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静清和作品:茶与茶器

書城自編碼: 386322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烹飪/美食茶.酒.饮料
作者: 静清和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514895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01.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1.8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12.7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7.3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7.2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72.7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7.3
揉碎浪漫(全两册)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2.2
古籍善本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52.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1.2
《静清和作品:茶与健康》
+

HK$ 101.2
《静清和作品:茶席窥美》
+

HK$ 101.2
《静清和作品:茶路无尽》
+

HK$ 112.7
《静清和作品:茶味初见》
+

HK$ 89.7
《静清和作品:饮茶小史》
+

HK$ 78.2
《懂点茶器》
編輯推薦:
知名茶人静清和老师茶器美学经典代表作
脉络清晰,有理有据。以历史为线索,追溯中国近两千年的茶与茶器的发展史,尤其是唐、宋、元、明、清时段
理论与实践结合。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做茶、开发茶器的丰富经验,对照可靠的史料,深度解析饮茶方式与茶器审美的交互影响,堪称知茶识器的入门经典;
內容簡介:
本书为“静清和作品”系列第四册。作者从上古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写到今天,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茶、饮茶方式与茶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本书的知识构架较为完整,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不仅对各个时代的茶与茶器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探讨,对每一个观点、每一类茶器,尽量写精写透,而且对于如何正确选择茶器,一针见血地从根本上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选购与参考的客观标准,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關於作者:
静清和,原名张茂林,出身于中医世家,当代著名茶人,知名茶学者。清和茶道、清和花道的创始人。国内著名的茶席、茶道空间设计师,茶道与茶席美学的推广者、践行者。长期以来,致力于茶道、香道、传统插花、中医、文玩等传统文化的研习。多年来,秉持“静为茶性,清为茶韵,和乃茶魂”的制茶、做茶理念,长期游学茶山,从源头问茶,对茶类、茶史、茶性、茶器等,均有深刻的研究和论述。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理念为表达,深入浅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角与观点,深刻影响着国内健康饮茶、茶席设计、茶道美学及其对茶的认识。代表作有《茶味初见》《茶席窥美》《茶路无尽》《茶与茶器》《茶与健康》《饮茶小史》。
目錄
上篇
药食同源神农始
烹荼尽具青瓷生
素瓷雪色缥沫香
南青北白各有韵
人间相学事春茶
《茶经》奠定唐煎茶
唐代主流是饼茶
青瓷益茶越窑上
茶具茶器有分别
大宋点茶香弥漫
采择之精重茶白
松风涧水辨三沸
紫泥新品泛春华
兔毛倾看色尤宜
宋瓷淡雅难逾越
揉捻促进茶分化
元代青花釉里红

中篇
废团改散求真味
一瀹便啜茶类多
闵老子茶甲天下
桃叶渡边花乳斋
虎丘松萝与罗岕
鸡缸杯本是酒器
张源力荐壶泡法
后辈还推时大彬
文人泡茶五色土
紫泥红泥与团泥
清代名茶各有味
松萝影响武夷茶
松萝饮法传武夷
工夫茶始闽盛
壶必孟臣小为佳
杯必若琛大变小
清瓷康雍精美

