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編輯推薦: |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出版了不少关于未来学校的著作,例如,朱永新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和《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余胜泉的《互联网 教育:未来学校》,罗宾逊和阿罗尼卡的《让学校重生》等。有些著作侧重于从技术视角探究未来学校的课程、学习、管理等,有些著作侧重于从各地的最佳实践介绍未来学校的变革与创新。相对于同类书籍,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聚焦于智能时代新兴技术对于学校变革的深刻影响,但并不局限于新兴技术,而是力图从技术、社会转型、传统文化、人与世界的关系多个视角对未来学校的内涵、价值和图景进行分析,让读者能够看到更丰满、立体的未来学校。
|
內容簡介: |
本书立足于教育基本理论的立场,围绕着“如何理解并建构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学校?”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系统研究:首先,通过对学校变革的历史轨迹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论证直面信息技术的未来学校是智能时代学校变革的应然向度这一命题;其次,在确立了人工智能时代未来观的基础上,根据智能时代社会转型、教育变革与人的发展需要对未来学校的概念进行详细分析,在多重关系中建构未来学校价值体系,以整体取向的研究视野勾勒未来学校整体图景;*后,在复杂性思维的指导下设计了一个包含建构理念、建构机制、建构策略的整体性建构方案。
|
關於作者: |
姬冰澌 1989年生,河南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研究方向是未来学校、学校变革、终身教育。在《教育学术月刊》《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公开发表论文13篇,其中C刊1篇,C扩4篇,北大核心2篇,普刊4篇。
|
目錄:
|
1导论时代变迁与未来学校变革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1
二、相关研究的梳理8
三、研究之重要意义32
四、研究方法34
38第一章未来学校: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变革的应然向度
一、新IT加速智能社会的到来38
二、社会转型升级引发新的教育变革47
三、学校变革的三个时代55
四、未来学校:智能时代学校变革的应然向度71
76第二章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的概念澄明
一、何谓未来76
二、未来学校的含义探析83
三、未来学校的属性辨析95
107第三章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的价值诉求
一、人类的真正需要:价值判断的关键108
二、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真正需要111
三、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的价值建构123
143第四章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的图景构造
一、整体取向的未来学校图景构思143
二、学习空间重构147
三、学习方式变革166
四、教育流程再造180
五、未来学校整体图景188
197第五章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的建构之路
一、在复杂性思维视域下探索未来学校的建构之路197
二、基于复杂性思维的未来学校的建构理念205
三、基于复杂性思维的未来学校的建构机制210
四、基于复杂性思维的未来学校的建构策略226
236结语未来,始终在我们身边等待开启甚至创造
240参考文献
246后记
|
內容試閱:
|
总序时代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要密切关注、最大程度把握这场革命创造的重大机遇。那么,这个机遇对中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当下正在兴起的这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相较于以蒸汽机、电力和计算机为代表的前三次工业革命,其基本区别在于它是一场送旧迎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这对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而言,意义的重大性、深远性不言自明。就教育系统而言,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西方引领世界几百年的学校教育系统,那么,在时代演进日益加剧的今天,传统的学校教育系统愈来愈难以适应当下的变革,各国都在开展对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的探索,中国在这一轮工业革命中首次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种种迹象表明,东方文明必将在这场革命中发挥出重要的助力作用。探索新一代教育体系的使命已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初步占据了新工业革命制高点的中国,必须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教育界尤其应该密切关注而大力推动此事。这是我们研究出版“未来社会与未来教育研究丛书”的初衷。毫无疑问,首先我们需要拓宽全球视野,关注时代前沿。为此,本丛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论述为指南,以新工业革命为宏观背景,探索时代变迁下人类教育演进的总体走向。其中,《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一书是本丛书的核心之作,提出了第三次教育革命的论断。围绕此书,我们组织撰写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教育模式转型》一书,并收入了以博士论文为基础而形成的《时代转型与未来学校研究》一书,试图通过两书对新科技革命引发的教育模式变迁和未来学校发展之探索,具体展示和例证第三次教育革命的趋势和表征。