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史记人物五十讲(《史记》人物为何千载不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通古今,知人心,明得失!)

書城自編碼: 397177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家名著
作者: 杨鹏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42962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3.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7.4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67.3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7.3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吕著中国通史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5.2
《甲申三百年祭(纪念集)》
+

HK$ 45.8
《半小时漫画史记(下)》
+

HK$ 89.7
《“人民文选”丛书:杨泓精选集》
+

HK$ 68.4
《钱穆作品精选:中国史学名著(精装版)》
+

HK$ 147.2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

HK$ 103.8
《安妮女王时代的英格兰:拉米伊战役与英苏联合(安妮女王时代三部》
編輯推薦:
从周朝分封建国到秦制大一统的思想变迁,一本拎清!从敬天法祖到天行有常,从建立礼制到礼崩乐坏,从贵族分权到中央集权,从春秋军礼到军功爵制,周秦之变不仅是一场社会制度的变革,更是上天信仰、治国理政思想、战争观、社会价值观的一场嬗变。

★学者杨鹏以现代文明之眼,全面盘点先秦时代君主、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思想价值观念,仰望中华文明的高光时刻,而又不乏冷思考:我们到底是承继了先人的伟大,还是重复着他们的局限?

★走进《史记》人物,以全新的角度解读人物思想与价值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商汤“万夫有罪,在余一人”的领袖精神有何局限?什么是周公之道?什么是战国精神的本质?跟随学者杨鹏重读《史记》人物,洞悉古人精神上的超越与晦暗。

★颠覆认知的有趣常识,从细节处还原历史真相。商朝妇女的地位很高吗?曹刿论战其实赢在玩弄战争规则?春秋军礼的规则是什么?国人与野人分别指哪些人?荀子眼中的世界其实很残酷?既有宏观视角,又有细节洞察,帮你还原一个更立体的历史世界。
內容簡介:
一部《史记》,千载人物,藏着我们的精神基因与思想密码。
从商汤、周公到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这些早期中华文明的奠基者,跨越两千年仍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今天的我们在面对这些古老的先王、圣人、思想家时,内心不免会浮现一个问题:我们是承继了先人的伟大,还是重复着他们的局限?
这是本书试图要回答的问题。如何理解他们的世界观,关系到我们如何理解历史,如何理解当下。学者杨鹏潜心研究多年先秦思想流变,以《史记》人物为脉络,从信仰、政治制度、战争观、社会价值观等多个角度解读人物思想与价值观念,让我们看清从商周之变到周秦之变两次社会转型的思想嬗变,以及它是如何影响我们至今的。读懂先秦时代社会思想的变迁,才能读懂先人的伟大与局限,获取当下的经验与智慧。
關於作者:
杨鹏
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研究学者(2014—2016),北京掌上国学院创办人。杨鹏从事中国国学与犹太教、基督教比较研究,既思辨深刻,又深入浅出。曾出版《成为上帝》、《东亚新文化的兴起》、《老子详解:老子执政学研究》、《为公益而共和》、《“上帝在中国”源流考》、《杨鹏解读〈道德经〉》、《杨鹏解读论语》、Dao De Jing(《道德经》英译本,2016,美国Wapner & Brent Books出版)、《道德经(汉英对照)》、《杨鹏解读〈大学〉》、《〈尚书〉二十讲》等11本专著。
目錄
前 言 / 相信和坚守善的力量 1

夏商周

第1讲 / 大禹的光明与黑暗??001
第2讲 / 中国国父商汤??009
第3讲 / 伊尹的政治神学??015
第4讲 / 商朝军事领袖妇好??023
第5讲 / 箕子谈人生之福与祸??027
第6讲 / 周人史诗中的后稷??032
第7讲 / 周文王受命于天??036
第8讲 / 周武王的革命模式??041
第9讲 / 什么是周公之道???050
第 10 讲 / 姜太公的历史形象??069
第 11 讲 / 周穆王西行??074
第 12 讲 / 国人暴动的背后??078
第 13 讲 / 西周崩溃的原因??085

