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編輯推薦: |
国内唯一一套讲述日本战国时代的史学作品
日本战国三部曲是国内唯一一套讲述日本战国发生、高潮、终结的史学作品。通过日本当时各届大量风云人物的交替出场,还原了一部大变局(足利时代)、大战局(丰臣秀吉时代)和大结局(德川家康时代)的战国史。没有同类作品,又有热点板块的加持,使这套书增色不少。
古代历史与现代社会遥相呼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日本战国时代是现代日本史的开端,这在史学界基本上达成了一致。那么,日本现代崛起的历史因素到底有哪些?这些因素对日本崛起的成长性和延续性有哪些影响?著名学者费孝通认为,中华文明几千年积累的厚重,决定了其成长性和延续性。同理,日本战国所积累的一些因子对日本现代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承载。那么这些因子是什么?一方面是尊王,也就是国内不管怎么打,但不会危及天皇的地位;另一方面,就是崇尚英雄主义的武士精神。阅读这套书,我们不难发现战国时代的武士精神和近现代的武士道是存在根本区别的。当时的武士精神更多的是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近现代的武士道则是惨绝人寰的非人道。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日本战国三部曲之尾声,以日本江户幕府第一任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为主人公,以桶狭间之战、姊川之战、三方原合战、长筱之战、小田原之战、关原合战、大阪之战等战争为主线,详细解读了德川氏的起源、德川家康臣服于今川氏真、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到最终称霸的全过程。在日本战国时期的历史风云中,德川家康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在骏府城的人质生活是什么样的情形?令人闻风丧胆的三河军团是如何锻造而成的?曾经雄霸一方的今川氏和武田氏为何迅速没落?德川家康为何处死了夫人筑山殿和长子德川信康?日本战国三杰中的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为何相继失败?他们分别拥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东日本和西日本分别是什么样的风土人情?震惊日本的本能寺之变和方广寺钟铭事件的前因后果如何?德川家康的真正死因是什么?德川家康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评价德川家康的一生?本书将详细解答。
|
關於作者: |
山路爱山(1865—1917),日本明治时期到大正时期的评论家、历史家。《国民新闻》的记者、《信浓每日新闻》和《国民杂志》的主编、《独立评论》的创刊人。日本国家社会党的创始人之一,倡导社会改良、国家社会主义。著有《源赖朝》《足利尊氏》《丰太阁》《德川家康时代》等人物史。山路爱山从史实出发,洞察历史人物和时代本质,坚信:“古犹今,今犹古,人生基于同样的法则而运转,国家基于同样的命运而循环。”
|
目錄:
|
第 1 章 德川氏兴起
第 1 节 德川家康的先祖
第 2 节 松平清康时期日本的社会状况
第 3 节 时代的变化
第 4 节 松平氏改姓德川氏
第 2 章 幼年竹千代
第 1 节 松平氏成为今川氏的同盟
第 2 节 松平广忠被迫交出人质
第 3 节 竹千代被囚及松平广忠去世
第 4 节 竹千代前往骏府城
第 5 节 三河武士的锤炼
第 3 章 少年竹千代
第 1 节 竹千代在骏府城的生活
