斯 ……………………………………… 416
第二节 家庭黑幕小说 …………………………………………… 419
渊源和特征 ……………………………………………… 419
吉莉安·弗琳 …………………………………………… 421
金伯利·贝尔 …………………………………………… 424
玛丽·库比卡 …………………………………………… 427
第三节 金融惊悚小说 …………………………………………… 429
渊源和特征 ……………………………………………… 429
斯蒂芬·弗雷 …………………………………………… 432
克里斯托弗·雷希 ……………………………………… 434
克里斯蒂娜·阿尔杰 …………………………………… 436
第四节 蒸汽朋克科幻小说 ……………………………………… 438
渊源和特征 ……………………………………………… 438
盖尔·卡莉格 …………………………………………… 441
切瑞·普里斯特 ………………………………………… 444
梅吉恩·布鲁克 ………………………………………… 446
第五节 城市奇幻小说 …………………………………………… 449
渊源和特征 ……………………………………………… 449
劳雷尔·汉密尔顿 ……………………………………… 453
吉姆·布切 ……………………………………………… 455
帕特里夏·布里格斯 …………………………………… 458
第六节 启示录恐怖小说 ………………………………………… 461
渊源和特征 ……………………………………………… 461
苏珊娜·柯林斯 ………………………………………… 464
休·豪威 ………………………………………………… 467
维罗妮卡·罗斯 ………………………………………… 470
主要参考书目 …………………………………………………………… 473
主要参考网站 …………………………………………………………… 479
附 录 …………………………………………………………………… 483
美国通俗小说大事记 ……………………………………………… 485
中英术语对照表 …………………………………………………… 501
后 记 …………………………………………………………………… 506
|
內容試閱:
|
这是一本美国通俗小说发展史,全书以较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自公元 18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美国通俗小说的起源、衍变和现状,并力求在介绍最新相关文学理论的同时,展示各个历史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突出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为什么要编写这样一本书? 这样做有何实际意义? 美国小说是否需要进行“严肃”和“通俗”的区分? 如何对通俗小说进行界定? 通俗小说与文学史上的经典小说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本书在撰稿前必须弄清楚的。
一 战后美国文学的新格局和文学史观的变化
文学是一种上层建筑,其存在和发展同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观念形态一样,离不开对经济基础的依托。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削弱了欧洲诸国的经济,将美国推上了西方经济霸主的地位。 与此同时,美国文化也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中心。 在所谓“美国学研究”的推动下,人们纷纷以挑剔的目光对待文学传统,争先恐后地挖掘过去被遗忘和忽视的角落。著印第安人文学、黑人文学、华人文学、女权主义批评、新浪潮运动、赛博朋克运动等各种各样的文学热点接踵而来,其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内容之新,令人惊叹。 经过数十年的分化、重组、嬗变和融合,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文学已经基本形成了新的文学格局。 这种格局是以多元化为根本标志的。 如果说,古典主义文学、前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由一系列带有共同特征的文学现象构成的一统天下,那么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时代,这种一统天下已经被打破,成了群雄割据、诸侯纷争的局面了。
在这个不寻常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时代,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注意到数百年来被划入亚文学范畴的通俗小说。 毕竟,美国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大量的通俗小说。 这些小说曾经深受欢迎,但一直没有地位。 历来人们所熟知的美国小说,实际上只是按照文论家心目中的批评标准圈定的所谓严肃小说。 显然,这样做未免失之全面、公允。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反思,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时代,严肃小说和通俗小说的对立是否已经消除或正在消除?
