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G.纽豪瑟(Richard G. Newhauser)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英语与中世纪研究教授,其研究方向是道德传统与感官史。他的著作包括:《贪婪的早期历史》(The Early History of Greed,2000;再版于2006年);《罪恶:西欧中世纪道德传统论集》(Sin: Essays on the Moral Tradition in the Western Middle Ages,2007);(合编)《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文化中的罪恶观》(Sin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Culture,2012)等。
世上的万物于我们
都如书本或图画,在镜中;
我们的生,我们的死
我们的处境,我们的出路
都被忠实记载。
——里尔的阿兰 (Alain de Lille,约1128—1202)
当法国神学家诗人里尔的阿兰[或称“岛屿阿兰努斯”(Alanus ab Insulis)]在12世纪写下如上诗行时,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欧洲中世纪盛期的时代精神。在以羊皮或牛皮手抄本为物质载体的中世纪文化语境中,万事万物并非所见即所得,而是像一本书或一幅画那样需要被破解,有时是通过镜像(quasi liber et pictura…in speculum),有时——如这几行诗的另一个留存版本所示——则是以“如书亦如画”的万物本身作为镜子(quasi liber et pictura…et speculum)。恰如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在《中世纪的秋天》中所言:
被选入“中世纪学术前沿丛书”(第一辑)的著作均出自国际中世纪研究(medieval studies)各领域的一流学者之手,有20世纪已确立经典地位、遗憾始终未有汉译的奠基之作[如C.S.刘易斯(C.S. Lewis)的《爱的寓言: 中世纪传统研究》(The Allegory of Love: A Study in Medieval Tradition)和A.C.斯皮尔林(A. C. Spearing)的《中世纪梦境诗》(Medieval Dream Poetry)],也有体现近年国际中世纪研究热点和最新成果的代表作;有西方大学中世纪相关课程最常选用的经典导读本(如《剑桥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导读》(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Anglo-Saxon Literature),也有一流学者撰写的聚焦思想史及具体文化研究领域的专著(如《中世纪感官文化史》《刻画时辰》《七宗罪》等)。所选的书覆盖历史、神哲学、文学、修辞学、书志学、文化研究等学科,并且其中多部著作都立足于学科交叉地带,力图兼顾专业度与可读性,将国际上一批尤为杰出的中世纪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读者,为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师生抛砖引玉,更向广大喜爱“古老往昔与遥远他乡”的普通读者呈现中世纪文化的绚丽多彩和广博精深。
C.S.刘易斯在国内主要以儿童幻想文学系列《纳尼亚传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被读者熟知,然而就和《魔戒》作者J.R.R.托尔金一样(很长时间内,身为好友和牛津同事的两人是彼此小说的第一读者),刘易斯的第一身份是教授和专研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文学的中世纪学家(medievalist)。丛书收录的是奠立他学界地位的代表作《爱的寓言: 中世纪传统研究》,这本出版于近百年前的专著至今仍是中世纪文论领域一块难以超越的巨石。中世纪语境中充满着“象征”(symbol)与“寓言”(allegory)两种程式。在现当代中世纪文学理论研究者那里,对这两个术语的区分并不总是确定的,甚至经常将两者都泛泛归入“象征法”(symbolism)一起谈论。是刘易斯首次在《爱的寓言: 中世纪传统研究》中坚决在两者间划清了界限,在中世纪和现代语境中给了“寓言”及其思维模式全新的、发人深省的定义。
《七宗罪: 一个宗教概念的历史》(The Seven Deadly Sin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a Religious Concep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是中世纪思想史领域的杰作。哈佛大学亚瑟·金斯利·波特(Arthur Kingsley Porter)荣誉讲席教授、美国国家人文学科中心的创立者默顿·布鲁姆菲尔德(Morton Bloomfield)在本书中详尽地梳理了七宗罪概念的异教及早期基督教起源,及其在中世纪教会拉丁文献中的演变,解析七宗罪观念的历史背景、形成演变和文化影响。本书尤其着力于该主题在英国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文学[从11世纪到16世纪,以斯宾塞《仙后》(The Faerie Queene)收尾]中的多重变奏和后世影响,在初次出版的半个世纪后仍是本领域内未被逾越的经典。
《中世纪梦境诗》是弗吉尼亚大学威廉·R.柯南(William R. Kenan Jr.)荣誉讲席教授A.C.斯皮尔林的代表作。本书从古典时期至中世纪的灵视天启文学传统出发,结合古希腊罗马至以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代表的现代精神分析解梦理论,是第一部聚焦于梦境诗——中世纪最受欢迎也最神秘的文类之一——的专著。从波依提乌斯到乔叟,从《珍珠》到《农夫皮尔斯》,斯皮尔林以扎实的文本细读功夫和严谨的古典语文学方法解析大量梦境诗及其背后的创作机制,并讨论“做梦”对普通中世纪平信徒的意义和中世纪人对至少六类不同性质的梦的态度,由此完成了这本立足文学、探索思想史的引人入胜的杰作。