第 2 节 竹千代的启蒙老师
第 3 节 英雄出少年
第 4 章 松平元信发迹
第 1 节 松平元信初上战场
第 2 节 大高城运粮
第 3 节 桶狭间会战
第 4 节 松平元康回到冈崎城
第 5 节 织田信长与松平元康结盟
第 6 节 清洲同盟的战绩
第 7 节 今川氏衰落
第 5 章 松平元康成为三河国国主
第 1 节 一向宗暴动
第 2 节 日本的政教之争
第 3 节 一向宗暴动的原因
第 4 节 松平元康控制局面
第 5 节 松平元康平定暴动
第 6 节 松平元康统一三河国
第 6 章 时代的巨变
第 1 节 松平元康出兵远江国的原因
第 2 节 武田信玄联合清洲同盟
第 3 节 “家的时代”变成“国的时代”
第 4 节 火枪投入战场
第 7 章 今川氏灭亡
第 1 节 武田信玄进攻骏河国
第 2 节 今川氏灭亡的原因
第 3 节 远江国归顺松平元康
第 4 节 今川氏真退出挂川城
第 5 节 武田信玄真正占领骏河国
第 8 章 信长包围网
第 1 节 清洲同盟帮助征夷大将军家复兴
第 2 节 德川家康真正占领远江国
第 3 节 足利义昭策划包围织田信长
第 4 节 金崎退兵
第 5 节 织德联军逃脱
第 6 节 姊川之战
第 7 节 足利义昭围剿织田信长失败
第 9 章 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的斗争
第 1 节 德川家康监视武田信玄
第 2 节 武田信玄和北条氏的关系
第 3 节 清洲同盟与上杉谦信合作
第 4 节 三方原之战
第 5 节 足利义昭公然与织田信长作对
第 6 节 武田信玄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
第 7 节 武田信玄和德川家康的关系
第 10 章 德川家康和武田信赖的斗争
第 1 节 德川家康的忍耐
第 2 节 武田胜赖进攻与德川家康防守
第 3 节 武田胜赖的勇猛
第 4 节 大贺弥四郎背叛德川家康
第 5 节 长篠合战
第 6 节 武田胜赖的自大
第 7 节 武田氏衰落
第 11 章 清洲同盟的攻势
第 1 节 织田信长平定暴动
第 2 节 上杉谦信和毛利辉元联手
第 3 节 清洲同盟的有利条件
第 4 节 上杉谦信其人
第 5 节 织田信长以攻为守
第 6 节 扭曲的人心
第 7 节 松永久秀生平
第 8 节 北条氏政与清洲同盟合作
第 9 节 荒木村重
第 10 节 德川家康和武田胜赖相持不战
第 12 章 德川家康丧妻失子
第 1 节 德川信康的为人
第 2 节 筑山殿和德川信康之死
第 13 章 武田氏灭亡
第 1 节 高天神城陷落
第 2 节 武田氏的困境
第 3 节 武田胜赖兵败自杀
第 4 节 武田氏灭亡的原因
第 14 章 日本的统一和织田信长的经略
第 1 节 日本逐渐走向统一
第 2 节 日本统一的基础
第 3 节 兵农分离
第 4 节 时势造就了织田信长
第 5 节 织田信长的英雄慧眼
第 6 节 织田信长的用人之道
第 7 节 织田信长的人才教育
第 8 节 织田信长的仁政
第 9 节 织田信长的治国之道
第 10 节 织田信长重视商业
第 11 节 织田信长的领导才能
第 12 节 织田信长的尊王之心
第 13 节 织田信长引领时代
第 15 章 德川家康占领骏河国、甲斐国和信浓国
第 1 节 大事记
第 2 节 德川家康脱险
第 3 节 甲斐国大乱
第 4 节 织田氏的武将撤离
第 5 节 德川家康占领甲斐国
第 6 节 信浓国大乱
第 7 节 乙骨撤兵
第 8 节 德川家康占领佐久郡
第 9 节 德川家康成为五国国主
第 16 章 小牧之战
第 1 节 大事记
第 2 节 贱岳之战
第 3 节 丰臣秀吉锋芒毕露
第 4 节 小牧之战的经过
第 5 节 德川家康的优势和丰臣秀吉的劣势
第 6 节 丰臣秀吉主动求和
第 17 章 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和谈
第 1 节 大事记
