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作者自鲁迅博物馆成立时参与建馆,在鲁迅博物馆工作近40年,经手鲁迅文物数万件,堪称鲁迅文物的“活字典”。
本书以亲历者的视角,将鲁迅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亲切动人,既是历史的记录,又笔端带着感情,让人通过鲁迅的遗物、鲁迅的亲友故旧走进鲁迅的生活世界、思想世界。
本书所讲述的鲁迅文物,有不少仍在北京的鲁迅博物馆展出。若要看懂鲁迅博物馆的文物,这是bi备的一本书。
|
內容簡介: |
鲁迅博物馆资深专家、鲁迅研究专家叶淑穗先生在本书中回顾了鲁迅博物馆的建设、鲁迅文物的捐赠与收集、文物保护的特殊措施等。这种亲历的历史现在几乎没有其他人可以那样详细地记录下来。本书还回顾了叶淑穗先生在鲁迅博物馆工作中与前辈们的往来及其与文物相关的往事,其中有与鲁迅亲属许广平、周海婴等人的交往,还有与鲁迅的友人、学生如冯雪峰、萧军、曹靖华、唐弢、胡愈之、王冶秋、许羡苏等人的交往。在这些鲁迅同代人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时代的风气,他们的学识、见解、气度可感叹者不可尽述。鲁迅与他的同代人构成的图景,读起来其意也广,其情亦真。
作者经历了如此多的活动,与无数人进行过交往,其内心的充实从文字里也可以看到。她在记录那些人与事的时候,也融进了自己的情感。时代的点点滴滴,形成思想的大潮。
|
關於作者: |
叶淑穗,女,1931年1月生,广东番禺人。1949年就读于辅仁大学心理系,后转经济系,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分配到后勤学院任教。1956年转业到北京鲁迅博物馆,任文物组组长,于1993年退休。后被国家文物局返聘,任党史办编辑,直至2003年。
叶淑穗在鲁迅博物馆工作了近40年,一生经手的鲁迅文物数万件,是鲁迅文物收集、整理和研究方面的专家。她还与许广平、周海婴等鲁迅亲属及冯雪峰、曹靖华等鲁迅友人保持终身的友谊,亲身聆听他们讲述鲁迅的过往,感受他们对鲁迅的深情,保存了一手的活的史料。
参与编辑《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鲁迅手稿选集》(1—4集)、《鲁迅画传》、《鲁迅辑校石刻手稿》、《鲁迅藏汉画像》、1986年版《鲁迅手稿全集》、2021年版《鲁迅手稿全集》等。著有《鲁迅手稿经眼录》、《从鲁迅遗物认识鲁迅》(与杨燕丽合著)。
|
目錄:
|
目?录
序一? 一个沉浸在鲁迅世界里的人
序二? 经眼经手鲁迅手稿第一人
序三? “在中国第一要他多“
文物递藏
关于《可爱的中国》手稿的转送
鲁迅的藏书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略谈鲁迅著作手稿的保存情况
鲁迅手稿被调走与博物馆被迫闭馆
北京鲁迅故居史话
一部未能出版的木刻选集
鲁迅博物馆六十年
我所知道的鲁迅博物馆代管
周作人被抄物品的真相
鲁迅故居南屋的八个书箱及两块石头
小小水盂记述着一段往事
复制鲁迅文物的故事
鲁迅书韦素园墓碑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原物丢失的始末
鲁迅故旧
许羡苏与鲁迅文物
周作人二三事
唐 与两封内容几乎一样的信
冯雪峰送鲁迅一幅特别的画
萧军注释鲁迅书信的一段往事
许广平 :用生命守护鲁迅遗物的人
王冶秋 :“查封”鲁迅故居
曹靖华 :视鲁迅遗物珍逾生命
胡愈之与鲁迅二三事
戈宝权 :遇到解决不了的业务问题都去找他
王士菁 :第一部鲁迅传的写作者
刘淑度 :为鲁迅先生篆刻印章
姜德明 :敢在特殊时期出版鲁迅著作
他没有辜负鲁迅的嘱咐,更不愧为鲁迅的儿子
鲁迅的世界
鲁迅酷爱文物
鲁迅与图书馆
鲁迅注重编辑出版工作二三事
鲁迅的三篇佚文
五四时期鲁迅批改的几首诗
鲁迅的《家用帐》
《人生象斅》为什么应该 收入《鲁迅手稿全集》?
完整的鲁迅《两地书》 写定稿手稿怎能被“分解”?
