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編輯推薦: |
诗集《透明如光》歌咏的内容展现出现实主义的风格,既有对希望和英雄的歌颂,也有对生活中的日常与细碎的刻画。内容丰富,情感充沛,怀有对社会的温厚善意,对人生的诚挚思考。正如书名一样,诗人的创作风格明亮,“透明如光”,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进行积极的描绘与回应,传递出正面的鼓舞与力量。
1.诗人秉承着诗歌需要“新变”的理念,在创作中,较多涉笔于信息时代、通信工程、北京冬奥会等新场景和新事物,表达自己的新感悟,使他笔下的诗歌产生“新变”的效应,读起来体会到一种新鲜感。
2.诗歌内容明朗豁亮,处处呈现着赞美和希望,语调不疾不徐,透出一种如光般的透明质感和如月夜般的宁静氛围。
|
內容簡介: |
《透明如光》是诗人陈阳的诗歌精选集。诗人将对生活的观察和思索转化为诗行,节制而热烈地表达着对生命当下的认真体悟。诗歌内容关注当下,紧跟时事,歌颂希望和英雄,也歌颂生活的平常与细碎;诗歌风格明亮,总是对世界作出积极的回应,呈现出一种向上的社会精神。诗人以诗歌的方式,表现自己努力生存,从未屈服于外界的障碍而放弃挣扎,肯定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使得笔下诗歌生命力蓬勃,诗意盎然。
|
關於作者: |
陈阳,男,笔名酉石。四川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星星》《中华诗词》《中华辞赋》《四川文学》《草堂》等。曾在“诗词中国”等多个诗歌比赛中获奖。
|
目錄:
|
列队在数字中国的旗帜下
筑云,世界挣脱原生的枷锁
乘云,时空因此被重新定义
云图,万物喜悦和世界沉默的演化
信息时代
我们的肉身春光莹莹
电信战“疫”(组诗)
九摹,滇西南(组诗)
甬道中的面壁者
问 答
堡 垒
静 止
单维的存在
读与解
交响的成都
念头与英雄
投 掷
多么畅快
白 菊
闪 烁
刺梨果
我透明如光
谁把海给了我
归 野
蝉 鸣
外公的话
故 乡
荒芜的忧郁
回 家
逝 乡
寂静的微笑
流水照见的面孔
老屋及其联想
冬眠的村庄
枕着故乡入定
除 夕
星空之下
上灯(外四首)
逃离的我们
旋涡中的我们
星子一样沉静的
被洗礼的海
在锯口般的裂缝中
致加缪
山顶的融没
落叶纪念碑
陷落与走出
素 描
栀子花虽然枯萎
惹人羡慕的猫
只有声音是自由的
五 月
天蓝的种子
哪里在哪里
把自己酿成酒
点燃光阴
鸽子花下
旅行的味道
归 途
倒 影
思考的莲
雨 夜
青春印象
跑向空白
在呼吸中放空
梦与失眠
蛰 伏
春 分
时间的皱纹
海 鸟
补 夜
作 别
老巷子
汤 圆
瀑布舔过阳光
后来的蜘蛛
折 叠
春的重量
呦呦鹿鸣
哪里的柳
……
|
內容試閱:
|
自 序
写诗是一场盛大的修炼
诗的种子是没有分别心的,然而种子的生长有不同的选择。她可能未及发芽就已经朽坏,可能始终保持种子的形态,也可能破土而出却又夭折,还可能倔强地发芽、抽枝、活活泼泼地生长。海德格尔说:“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这个论述既是对存在的意义的肯定,更是对存在的艰难的表达。而诗,则如同这句话本身一样,无论其内核表达了什么,个人以为,都应该充满希望的光辉。李白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然而最后他写道:“明朝散发弄扁舟。”短短的诗行却完整地传达出坚韧的生命和勃勃的希望。正因为如此,诗歌具备遥望究极的力量。而我们,在这种遥望中获得了希望。
虽然中国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源头不一样,传承有所区别,但诗之所以为诗,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曾经说过:“生命总是努力生存,生命力绝不会放弃挣扎而屈服于外界障碍。”对我来讲,这种挣扎外显的结晶,主要以诗歌的方式来呈现,无论是旧体诗还是现代诗。从这个意义上讲,诗歌拯救了我。文字和词语是沉默的,而在这种挣扎中组合并能体现这种挣扎的,是诗的雏形或者说诗的火花。进一步写作的过程,就像编写密码电文,或者出谜语,得把这种挣扎的最直白的表达隐藏起来,代之以节奏的变化、意象的营造及其他可能的手段。在这样的方向上,我愿意并且不断地改造着自己。
当然不能太自我。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王夫子进一步阐述:“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兴、观、群、怨既是写作者的心理过程,也是经过心理沉淀后的审美过程,当然,也是采用诗歌对周围世界,对历史、当下与未来的具备个人特征的表达和反映。生活是沉重的,即使轻松写意的时刻也无非是沉重的注脚罢了,但生活不可能泯灭希望,没有希望的生活带来的注定是毁灭。写诗的过程,就是咀嚼、咂味、吸收、消化,把主观的情绪和感受与周围世界连接,使沉默的文字转化为展现希望的文本。因此,她既是独特的,有写作者自己的烙印,又是能够引起共情的;她受周围世界所决定,又能够反过来作用于周围世界。
