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
編輯推薦: |
★★★1.结合鲜活的案例讲述儿童行为心理学原理和知识
★★★2.分析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常见问题,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孩子的行为和内心
★★★3.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尽早学会如何与孩子无障碍沟通,更好地教育孩子
★★★4.讲述身边的生动案例,给家长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5.一书在手,增进父母对孩子的了解
★★★6.本书旨在培养家长对孩子的理解能力
★★★7.8堂儿童行为心理学课,
★★★8.64个真实案例,64种亲子方法
★★★9.爱和理解是父母给予孩子好的礼物,理解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行为和内心
|
內容簡介: |
孩子的每个行动、每一句话都有着家长的影子。因此,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每个行动、每一句话、每个细节、每个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时刻仔细观察分析孩子语言和行为中的潜在心理。当你看清孩子的潜在心理后,就能找到适合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从而让孩子健康成长。《儿童行为心理学 : 懂孩子才是真的爱孩子》从孩子的心理潜意识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家长找到引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
關於作者: |
刘莹莹,管理哲学系硕士研究生,80后宝妈,3年全职妈妈。
家藏有上千册绘本,曾阅读大量的育儿书籍,并结合育儿实践,逐渐摸索并独创了一整套育儿理念。曾在多个平台发表多篇育儿文章,帮助广大读者解决了很多育儿难题。
|
目錄:
|
一、孩子饮食习惯不好,内心纠结的不是食物
孩子挑食——并非食物不好吃,而是抗拒心理在作怪.................. 003需要大人陪伴才吃饭——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意识.................. 006别人碗里有的,我也要——孩子的攀比之心在萌发...................... 010自己不吃,也不许别人吃——自私和傲慢心理的共同使然.......... 013吃饭喜欢含着——长期吃流食,孩子失去吃饭热情...................... 017爱吃零食不爱吃主食——孩子更喜欢味道丰富的食物.................. 020把饭菜抓在手里揉捏——是“试验”和“探索”的过程.............. 024吃饭喜欢用手抓着——不喜欢受束缚.............................................. 028
二、生活里的“小癖好”,孩子在表达自我需求
爱吃手,爱啃指甲——孩子口欲期的特殊习惯.............................. 035不高兴就咬——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 038对玩具爱不释手——内心情感的需要.............................................. 042不会说话却暗自嘀咕——孩子的专属行为语言 ............................. 045一言不合就撒泼打闹——孩子在表达愿望...................................... 048总是把东西倒来倒去——动作敏感期的典型表现.......................... 052孩子喜欢涂抹——是想象力发展的正常表现.................................. 055喜欢玩弄私处——性意识觉醒 .......................................................... 059
三、睡眠那些事,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
不敢一个人睡——分离焦虑期的正常表现...................................... 065胆小怕黑—— 孩子的 ” 泛灵心理 ” 在作祟...................................... 069不肯入睡——孩子珍惜父母的陪伴 .................................................. 072小便前,要问大人——尿床被责怪的后遗症.................................. 075对小被子情有独钟——孩子睡前没有安全感.................................. 079睡觉时喜欢手搭着父母——担心醒来找不到爸妈.......................... 082睡前喜欢听故事——其实是需要陪伴.............................................. 086睡前翻来覆去——寻求关爱才是真正原因...................................... 089
四、学习模仿能力,生存的必*技能
学习剧中人物的言谈和行为——模仿促使同理心发展.................. 095在人多的场合自觉排队——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 098效仿同龄人欺负小动物——同群效应.............................................. 101拿胭脂水粉化妆——爱美之心萌发 .................................................. 104喜欢和姐姐做一样的事——寻找认同感.......................................... 108沉迷于电子产品不爱阅读——可能是来自父母的影响.................. 111远离暴力游戏和影视——遏制孩子内心深处的暴力基因.............. 115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父母才是孩子好的老师.............. 118
五、社交能力差,孩子成长是一个过程
