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HK$
69.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80.5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8.8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8.2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91.9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9.8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9.7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8.2
|
編輯推薦: |
推荐一
《天堂客人》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紧密交织。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节点,作者以精准的历史笔触,生动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这种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使得作品不仅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更承载了厚重的教育意义与历史价值。
推荐二
“血脉三部曲”收官之作。血脉之谜,家国之痛,王霄夫继《上海公子》《六尺之孤》后,再写大时代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个从现实滑入梦想的故事。伏申在蒙昧初开、少年烦恼之时,看到她在鲜血、飞雪和黑暗中,像雕像那样站立,像烈士那样歌唱,从此情有颤动,心有肃然,与她在北平监狱里,相拥取暖,共度寒夜。然而,他迢迢千里,奔波辗转来到她的家乡,却没有见到向他发出邀请的女子。
这是一个从北方走入江南的故事。无休无止的梅雨绵延,虚张声势的强台风,秋月下的天文大潮,所遭遇的,是喜怒无常的众生相,湖山下的男女主家,穷富宾客,地头强龙,是往复轮回的天道有变。
这是一个等待和寻找的故事。一赌人生中可堪追忆的青春年华,忘返于烟雨江南,遗落在天堂杭州。难以预测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活,最终在陌生人的灰暗世界中,等待和寻找的,是自己明亮而强大的内心。
|
關於作者: |
王霄夫
发表《上上签》等短篇小说30多篇,出版中篇小说集《香君酒家》、长篇历史小说《江山美人——宣和元年的爱情》《审判日》《宋徽宗:天才在左天子在右》和“血脉三部曲”《上海公子》《六尺之孤》《天堂客人》等。对戏剧和影视创作有所涉及。籍贯山东肥城,工作生活在杭州。
|
目錄:
|
引 子
卷一 黄 酒
一 三个属蛇的同龄女子
二 戴肚兜的鸳鸯眼狮猫
三 梅花碑下两个讨厌男人
四 “大扫除”拖把在手
五 “艮山门催眠术”有没有效
六 平檐礼帽编号21802
七 他第二次在牢里过夜
八 洗漱间情谊何以持续
九 两只狮猫相约发情期
十 他原来何止一个父亲
卷二 梅 雨
一 栀子花香气袭人
二 谁错过洪公祠特训班
三 伏晚妹妹晚他十七年
四 与女童军有“过江之谊”
五 调查组审讯“小角儿”
六 钮祜禄氏正红旗逞能西子湖
七 秋田犬取名“服务生”
八 翟同学探访乙监零号
九 一根金条的前世今生
十 这段人脉太不寻常
卷三 台 风
一 他今天仍然少年烦恼
二 这两所监狱都大隐于市
三 总有下落不明的人
四 守口如瓶有这么难
五 没有完成的学业
六 追校长追到了南京
七 上海滩那么近那么远
八 假作真时真亦假
九 礼泉方丈道行太深了
十 与何人共眠雕花床
卷四 潮 信
一 这校园不是那校园
二 猫狗游戏结局意外
三 理由是天气不宜人
四 翻旧账为公还是为私
五 二我轩的三姐妹旧照
六 这是不是所谓的窘境
七 厄运中家人来不了杭州
八 还原真相不仅是为了他
九 山核桃好吃也有诀窍
十 满城桂花开了几遍
尾 声
|
內容試閱:
|
前言
《天堂客人》的出版,“血脉三部曲”得以完成。
一如《上海公子》《六尺之孤》的创作初衷,《天堂客人》仍然执着于那个时代的那个人那些人,重复并还原他和他们的花样年华与命运际遇。唯其如此,才能把那个时代的人物、故事以及主题表达充分,称之为“血脉三部曲”的创作,也才能趋于完整,作品的生命力也能更持久。
如果《上海公子》描写的是奋斗和忧伤在身上留下的痕迹,在无我中寻找孤独和牺牲,《六尺之孤》讲述的是少年天使般的幼嫩已经消失,但最后一腔青春热血的终将偾张,那么《天堂客人》展开的是一个巨变中的多彩世界,主人公在三十岁不到的年纪,在身段和面容即将变得粗糙之前,在人生最美好、情感生活最丰富、能量最充足的年纪,把自己点燃,希望在至暗时刻,闪现出最炽烈的如流星般的光亮。
