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本书译者为作者的学生,译笔准确流畅,概念把握严谨。不过,阅读本书是对读者的智识水平和耐力的巨大挑战。因此,本书属于勇于迎接这一挑战的读者。
|
內容簡介: |
本书深度厘析启示宗教对哲学的挑战。全书由相对独立又彼此相属的三章构成。章从四个角度阐述什么是政治哲学,以及何以“政治哲学”对哲学的自我理解不可或缺。第二、第三两章围绕政治哲人卢梭与施特劳斯的重要著作,为章的理论奠基作出实例解析。第二章细致考察了施特劳斯在其复杂的作品《思索马基雅维利》中的“写作艺术”,并指出,此书意在揭示哲人马基雅维利在其作品中批判启示宗教的意图。第三章聚焦于卢梭写作《社会契约论》的意图。本书的结论是:启示宗教从神学和政治两方面挑战哲学,因其宣称真理在握并要求人顺服,从而,启示宗教与基于自由、无保留从事探究的哲学发生冲突。探究哲人的意图从而认清哲人的自我理解,是理解特定哲人的思想的仅有道路。政治哲学通过直面启示宗教的挑战来捍卫哲学的权利和必然性。
|
關於作者: |
亨利希?迈尔(Heinrich Meier)系德国西门子基金会学术主任、慕尼黑大学哲学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终生访问教授。迈尔对卢梭、尼采、列奥?施特劳斯及卡尔?施米特的研究均极富洞见,享有世界范围的声誉。他著有《神学-政治论——施特劳斯的论题》《施米特、施特劳斯与《政治的概念》——一场隐匿的对话》《施米特的教训》《论哲学生活的幸福——对卢梭系列遐想的思考两部曲》《政治哲学与启示宗教的挑战》《何为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尼采的遗赠——<瞧!这人>和<敌基督者>,论自然与政治两部曲》等。
|
目錄:
|
中译本序
前言
为何政治哲学?
哲学的更新与启示宗教的挑战
——论施特劳斯《思索马基雅维利》的意图
一
二
三
后记
政治的权利与哲人的认识
——论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意图
一
二
三
四
人名索引
|
內容試閱:
|
前言
本书尝试将政治哲学(Politische Philosophie)规定为哲学概念,并让政治哲学面对面地经受启示宗教的挑战。本书所依循的看法是,哲学必须与可能提出来反对自己的强有力的异议相对峙,必须在这种对峙中证明自身的权利和必然性;本书还主张,这种对峙该成为政治哲学的职责(Officium)所在。正如哲学不能被理解为一门学科或一个文化领域,政治哲学也不能被理解为哲学花苑中的一块田地或一个特殊分支。政治哲学毋宁是一种特殊的转向,是一种观看方向和提问方向的转变,这种转变为哲学在整全中奠定了一种分别。因为,哲学只有在对其前提的沉思中,在与其为严苛的替代者的相遇中,才能完成自身的反思性。本书的部分在对其实事的一种四重规定的意义上来把握政治哲学的概念:按照政治哲学的对象,即政治事物或人类事物;作为哲学的一种样式或着眼于哲学生活的政治辩护;顾及哲学生活的理性奠基;以及终作为哲人的自我认识之所,而这又将其他三重规定连成一体。这四个要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既分殊又贯通的整全,整全有着各式各样的历史形态,却又保持着内在的统一。第二和第三部分则通过解释政治哲学的两篇杰作来示范性地阐明这个概念。
位于中心的是对施特劳斯复杂也有争议的著作《思索马基雅维里》(Thoughts on Machiavelli)的深入研究。施特劳斯把“政治哲学”的概念引入了哲学论述,在他的这本内容为丰富的著作中,施特劳斯将标志着政治哲学开端的苏格拉底问题与命名了现代政治哲学开端的马基雅维里问题连接起来。位于苏格拉底与马基雅维里之间的是启示宗教的神学和政治挑战,《思索马基雅维里》是施特劳斯就此写下的为惊人的论述。
第三部分包含对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的一种新解释。对这本书的理路和构造的解析说明了,只要还没有把它读作对于一切形式的神权政治构想的系统的政治哲学回答,就无法恰切地理解卢梭这本为著名的著作。《社会契约论》清楚地规定了政治的权利和边界,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另一本现代哲人的著作能够与之媲美。
《为何政治哲学?》本是我于2000年2月16日在慕尼黑大学大礼堂所作的教授就职演说。它在2000年单独发行,2001年再版,并被译成了五种语言。德文原版已脱销很久。另外两篇是对2000年这份纲领性草案的印证和充实,两篇皆专为本书而作。《哲学的更新与启示宗教的挑战》写于两个讨论班期间,即我于2010年夏季在慕尼黑大学和2011年春季在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史委员会所开设的《思索马基雅维里》讨论班。2012年春季在芝加哥举行的《社会契约论》讨论班为《政治的权利与哲人的认识》做了准备。在2012年9月、10月和12月于哈雷大学、苏黎世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的公开演讲中,我宣读了此篇第1和第2节的部分内容。我从1974年开始着手研究《社会契约论》。2000/2001年冬季学期和2006年夏季学期,我在慕尼黑的讨论班都以《社会契约论》为主题;很久之前,在1980年夏季,我受黑尼斯(Wilhelm Hennis)邀请和他一起在弗莱堡大学所举办的讨论班,也以《社会契约论》为主题。《思索马基雅维里》则在1977年10月的次阅读后就一直陪伴着我。它属于那种要求读者日思夜想并能日夜从中受益的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