不爱分享,喜欢自己玩——自我意识的萌芽.................................. 123喜欢说谎——思维能力强化的表现 .................................................. 126容易害羞——缺乏自信心,需要父母慢慢引导.............................. 129模仿大人说脏话——想获得大人的关注.......................................... 132特别排斥陌生人——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 135不爱帮助别人——缺乏同情心,共情能力差.................................. 138总是喜欢捣乱——这是内心孤僻的表现.......................................... 141选择性缄默症——这是心理不安的表现.......................................... 145
六、自我中心主义,为我之后才可以更好地为他人
做事斤斤计较,爱讲条件——功利心萌发...................................... 151容易嫉妒——爱慕虚荣的心里作祟 .................................................. 154在学校不合群——内心孤僻,不爱社交.......................................... 157对长辈没有谦让之心——自私自利的天性所致.............................. 160希望爸妈只爱自己一个人——占有欲强.......................................... 163拿别人东西占为己有——没有清晰的物权意识.............................. 165喜欢和大人对着干——逆反情绪在作怪.......................................... 167总觉得自己的东西比小伙伴好——有自负倾向.............................. 170
七、对外界的应激行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容易受惊吓——听力神经没有发育健全.......................................... 177容易紧张——对某件事缺乏安全感,没有信心.............................. 180敏感多疑——孩子成长期的“蛋壳心理”
........................................ 183
容易着急——自控能力弱,导致情绪波动大.................................. 186容易焦虑——这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 189容易哭闹——希望获得心理满足 ...................................................... 192容易愤怒——孩子在表达反抗 .......................................................... 195容易恐惧——这是一种危机意识 ...................................................... 198
八、这些不良性格,是家长给了他“理所当然”的想法
爸爸有钱所以我不用努力——好逸恶劳心理在作祟...................... 205父母为我付出是应该——理所当然心理.......................................... 207他是大人所以应该让着我——我弱我有理...................................... 210别人说什么我也说什么——家长没有倾听孩子意见的习惯.......... 213长得丑的人品一定不好——不要刻意带孩子远离残疾人.............. 216踢坏了窗户不敢承认——是你抹去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219没有买高档球鞋就绝食——你的溺爱成了孩子的倚仗.................. 223看电视成瘾,劝也劝不住——孩子的好奇心领域在变窄.............. 226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想了很久,我终于鼓起勇气写下了这本书。我写这本书只是想单纯地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家教心得,至于对还是错,这些都无关紧要,只是想给大家一个参考和借鉴。
这本书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更没有大道理,只有简单的故事,然后再通过故事结合心理学来阐述“教育孩子”的关键点,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个同事问我:“你能够确保这本书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吗?”我的回答是:“不确保,我只能够确保这些方法和理念,用来教育我的孩子是正确的。起码我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初中了,他的种种表现都是健康的。”
我的教育理念是,即使无法让孩子十分优秀,但是一定要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我在这本书里,花了很多篇幅,只是想告诉读者,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健康成长这很容易,为何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呢?其实,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不太健康”,只是有的很明显,有的不明显。当然我们无法培养出百分百完美的孩子,但是起码能让孩子尽量靠近完美。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如果你已经看了大量的育儿书籍,也许会认为我的教育理念不够科学,只是凭借经验泛泛而谈。但是只要你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我想这就够了。所有的教育理论我都不想进行很深入的探讨,那属于搞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人的事。我只想给你分享我的经验和心得。孩子的每个行动,每一句话都有着家长的影子。因此,作为家长,你要注意孩子的每个行动,每句话,每个细节,每个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只有这样,你才能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些孩子不愿意跟身边的人相处,不愿意和身边的人打招呼,不愿意