在最好的年龄,遭遇特定的时代,随着时间消逝,所作所为,终将成为历史和传说。只不过,在人生规范而平静的壮暮之年,那沸腾热血铸就的形状,留下的痕迹,足以用来回顾和炫耀,足以令后来者羡慕和向往。
血脉传承,青春荣耀。此书献给年青的一代,甚至未来的一代。人生飘忽,时代多变,可堪追忆的唯有勇敢站立和热烈奔跑过的那段经历。
几位一直关注“血脉”系列创作的作家、评论家和出版界老师,本书的编辑,以及读者朋友,他们基于对《天堂客人》的偏爱,极其认真地提出了中肯而尖锐的建议,使得我沉下来进行了大篇幅的艰苦修改,因此有了目前的成色。对此,我感激在心。
由于作家出版社的支持和厚爱,“血脉”系列得以面世。对于这种立足长远,呼应当下,关照读者的出版家气度和眼光,本人深表感谢。
那时候,已经是南京中华民国政府的时候,在习惯帝都皇城说天下、坐北朝南看东西的大多数北平人眼里,江南之城杭州, 也许是一个有小山色、过小日子、做小生意、写小诗文的遥远之地。但在极少数也许是极个别北平人眼里,例如在伏申眼里,杭州之所以是向往之地,是因为杭州的女子。
十分偶然,也是天意如此,伏申在蒙昧初开、少年烦恼之时, 生平见到的第一个杭州人是一个女子,当时他是一个不起眼的旁观者,没有与她交流的机会,但仿佛有一道柔和的光芒,照亮了他;第二次见到的,还是这个杭州女子,他举着旗帜,看到她在鲜血、飞雪和黑暗中,如雕像那样站立,像烈士那样歌唱,从此情有颤动,心有肃然;第三次见到的,仍然是这个杭州女子,在非常特别的环境下,在不多言说的秘密中,他与她在北平监狱里, 相拥取暖,共度寒夜。
一次又一次,他见到的,都是同一个杭州女子。
每次见到,她都邀请伏申到杭州做客,届时她一定尽地主之谊,盛情接待,倾其所好,一定让他宾至如归,感受美好,乐而忘返。然而,当他迢迢千里,奔波辗转,终于来到杭州,更多见到的是别的杭州女子,却没有见到这位向他发出邀请的杭州女子。于是,他就一直等待,等待她陪伴他,一起进入她讲述过的、描绘过的杭州。等待的岁月里,没有她的杭州是陌生的、空洞的、不宜人居的,是容易被人捉弄的。
甚至,让他成为克里森医生的催眠病人和释梦对象。
在外国人,也就是精神科医生克里森眼里,看到的是杭州的病人。杭州很少有人想到,或者不愿意想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之日,就是进入中华民国末期之时。光复以来,短短数年的混乱无序和毫无逻辑,足以暴露一个庞大政权断崖式崩溃的败象,足以使杭州这样的偏安之隅不再令人感到惬意。正是光复以来短短数年的变故刺激和时运无常,使克里森的病人越来越多,直到他离开杭州前,仍然十分尽心地为他们治疗,不管他政治立场如何,不管他属于什么阵营。他是从上海离境回欧洲的,但在他心里,最后只向杭州告别。告别是为了把灵魂,至少一部分灵魂留下,在中国,杭州是最适合用来告别的地方,因为杭州是人间天堂,心留天堂,何其幸运。之后数年里,从马可·波罗书中听说过杭州的家乡人民,他不吝词语,津津乐道,极尽赞美,广为宣传。后来,他曾试图从西柏林越境到民主德国的东柏林,然后前往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目的地是杭州,因为那里还有他的病人。但他最终放弃了,因为他知道他的唯心主义精神病学科不受欢迎,在杭州,他可能很难再得到行医治疗的许可。
后来,他希望他的著作《最忆是杭州》能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让他的病人看到,他是多么怀念他们。为此,他写信向伏申求助,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复。他在信中说,解放以来,人民的杭州一定更美好了,因此他深信,伏申仍然人在杭州,仍然没有回到北平,尽管北平已经再次成为首都北京,他深信,解放以来,伏申个人的命运,家族的命运也一定会更如意。
克里森对“解放以来”充满想象和期望。在未来的《最忆是杭州》中文版序言中,他这样解释,新中国人民对“解放”有最美好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无论公开场合和私下谈论,一提到现实状况,一提到时间概念,都会用“解放以来”或者“1949年解放以来”一词,表示对一个特定时代、特定阶段的特殊情感,就如国民政府后期,也就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日至国共内战胜败即将定局这一时期,当时的人们总是说“光复以来”或者“1945 年光复以来”,很少有人会说公元纪年,甚至中华民国纪年,从中突显出了对中华民族胜利光复的自豪和赞美。然而,天下大势, 不可逆转,“光复以来”很快被“解放以来”取代了,而且取代得那么彻底。当然,随着社会进步、世事变迁,总有新生的,最适合时代和人民心理的,更科学也更通俗的新概念和新状语面世。
克里森与伏申最多最深的交集,是在光复以来,即1945 年光复以来的那些日子,也就是故事发生的那些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