第 2 节 丰臣秀吉的政治谋略
第 3 节 丰臣秀吉成为关白
第 4 节 德川家康舍小保大
第 5 节 德川家康的政治智慧
第 6 节 德川家康软硬不吃
第 7 节 丰臣秀吉以退为进
第 8 节 德川家康与北条氏
第 18 章 关东改封
第 1 节 大事记
第 2 节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
第 3 节 丰臣秀吉讨伐北条氏
第 4 节 北条氏成为瓮中之鳖
第 5 节 北条氏人心涣散
第 6 节 北条氏灭亡
第 7 节 丰臣秀吉论功行赏
第 8 节 德川家康成为关东霸主
第 9 节 德川家康定居江户城
第 10 节 丰臣秀吉的平衡策略
第 19 章 关原合战
第 1 节 大事记
第 2 节 丰臣秀吉清查土地
第 3 节 海外扩张的意图
第 4 节 西方文明传入日本
第 5 节 东日本和西日本的区别
第 6 节 侵朝战争失败
第 7 节 丰臣秀吉不幸的家庭
第 8 节 丰臣秀吉谋划后事
第 9 节 丰臣氏和德川氏再次联姻
第 10 节 丰臣氏的五大老
第 11 节 丰臣秀吉牵制德川家康
第 12 节 丰臣秀吉托孤
第 13 节 丰臣秀吉去世后日本的局势
第 14 节 丰臣氏政权的弱点
第 15 节 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势不两立
第 16 节 丰臣氏的诸将
第 17 节 日本社会的新气象
第 18 节 人心趋向于德川家康
第 19 节 因循守旧的逆流
第 20 节 德川家康掌握实权
第 21 节 关原合战的背景
第 22 节 上杉景胜举兵的真相
第 23 节 德川家康的十三条罪状
第 24 节 石田三成失败的原因
第 25 节 石田三成的联合军
第 26 节 石田三成败亡
第 20 章 丰臣氏灭亡
第 1 节 大事记
第 2 节 德川家康赏罚分明
第 3 节 德川家康厚待丰臣氏武将
第 4 节 德川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
第 5 节 德川家康对丰臣秀赖的包容
第 6 节 德川氏和丰臣氏之间的误解
第 7 节 人心险恶
第 8 节 暗怀鬼胎的失败者
第 9 节 德川家康再三忍耐
第 10 节 德川家康孤立丰臣秀赖
第 11 节 丰臣秀赖前往京都
第 12 节 丰臣秀赖受人蛊惑
第 13 节 大战的导火索
第 14 节 钟铭事件
第 15 节 疑心重重的丰臣秀赖
第 16 节 德川家康提出和谈条件
第 17 节 德川家康蒙受的千古奇冤
第 21 章 德川家康的为人
第 1 节 大事记
第 2 节 德川家康去世
第 3 节 精力旺盛的德川家康
第 4 节 精神强大的德川家康
第 5 节 德川家康的平衡策略
第 6 节 德川家康的商业才能
第 7 节 日本战国三杰的用人之道
第 8 节 德川家康信奉的真理
第 9 节 德川家康给后人的启示
|
內容試閱:
|
第1章 德川氏兴起
第1节 德川家康的先祖
德川是地名,位于上野国新田郡世良田乡。此处住着新田一族,被称为“德川的新田氏”,这就是德川家康的祖先。起初,德川的新田氏追随领主新田义贞及其弟胁屋义助,举兵勤王。后醍醐天皇推翻镰仓幕府的行动失败后,新田义贞战死,胁屋义助无功而返。德川的新田氏被迫离开故土,此后的十代人辗转各地。后来,他们中的一人皈依时宗,法号德阿弥。德阿弥入赘松平信重家,继承了西三河松平乡的领地,改名松平亲氏,夺取了山里的十七个村。松平亲氏的儿子松平泰亲离开松平乡,修建了岩津城和冈崎城,并且将岩津城和家督之位让给长子松平信光。担任和泉守后,松平信光占领了西三河的三分之一,还占领了大给城、北给城和安祥城。之后,松平信光将岩津城让给长子松平守家,将安祥城和家督之位让给三儿子松平亲忠。松平亲忠是德川家康的玄祖父,安祥城就是德川氏的发祥地。此时,归属德川氏的家臣被称为“安祥谱代家臣”,侍奉德川氏的时间最长。松平亲忠的儿子松平长亲将家督之位和安祥城让给长子松平信忠,将樱井城让给三儿子松平信定,将青野城让给四儿子松平义春。