美国著名文论家莱斯利·菲德勒(Leslie Fiedler,1917—2003)第一个指出这种对立已经消除。 早在 60 年代,他就断言:当代西方文学实际上是通俗文学。 以后,他又在《越过边界———填平鸿沟:后现代主义》 (“Crossthe Border and CLose that Gap:Post-modernism”)一文中对这一观点做了详细阐述。 他说:“几乎所有活着的读者和作者都意识到一个无法用适当的词来表达的事实,不仅在英格兰找不到这个词,而且在美国也找不到这个词。 这二十年来———准确地说是从 1955 年后———我们经历了现代主义的垂死挣扎和后现代主义的分娩阵痛。 那种标榜自己是‘现代’的文学(以为它代表着形式和内容的终极进步,再也不可能被超越),只是辉煌了一阵子,即从一战前夕到二战后不久,就已经死亡了,即是说属于历史,不复存在。 在小说领域,这意味着普劳斯特、曼和乔伊斯的时代已经终结,正如在诗歌领域里,T. S. 艾略特、保罗·瓦勒里、蒙泰尔和塞弗里斯的时代终结一样。”①接着,他分析了当代一些知名作家,如约翰·巴斯( John Barth,1930—2024)、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1923—2007)、菲利普·罗思(Philip Roth,1933—2018),等等,无不采用西部小说、科幻小说、色情小说等所谓亚文学的构成要素和写作手法。 最后,他得出结论:后现代主义小说实际上是通俗小说,是“反艺术”和“反严肃”的。 它致力于创造新的神话,“在其真实的语境中‘创造一种’原始的魔力”②。
到了 80 年代,著名文论家柯蒂斯·史密斯(Curtis Smith,1939— )在论述当代科幻小说的特征时,以同样肯定的语气从另一个角度指出严肃小说和通俗小说已经融合:“60 年代末的科幻小说在许多方面经历了深刻的变化。 科幻小说与所谓‘主流小说’的界限正在消除,这在当时已经成为共识。 过去科幻小说作家采用彻头彻尾的通俗小说杂志的传统文学技巧,但现在他们正在运用多重视角、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 那些年轻的作家兼评论家,如德拉尼、埃利森,为这种似乎是本质性的脱离通俗小说贫民区公开叫好。 这意味着科幻小说的地位正在上升,正在获得主流小说的承认,而主流小说作家也反过来选用科幻小说的主题。 据说‘科幻小说’的术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含义,20 世纪变得十分不可理解,以至于用现实主义的科学无法描绘,惟有‘推测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无论是通俗小说杂志作家还是主流小说作家创作的,可以继续作为一类。”①
这一时期著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 ),则进一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了当代西方文学已经走上了通俗化、商品化的道路。 他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市场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后工业化资本主义。 与之相适应,在思想文化上便有了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在他看来,历史发展到了后工业化资本主义阶段,不仅劳动力已经商品化,而且精神领域,如艺术生产,甚至各种理论的生产,都已普遍地融入了商品生产的形式。 正因为这样,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消除,出现了以通俗化、商品化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他明确指出:“事实上,后现代主义迷恋的恰恰是这一完整的‘堕落’了的景象,包括廉价低劣的文艺作品、电视系列剧和《读者文摘》文化,广告宣传和汽车旅馆,夜晚表演和 B 级好莱坞电影,以及所谓的亚文学,如机场销售的哥特式小说和传奇故事、流行传记、凶杀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或奇幻小说:这些材料它们不再只是‘引用’,像乔伊斯或梅勒之类的作家所做的那样,而是结合进它们真正的本体。”②
在这种理论气氛下,人们对于通俗小说的观念逐步发生了变化。 60年代,美国成立了通俗文化协会,编辑、出版了《通俗文化杂志》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伴着一本本“不入流”作品的重新出版和对一个个“已遗忘”作家的重新评价,密歇根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等高等学府都纷纷开设了有关通俗小说的课程。 70 年代和 80 年代是人们对通俗小说的观念发生根本改变的时期。 这不仅表现在美国高等学府开设的通俗小说课程增加了一倍,还表现在诞生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通俗文学的专著。 这些著作几乎涉及通俗小说的一切领域。 