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院士推荐,绝佳的中小学生课外扩展阅读图书
从130 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起点,带你一起用元素原子分子一点一点搭建我们今天的物质世界
物质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青少年学习物质科学就是在学习物理化学的底层知识
让青少年在维持好奇心探索物质世界的同时学习科学知识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那就用物质科学的方法去琢磨这个美丽的世界吧
芥子须弥,乾坤万象,徐徐清风,白云苍狗。物质世界是一篇乐章,让清华大学孙亚飞博士带你聆听它的旋律。
延伸阅读:“基础前沿科学史丛书”包括《给青少年讲宇宙科学》《给青少年讲物质科学》《给青少年讲生命科学》《给青少年讲脑科学》《给青少年讲量子科学》
|
內容簡介: |
《给青少年讲物质科学》讲述了一段始于物质什么,终于物质是什么的物质世界探索之旅。清华大学孙亚飞博士从宇宙大爆炸讲起,从原子开始,用中学物理和化学的底层基础知识,一点一滴带领读者体验物质世界被搭建的过程,理解其中知识和原理,理顺物质、能量和生命的关系,让我们在重新认识物质世界的同时,也重新认识自己。
|
關於作者: |
孙亚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青年科普作家,从事科学传播及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高中参加化学竞赛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后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开始从事科普工作,在得到开通的《化学通识30讲》课程广受好评,同时在知乎、《博物》杂志等媒体平台发表《你好,门捷列夫》《读懂食品安全》等各类作品逾百万字,已出版著作《元素与人类文明》《原子王国历险记》及译作《诗意的原子》《迷人的液体》(以上两部为“文津图书奖”推荐书目)《锈蚀》《13次时空穿梭之旅》《给孩子的食物实验室》《纳米与生命》等。
|
目錄:
|
1 物质是什么 / 1
2 世界万物的基石
——原子的概念是怎样被提出来的 / 8
被分割的物质 / 8
古希腊先哲们在思考 / 12
给原子排排队 / 18
永不停息的融合 / 23
3 让原子组合起来
——物质世界是如何组装的 / 30
宇宙分子 / 30
从太空到地球 / 35
分子的游戏 / 41
不变的规则 / 46
4 无处不在的相互作用力
——物质为何能结合在一起 / 51
电子的巨大魔力 / 51
原子的结构 / 58
原子之间的电磁吸引力 / 63
同性因何不相斥? / 67
5 永不消失——物质和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 73
奇妙的等式 / 73
被激发的电子 / 80
看清物质 / 86
物质的状态 / 89
6 万物争辉——物质是怎样为我们所用的 / 95
并不只是简单地混合——金属与合金 / 95
从石器到陶瓷 / 103
无穷无尽的有机物 / 107
结构决定性质 / 113
7 活着的奇迹——赋予生命的物质 / 117
从简单到复杂 / 117
低熵系统 / 123
物质的自组织形式 / 127
遗传密码 / 132
8 冲突与重生——物质世界会终结吗 / 138
谁杀死了恐龙? / 138
生物链的物质流动 / 143
被浪费的物质 / 148
天地间,人为贵 / 152
9 物质是什么 / 158
参考文献/163
|
內容試閱:
|
给青少年的物质科学
小的时候,我生活在农村。那时的农村里没有煤气灶,也舍不得用太多电,做饭最常用的锅就是土灶台,烧柴火给铁锅供热。灶台操作起来可是麻烦得很,光是生火就能生出各种意外。所以,家里大人做饭免不了还需要我打下手,别的忙我也帮不上,拉一拉风箱还是可以的。
曾记得,坐在灶边望着炉火,我拉动风箱,火苗就会猛地窜一窜,一不小心还会冲出灶膛,燎到额前的头发。每当这时,我都会感到脸上一热,但是习惯之后,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危险,只是有些好奇。
我好奇的是,吹蜡烛的时候,一点小风就能把烛火吹灭,可是风箱施展出那么大的风以后,为什么火焰却会越吹越大?
外婆跟我说,这是因为屋里供了灶王爷—— 他是一位管灶火的神仙。有了灶王爷的保佑,炉灶里的三昧真火才会旺盛,而且还不会因此失火。
后来,看到《西游记》中孙悟空借来假芭蕉扇挥舞时,火焰山上的火越烧越大,我对三昧真火的这个说法深信不疑。可是,看到《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东风助阵的场面,我又有些将信将疑了。
多年以后,我读到了拉瓦锡反驳“燃素”论的故事,对于这个问题的好奇总算告一段落。燃烧是一种氧化现象,通常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当风箱给炉灶送风时,加大了空气压力,更多的氧气被一同送入了灶膛。于是,有了氧气的加持,火焰也会更旺盛。不过,风在刮来新鲜氧气的同时,却也带走了热量,若是火焰的温度因此而降低到燃点以下,火就可能会被吹灭。由此也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风能吹灭小火,却会扬起大火。
对于童年时期的不解,用这样物质的思维去解释,或许有些许的无趣,不像“三昧真火”那么引人入胜,但它却是好奇的最佳伙伴。它不会让童心泯灭,只会带着这种“不安分”走向新的空间。
所以,青少年知道多一点物质科学,应该是件好事。
《给青少年的物质科学》,是我第一次系统性地创作“大科学”的作品。这倒不是我妄自托大,实属物质科学自身的属性。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是研究物质的科学,只是研究的角度不同:物理学研究物质之间的作用力与能量,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反应与功能,生物学研究的是物质如何能够“活”起来,天文学研究物质诞生的“老家”……很多时候,关于物质的种种,并不只是单纯的科学命题,更是人类反复思索的哲学命题。
将这些题目完整地编织起来,是古往今来所有人共同完成的伟业,哪怕已经觍着脸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也只能记录其中亿万分之二三。
在物质世界形成的时空中,翻开这本由物质构成的小书,如果能够因此引发我们对物质的思考,那么物质世界也一定会因为我们的思考而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