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作为世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总能够在史学观念和历史书写的持续革新中不断点燃新的研究兴趣,成为各个史学领域永恒的热门课题。自“新文化史”在20世纪晚期兴起以来,法国大革命亦因其对现代政治观念、文化价值、话语结构、表征体系、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划时代影响,受到新文化史各类分支的密切关注,包括其中的“新音乐文化史”[new cultural history of music]。综观音乐史学的整体发展,无论是通史、断代史,还是专题史、个案史,法国大革命其实是相对被忽视的一个阶段,主要原因或许有三。一是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极少进入保留曲(剧)目,且长期被视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而非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故而在风格史、传统文化史中被一笔带过。二是在20世纪后期之前,“德意志中心主义”长期主导着音乐学术话语权,而法国音乐界最能与德奥音乐传统相抗衡的歌剧文化,主要繁荣于巴洛克时期或诸如19世纪这种在风格、体裁、建制上更为稳定的阶段,历史书写自然也更多着墨于这些时代。三是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局势、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动荡不已、纷乱复杂,被裹挟其中的音乐的发展也必然呈现出类似的局面,以往视角较为单一的历史编纂模式难以驾驭这种局面,零星的尝试则往往造成对这一复杂时期的简单化理解和刻板化解释。随着新音乐文化史在近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其灵活多样的观察维度、开放包容的研究方法、微观层面的考察尺度,在勾勒历史细节、重构繁杂面貌、联合多元学科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大革命时期的法国音乐(尤其是歌剧)也在21世纪之后得到更为立体的透视和更为细致的深描。
马克·达洛这本《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歌剧舞台:巴黎歌剧院与1789-1794年间的文化政治》(以下简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歌剧舞台》)即是一部全面凸显新音乐文化史特色的著作。此书不仅完全聚焦于法国大革命的五年,而且将目光全部投向一个具体的个案——巴黎歌剧院。此前并非没有关于大革命时期巴黎歌剧院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重点关注的是个别作曲家、体裁、作品及其接受情况,而此书选择立足于更具包容性、中介性的机构史和建制史,来讲述巴黎歌剧院这座文化机构在那段动荡的年代中,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权力结构的制约下,在国家监管、媒体批评、公众审视的三重压力下,如何维持管理运营、处理财政危机、应对审查制度,如何安排和改革剧目,竭力适应飞速变动的社会政治局势。由此,大革命史、个案史、机构-建制史共同造就了这部史无前例的著作。正如作者本人所言,在此书之前,“有关巴黎歌剧院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详细发展轨迹却从未被讲述过,也没有学者探讨过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全书共八章,分为两大部分。按照作者的说法,两部分先后着眼于巴黎歌剧院的“外部”维度与“内部”层面。第一部分(前四章)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追溯了这一时期巴黎歌剧院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变动,以及该剧院与王室、各种国家机构(如国民议会、国民公会、巴黎市政厅、巴黎公社)、政府部门(如公共教育委员会、治安委员会)的关系。第一章概述1789年大革命爆发之时,巴黎歌剧院的总体处境以及该剧院作为国家机构的民族-文化内涵。随后的三章依据管理权的更替,勾勒出巴黎歌剧院大革命史的四个阶段:第二章讨论王室管理时期(1789年-1790年4月);第三章讲述巴黎市管理时期(1790年4月-1792年4月)和两名企业家运营时期(1792年4月-1793年9月);第四章论及歌剧院首席艺术家组成的委员会在巴黎公社监督下的自主管理时期(1793年9月-热月政变,即“恐怖统治时期”)。
第二部分(后四章)将历时的时间顺序与共时的体裁分类结合,围绕巴黎歌剧院的剧目展开对相关议题的讨论。其中第五章从整体着眼,概览作品的筛选、制作、上演过程,从演出的频率、场次、门票收入方面对剧目进行数据分析,由此呈现各个演出季的总体情况。随后的三章集中论述具体作品:第六、七章聚焦于这一时期前三个演出季的剧目,分别讨论了悲剧、严肃作品(第六章)与喜剧、悲喜混合型作品(第七章);第八章着重论述1792-1794年(即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后)的歌剧,这一时期巴黎歌剧院的剧目政策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明确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