春秋

第 14 讲 / 从楚文王看楚人对王权的超越??093
第 15 讲 / 管仲、齐桓公的春秋霸业??105
第 16 讲 / 重耳的价值观??117
第 17 讲 / 宋襄公应该被嘲笑吗???127
第 18 讲 / 曹刿论战背后的春秋战争规则??135
第 19 讲 / 楚庄王的春秋武德??144
第 20 讲 / 秦穆公的上帝信仰??155
第 21 讲 / 季文子:礼以顺天??164
第 22 讲 / 子产三论之一:子产是如何坚守政商盟誓的? 173
第 23 讲 / 子产三论之二:子产铸刑书??181
第 24 讲 / 子产三论之三:子产为何不毁乡校???187
第 25 讲 / 春秋大复仇之伍子胥??193
第 26 讲 / 伍子胥时代的闪光人物??198
第 27 讲 / 老子的历史突破??205
第 28 讲 / 孔子的历史突破??214
第 29 讲 / 曾子:了不起的自由人??224
第 30 讲 / 孔门弟子的历史影响??230
第 31 讲 / 墨者:中国曾有过的圣徒们??241
第 32 讲 / 春秋史官独立的原因??249
第 33 讲 / 春秋时期的盟约传统??257

战国

第 34 讲 / 赵简子:战国精神之父??263
第 35 讲 / 赵襄子:拉开战国序幕的人??273
第 36 讲 / 战国精神的本根??283
第 37 讲 / 从《孙子兵法》看战争观的变迁??290
第 38 讲 / 范蠡式成功学??294
第 39 讲 / 如何评价商鞅之法??300
第 40 讲 / 杨朱:个体生命高于一切??308
第 41 讲 / 庄子的五个意象??314
第 42 讲 / 稷下学宫:中国大学的模因???325
第 43 讲 / 孟子引发的蝴蝶效应——兼评燕昭王??334
第 44 讲 / 孟子思想的两面性??341
第 45 讲 / 苏秦式读书人对价值底线的破坏??349
第 46 讲 / 荀子的历史性破坏??356
第 47 讲 / 屈原的献祭和端午节的由来??365
第 48 讲 / 司马迁对孔子的褒与贬??376
第 49 讲 / 秦始皇的思想模型??388
第 50 讲 / 刘邦留下的两种精神遗产??405
內容試閱
第1讲 大禹的光明与黑暗

大禹治水的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这一讲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传说背后的含义。《史记·夏本纪》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鸿水”,指洪水。“浩浩”,指浩浩荡荡。“怀山”,指环绕着山。“襄陵”,指水漫过丘陵。“襄”是高过的意思。“下民其忧”,指百姓非常忧虑。
大禹治水的传说,是中国人对上古水灾及治水的历史记忆。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在前 2000 年前后。按照战国文献《竹书纪年》的记载推算,尧的即位时间应该是前 2145 年。考古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以河南洛阳盆地东面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可能就是夏人的遗迹。二里头已有成熟的青铜冶炼技术,有都城遗址,但由于遗址中没有发现文字,不少考古学家出于谨慎,认为尚不能确定二里头即为夏王朝遗址,但河南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已经取名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如果上古尧舜禹时代有大洪灾及大禹治水的事情发生,区域可能就在今天的洛阳市偃师区一带。
上古时代的黄河中下游,还没有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属于相对松散的酋邦时期。“酋邦”(chiefdom)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埃尔曼·塞维斯(Elman R. Service)在 1976 年提出的,用于描述介于部落和国家之间的社会组织状态。埃尔曼·塞维斯认为人类社会的组织状态经历过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游群阶段(band),社会基本单位是血缘家庭,最多到一些由血缘家庭组成的家族。几十上百人聚群生活,从事采集和渔猎。游群人口逐渐增多,就进入到部落阶段,众多家族结合成部落 (tribe)。部落有共同语言,有比较远古的共同祖先。多个部落的联合体称为酋邦。各个部落之间未必有非常紧密的血缘关系,但因为碰到了一些共同问题,需要部落联合起来共同行动,于是就形成了酋邦。酋邦开始超越血缘家族与部落。从酋邦再进化,人类社会的组织系统再扩大,就进入了酋邦联合体形态——国家(state)。国家不再以血缘划界,而是以地域划界,但国家仍会构建出一些超越不同酋邦的共同血缘祖先的叙事。例如,直到今天我们仍会自称炎黄子孙。
酋邦阶段不是君主集权制,部落联盟有大酋长这样的领袖,但各部落内部自治,各部落族长们在酋邦中都有重要发言权。酋长继承不是世袭制,而是由各部落族长推举产生。学术界将这种部落推举制称为原始民主制。在中国,则是“禅让制”。《礼记》中所讲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对中国曾有过的部落推举制的某种追忆。
按照埃尔曼·塞维斯对酋邦阶段的分析和界定,尧舜禹时期大体上处于酋邦阶段向国家阶段的过渡阶段。这个社会结构转型的历史过程中,大禹是一个关键人物。是大禹和他的儿子启共同完成了中国从酋邦阶段向国家阶段的转型,水灾和治水是这个转型过程的历史背景。

