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內容簡介: |
本书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著《尼各马可伦理学》进行逐卷逐章的讲解,从古希腊文化重视自然和卓越、正义与友爱的幸福观念出发,阐述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性和生活的哲学思考,力图呈现出这部哲学杰作经久不衰的思想魅力,挖掘它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以及对现代人的启发。本书既沿着《尼各马可伦理学》自身的思路,深入浅出地讲解幸福、德性、智慧、快乐、友爱、沉思等一系列概念和主题,流畅清晰地勾勒出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完美灵魂和至善人生,同时也贯穿着一条中西文明比较的线索,关注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伦理学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伦理学在人性、善恶、修养、家国等问题上的异同,提出作者基于多年研究与授课而形成的见解。
|
關於作者: |
陈斯一,四川人,1986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剑桥大学古典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哲学、文学、历史、基督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著有《从政治到哲学的运动:<尼各马可伦理学>解读》《荷马史诗与英雄悲剧》《存在与试探:奥古斯丁的<忏悔录>》。
|
目錄:
|
第一讲 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中的伦理学
第二讲 幸福的本质: 符合德性的理性活动
第三讲 什么是德性? 如何获得德性?
第四讲 个人的伦理德性: 勇敢和节制
第五讲 社会的伦理德性: 正义和公道
第六讲 两种理智德性: 实践智慧和哲学智慧
第七讲 不自制的现象: “恶都是出于无知”
第八讲 为快乐正名
第九讲 哲学沉思与至善
第十讲 友爱与幸福生活
进一步阅读书单
|
內容試閱:
|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史上何以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集大成者,他创造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 “哲学体系”。亚里士多德堪称 “百科全书” 之鼻祖,他的哲学研究涉猎范围十分广,不仅包括全面丰富的知识领域,而且形成一个结构分明、 秩序井然的整体。
从哲学史的角度看,亚里士多德将早期哲学家的自然研究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综合成一个思想系统,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系统中各门类和各分支的所有问题,全部用一套统一的概念来阐述,例如实体和属性、形式和质料、 潜在性和现实性等,这些概念至今仍然是哲学研究的专业术语。在哲学体系的完整性、 统一性、融贯性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在哲学史上或许只有黑格尔才能与他媲美,而黑格尔的哲学本来就深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历史学家怀特海说整个西方哲学史是柏拉图对话录的一系列注脚,他主要是从哲学问题的角度讲的; 我们也完全可以说,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所有建构哲学体系的尝试,都以某种方式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架构。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据说有400多卷,其中只有少部分流传了下来,然而即便仅仅基于这些幸存的材料,我们也能一窥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的庞大和完备。现有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可以分为几个大类:“逻辑学” “理论哲学” “实践哲学” “制作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包括《 范畴篇》《 解释篇》《 前分析篇》《 后分析篇》等,统称为 “工具篇”,因为逻辑思维是从事哲学研究的基本工具。
所谓逻辑就是思想和语言的规则,英语logic一词的词源是古希腊语logos,意为 “理性” “语言”,常被音译为 “逻各斯”。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著作构成了历史上第一套完整而严谨的逻辑学理论,而他之所以重视逻辑学,就是为了为哲学体系的建构奠定思维基础,所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从无到有地创制出一整套被沿用至今的概念和方法,例如范畴、三段论、 种属定义法等, 这些概念和方法贯穿亚里士多德的所有论述,是其哲学体系的逻辑骨干。以往的古希腊哲学家好用诗性的修辞、 晦涩的警句、戏剧性的叙事来阐述他们的思想(在这方面, 恩培多克勒和赫拉克利特尤为典型,柏拉图亦不例外),而亚里士多德则采用合逻辑的论证性语言来阐述他的思想,证据与分析紧密结合, 成组的命题环环相扣,从前提到结论步步推进,严密而有条理。 这种合逻辑的语言风格对于任何一种学术研究都是普遍适用的,在这个意义上, 亚里士多德堪称西方学术规范的创始人。
如果说逻辑学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大厦的钢筋和支柱,那么理论哲学就是其地基。 所谓理论哲学,指的是没有功利目的,追求知识本身的哲学。“理论” 的英文theory 源自古希腊语单词theōria,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 “观看”,引申含义是 “沉思”,可见在古希腊人的通常观念中, “沉思真理” 和 “观看风景” 这两种活动具有某种相通性。 亚里士多德正是抓住这种相通性而提出了他对于理论哲学的看法: “所有人在天性上就渴望求知,对此的证明就是我们对于感官的喜爱?D?D?D即便不考虑诸感官的用处,我们也喜爱它们本身,这又尤其以视觉感官为甚。”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天生就喜欢观看风景,不为别的,只为享受这种美好的视觉体验; 同样,人类也天生就渴望求知,不为别的,只为满足纯粹的求知欲。 进一步讲,正如越美的风景越是能够实现观看的享受,越优越的对象也越是能够实现求知的快乐,而自然界的生命体、天空的日月星辰以及整个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就是世间最优越的、最适合满足求知欲的对象。因此,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哲学包括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宇宙论和形而上学,他流传至今的理论哲学著作包括 《 物理学》 《 论灵魂》 《 论动物的生成》 《 论动物的部分》 《 论天》 《 形而上学》 等。 总的来说,理论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的本原、 宇宙的秩序、存在的本质。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亚里士多德的 “本原” 概念, 这个概念的古希腊语原文是archē, 基本含义是 “开端”, 而亚里士多德常常把它和另一个概念?D?D?Daition (“原因”) 并举, 提出理论哲学所探寻的就是自然万物的 “原因和本原”。 最早的古希腊哲学都是对于自然本原的研究, 例如泰勒斯提出万物的本原是 “水”,赫拉克利特提出万物的本原是 “火”, 这些早期哲学家通常被称作 “自然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自然哲学家关注的问题, 同时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 他的理论哲学不仅要揭示万物在起源意义上的“本原”, 而且致力于搞清楚、 讲明白这个 “本原” 如何发挥 “原因” 的作用, 也就是要研究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 这不得不说是哲学思维的巨大进步, 其最终成果就是著名的 “四因说” 理论,这种理论主张决定事物的原因可以分为四种: 形式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