《鲁迅》画册中的隐患
关于鲁迅北京故居“两棵枣树”的身世之争
鲁迅珍视的倒坐观音像换了容颜
访广州鲁迅纪念馆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序二? 经眼经手鲁迅手稿第一人
萧振鸣
叶淑穗先生是鲁迅博物馆建馆时期的元老,经历过鲁迅文物递藏的风风雨雨。她从 1956 年鲁迅博物馆建馆起在文物资料部工作,那时她还是一个 20 多岁的小姑娘,至 1993 年退休,一直都在和鲁迅文物打交道,整整一辈子。她毕生基本上就做一件事——保管并研究鲁迅文物,从接收鲁迅手稿的捐赠入藏,到鲁迅手稿的出版,应该说她是经手鲁迅手稿全过程的第一人。
我 1985 年才到鲁迅博物馆工作,那时大家都称呼她“小叶”。老同志叫小叶,年轻人也叫小叶,这个称呼到她退休仍然保持着。这称呼大概是从建馆时就有了吧,因为那时她还是年轻人。我可不敢不敬,从来都称叶老师。她总是穿着工作时的蓝大褂,总是带着那份和蔼、耐心和敬业精神。有着数万件文物的资料部工作其实是非常繁重的,那是还没有电脑没有数据库的时代,一切全靠手写,每件文物的出入库都需要有详细的登记,要接待专家学者们的文物资料查询,要为编辑图书提供服务,每次展出文物时要出入库,等等,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记得她曾私下找我谈,问我是否愿意到资料部工作。那时我年轻,玩心太重,认为随陈列展览部搞展览可以到各地看看开眼界,不愿意去资料部,由此失去了向她学习的机会。
现在想来,这应该是个巨大的遗憾。那时李何林先生还在,研究力量雄厚,王得后、陈漱渝、李允经、江小蕙、张杰、姚锡佩、赵淑英等先生都有丰硕的鲁迅研究成果,鲁迅博物馆编辑出版了《鲁迅研究资料》《鲁迅年谱》等大量著作。这些使得鲁迅博物馆成为国内鲁迅研究的重镇,而这一切必然得益于鲁迅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我刚进馆时在陈列展览部工作,参加编辑《鲁迅博物馆藏画选》《鲁迅美术形象选》,随老同志到资料部选美术藏品。叶先生带着我们“经眼”了几乎所有的美术藏品,从中选出要出版的国画、油画、版画等进行拍照。令我惊奇的是叶先生超乎寻常的记忆力,她对哪件东西在什么地方、作者是谁、作品来历等,都如数家珍。 鲁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管是老的还是年轻的,经常向她询问文物的事情,大家都叹服她对文物的熟悉和超强的记忆力。当然,记忆力只是一种能力,最重要的是她对文物工作十分热爱和敬业。
前辈们为了保护鲁迅遗物、传承鲁迅精神曾经做过许多艰难的努力。我们即使在鲁迅博物馆工作,也不能做到大量地经眼鲁迅遗物,而叶先生作为建馆时的元老,为这一切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实在是非常可敬的。建馆初期的老同志,如今多已离世,从这个角度
讲,叶先生也是文物级的老专家、老学者。
鲁迅博物馆现藏鲁迅文物 11200 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有700 多件,包括鲁迅的文稿、书信、日记、译稿、藏书、藏画、藏印、拓片等。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生动的故事,比如鲁迅手稿中有一页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童话集《表》的译稿,是萧军、萧红上街买油条时的包装纸,后来他们交给了鲁迅。这页手稿现存鲁迅博物馆,上面还有油渍。正是遗物中所包含的鲁迅先生的温度,传承、保护者的温度,才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也许就是叶先生兢兢业业工作的原因之一吧。
叶淑穗先生在本书中回顾了鲁迅博物馆的建设、文物的捐赠与收集、文物保护的特殊措施等,这种亲历的历史现在几乎没有其他人可以那样详细地记录下来。本书还回顾了叶先生在鲁迅博物馆工作中与前辈们的往来及其与文物相关的往事,其中有与鲁迅亲属许广平、周海婴等人的交往,还有与鲁迅的友人、学生如冯雪峰、萧军、曹靖华、唐弢、胡愈之、王冶秋、许羡苏等人的交往。他们都与鲁迅、与鲁迅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在鲁迅研究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鲁迅遗物中还有很多未解的密码,叶先生的著作中即藏着不少解密的钥匙,能带领我们更深地走进鲁迅的世界,了解他的生活与思想。
2023 年 5 月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