《刻画时辰: 英国人和他们的祈祷,1240—1570年》(Marking the Hours: English People and Their Prayers, 1240-1570)是剑桥大学抹大拉学院(Magdalene College)院长伊蒙·达菲(Eamon Duffy)教授研究“时辰书”(book of hours)这一特殊书籍形式的专著。插画精美、镶嵌宝石的时辰书是中世纪最迷人和广为流传的艺术品之一,对后世文艺复兴风格绘画产生了广泛而可见的影响,时辰书上的微型画绝不仅是装饰,而是象征着心灵、回忆和祈愿的图像符号。时辰书的主要使用场景之一是私人祈祷,由于泥金装帧的彩绘时辰书主要为能识文断字的上层女性制作并使用,它们在中世纪一直是与女性紧密相连的书籍形式。达菲教授从社会背景、制作工艺、字体插图、读者接受、神学审查等多重视角出发,探讨了一种书籍形式发展与湮灭的历史,为理解建立于手抄本载体之上的中世纪文化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初版于2004年的本书内含大量精美绝伦的插图,便于读者直观地感受作者的论证并沉浸于时辰书之美。
出版于2014年的《中世纪感官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 in the Middle Ages)是康丝坦斯·克拉森(Constance Classen)主编的权威书系《感官的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六卷本中的第二卷,本卷主编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英语与中世纪研究教授理查德·G.纽豪瑟(Richard G. Newhauser)。无论在理论或实践层面,感官及对感官认知的态度在中世纪人的道德、宗教、情感模式的形成中都扮演关键的角色,感官研究在国际中世纪学领域方兴未艾,并在过去20年间飞速发展。本书是中世纪感官文化研究中里程碑式的论文集,其中的篇章出自不同领域的优秀中世纪研究学者,从城市感官、集市感官、宗教感官、哲学与科学感官、文学感官、艺术与感官、感官媒介等广泛多元的角度切入,综合考量欧洲各地的文本和考古证据,力图构建视觉、听觉、味觉(和言语)、嗅觉、触觉以及内感官在中世纪的发展进路。
《圣餐与斋戒: 食物对中世纪女性的宗教意义》(Holy Feast and Holy Fast: The Religious Significance of Food to Medieval Women)是哥伦比亚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美国历史学会前会长卡洛琳·沃克·拜纳姆(Caroline Walker Bynum)关于中世纪女性信仰生活的杰出研究成果。以女性与食物为切入点,依托并发展人类学及女性主义理论,拜纳姆教授为中世纪晚期欧洲妇女的宗教观提供了现象学和功能主义的解释,同时探讨饮食实践如何使女性能在家庭中获得掌控权,并从中重新定义自己的虔诚度。本书也敦促读者重新思考中世纪禁欲主义、妇女地位、厌女情结、基督的人性、女性对符号的使用和再阐释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铺设了道路。
《剑桥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导读》是一本深入浅出、结构清晰的古英语文学(和少量同期拉丁语文学)导读,自11年前出版以来被广泛使用于欧美大学课堂。作者休·麦根尼斯(Hugh Magennis)是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神学中心主任、资深古英语文学教授,从多年教学经验出发,他为本书搭建了主题优先、多元文类、精选作品、文学与历史并行的框架,并介绍了今日学界解读盎格鲁撒克逊文本的多种方法。普通读者可以从中读到包括史诗[《贝奥武甫》(Beowulf)]、抒情诗[《航海者》(The Seafarer)]、谜语、历史著作[《盎格鲁撒克逊人编年史》(The Anglo-Saxon Chronicle)]、圣徒传[《圣埃德蒙受难记》(?lfric’s Passion of St Edmund)]等不同性质的经典古英语文学作品的选段,一探中世纪早期盎格鲁撒克逊人多彩的物质与心灵世界。对于教授英国中世纪文学和历史的高校教师来讲,本书则是一本兼顾作品与观点且不可多得的优秀教材。
《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圣母崇拜》(The Cult of the Virgin Mary in Anglo-Saxon England)是都柏林大学荣休教授、国际盎格鲁撒克逊学会前主席玛丽·克莱顿(Mary Clayton)的代表作。12世纪一般被中世纪学家看作圣母崇拜兴起的年代,但本书提供了大量从公元7世纪至诺曼征服的史料,尤其聚焦始于10世纪中期的本笃会改革,翔实而可信地呈现了圣母崇拜及相关教义从早期教会直至加洛林时期的发展。克莱顿教授见前人所未见,通过对盎格鲁撒克逊人诸多节庆、礼仪、祷文、修道院习俗、散文与韵文文学作品的研究,具有首创性地考察了圣母崇拜在中世纪早期的发端与繁盛,以及其背后的历史、宗教、社会原因。
《终焉之事: 中世纪的死亡与末世论》(Last Things: Death and the Apocalypse in the Middle Ages)是前述卡洛琳·沃克·拜纳姆教授与耶鲁大学切斯特·崔普(Chester Tripp)荣誉讲席教授保罗·弗里德曼(Paul Freedman)合编的杰出论文集。文集的选篇远不止字面上的“临终四事”或“万民四末”(死亡、审判、天堂和地狱),而是覆盖了死亡心理建设、来世与赎罪论、医学与临终身体管理、瘟疫与生态终末论、文学与终末论想象等丰富而引人入胜的话题,考察拉丁语和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爱尔兰语、德语、法语、英语等诸多中世纪俗语一手文献,结合历史学、社会学、文学、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为我们了解中世纪人如何看待末日提供了重要视角,也为我们于当下带着历史遗产理解自身处境提供了珍贵的对参。
恰如德国学者弗雷德里希·冯·施莱格尔(Friedrich von Schlegel)所言:“人要不断地走出自我,以便前往他者的最深处,去找寻与自我最深的本质相辅相成的东西。这种交流和趋近的游戏,就是生命的主要内容……真正的终点,应当是那个我们带着激情和力量,走过了无数离心的道路,却最终回归的所在,而不是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的地方。”但愿“中世纪学术前沿丛书”能打开这样一扇通往他者的大门——也向我们举起一面映照自身的镜子——为读者探知这绝不黑暗的千年历史,点亮一盏微弱但有确凿光源的蜡灯。
2022年7月15日
于缮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