有的为纠正人们对通俗文学的偏见摇旗呐喊,有的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通俗小说的历史和现状,还有的试图构建通俗小说的理论大厦。 学术界和思想界对于通俗小说观念的变化,刺激了通俗小说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许多传统的通俗小说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不时形成巨大的回归潮流;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大众阅读口味的更迭又促使部分创作模式发生嬗变,诞生了许多新型通俗小说。 在这些传统型和创新型通俗小说中,有不少被列入《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发行量少则十万册,多则一百万册。 而几乎每一本畅销小说的诞生,都会引发根据同名书籍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热。 反过来,某些原创性的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在走红之后也几乎会很快派生出同名畅销小说。
这些形形色色的畅销小说和十分火爆的电影、电视剧、广播剧交相辉映,构成了战后美国通俗文学的极其繁荣的景象。面对这种新格局、新理论、新景象,美国一些文学史家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纷纷闯入禁区,开始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层次,对通俗小说的历史进行了描述。 50 年代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有詹姆斯·哈特( James Hart,1911—1990)的《通俗书籍:美国文学趣味史》 ( The Popular Book:A History of American’ s Literary Taste,1950) 。 该书从读者接受批评的角度,首次描述了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小说的历史发展轨迹。 60 年代末,拉塞尔·奈( Russel Nye,1913—1993) 的《 不窘迫的缪斯:美国大众艺术》(The Unembarrased Muse:The Popular Arts in America,1970)又以新颖的通俗小说阐述获得了人们的瞩目。 该书不仅罗列了许多曾经在历史上十分畅销但又被人们遗忘的通俗小说,还记录了图书市场需求的变化。 此外,还有读者人数的增加、印刷出版的更新、廉价报刊的泛滥、作家的相互影响,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70 年代和 80 年代是美国通俗小说史研究纵深发展时期,在此期间诞生了不少有深度的分类史专著,如布赖恩·奥尔迪斯(Brian Aldiss,1925—2017)的《亿万年欢闹:科幻小说史》 (Billion Year Spree: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1973) ,雷切尔·安德森 ( Rachel Anderson, 1943— ) 的 《 红 心 战 栗: 爱 情 的 亚 文 学》 ( The Purple Heart Throbs: The Sub - literature of Love,1974) ,朱莉安·西蒙斯
( Julian Symons,1912—1994) 的《 血腥谋杀:从侦探小说到犯罪小说》(Bloody Murder:From the Detective Story to the Crime Novel,1985) ,克里斯廷·博尔德( Christine Bold,1955— ) 的《 出售荒芜的西部:1860—1960的通俗西部小说》 ( Selling the Wild West:Popular Western Fiction,1860—1960,1987) ,等等。 90 年代初,一些经典文学史也开始列入通俗小说,如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的一卷本《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 ( The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988)和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多卷本《剑桥美国文学史》 (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1994) 都包括了言情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奇幻小说等内容。 正如当代美国著名学者莫里斯·迪克斯坦(Morris Dickstein,1940—2021) 所说:“文学批评精神也已经更改了文学史本质。” ①