表达是人的天赋本能。诗歌具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双重特性。她理应成为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表达途径。几千年来,诗歌的殿堂群星璀璨,无数经典的文本熠熠生辉。阅读这些文本,在历史、当下与未来之间穿梭,这些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常常让人自惭形秽。然而,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生活的变迁时时发生,我们不可能总是趴在前贤的典籍里吟哦赞叹。南朝萧子显有一句名言:“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代雄”,是取代前人的意思,而“新变”则是创新、变化的意思。诚然,“代雄”者必须有新变;然而,“新变”又怎能只是对“代雄”的要求呢?若无新变,当下的诗歌写作,其价值和意义又何在呢?因此,即使仅仅从生存的角度看,旧体诗和现代诗的写作,也需新变!每个 时代的诗歌写作者都有条件去体现“新变”,那些应运而生的新场景、新事物、新感悟,必然借由当下的写作者来记录并书写。比较而言,旧体诗由于在句式、字数、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或者全部、或者部分有严格的、完整的规则要求,“新变”需求尤甚于现代诗。
“新变”的来源很多。新场景是首选。毕竟,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的新时代,有太多的场景是前人所没有体会过的,对这些新场景的观察、联想与表达,必然能体现“新变”的要求。同样,基于这些新场景,我们会有全新的感悟,这些新的感悟同样是“新变”的来源。宋人张炎在《词源》中说:“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去,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工,不可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这就是在感悟中用功求新。此外,像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语汇,若能融入诗中,也能产生“新变”的效应。当然,“新变”也需有度,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新变”只会导致作品成为写作者一厢情愿的表达。
写诗是一场盛大的修炼。修炼的还有对于表达欲的自我节制。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人人皆可成为英雄,人人皆可借助网络实现自我传播。因此,无论是我们感知的世界还是我们表达的世界,有时候不免过于繁杂了。诗可以叙事、抒情、言志、喻理,有意象,有情绪,有认知,并通过文字的组合来寄托写作者的意图。然而对于写作者,最大的挑战在于节制,把想表达的内容吞回去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一首诗也许会更有张力、更有诗力!正是因为节制,诗歌才可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王国维说,诗人对于周围世界,“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其内则须删繁就简、直击本质,出其外则要在文本之外营造自由联想空间。实际上,从纵意表达到节制表达,这既是对思想认知的淬炼,更是对写作者自身的淬炼,将情绪加以凝聚和收敛,并借助某个意象实施投射或呈现,营造“意在言外”的氛围,这是很艰难的过程。在激情的所想和所写之间呈现空间,因而使得这种空间具有穿透一切的感染性,这是节制的力量。
然而最难的是对节奏的把握。这里的节奏是指在慢速阅读文本时,涉及的语言元素(包括声调、轻重、顿挫、连接等)在时间上的分布。节奏会对写作产生难以言喻的影响。一旦找准了节奏,诗歌写作就会相对呈现一种自然流淌的状态,仿佛不需要去进行太多的思考,某些清晰的或不怎么清晰的内容就如同溪流一样淙淙而来了。而一旦节奏失准,往往苦恼不已。比较而言,旧体诗由于格律的规则所在,节奏有限;而现代诗由于没有字数、平仄、押韵等方面的要求,可呈现的节奏则十分丰富。事实上,无论是阅读旧体诗还是现代诗,如果带着节奏的无意识去品味,往往更容易产生共鸣,这种共鸣会驱使潜意识按照从文本中获取的触动最强烈的节奏去组合自身的经验、情绪,从而促使个体围绕感知的节奏去演绎更多的经验与情绪;而在修订作品的时候,围绕诗眼所在句的节奏,反复品味,无论删减还是调整,都更容易见效。节奏的营造,在于最终文本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融合,其对象,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意象。从这个意义上看,旧体诗的节奏更有规律可循,而现代诗的节奏更加富
于变化、更加灵活自由。这种规律,使得写作有时候可以从结果倒逼思维的过程和意象的营造。
写诗是一场盛大的修炼。最大的敌手是自己,是我们引以为习惯甚至引以为傲的生活方式。所以,采风很重要,让我们的生命推开和体验不同于旧有习惯的内容。类比于采风,旅游、跨界都有相应的作用。对我来讲,跑步也有类似的作用。在作家中,村上春树是最著名的跑者,他有这样的感叹:“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确实,在一步一步的距离丈量中,在一吐一纳的呼吸交换中,在汗水渐渐涌起并从额头漫流而下的过程中,心思渐渐澄澈,杂念悄悄消散,头脑渐渐清朗,内世界的能量不断萌发,外世界的讯息持续被解读,一些新颖的思维逐渐被引发,一种微妙的不可言表的节奏感弥漫,这无疑有利于写作,甚至成为写作的一个源头。这真
是奇妙的体验。跑步与写作,在生活中融合,虽未臻于水乳交融,却也初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模样。
诗,是生命的觉醒,是彼岸。既来之,则安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