后来,接任家督之位的松平信忠刚愎自用,失去家臣的拥戴,便隐居在大浜乡,将事务和安祥城都交给长子松平清康。松平清康十三岁继承家业,虽然个子不高,但精于武道,目光如鹰,气度不凡,威震三河国,被冈崎城城主松平昌安招为女婿。因此,松平清康从安祥城移居冈崎城,合并部下的力量,占领了西三河。此时,归属松平氏的家臣被称为“冈崎谱代家臣”。当时,三河国分成东西两边,东三河吉田城的牧野氏风头渐盛。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松平清康便与牧野氏交战,打死了牧野信成及其弟牧野信高,统一了三河国。松平清康锐不可当,对此,周边诸国也早有耳闻。甲斐国的武田信玄派使者来请求结盟;美浓国的大名也来示好;尾张国守山城城主织田信光承诺说,如果松平清康进攻尾张国,自己愿意加入先头部队。后来,松平清康果然出兵森山,要进攻尾张国,讨伐织田信秀。孰料天妒英才,天文四年(1535年)十二月五日,二十五岁的松平清康被家臣阿部正丰杀害了,这就是所谓的“森山崩”。事已至此,英雄霸业似乎已经幻灭,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松平清康的努力下,三河国的松平氏逐渐团结起来,为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奠定了基础。
第2节 松平清康时期日本的社会状况
松平清康之前的日本社会是领主的时代。大名、小名都是领主,将领地传给子孙或者族人,形式如下。
第一,家督。父亲将家督之位传给儿子,称为“让位”。不过,家督不能继承父亲的全部领地,而是要分出部分领地给其他兄弟。因此,只要父辈的领地没有扩大,每次让位都意味着领地减少。家督又称“总领”。
第二,庶系。不能成为家督的人被称为“冷门”或“寄居者”,通常分不到领地,只能自食其力,或者通过入赘、做养子等方式继承其他人家的领地,或者因能力突出而自立门户。不过,当时近畿的商人家族古风犹存,分配遗产时要兼顾所有子女。天正(1573年—1592年)之前,武士的领地分配也是这种模式。因此,每次分配后,新家庭便会增多,如同大树分叉。下图根据《三河物语》制作而成,展示了松平氏分家的情形。
冈崎城、岩津城、大给城、樱井城和青野城的松平氏也有许多子孙,其领地也一分再分,使松平氏的人越来越多。
第三,族人。有威望的领主拥有族长的权势,是名副其实的主君,庶系和族人都前来出仕。不过,如果庶系和族人中出了英雄,势头超过领主,出仕就变得徒有虚名。因此,有的领主会主动解除主从关系,有的族人也会独立出去或者投靠他国,族人造反也是寻常事。三河国的松平氏也是这样:如果没有英雄统领,便会争斗不休。
第四,国侍。国侍既不是庶系,也不是族人,而是独立的领主。他们依附实力雄厚的大名,形成攻守同盟。国侍并非家臣,能得到大名的尊重。对大名而言,国侍不如族人亲密,却必须礼遇。当然,这也要看国侍的实力:一个小领主如果前来依附,就会被大名瞧不起。
第五,被扶持者。原本独立的大名失去领地,投靠其他大名,获得扶持。当时的无主武士多为此类人,既有原来的名门望族,也有失去领地的国侍。
第六,家臣,又称“家子”“内众”“奉公人”。家臣从主君那里获得领地,可以将领地传给子孙。在这一点上,家臣和主君拥有同样的权力。不同的是,主君可以收回领地。有些家臣得到的不是领地,而是俸禄。其中,主从关系历代相传的家臣被称为“谱代家臣”。战场上,在主君鞍前马后的人被称为“旗本武士”。代替主君管理朋辈的重臣被称为“家老”或“宿老”,松平清康时期,酒井氏就是德川氏的家老。据说,他们的祖先是松平泰亲的庶出兄长。“家老”和“侍大将”原本是战时的专用称呼,后来也用于平时了。这些重臣的权势超过族人,在新年的祝酒仪式上,有的重臣能比族人优先得到主君的酒杯。
如前所述,庶系、族人、国侍和家老都是大领主,有的拥有一座城池或者数座城池。不仅庶系和族人多有造反之心,而且国侍与家老也都野心勃勃,难以驾驭。以上记录的是武士,他们下面还有商人、农民、乞丐等与政治无缘的人。
