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1.本书为《瓶花之美》姊妹篇,本次出版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了作者诸多新的研究成果;
2. 精选60余幅瓶花作品,30余幅历代插花名画、花器图,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插花的发展历程;
3.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历代瓶花史料,唐代自牡丹入,宋代关注滋养,明代侧重花木研究,清代则偏重技艺之梳理,从多个角度展现了瓶花的丰富与深广;
4.本书叙述风格通俗易懂,趣味横生,兼具知识性、趣味性,读者不仅可以认识生活中各种常见的花材,也可以欣赏丰富多彩的花器。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历代瓶花史料。每个朝代只选取一个较小的点深入展开,让大家能一窥瓶花内在之丰富与深广。唐代自牡丹入,匡正一些人云亦云的观点,并从最早的器具分析其蕴含的技法传承。宋代关注滋养,明代侧重花木研究,清代则偏重技艺之梳理。每节皆自史料入,辩析史料背后之幽影,以期引起读者诸君之兴趣。
|
關於作者: |
徐文治
庭院营造与瓶花陈设研究学者。系统整理了自唐代以来传承有序的中国瓶花理论体系和技艺体系。对瓶花陈设、庭院营造有系统深入的研究,有个人庭院设计作品。已出版《瓶花之美》《瓶花六讲》《金润?瓶花谱》等著作。
|
目錄:
|
瓶花的诗画之趣 盛朝花事与传世之器 日常花事与滋养之法 二十四节气与品第之则 士庶好尚与插贮之技 佛前供花与瓶花之别 后记
|
內容試閱:
|
瓶花为何?瓶花何为?
2017年7月始,“日刻——直播看大家”的朋友帮我连续制作了六期网络直播,内容侧重于历代瓶花史料。接下来的三个月内,我们共选取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对其中我所感兴趣的内容作了深入的辨析和梳理,让观者从纵向上对瓶花艺术的相关内容略有了解。此后,直播中又简要梳理了佛前供花的相关文献。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这些直播内容的整理。虽然是按朝代排序,但尚未达到瓶花史研究的程度,只可谓尝鼎一脔,窥豹一斑。不过,其中内容虽是略谈,然亦可简要昭示瓶花沿革之规律,故付梓以示读者,若能引起更多人士之研讨兴趣,则我愿足矣。我的上一部小书《瓶花之美》出版以来,颇得诸友嘉许,匡正辨析者良多。该书偏重探讨的是瓶花一事,旨在为读者勾勒出传统插花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以期能自瓶花一窥传统文化之堂奥,体味传统文人赏鉴艺术之慧心。味之者若能从中悟得传统文化之门径,或竟从中汲取今日生活之动能,化传统入于当代,我辈夙愿即达矣。
本书《瓶花六讲》自朝代入手。一代有一代之学风、之好尚,瓶花处风雅之榜首,自然吸引一众文人殚思其间,沉湎其中。梳理一代瓶花史料,或可见历代文人性情及时风所尚,故不可以微艺而鄙薄之。奈何仅为浅尝辄止,未能深入。权作抛砖引玉,所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日前翻阅案头书,得见沪上应必诚先生宏著《为红学一辩》。夫子揭橥两个命题:红学为何?红学何为?认为此为每一位涉足红学研究之学人都要认真回答的课题。掩卷思之,汗涔涔下。
瓶花为何?拙作略涉其间,然尚难精确回答“瓶花为何”之奥义。静思之,瓶花乃历代文人惜春护花,清雅之首务,故与文人诗画颇多假借,其涉及工具、花器、插贮、滋养、环境、玄赏诸多方面。深入其中,方知瓶花之道与历代文人艺术修养、审美时尚流变、生活方式嬗递息息攸关。愚见瓶花乃优秀中华文化之精粹,非仅插花之一技;更关乎历代审美之变迁,实与我中华文明之消长同脉搏,不可等闲视之。瓶花何为?课堂上与诸生略有探讨。我一贯坚持瓶花为美化环境之艺术,故以“适其境”为首务;更要主动参与
空间艺术规划与陈设,致力于探讨瓶花一道在艺术展览和当代生活空间中如何实践。此前,我先后为中国美术馆“朽者不朽——陈师曾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特展”、故宫博物院“四僧书画展”、“赵孟頫书画特展”、苏州博物馆“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等展览提供展陈设计侍花;为国家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等机构及一些艺术家个展提供展陈侍花,积累了多种经验,为“瓶花参与当代生活”做出一些探索。但相关的研究和梳理还不够深入,这将是我接下来探讨“瓶花何为”的方向。愿与诸君一同前行。
此书得以付梓,有赖诸多学友与我教学相长,不无启发,这是首先要感谢的。另外还要感谢王恺、李璇、林溪、刘小柱等诸多日刻友人的辛勤工作。于善伟老师在文字整理和统筹方面极尽辛劳,特此一并致谢。
不尽之处,皆在我之学浅,祈教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