鲧为什么会失败?

洪水泛滥,洪灾严重,各部落遭遇了共同危机。共同危机就得共同应对,要联合起来,就得有共同组织,有共同组织就需要共同领袖来统一指挥。在抗洪的历史背景中,大禹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深刻地塑造了中国历史。
各部落族长们最初推选出来的领袖是大禹的父亲鲧。我们都知道鲧用堵塞的办法治水,结果治水失败。这是从治水技术错误的角度去解读鲧的失败。《尚书·舜典》中记载,鲧被列为四大罪人之一。舜即位为君后,“殛鲧于羽山”,在羽山处死鲧。然而在《山海经·海内经》的记载中,鲧被处死并非因为治水不力,而是因为不敬上帝:“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偷了上帝的息壤去堵塞洪水。“息壤”,传说中是一种见水就长的土。“以堙洪水”,“堙”的意思是堵塞。“不待帝命”,鲧没有等待上帝的命令,于是上帝命令祝融在羽山郊野杀死鲧。祝融是上帝祭司、楚人的祖先,负责管火,现在长沙的火宫殿就是祝融庙。苗族以祝融为祖先,苗绣中常有祝融形象,在红枫林中骑着火龙。祝融出手杀死鲧,可能是后来大禹夏人部落与祝融三苗部落纷争不断的原因。
除《山海经》所记的原因外,《淮南子·原道训》还记载了一个原因,说鲧引发众怒是因为他以权谋私。鲧负责治水,但是他却先修了三仞之高的城墙保护自己的部落,引发其他部落的愤怒,各诸侯背叛了鲧。原文是:“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大禹治水的传说,由于缺少考古证据,考古学界不当成信史,只当成传说。我们可以把传说当成精神史的一部分,因为历史传说中所蕴含的精神本就是塑造历史的一股力量。
总结一下传说中鲧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不听帝命,偷息壤,冒犯上帝;第二条是不顾部落联盟的利益,只顾自己部落的利益,损人利己;第三条是众所周知的原因,鲧采取了错误的治水办法,堵水不疏水。
今天讲鲧治水失败,往往只讲技术原因,但在古代文献的零星记载中,鲧的主要罪过首先在于不敬上帝,还损害部落联盟的共同利益,这是缺乏上帝信仰和公德败坏的问题。
鲧的失败教训告诉我们,要成为受人拥戴的领袖,得有三大能力:第一是信仰上必须敬畏上天,顺从上帝旨命;第二是道德上要大公无私,以共同体利益为主;第三是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要强。这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理解的领袖必bei三大能力。这三大能力,鲧身上 没有,但是他儿子禹却成长为领袖的表率。

大禹治水为什么成功?