下篇
清和茶道和为贵
紫砂壶以砂为上
杯盏虽小可啜香
温润泡茶用盖碗
清和花道道生一
內容試閱
自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茶瀹茶时,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活火、活水、妙器,加之静心泡茶时,对茶汤浓度把握得恰恰好,才能成就一盏茶的色、香、味、形、韵的准确表达。
长期以来,国内茶界对茶与茶器的研究,是一个空白,很难找到一本严谨可靠的书籍作为参考,使得习茶的人少有懂器的,制器的人少有知茶的,似懂非懂的,却又在以讹传讹。即使是许多常识性的茶与器的问题,也在岁月既淹中,袭以成弊,是非难分。鉴于此,抽时间去写一本有理有据的关于茶与茶器的新书,成为我的一个愿望。
此类书籍的写作,想想容易,一拿起笔就会惆怅万分。茶与茶器毕竟是两个专业,真要搞清楚二者的边界与相互影响,涉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既需要“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又必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幸好,我能吃苦,耐得住寂寞,可以依赖多年的积累与考证,绝息交游,夜以继日,探赜索隐,识契真要。历时九个多月的艰辛,终于写完了《茶与茶器》的书稿。
《茶与茶器》一书,从上古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写到今天,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茶、饮茶方式与茶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在唐代以前,由于原始条件下的药、食、饮同源,因此茶与茶器的发展,并没有发生多少的交叉。陆羽《茶经》问世以后,人间相学事春茶,茶器与茶具有了明确的分野。从茶的晒青、蒸青初始,随着制茶技术的进步,饮茶方式不断得以调整和完善,它们二者综合对茶器的影响,开始变得越来越深刻。
元代,揉捻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为发酵茶的出现创造了可能,也使茶的瀹饮变得简单和快捷。尤其是在明末清初,当松萝茶的制作技术影响了武夷茶之后,随着一个崭新的乌龙茶类的诞生,必将催生与之相应的恰当的新的品饮方式。于是,器具精良、以闲情逸致烹制的工夫茶出现了。工夫茶在乌龙茶产区的横空出世,使得其品饮方式,不断地随着乌龙茶制作技术的向外传播,而逐渐在福建、广东地区扩散和发展。当酒杯被借用作茶杯使用之后,很多酒器的形制,便影响和左右了茶器的发展与变革。曾作为品茗器的盖碗,也渐渐地在向泡茶器方向转变。形随功能,当茶器的用途发生了改变以后,其形制必然也会为之变化。
本书的知识构架较为完整,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茶的发展知识体系,可视为是对《茶路无尽》的细化;茶器的考证与研究,是对《茶席窥美》的深化,三本著作可以融会贯通,相互印证。该书不仅对茶与茶器,从各个时代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探讨,对每一个观点、每一类茶器,尽量写精写透,而且对于如何正确选择茶器,一针见血地从根本上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选购与参考的客观标准,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静清和
写于 2017年立秋

药食同源神农始

在华夏神州,上下五千年,荡尘俗,涤昏寐,越众饮而独高,攸关国人精神层面的饮品,莫过于茶了。唐代陆羽在《茶经?之饮》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陆羽在著述《茶经》的过程中,只是推测古人对茶的早认知,可能来自古老先民们(神农)长期的反复探索与实践。先民们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只要是无毒的、味道不太苦涩的、纤维较细的、滋味不太难以下咽的,都会被纳为日常食材。他们在不断广泛尝食植物的过程中,还会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季节、不同器官的不同滋味以及呈现出的寒热温凉等感受,结合在不同历史阶段积累的医疗经验,便逐渐开始了朴素的医学探索与总结。西汉《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由此可见,古老的先民们,在从蛮荒走向农耕文明的尝百草的艰难过程中,在辨识食物与药物的过程中,曾付出过巨大的健康与生命代价。其间的茶,因其清香消滞,一定是在长期的比较试吃和遴选食物的过程中脱颖而出的,这大概就是茶的药食同源的发展由来。
茶能解毒一说,早出自宋代的《圣济总录》。我们常常听到的关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并非出自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其始作俑者,是清代康熙二十四年的进士陈元龙。他在《格致镜原》里的这段论述,前面曾有“《本草》则曰”,就是因为四个字,则让疏于稽考的各界人士,误以为“得荼以解之”出自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这也是此后各种著述援引混乱的源头。但是,也不能因为引用错误,而轻易否定茶的解毒作用。古代医籍记载的“毒”,多指药的偏性或热性等。茶早作为药的解毒作用,首先体现在茶的寒性方面,因为寒能胜热。其次,是茶多酚能够沉淀或还原某些金属盐类,有延缓吸收毒物的作用;与某些蛋白质络合,能够杀菌消毒。第三,茶能利小便、利大肠、浓茶能够催吐等,都可视为是通过利尿、导泻、催吐等,可以有效减少体内有毒物质的吸收。
在农耕文明刚刚萌芽的神农时代,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觅尽可能食用的植物果腹,采集茶树芽叶,烹煮食用,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茶由食用到药用,由药食同用再发展为广泛的食用,时间大概是在战国或秦代以后。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东汉华佗《食论》记载:“苦荼久食,益意思。”《神农食经》也说道:“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这说明,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茶无毒可久服,并且可食可药。茶的“益意思”和“悦志”,主要是指咖啡碱的泻火除烦以及茶氨酸的镇静安神等综合作用。
西汉王褒的《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这是早有关饮茶的可信记载。从《僮约》里,我们迫切需要厘清的是,这里的“具”,究竟是指什么样的茶具?而此时的“荼”,到底又是什么样的茶?搞清这些知识点非常关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