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09.8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
內容簡介: |
本书基于“让学”理论,倡导分享式教学,让学生进行真正的语文实践活动。具体而言,课堂上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让学生进入“真情境、真实践”的阅读与分享,让学生去备课,写出备课成果,分享自己成果,在课堂分享和交流中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的学习效果,把学生推向课堂的“C”位。这是作者8年教学实践的总结,对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富有启发意义。
|
關於作者: |
黄瑞夷,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教育专著5部,长篇儿童小说4本。在《语文建设》《教育科学研究》《上海教育科研》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
目錄:
|
第一章 “让学”理念与语文实践性的概述
第一节 “让学”理念概述
第二节 “让学”实践:教学从“被认识”走向“被理解”
第三节 “让学”实践使“语文实践性”落地
第二章 重新审视阅读的教与学
第一节 透析语文课堂的“软肋”
第二节 审视语文课堂的“学路”
第三节 审视“提问”课堂的利弊
第四节 课堂是帮助学生读还是带着学生读
第三章 树立“让学”教学观
第一节 老师是否有教学观
第二节 树立“有情境”的问题观
第三节 “让学”课堂模式之一:有师当作无师用
第四节 “让学”课堂模式之二:以综合性统整情境性与实践性
第四章 “让学”实践的可行与必行
第一节 阅读能力结构证明“让学”的可行
第二节 “有想阅读”:“让学”的心理准备
第三节 “让学”是在培养学生阅读的高阶思维
第五章 预习作文:“让学”课堂的策略
第一节 改变你的课堂:从预习开始
第二节 预习作文:寻觅教学的“缺口区”
第三节 学生写文本解读:“让学”阅读的根本性转变
第四节 预习作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检测
第五节 预习作文达成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评价
第六节 课堂如何通过分享预习作文达成“让学”
第六章 “让学”实践使语文“实践性”落地
第一节 从“教读文”转向“教读法”
——落实语文实践的方式之一
第二节 变提问为反诘
——落实语文实践性的方式之二
第三节 “教学”与“学教”互转
——落实语文实践性的方式之三
第四节 “让学”阅读重在发现
——落实语文实践性的方式之四
第五节 让学生经历学习语文的过程
——落实语文实践性的方式之五
第六节 语文味、教师味和学生味
——落实语文实践性的方式之六
第七节 表达阅读:“让学”阅读的作文形式
——落实语文实践性的方式之七
第八节 分享实现“让学”:语文对话教学法的实质探究
——落实语文实践性的方式之八第七章“让学”阅读教学课堂展示
第七章 “让学”阅读教学的实践展示
第一节 紧扣一“叹”解全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第二节 《慈母情深》课堂教学简录
第三节 《白杨》课堂教学简录
第四节 《晏子使楚》学生预习作文展示
第五节 《桥》学生文本解读展示
第六节 学生解读《将相和》的教学
第八章 “让学”观下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挖掘搭石与搭石人的精神
——《搭石》教材品析与教学建议
第二节 于细微处发现
——《童年的发现》文本解读
后记
|
內容試閱:
|
老师,别再这么教语文了
语文老师经常观摩名师教学,看到有趣的方法,必会模仿应用,观摩课很让老师受益,观摩课也很让老师受害。王荣生教授说:“很多老师不知道要从观摩课中学什么,不是优秀的经验不能推广,而是我们一直没有弄明白推广的经验是什么。”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观摩课上都是盯着执教者的教学方法,不问因果地进行模仿。结果“想要教什么”和“正在教什么”相悖,还浑然不知,语文课堂令人扎心了。
一、教学——别再总叫学生“读得更像些”
有幸当骨干教师选拔赛的评委,听了23位老师《将相和》片段教学的内容,令我惊讶的是,23位老师都是这么教学“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这句的。
师: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
生:道理充分。
生:理由充足,很有气势。
生: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师:说得非常好,理直气壮就是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的意思。
师:谁能把蔺相如的“理直气壮”读出来?
师:他读出“理直气壮”了吗?谁能读得更像“理直气壮”一些?
师:你再来读,还不够“理直气壮”,谁还能更像一些?