有人认为松平清康时期的日本被武将逐渐分解,但武将有时会团结起来。镰仓时代,征夷大将军的家臣成为各国的守护大名,掌握兵权;各国还有天皇委派的国司及长期居住在此的大名、小名;他们都觊觎权力。因此,守护大名只能效忠征夷大将军,否则便会受到国司欺侮,被当地势力愚弄。源赖朝和北条泰时利用这种情形,强化了幕府对家臣的控制,使国司、大名、小名无不敬畏幕府。通过这种平衡,镰仓幕府维持了和平,征夷大将军获得了威望。如果发生争夺领地的诉讼,各方都会服从政所和问注所的裁决。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足利尊氏掌权时,皇室衰微导致国司的势力衰退,各地的大名、小名几乎都成了征夷大将军的家臣。镰仓时代的平衡被打破,武士不再倚重幕府。有敌情时,大家自动聚拢;无敌情时,大家自动解散。大名、小名虽然都成了征夷大将军的家臣,但各怀私心。实际上,直到足利义满时期,征夷大将军还很有威望,即使是大内氏和山名氏等大名造反,也很容易将其镇压。然而,足利氏征夷大将军与关东公方兄弟反目后,国家中枢威信扫地,天下失去了统一的法律与制度。大名、小名保护领地的方法,只有以下两种:
第一,依附豪族。征夷大将军威信扫地后,争夺领地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力量弱小的大名、小名便会依附豪族。如前所述,完全依附豪族的大名、小名被称为国侍,通常会给自己依附的豪族送去人质,作为坚守同盟的证据。
第二,武力。部分大名、小名得不到豪族庇护,或者不相信豪族,只能凭借自身的武力。换言之,他们只能积蓄力量,培养英勇善战的家臣,在要塞修建城郭、积累钱财、储备粮草弹药,以确保领地的安全。
第3节 时代的变化
概括来说,室町时代的政治就是“家本位”。想要守住领地或者扩张领地,武将只能依靠自身的实力,否则就得仰仗他人。当时,京都上有天皇,下有征夷大将军、执事、四职等各级官员,镰仓城也有关东公方。表面上看,统治日本的官制与军制一应俱全,但实际上形同虚设。说得更直白一些,大名、小名只能自力更生。只有占据山中要塞的武将,才有能力侵夺他人的领地。例如,越前国的朝仓氏占据一乘谷,守城困难时就藏身于大野郡山;近江国的六角氏占据观音寺城,以甲贺山为避难所,可以俯瞰整个东海道;浅井氏占据天险小谷,以越前国为后援,支配着北部诸郡。到了德川幕府时代,大名的城池都从山上转移到平地,修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然而,在松平清康时期之前,易守难攻的山谷就是绝佳据点,退可守,进可攻。甲斐国的武田氏占据四周地势险要的峡谷,也是典型例子。因此,德川氏发迹于松平乡的山中,也就不足为奇了。当时,天皇与上皇的圣旨、征夷大将军的命令和守护大名的指令都无人信服,武将只能自保。我把这种状态称为“力量的时代”。虽然事实如此,但名义上依然有自古以来的制度和法律,名与实的矛盾到处可见。例如,美浓国的土岐赖艺是镰仓时代以来的名家,名义上是一国的守护大名,却没有实权。其实权先是落到了家老长井长弘手里,之后落入斋藤道三手中。征夷大将军的家臣武卫氏在尾张国,身为越前国和尾张国的守护大名,却徒有虚名。其实权先落到了作为代理守护大名的织田信友手中,之后落入织田信长手中。当然,人情并非完全失去了意义。以三河国为例,松平氏的家臣最多,实力最强;吉良氏则是征夷大将军的家臣,名气很大。为了抬高身份,松平清康将妹妹嫁给吉良氏的领主吉良持广,相当于没落贵族成了“暴发户”的女婿。总之,天下进入了唯武独尊的时代,有人误认为这一时期日本国土更加分裂。然而,这种分裂状态反倒促成了新秩序的诞生。优胜劣汰的结果就是有实力的大名脱颖而出,于是,原本的混沌中生出了天下太平的曙光。庶系、家臣和国侍虽然动辄就想背叛,但会遭受侵夺,所以不敢懈怠,他们需要拥立一个主君,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主君也会宽以待下,对家臣一视同仁,对领地内的百姓关爱有加,这样的主君深受家臣爱戴。即使因征战而横尸遍野,其家业也能够日益兴旺,家臣也会借助主君的力量扩大领地。于是,新制度逐渐形成。松平清康恰好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不幸的是,他突遭横祸,真是天不佑德川氏。时势变化快得令人难以捉摸。