上帝命令杀死鲧,又让禹从鲧的身上生出来,这故事很神话。禹接替了父亲鲧的工作,承担治水重任。要在父亲被杀死的地方站起来,禹就得反其道而行之。鲧缺乏公德,大禹就极有公德,大禹积极主动为酋邦共同体奉献牺牲。鲧修建高城,聚敛财富,《淮南子·原道训》说禹“坏城平池,散财物”,把城墙拆了,把池子填平,把财物散给众人。《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大禹身体劳累,焦苦思虑,在外居住十三年,过家门都不敢进去。
《尚书·益稷》记载,大禹自己说,儿子启生下来,“呱呱而泣”,大禹不敢去照顾儿子,仍忙于挖土治水。按照今天的价值观,大禹这样的做法很不近人情,不像正常人。按常理,儿子出生,父亲路过家门,进去看一眼,这对家人是极大的安慰,也耽误不了多少公事。但为什么大禹不敢入家门呢?我们只能猜想,大灾当前,生命充满危机,众人情绪敏感脆弱、易暴易怒,因此对领袖的公德要求极高,对缺少公德的行为极度反感,这种情况古往今来都如此。
鲧因为缺少公德被处死的遭遇,对大禹造成了深重的心理影响。大禹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是一种极端的自律状态。《史记·夏本纪》中还记载,大禹“薄衣食”“卑宫室”,衣食俭朴,住房低矮,钱财全用于挖沟渠治水。这种克制私欲极讲公德的行为,我们可理解为是对父亲形象的纠偏,大禹不愿跌倒在父亲曾跌倒的地方。
大禹是中国古代史开端时最重要的政治道德榜样,他塑造了中国人心目中的领袖标准:大公无私,为社会共同体奉献牺牲,为国家不顾小家。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超越常态人情的大公无私,可能使人很有成就,也可能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尚书·大禹谟》中,舜提醒大禹不要“好兴戎”就证明了这一点。大禹奉献牺牲,治水有功,有德性势能,受众人拥戴,在这种情况下,大禹对触犯他规定的人,一律重刑惩处。防风氏开会迟到,大禹就杀了防风氏,这是对违背大禹意志的其他部落族长的杀戮。祝融杀死鲧,与大禹有杀父之仇,大禹就挑起攻打三苗的战争。但无论如何,中国传统上非常崇拜大禹这种大公无私的道德领袖。大禹的父亲鲧跌倒在公德上,大禹则在公德上高高站立了起来。
鲧被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宗教上不敬上帝。大禹反向而行,对宗教小心翼翼,保持虔敬。《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省吃俭用,重视祭祀。大禹和大舜讨论治国之道,大禹总结为:“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以道德的行动去辅助上天,天下人就会极大地响应。使自己的心意洁净,等待上帝天命。上天赋予重任,赐予吉祥美好。大禹把信仰上的纯净和德性上对上天的辅助,当成治理天下的根本,这与鲧“不待帝命”,偷上帝息壤,不敬畏上帝的行为完全不一样。
除了有意识地避开不敬上帝、缺乏公德这两个缺陷外,大禹在治水上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由堵塞洪水转向疏导洪水。由堵转疏,这不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宗教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宗教上说,上天是一切的原因,洪水源于天,堵水就是违逆上天意志,疏导洪水就是顺应上天意志。鲧的做法本身就是挑战上帝意志。大禹则顺着水势疏导,顺从上帝意志。水淹到哪儿,大禹就去哪儿疏散救人,救人不分你我。大禹超越了鲧那种狭隘的部族利益和违逆上天的心态,有了更开阔的顺天应人的共同体心态。《尚书》《史记》等文献所记载的大禹敬奉上天,保护民众的做法,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治国理念。
鲧和大禹的命运反差告诉我们,权力来源的基础是对共同体的功绩。这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种权力来源于道德的观念。不用太操心地位,不用太关心权位,只要去敬天爱人建功立业,上天自会赐予你合适的位置。《尚书·皋陶谟》中说:“天命有德。”天命降临有德的人。《中庸》中说:“故大德者必受命。”什么是德?如同大禹一样,治水有功,济世安民,对生命共同体有大贡献。上天在看着,天命会降临有德的人。只要修德以配天,敬天爱人,天命会使个人地位匹配其德性水准。