其实,这种因文学观念的更新而更改文学史的例子在西方历史上也并不鲜见。 在 18 世纪古典主义占优势的时代,小说是受排斥的,所以最初的西方文学史是以诗歌、散文为中心,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说愈来愈显得重要,才在后来的文学史中改变了附庸的地位。 而在 19 世纪西方文学史中比重很大的“名人生活书信” (Letters and Biographies),也因这一时尚的转向,而在 20 世纪的文学史中变得无影无踪。 出于同样的道理,当 19 世纪美国文学尚未完全摆脱英国文学的影响时,第一部问世的美国文学史仅把华盛顿·欧文( 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詹姆斯·库珀( JamesCooper,1789—1851)之类受英国文学影响很深的人作为最重要的作家。
到了 20 世纪,随着美国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原先的华盛顿·欧文、詹姆斯·库珀之类的作家遭到不同降格,而一些具有美国浓郁风味的作家,如爱伦·坡(Allan Poe,1809—1849)、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等等,在文学史上有了一流作家的桂冠。
总之,文学史的编写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 “每一代人至少应该编写一部美国文学史,因为,每一代人都应用自己的观点阐述过去。”②更何况在我们中国自己的学者编写的美国文学史中,通俗小说史是一个空白。 正因为如此,本人考虑编写这本专著。
殖民地建立
追述早期美国通俗小说,不能不涉及北美殖民地文学,也不能不涉及北美殖民地历史。 北美殖民地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海盗肆虐的时代。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 1001 年,一位名叫利夫·埃里克森(Leif Ericson,970—1020)的北欧人曾经探察位于北美洲东北部的岛屿,并在现今被称为纽芬兰的地方安营扎寨,进行了短暂的居住。 时隔近 500 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在第四次探险中重新发现了北美大陆。 从那以后,欧洲诸国逐渐对这块陌生的土地产生了兴趣,由此拉开了争夺新大陆的序幕。
英国是最早宣布拥有北美领土权的国家。 公元 1497 年,英格兰航海家约翰·卡伯特(John Cabot,1450—1499)为寻求前往亚洲的西北通道,到了濒临加拿大的大西洋海岸,并宣称该地区为英王所有。 紧接着,意大利航海家阿梅里科·韦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1454—1512)也声称为西班牙发现了南美海岸。 美洲的地名 America 即产生于此。 然而,最早向新大陆移民的是西班牙人。 1513 年,西班牙人在庞塞·德·莱昂(Ponce de León,1460—1521)的率领下登上了佛罗里达。 从 1565 年起,他们在佛罗里达以及东南沿海建立了一系列永久性居民点。 这片地区被称为新西班牙。 随后,荷兰和法国也急起直追,分别在哈德逊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沿岸等地区建立了新荷兰和新法兰西。
1588 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没标志着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 在这之后,英国加快了向新大陆移民的步伐。 1606 年,由伦敦公司( London Company)出资的探险队前往弗吉尼亚,于第二年在那里建立了第一个永久 性居民点詹姆斯敦(Jamestown)。 第三年,又有一批移民抵达弗吉尼亚。 最重要的一次移民是 1620 年 11 月 9 日。 一艘名叫“五月花号”(Mayflower)的轮船载着 101 位受迫害的新教徒在马萨诸塞的科德角登陆。 他们成为新英格兰的移民始祖。 到了 1733 年,英国在北美的定居点已增至 13 个,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
殖民地通俗文学
这些英国移民来到北美大陆创业,也把英国文学带到了这片土地。 据当时波士顿一位名叫约翰·厄谢尔(John Usher,1648—1726)的书商记载,他一次性从英国运入二千六百七十一本图书,其中有一百六十二本传奇,八十一本诗集,二十八本笑话。 “英国国内的人读什么书,殖民地的移民也读什么书。 两地读者阅读的内容大抵相同。”①
