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社会学系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流动人口与国际移民研究,在这两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力。1994年获得美国社会人口学界久负盛名的Dorothy S. Thomas 学术奖,1997年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发的James A. Shannon 学术奖,是迄今为止获得Dorothy S. Thomas 学术奖的两位华裔社会人口学家之一。
悦中山,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口学会迁移流动与城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城镇化与人口流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及相关政策研究。
序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过程。1984年,中央出台文件,取消农业人口“自由出入”城市的限制,自此拉开我国乡-城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序幕。流动人口逐年增加,流动人口子女群体规模日渐庞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国家治理层面为改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不利处境做了系统考虑和制度安排。然而,解决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发展问题依然任重道远。据估计,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有1亿人左右(段成荣,2015;段成荣、杨舸,2009)。中国不仅经历着世界历史上规模的人口流动,也承载着规模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群体。中国的学者有能力也有责任走在这个研究领域的前列,为其他国家提供中国经验。
哈佛大学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Putnam,2015)曾出版一本书,名为《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Our Kids: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在书中,帕特南指出单亲家庭正是美国社会机会不平等鸿沟日渐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如今的美国,有太多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这很有可能导致美国梦成为泡影。与单亲家庭儿童相比,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结构并未遭到实质性的破坏,但二者的家庭环境有很高的相似性。我们应该认识到,流动人口子女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问题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客观要求。同时,这也是将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一体化,凝聚每一个梦想,终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本书分析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生存发展态势,探究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处境不利的影响机制,构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积极发展体系,梳理相关政策,为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处境不利的状况提供政策建议。在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课题组于2015年12月启动相关调查,于2018年底结束,历时三年。在调查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与留守儿童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