从大公无私到大私无公

治水工作,有三大挑战。一是如何动员众人全力投入,这就需要在各部落分配任务,惩罚拒绝承担治水责任的人。二是如何平均分配生活物资。《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粮食短缺,就从有余的地方调配给缺粮的地方,在诸侯间平均分配。这就需要有统一征收和分配物资的组织权力。三是洪水横流,需要疏散人口重新安置,这就必须打破原有部落领地的划分格局。无论是组织人力救灾,还是集中物资统一分配,抑或是在不同的领地安置灾民,都需要一种超越不同部族的公正的、集中的、强制性的力量。治水的需要催生出统一集中的权力,各部落的权力开始向大禹集中,形成国家组织。而大禹公正无私的德性和高超的领导能力,又是掌握和运用这种集中权力的基础。
在克服治水困难的过程中,大禹的权力稳步上升。大禹有大功于众人,受到众人拥戴,舜就把君位禅让给了大禹。这个时候最高权力交接的形式还是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禅让制到了大禹这一任,过程顺畅。然而历史的诡异变化是,禅让制终结在了大禹父子手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录的政治制度大变革。大禹的君位最后由儿子启继承,终结了原始民主的禅让制传统,开启了世袭制的家天下历史。
对于禅让制传统在大禹父子手上被破坏这件事,史书上有各种猜测,迄今仍是历史悬案。《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去世前,将君位禅让给了伯益,但大禹之子启贤明,“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众诸侯不拥戴伯益而拥戴启,所以启即位为君,开启了君位世袭制的夏朝。这种重大的政治制度变革牵涉重大权力利益调整,而且剥夺了众部落的传统权利,所以矛盾一直很尖锐。启继位后的夏政权,在冲突中动荡不宁。启去世后儿子太康继位,但东夷族首领后羿(原为有穷氏部落首领)强占夏王朝,太康失国被杀。屈原在《天问》中写道:“帝降夷羿,革孽夏民。”上帝降下东夷后羿,革除祸害夏民。
在大禹和儿子启的阶段,中国完成了从酋邦到国家的历史阶段的过渡。部落联盟变为家天下的国家,即把国家政权家族私有化的君位世袭制国家。夏启终结了传说中的禅让制,开始了王权家族垄断制。《道德经》第七章中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难道不是因为他无私的奉献, 最后成就了他最大的私利吗?这是不是对大禹经历的总结呢?

地位源于贡献

大禹治水的传说给了我们两条启示。
第一条:地位源于贡献。从个人角度看,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与权力基础来源于他对共同体的服务和贡献。如果没有功劳却很有地位和权力,德不配位,极其危险。《史记·赵世家》记载,触龙提醒赵太后,不能让长安君“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这样会导致“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 其子孙”。权力和地位的基础,在于建功立业,对共同体做出实质的贡献。
第二条:好社会能管住伟人。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具有的德性和才能超越常人。但同时,没有人是天使,伟人的德才也会变化,本质上不可依赖。从社会共同体的发展来看,需要有能制约住伟人的制度。敬重对共同体有大贡献者是正常的,但从敬重走向崇拜,因崇拜而把权力赋予 他们的时候,大权就向他们集中。而人性有贪欲,集中的权力就有可能扭曲他们,使他们从大公无私走向大私无公。当权力开始腐蚀他们灵魂的时候,社会可能已失去了约束他们的力量。我们赞叹大禹丰功伟业的同时,也需要清醒地看到他和他的家族走向了集权。一个真正成熟的有尊严的社会共同体,不仅要敬重那些有功于国家的人,更要学会约束他们,这样才能走出大禹的历史循环。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