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因此父母就认为孩子太孤僻,担心孩子社交能力
差,影响以后成长。所以,父母总会要求孩子要有礼貌,不可以内向,不
可以害羞。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并不是所
有孩子都擅长和喜欢社交。有些孩子天生就有社交障碍。如果强迫孩子做
不喜欢的事情,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家长要明白其中
的道理。
对于不善于社交的孩子,父母只要教育和引导的方法得当,就能够弥
补孩子性格上的短板。
五、社交能力差, 孩子成长是一个过程
不爱分享,喜欢自己玩——自我意识的萌芽
我的孩子在两岁时突然变得“自私”起来。别人的手还没碰到他的玩
具,他就立马嚷嚷着:“不许动!”他总是把自己的东西护得紧紧的。他常挂
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的。”我为此伤透了脑筋。孩子怎么就不爱分
享呢?后来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行为。
孩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把自己的东西保护得死死的。其实,这不是
自私的表现,而是因为孩子正处在物权意识关键期。此时,孩子开始形成
自我意识,表现为对很多物品和玩具拥有强烈的占有欲,认为“我”的东
西就是我的,别人不能动。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是我的。不许
动!”别人动了他的东西,就是剥夺了他对物品的所有权。孩子只能把东西
紧紧地把握在自己手里,自我意识才会得以满足。
所以,孩子处在物权意识关键期时,不懂分享,并不代表自私,抢别
人的玩具,也不代表霸道。当孩子经历了这个阶段后,就能学会分享。但
是许多家长看到孩子争抢玩具时,往往不能冷静处理,而是用成人的道德
观念强迫孩子分享。这样做只会伤害孩子的内心,给孩子留下难以修复的
创伤,甚至可能会形成不好的性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可能会更自私
家长强迫孩子分享自己心爱的物品,会混乱孩子对于物品“所有权”
的认识。他们会认为,分享就是抢走自己的东西,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123儿童行为 学——懂孩子才是真的爱孩子
这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分享是痛苦的。于是,孩子会厌恶分享,甚至会
争夺物品的所有权,以保证自己的权利,以此来弥补缺失的安全感。
(2)容易丧失自我
当家长强制孩子把东西拿给别人时,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意愿不被尊重,
意见不被采纳。这样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其他小朋友开心了,父母就会
开心,就会称赞自己很懂事。这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观念:他人的需求胜
过自己的需求。于是,孩子就会压抑自己的感受,隐藏自己的意愿。这样
一来,孩子不仅容易形成懦弱、胆怯的性格,还会丧失自我,无法捍卫自
我的正当权利。
(3)扰乱孩子物权意识的形成
有时人们会逗孩子,说:“这个东西是我的。”甚至强行把孩子的东西抢
过来。有的孩子会抢回自己的东西,有的孩子会因此哇哇大哭。于是,人
们会说孩子:“你真小气。”
孩子在 3 岁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权认知。玩具、书本,哪怕是一
个小瓶盖,在孩子眼中,都有可能是重要的东西。家长如果强迫孩子把
东西“分享”出去,只会扰乱孩子物权意识的形成,从而不敢确认自己所
有物品的权利。
(4)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
当孩子被强迫分享时,内心是不快乐的,是压抑的。因为孩子无法反
抗而交出了自己心爱的物品。慢慢地,孩子会认为自己连心爱的东西都无
法保护,逐渐形成自卑心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安全感是其自信心的来源,而长期被要求分享的
孩子会认为家长没有捍卫自己的所有权,从而降低了自身的安全感,进而
124
丧失自信心,甚至会影响长大后的心理状态。
因此,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物权意识关键期,注意孩子语言、动作和情
绪方面的表现。孩子构建自我意识,其中物权意识是关键内容。如果父母
发现孩子已经进入物权意识关键期,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帮助孩子平
稳度过这一阶段。以下几种做法可供借鉴:
育儿经
(1)给孩子做好榜样
父母的言行都会被孩子机敏的眼睛记录下来。父母要用言行给孩子做
榜样。比如,当父母自己想吃水果时,首先问一问家人:“要不要一起吃?”
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父母的这些行为都会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2)把孩子不愿分享的东西藏起来
作为成人,我们也会有几样东西是特别珍视,不愿借给朋友的。所以
我们为什么要强制孩子分享对他来说珍贵的东西呢?如果是他爱的玩
具或者图画书,就提出要他和别人分享的要求。不过,这要事先和孩子沟
通,如果小朋友来家里玩,不要把这些拿出来显摆,让它们“躲在”柜子
里,等客人走了再拿出来玩。
(3)尝试角色置换游戏
如果孩子每次被要求分享时,都习惯性地说“不”,那么可以尝试一
下角色置换游戏。比如,当孩子提出要你手中的黄色积木或者汽车轨道时,
你平静地说:“不要!”此时,孩子一定会无法接受。而此时就是让孩子学会
125
儿童行为 学——懂孩子才是真的爱孩子
换位思考的好机会。然后,你再对孩子说:“当你不肯和小伙伴分享玩具时,
他们也会像现在的你一样难受。”父母切忌对孩子进行唠唠叨叨的说教,只
要能让孩子形成对分享的初步认识就可以。
(4)孩子分享时及时给予表扬
我们总是花太多的时间来让孩子改正不良的行为,却很难在孩子表现
好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而后者才是能让孩子表现好的充足动力。所
以,当孩子主动分享时,我们不要忘记好好地表扬他一番。你要告诉孩子:
“妈妈看见你和小朋友分享,真的很骄傲!很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