第4节 松平氏改姓德川氏
有人说德川家康伪造了家谱,自称祖先是德川的新田氏。他们认为松平氏并非源氏,而是贺茂氏,因为德川家康的祖先曾署名贺茂氏。他们猜想德川家康成为大名后胸怀大志,想杜撰家谱以抬高门第,便谎称自己是源义家的后裔,出自上野国德川的新田氏。然而,在元龟、天正(1570年—1592年)之前,没有其他伪造家谱的例子。丰臣秀吉还自嘲道:“我是一个割草的孩子,为别人提过草鞋,没有姓氏,没有家谱。”与丰臣秀吉相比,德川家康的作风更加朴实,又怎会伪造家谱呢?对此,我不予采信,理由如下:
首先,上野国德川的新田氏是庶系,在《吾妻镜》中写作“得川”。即使德川家康要伪造家谱,也不会伪造成毫无存在感的这一支系吧。
其次,室町时代,新田氏还是朝廷的敌人。尽管到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时期室町幕府就衰亡了,但足利氏的势力延续到了丰臣秀吉时期。德川家康应该不是一个好事之徒,自称是朝廷敌人的后裔。仔细想来,足利尊氏掌权时,武士分裂为皇室派和武家派。明德三年(1392年),南朝天皇将三神器归还给北朝天皇,实现了皇统归一,然而武士的分裂并没有随之消失。约八十年之后,应仁之乱发生时,山名氏还想拥戴南朝天皇的后裔即位,恢复两位天皇并立的局面。由此可见,各地武士仍然会暗中站队,以皇室派或武家派自居。不过,皇室派已经败北,为了避嫌便更改了姓氏,只叮嘱子孙复仇。各国也有同情皇室派的富裕人家,私下抚养他们的子孙。三河国、远江国和信浓国有许多武士属于皇室派:信浓国的大河原氏藏匿过南朝天皇的子孙;远江国的井伊氏,三河国的足助氏、三宅氏和大久保氏也是皇室派的大名。我认为,松平氏也因为某些缘由收了新田氏的人为女婿,脱胎换骨成了源氏,只把身世的秘密留给子孙。这个推测并非毫无道理。世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德川氏每年正月一日喝兔子汤,是为了纪念祖先在信浓国流浪时,在某户人家吃了兔子。这样说来,德川氏的祖先藏身于信浓国,又怎么会是上野国的新田氏呢?再仔细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和三河国德川氏的关系由来已久。源赖朝上洛时有一个骑马的侍从,叫德川义季。德川义季的儿子德川赖氏成了藤原赖嗣和宗尊亲王的近侍,被任命为三河守。德川赖氏的儿子是德川教氏。镰仓时代的国司有时会前往地方赴任,或许德川赖氏和德川教氏都到三河国赴任,有子孙留在当地。这些子孙追随新田义贞和胁屋义助举兵,败落后沦为无主武士。后来,有一个人成了时宗的僧人,此人就是德阿弥。或许正是因为源氏嫡系的身份,他才被松平信重收为女婿。据说,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自称世良田二郎,这也是一个证据。永禄九年(1566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二十四岁的松平家康得到天皇恩准,改姓德川氏。永禄十二年(1569年)正月三日,足利义昭又赏赐了松平家康委任书和佩刀。此后,松平氏才改称德川氏。此前,德川氏是朝廷敌人新田氏的庶系,被世人忌惮。后来,织田信长拥戴足利义昭成为征夷大将军。作为同盟的松平家康也有拥立之功,便奏请改姓德川氏,改回了一直隐藏的姓氏。此时的松平家康虽然只是三河国国主,但已经立志要成为征夷大将军。如果有人再说他伪造家谱,那真是天方夜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