师:你来读……你来读……还有你来读。
师:对了,“理直气壮”应该读得大声、响亮、有气势,现在全班同学一起“理直气壮”地读蔺相如说的话,读出“理直气壮”的感情。
天啊!23位骨干老师都是这么教学“理直气壮”的。这让我想起很多的观摩课,执教老师都是这么让学生一读再读,直到把某个词的意思读到他认为满意为止。比如“勇敢”——你能读得再勇敢些吗?“自由”——你能读得比他更自由些吗?“柔弱”——他读出柔弱的味道没有?那谁来帮助,谁能读得更像些?这都是在教语文吗?大声地、脸红脖子粗地读“理直气壮”,就真的理解这个词了吗?很是荒唐,用表演读代替理解,这哪是教语文?23位老师中,就没有一位这样问学生,蔺相如怎么就理直了?面对君王,他怎么就能气壮呢,而不是理直气弱呢?原来用城换璧是秦王说的,先允人条件,现璧已献上,城却不兑现,所以蔺相如道理在握——理直了。气壮:因为璧已到蔺相如手中,主动权在蔺相如这边了,占理又得势,自然就能气壮。而这个词语中还包含了蔺相如的勇敢——秦王虽是君但不是“我”的君,所以可以不气弱;同时也包含着蔺相如的智慧,如果璧在秦王手上,蔺相如就是再有理也气壮不起来,所以他用“谋”把璧得到手,才气壮的。这才是真正地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不是读得大声、再大声就是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别再故作深情地反复引读了
参加市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听了4位老师同上《冬阳·童年·骆驼队》,4位老师同上《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听课中我再次惊讶,8位老师教2篇不同的课文,竟然有一样的教学环节。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对于这句的教学,老师们都是这么处理的。
师:走过这条街,抬头向上看——读……
(学生读“家家户户的窗子……”)
师:走过那条街,抬头向上看——读……
师:走过横街,抬头向上看——读……
师:走到纵街,抬头向上看——读……
师:走到热闹的大街,抬头向上看——读……
师:走进寂静的深深小巷,抬头向上看——读……
师:多么奇丽的景象啊!抬头向上看——读……
师:多么奇特的民族啊!抬头向上看——读……
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老师是这样引读的。
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师: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读……
师:是啊,童年的记忆是那样的深刻,每当骆驼队来时,我就会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读……
师:当我在写作时,童年又重临我的心头,我仿佛又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读……
师:听到骆驼的铃铛声,我仿佛又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读……
师:每当看到暖暖的冬阳,我又回到了童年,我仿佛又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读……
师:就是这样的着迷,这样的深刻,我都呆了,呆呆中我又仿佛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读……
这样的引读有什么意义吗?我上网查看一下,发现网上的教学实录也有这样的教学。语文是音韵的艺术,难道就是这样的?老师这样想着法子让学生重复读,是为了理解更深刻,感受作者的情感,还是为了能达到表达音韵美的效果?我看除了表面热闹外,什么也达不到。首先,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这么读,只是听老师的指令而读,达不到理解的效果;其次,学生一遍遍地读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什么感悟,只是听到老师激情地说“读”,他们就读了,这是感受不到作者情感的;最后,学生的读,只是重复,有些是读得越来越大声,有些读着还偷笑,这能体会到音韵美吗?
三、教学——别再叫学生把这个词“演得更像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语文老师特别爱用表演法来教动词,有些时候感觉还妥当,有时候就觉得特别不合适。如:《冬阳·童年·骆驼队》里的“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老师让学生也来磨一磨。这一表演是为了什么呢?是要理解“磨”还是为了理解“交错”,还是只是为了增添一点课堂的乐趣呢?或许这个还没什么。而《将相和》中的“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老师让学生表演举璧“撞”的动作。学生做出撞的动作——学生表演错了,老师还觉得很好。这表演就没多大的意义了,这动作能让学生悟到蔺相如勇敢还是机智呢?做动作是无法达到理解的。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要向”二字,这两个字才体现出人物的特性,因为这个不定词,是灵活的体现,可“进”可“退”,攻守合一,这才是机智所在。不过,这还不算离谱,还有更夸张的。如《盘古开天地》“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师:谁来表演一下头顶着天,脚踏着地?想表演的都站起来。
师:使劲地踏,两手使劲向上托,再使劲点,再使点劲……
师: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使劲地顶着;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使劲地踏着。
师:今天天高一丈,地厚一丈,盘古使劲地踏着。(学生再用力)
师:第二天天又高一丈,地又厚一丈,盘古使劲地踏着。
师:第七天天又高一丈,地又厚一丈,盘古使劲地踏着。
师:第十天天又高一丈,地又厚一丈,盘古还是使劲地踏着。
……
师:怎么样,辛苦吗?盘古就是这样顶着,不知顶了多少年……(学生叫手酸了)同学们才顶多长时间啊!
