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6.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3.4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细观郭子仪的一生,他在军事上并非以善战见长,反而治军不严,“一败于清水,再败于相州”,战绩不如李光弼。但郭子仪温和圆融,能宽厚处众,一批骄兵悍将皆俯首听命,成为朔方军的灵魂人物,更是稳定中唐政局的“定海神铁”。这是作为军事统帅更大的成功。
同时,郭子仪在政治上很有办法,他深知宦海沉浮之际修身自保的道理,化解了皇权的对功臣的猜忌,得以全其令名。与同时期的名将李光弼、仆固怀恩等相比,更见其政治智慧。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关于唐代名将郭子仪的传记作品。郭子仪是再造大唐的“中兴名臣”,也是功高震主的军事统帅,更是稳定中唐政局的“定海神铁”。 安史之乱的大变局,将戍边宿将郭子仪与朔方军推到时代的前台,奉命于危难之间,因缘际会,终成大功。他宽厚圆融,深得宦海沉浮之际修身自全的玄奥,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化解了皇权的猜忌,在有生之年,达到了帝制时代人臣权势与荣耀的顶峰。
作者穆渭生立足于两《唐书》《资治通鉴》等基础史料,结合碑志等其他文献,从家族世系、京城宿卫、戍守边塞、平定安史之乱、稳定朝政、名垂青史等角度,系统梳理了郭子仪“立马横刀赴国难”的一生。全书不仅对郭子仪的仕宦经历有诸多考辨,而且重点描绘了时代背景及其演变。在人物与时代的互动中,彰显出郭子仪“历经起伏而忠心不改”的名臣风范。本书是一部史料可靠、叙事严谨的郭子仪传记。
|
關於作者: |
穆渭生,1954年生,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先师从黄永年先生学习历史文献学,后师从史念海先生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服过兵役,当过中学教师,曾任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教授,现已退休。
|
目錄:
|
目录
引子 立马横刀赴国难
第一章 郭子仪家族世系
一、陕西华县“驸马村”
二、郑县郭氏的“家谱”
三、英俊少年郭子仪
第二章 京城禁军宿卫官
一、武举及第入仕途
二、“左卫长上”之解读
三、军府官“知”宿卫履历
四、官贵子弟“内府兵”
第三章 边疆风云练宿将
一、戍边之路“第一站”
二、“经略”安西的岁月
三、“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蕃汉劲卒”朔方军
第四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
一、盛唐的边疆危机
二、渔阳鼙鼓惊《霓裳》
三、朔方军横截河北
四、叛军西进陷长安
第五章 辅佐广平王复两京
一、灵武新朝多艰难
二、肃宗驾幸扶风郡
三、收复两京奏凯旋
四、史思明降而复叛
第六章 平叛战争之结束
一、朔方军易帅风波
二、叛军再陷洛阳城
三、肃、代之际的政局
四、平叛战争之“胜利”
第七章 “一身系天下安危”
一、吐蕃打进长安城
二、郭子仪绥靖河东
三、御强寇捍卫京畿
四、建设京西北防线
第八章 谥号“忠武”垂青史
一、老骥驰骋未“伏枥”
二、“功高震主”臣子危
三、盖棺论定谥“忠武”
四、显赫的军功豪族
附录
一、郭子仪家族世系
二、郭子仪生平年表
三、《郭氏家庙碑》
李白何处识子仪
——兼正《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地名一误
参考文献…325
初版自序…333
增订后记…337
|
內容試閱:
|
香积寺大战
唐军清渠之战失败后,经过四个月的休整补充,士气复振。