其中,《时代转型与未来学校研究》一书,还对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的概念、价值和图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为之设计了一个包含建构理念、建构机制、建构策略在内的整体性方案,试图拓展出更大的想象空间。此外,与之配套,我们组织翻译了《未来学校与未来教师教育的芬兰探索》和《未来教育与英国未来学校变革》两本译作,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来自不同前沿视点的阅读参照。拓宽全球视野、关注时代前沿的同时,我们必须脚踩大地、扎根本土,在中国新一轮改革与全球新工业革命的聚合点上,关注当下中国的社会改革与教育变革,这是《新工业革命与中国第三波改革》一书的写作初衷,为丛书提出的人类第三次教育革命论断提供了基础框架和立足点。当今,在时代巨变的重大关口,新世界教育起点的窗口悄然开启。一方面,教育对工业革命的作用与影响毋庸置疑。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教育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对教育的需求与影响同样也毋庸置疑。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会带来相应的教育大变革。今天,人类历史上新的大变局到来之际,教育将走向何方?这一问题,既是世界亟待回答的紧迫课题,也是当代中国需要迫切回应的时代课题。我们认为,未来社会需要未来教育,在未来的催生下,人类教育史上新一轮教育革命正在到来。我们在《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一书中所提出的第三次教育革命论断,是就整个人类发展史的全视域而言的,这是因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教育正在发生有史以来第一次自身的周期性大循环之变,这个大循环之变与工业文明向新的文明过渡的节点历史性地相遇,这意味着人类历史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性大变迁。这场大变迁是从内到外、全方位、彻底的变迁,是必须引起人们高度注意的大变迁。全视域下的第三次教育革命与工业文明阶段的新工业革命融合,是审视这场教育革命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总的框架内,我们不仅关注技术视角,同时特别关注技术背后的更为深刻的文化变迁的视角;不仅关注教育将在形式上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关注知识与教育内涵重构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几乎与此同步,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第三波改革大幕。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农村改革、城市经济改革这前两波改革浪潮,那么,第三波改革将从局部领域的改革发展为全面系统的改革。《新工业革命与中国第三波改革》一书将中国改革开放史置于人类发展史及其工业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并进一步将第三波改革置于中国改革开放史的全进程中来考察,旨在从整体发展观上析出中国改革在世界发展中所处的方位和所具有的意义,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的第三波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的世界意义,从中提炼出独特的中国特色改革发展理论。综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工业革命与中国第三波改革》既是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史的理论梳理,又是一部中国第三波改革特写镜头的理论抽象。这个特写镜头里,不仅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景观,而且有中国改革开放史的特色景观,视野开阔,意义重大而深远。总之,本丛书在整体的人类发展大背景下,围绕未来社会和未来教育的研究主线,从世界趋势到国内视点,紧扣时代脉搏,探索社会改革与教育发展规律,尝试提炼出其中的重要理论思想,旨在为国家开启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的教育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丛书所提出的“第三次教育革命”的判断和论述,无论在国内外学术界还是教育界都是第一次;对中国第三波改革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将其与前两轮改革进行比较,并整体耦合于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观察新一轮改革的历史使命和世界意义,也是第一次。这些研究及结论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政策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供所有关心未来中国社会和教育发展改革的各界人士参阅。如果本丛书能够对此起到这些积极的作用,作者和译者们的初衷也就达到了。2021年7月25日
本丛书在整体的人类发展大背景下,围绕未来社会和未来教育的研究主线,从世界趋势到国内视点,紧扣时代脉搏,探索社会改革与教育发展规律,尝试提炼出其中的重要理论思想,旨在为国家开启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的教育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丛书所提出的“第三次教育革命”的判断和论述,无论在国内外学术界还是教育界都是第一次;对中国第三波改革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将其与前两轮改革进行比较,并整体耦合于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观察新一轮改革的历史使命和世界意义,也是第一次。这些研究及结论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政策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供所有关心未来中国社会和教育发展改革的各界人士参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