非得把学生逼得脸红脑热,手脚发酸为止,到底要收获什么呢?难道是为了体验辛苦?教学有这个必要吗?这是在教语文吗?手脚发酸的学生坐下后,能集中注意力再学习吗?
四、教学——别再不讲情境地练笔了
专家说,没有动笔的语文课堂,就不算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所以,现在你只要坐进教室去听课,必定能看到课课都有练笔的环节。如《冬阳·童年·骆驼队》,老师教了就会让学生也写一段自己童年里有趣的小事。当然,不靠谱的练笔也就来了。
如教学《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画出描写闰土的词,体会作者是怎么几笔就画出一个人物的。
(接着分析人物特征是如何形象的)
师:请你学习作者这样的白描手法,给你的同桌画画像;或是描写一位你熟悉的人。
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师: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读一读,体会人物的心理。
师:请来做一个把胳膊抡一圈的动作,说说你的体会。
师:这里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写人就是要抓住人物的这些细节来写,才能让人读了有画面感。下面请大家拿起笔,用这样的写法写一写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训练的动作。
语文课能这么教吗?不说学生,就请老师本人拿起笔写一写你面前学生的外貌,也给他画张像,老师能画得出来吗?既然老师都觉得这是非常难做到的事,为何要学生仿写?同样,同学们在体育课上的训练与课文中的人物描写能搭在一起吗?课文是作者带着特别感情写出来的,是作者心里的人物形象,而学生是观察者,写同学体育课的活动场面,是客观的感情,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不能用模仿写法把这两种联系起来。要知道,写人都离不开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你让学生怎么写得出那种表达人物的“情”?
语文课真的不能这么上了。“教学”——“叫学”真的到必改的时刻了,可是太多的老师还是执迷不悟,只要观摩课上看到新鲜的方法,就想学,没弄清原理就模仿着使用,不考虑这样教学的后果,真让人担忧。可以说,没有特技的武打片,几乎不能看。同样,没有“特技”的公开课也无法打动听课者。观摩课上的方法,很多是不能学——或者说是老师们学不来的。课堂还是要有“我在场”的课堂,即自己理念的课堂。
五、用“让学”理念进行语文教学
什么是新理念,这很难界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经过修订的课程理念,应当是当前的新理念。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实践”就是学生自己独立尝试阅读的过程,无疑,学生的课前素读是最好的阅读实践,课外阅读也是良好的阅读实践。不过,学生课外阅读,阅读的内容很杂,由多个学生组成的班集体,很难对课外阅读进行统一的指导,于是,课文的预习就成为唯一的可以长期精准指导的阅读实践。
老师讲课文前,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即是学生运用自己从课堂里学到的本事,把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技能积累,尝试应用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这个机会老师一定要重视,一定要还给学生,不能替代,也不能当作是一个预习小环节,而草草地检测一下就算了。这可是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好运用场,这个场的效应极大,老师给予重视,学生就成长得快,语文就能向着深度阅读进发。
在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前提下,老师再进行教学,通过对话的形式,打开阅读之心门,阅读成果的交流互动,有着激荡、风暴的效果,这就是分享阅读,用分享阅读心得的形式谈阅读收获,谈阅读过程的故事,谈阅读中的困惑,谈阅读时的顿悟,在对话中再次获得阅读的新感悟,这就是语文素养的升格,是语文阅读能力的进步。而这样的阅读教学无需模仿别人的技巧,只需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用自己的阅读能力启迪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其在实践中获得顿悟,这才是较理想的语文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