八月二十六日,叛军自渭水之南西攻凤翔。御史大夫崔光远于骆谷(今周至县西南)打败叛军;行军司马王伯伦和判官李椿率2000名骑兵,乘胜进攻中渭桥(今西安市北面),杀死叛军1000余人,一直攻到禁苑北门。先前屯驻武功的叛军撤回长安,与唐军在禁苑遭遇,双方发生激战,王伯伦战死,李椿被俘。唐军虽然失利,但叛军也不敢再进逼武功。
八月底,肃宗登上凤翔城楼,检阅诸军,再次诏令天下兵马元帅广平王与副元帅郭子仪进兵,收复长安。肃宗设宴犒劳诸将,对郭子仪道:“成功与否,在此一举。”郭子仪庄重起誓:“这次进攻不能奏捷,臣当以死相报。”唐朝开国以来,兵马元帅一职,只授予亲王(皇子)。自安禄山反叛之后,才开始由高仙芝、哥舒翰等大将担任。而亲王担任元帅,一般只是挂名,副元帅才是实际的统帅,统领诸军“行军”作战。所以,肃宗特意嘱托郭子仪,勉其成功。
九月十二日,唐军元帅广平王统率15万大军,号称20万,从凤翔出发,声势浩荡,军威强盛。这次进攻,郭子仪惩清渠之败,改由武功渡过渭水,循南山东进。长安城郊的地势,东南高而西北低。城南的沣水以东,潏水两岸,虽地势稍高,皆为起伏平缓的原野。
二十七日,唐军列阵于长安西南的香积寺北面,阵线东西长达30里,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为前军、朔方行营节度使郭子仪为中军、关内行营节度使王思礼为后军。长安叛军出动兵力10万人,南迎唐军而列阵。而叛军敢于同唐军决战,可见气焰仍很狂妄嚣张。
叛将李归仁首先发起冲锋,唐前军迎击。叛军大队齐出,唐军抵挡不住,向后退却,辎重尽丢,叛军争相拾取,攻势稍显迟滞。
唐前军统帅李嗣业见状,卸甲赤膊,手执长刀,瞪大两眼,嘶声怒吼道:“今天如果不拼命,我军就会彻底灭亡!”叛军凡遇其刀锋者,人马皆被砍为几段。李嗣业左右搏杀,一气砍倒十几名叛军,这才稳住了唐军阵脚。主将冲锋在前,视死如归,士卒感受激励,奋勇争先。李嗣业指挥唐军排成横队,人人手持长刀,如同一堵铁墙向前推进,喊杀之声震天动地,所向披靡,叛军抵挡不住,纷纷后退奔逃。
开战之前,叛军在阵线东面埋伏了一支轻骑兵,准备在双方胶着厮杀,相持不下之际,从背后突袭唐军。但被唐军预先侦知,元帅广平王命令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带领回纥骑兵,抢先出击。叛军骑兵猝不及防,被歼灭殆尽,士气顿受挫折。
唐军都知兵马使王难得为救其裨将,被敌箭射中眼眉,肉皮垂下来遮挡了视线,他拔出箭头,扯断肉皮,顿时血流满面,继续跃马大呼,挥刀冲杀。部下士卒人人奋勇,拼杀之声惊天动地,鬼泣神惊。
正午过后,副元帅郭子仪传令:中军和后军从正面全部投入战斗;回纥骑兵与李嗣业前军分头绕至叛军背后,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于是,在深秋萧索的旷野上,人喊马嘶之声,犹如狂风呼啸,怒涛拍岸。这是平叛战争开始以来最大的一场会战,两军持续激战,从中午直至傍晚,叛军终因腹背遭受攻击,全线崩溃,残兵退入长安城中。
香积寺大战,唐军杀伤叛军6万余人。在方圆百里的旷野、河谷与大小水渠、沟坎里,人马尸体相枕藉,血腥扑鼻,双方伤残将士的呻吟号呼之声,令鬼神战栗,苍天失色。
是夜,长安城内的叛军惊魂难定,一片混乱,嚣声不息。叛将张通儒、安守忠、李归仁、田乾真等人明白,困守城池就是等死,遂弃城向东狂奔,逃出潼关,至陕郡(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喘息休整。
唐军大获全胜,朔方军猛将仆固怀恩向元帅广平王请示:“叛军失利,肯定会弃城逃走,请让我带一支骑兵乘胜追击,一定能活捉安守忠和李归仁等人。”但广平王不同意:“你已经很疲劳了,暂且休息,明日再作计议。”仆固怀恩一再请求,一夜之中竟来来回回四五次。而广平王坚持不同意追击——从古至今,乘胜追击,连续作战,是彻底歼灭敌人的最佳策略。香积寺大战之后,两军皆十分疲敝,但唐军斗志振奋高涨,叛军士气沮丧惊慌,唐军若穷追不舍,无疑会继续扩大战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