与此同时,这些英国移民也在开始创造自己的文学———北美殖民地文学。 在早期来到北美大陆创业的英国移民当中,有相当数量的人是信奉清教主义的文人学士。 他们分别担任各定居点的牧师和总督,控制着大多数移民的思想,主宰着殖民地的命运。 可以说,北美殖民地文学是与清教主义密不可分的。 从 1620 年 11 月 11 日《五月花号公约》制定到 1776 年 7月 4 日《独立宣言》诞生的一百多年里,清教徒留下了不可胜计的宗教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文笔洗练,感情丰富,哲理性强。 尤其是威廉·布拉德福德(William Bradford,1590—1657)、约翰·温斯罗普(John Winthrop,1588—1649)、迈克尔·威格尔斯沃思(Michael Wigglsworth,1631—1705)、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1703—1758)等人的编年史和布道词,堪称高雅宗教文学的经典。
然而,众多清教徒在关注加尔文神学思想的同时,也关注世俗的创业经历。 在他们的眼里,北美大陆既神秘又险恶。 参天的大树,密集的森林,还有地震、海啸和洪涝。 尤其是土居印第安人。 这些红皮肤野蛮人的外貌、衣饰、语言、习俗、狩猎、烹饪、治病方法令他们惊讶不已。 他们纷纷拿起笔,把自己的耳闻目见,以书信、日记、游记等方式记录下来。许多人描绘了不寻常的动物和花卉。 约翰 · 劳森 ( John Lawson,1674—1711)述说自己在加利福尼亚看见一条蟒蛇,额头有角,尾巴有毒刺。 科顿·马瑟(Cotton Mather,1663—1728) 也描述了一条响尾蛇,该蛇曾经咬断了一把大斧的木柄。 詹姆士·肯尼( James Kenny,1814—1836)声称自己在森林中看见一群巨大无比的野马,这些野马晚上倚着参天大树睡觉。 贝弗利(Beverley)则宣布发现了一种特别美丽的花,它的外形和女人的生殖器有惊人的相似。
还有许多人描绘了神灵、鬼魂和女巫。 对于这些信奉加尔文教义的清教徒来说,上帝主宰一切。 任何有悖常理的现象都值得分析和解释。 印第安人来犯,家畜犯病,瘟疫流行,庄稼歉收,雷鸣闪电———这一切预示着上帝发怒或某种警示。 鬼魂和女巫本是英国人的传统话题。 殖民地的开拓者依据一些不寻常的事实,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想象。 一艘鬼船曾于1647 年光顾纽黑文港。 沃尔特·雷利爵士( Sir Walter Raleigh,1552—1618)的货船迟至 1709 年还在卡罗来纳海岸出现。 一位被海盗杀害的少女的鬼魂每逢去世的这天晚上就要在马布尔黑德港发出惨叫。 而佛蒙特的一个鬼魂居然在当地喧闹了数十年之久。 新罕布什尔的苏珊娜·特里明斯(Susannah Trimmings)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确实与一位女巫相遇。 她“头戴黑帽,面系白巾,身穿红色马甲和绿色裙子”,在要了一磅棉花之后,“化成一团火”,“消失在溪水边”。①
然而,更多人描绘了殖民地开拓者与印第安人的战争。 清教徒相信,印第安人同女巫一样,是魔鬼撒旦的使者。 威廉·哈伯德(William Hubbard,1621—1704)的《 与 印 第 安 人 的 纠 纷》 ( Narrative of the Troubles with the Indians,1677)、科顿·马瑟的《十年耕耘》(Decennium Latuosum,1699)、托马斯·普林斯(Thomas Prince,1687—1758)的《菲力普国王之战》 (History of King Philip’s War,1716),都记载了早期殖民者与印第安人的血腥的相互掠夺和残杀。 那些被印第安人俘获而侥幸逃脱的人则记录下了自己被俘的经历。 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1580—1631)是这方面的先驱者。 他在《弗吉尼亚通史》(GeneralHistory of Virginia,1624)中所述的被美丽的印第安少女波卡洪塔斯搭救的故事风靡一时。 此后,同类故事源源不断地出现。 这些故事将事实与想象相互糅合,极力渲染被俘者遭受的痛苦和磨难,深受读者欢迎。 整个殖民地时期,共出版了五百多部被俘故事。 其中,
玛丽·罗兰森(Mary Rowlandson,1636—1711)、约翰·盖尔斯(John Gyles,1683—1763)、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1664—1729)等人的被俘自
述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这类被俘故事又逐渐衍变成战争被俘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依然如旧,但对立面不再是“红皮肤印第安人”,而是“身穿红色军服的英国皇家士兵”。 忍受痛苦和折磨的动力也不再是“宗教”,而是“爱国主义”。 尤其是叙述中包含大量的暴力描写。 如一群俘虏被狂怒的英国卫兵用刺刀活活捅死;一个水手被罚打八百鞭,当打到第六百鞭时,该水手即断气,然而狠心的英国士兵还要在他血淋淋的躯体上续打二百鞭,等等。
这类被俘故事的作者,多数是普通人。 其中最有名的是伊桑·艾伦(Ethan Allen,1738-1789)。 他的《被俘自述》(A Narrative of Ethan Allen’s Captivity,1779)描述了自己在纽约被英军俘获的经历。
这些形形色色的书信、日记、游记、故事构成了早期殖民地时期的通俗文学,同时也为日后诞生的诸多种类的通俗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