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李长之先生文笔轻松易懂,适合青少年阅读,但同样充满了学者的严谨态度,援引注脚有200多处。把论语和其他各种有关孔子的材料按照时间线索贯穿起来,写成一部类似孔子传记的作品。是了解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之书。
|
內容簡介: |
《孔子的故事》中,李长之按时间顺序,非常系统地讲解了孔子一生的轨迹,翔实生动地勾画出孔子的一生,也把《论语》打乱顺序串讲了一遍,让我们理解了很多原本不理解的章节。此外在本书中还展现了孔子作为一个”人”的方面。在大家的印象中,孔子作为”圣人”被高度的神化了,在这本书里,孔子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亲人朋友,在这里孔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既体现了李长之先生细致、谨严的史学态度,也表现了他高超的人物传记评论写作能力。作者李长之(1910-1978),季羡林的同乡、小学同学、清华大学时期同学,”清华四剑客”之一,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师从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1949年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在中国文坛和国际汉学界颇有影响,包括《孔子的故事》在内的诸多著作先后被译为外文出版。《孔子的故事》是了解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之书。
|
關於作者: |
作者李长之(1910—1978),季羡林的同乡、小学同学、清华大学时期同学,“清华四剑客”之一,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师从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1949年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在中国文坛和国际汉学界颇有影响,包括《孔子的故事》在内的诸多著作先后被译为外文出版。
|
目錄:
|
目录
一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幼年
二孔子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
三在挫折中前进
四教育事业的开端
五孔子和老子的会见
六走向成熟的道路
七孔子在齐国政治活动的失败
八孔子在齐国的收获和影响
九孔子在混乱的鲁国中的寂寞
一○孔子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一一从中都宰到司寇
一二孔子在外交上的胜利
一三孔子和鲁国贵族的斗争
一四孔子终于出走
一五在卫国受到监视
一六过匡城被拘留
一七到了晋国的边界上
一八仍然回到卫国
--不愉快的三年
一九过宋国的时候遭到迫害
二○孔子停留在陈国
二一孔子绝粮
二二孔子勾留在楚国的边缘
二三孔子再到卫国和归鲁
二四孔子归鲁后的政治言论和政治态度
二五专心从事教育工作
二六编写《春秋》
二七整理诗歌和音乐
二八弟子颜渊和子路的死
二九孔子最后的歌声
后记
|
內容試閱:
|
引子
二千五百年前,也就是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世界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都呈现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一些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就是这种灿烂文化的代表。在希腊有自发唯物论的奠基者泰勒斯(约在公元前六二四至前五四七年)参看罗森塔尔、尤金编,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简明哲学辞典》,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五年版,页四○九。和辩证法的奠基者赫拉克利特(约在公元前五四○至前四八○年)参看同上书,页六七三。,在印度有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约生于公元前五五○年),在中国有孔子(公元前五五一至前四七九年)。就中国来说,和孔子同时还先后出现了不少优秀人物:像渊博的季札,政治家晏婴、子产,思想家老子,历史家倚相、左丘明,军事家伍子胥、孙武等。
孔子出生的时期,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正当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公元前七二二至前四八一年)的中期。这时的中国,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冶铁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公元前五一三年晋国用铁铸刑鼎就是一个例证;一般生产工具--农具、手工工具,大致已用铁制,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黄河中下游广大的土地被开垦了,森林等资源也有被开发的可能了。手工业则逐渐走向专业化。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发达起来,当时像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曾为越国上将军的范蠡,都以经商致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都有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标志着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公元前六世纪时,在中原地区和淮水、汉水、太湖流域广大的地域里,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家,这些诸侯国家名义上是周天子的属国,其实是一些自主的或半自主的独立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各国诸侯、卿、大夫为代表的贵族,彼此为了争夺土地或劳动者,不断地发生兼并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许多国家灭亡了,许多贵族没落了,也有一些原来不是贵族的人,由于依附胜利的贵族而上升了。没落的贵族和原来的下层贵族及上升的人逐渐形成了””士””这一社会阶层。这种””士””,在频繁的战争中间,在各种军事、外交、政治活动中间,获得了广泛的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在当时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过程中,曾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孔子,正是””士””这一阶层的最早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这以前的文化是被贵族垄断的,但在社会剧烈变动、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时,这种垄断情况就要被迫改变了。没落的贵族和原来的下层贵族在这一改变中就起了桥梁作用。他们顺应了当时人们学习文化、学术和各方面知识的迫切需要,开创了私人教授学生、传播文化的新教育制度。孔子就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卓越的教育家。
当然,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他还是个思想家。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有一套虽不周密但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政治见解。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了由于奴隶制的渐趋瓦解而产生的当时庶人(广大人民)的抬头。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反映这种现实的人道精神的具体表现。这是孔子进步的一面。但是,孔子又主张用””礼””来制约””仁””,同时主张礼教、礼治,这就是说,孔子主张人跟人还是要按一定的等级、一定的规矩相处,也就是他说的: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所以,他说的仁--爱人,便又被等级秩序削弱了。在这一点上,孔子终于没有完全突破阶级限制,终于没有突破旧的思想意识的限制,终于没有突破那时社会还处在过渡期的最初阶段的历史限制。在对当前的政治态度上,也有类似情况。孔子对当时各国诸侯、大夫的互相兼并很不满意,他主张天下和平统一,这是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也是符合中国后来成为一个大的封建国家的历史要求的;但是他所主张的统一,是要像西周初期那样,在以周天子为首的旧贵族统治下的统一,这虽然含有新的因素但终于和当时社会变革的现实相矛盾,这也就是孔子在当时不能不碰壁,政治活动不能不失败的根本原因,进步和落后,改革和妥协,孔子兼而有之。这是孔子的矛盾,也是时代的矛盾。
尽管如此,孔子能够提出””仁””,而且能够普及文化知识,在教育事业上有很大的贡献,其进步的一面还是主要的。源远而流长的中国文化,孔子正是最早的、最重要的一个传播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