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6.4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102.4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102.4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3.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4.4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9.8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85.2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一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进行深刻研究的论文集,是一部既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又能为大众释疑解惑的理论读物,话语朴实自然,表达平易晓畅,既适合专业理论工作者阅读,也适合党员和普通群众学习。
|
內容簡介: |
党的十八大以来,双传学同志紧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开展研究,发表高质量论文60余篇。本书选取的论文按照“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研究”“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五个主题进行编排,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其中既有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不懈探索,也有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深入思考;既有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系统研究,也有对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科学阐发。
|
關於作者: |
双传学,1967年生,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研究员、高级编辑。现任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记者协会副主席。先后在高校、地方和省级机关工作,历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兼)、新华日报社总编辑等职。
先后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等10多项,出版著作(含独著、合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多篇,7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一等奖。
|
目錄:
|
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迎来新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高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新
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国际视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有关论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
论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与实践指向
唯物辩证法视域下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探析
唯物史观:“四个全面”的理论基石
要树立高度的制度自信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深厚根基、根本逻辑和实践遵循
二、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初心和使命彰显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初心使命的历史逻辑与时代价值
建设现代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础
在群众实践中挖掘深层改革的动力
理论大众化关键在“最后一公里”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人民性
三、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
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旨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化根基与传承维度
把发展优势转化为理论优势和话语优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契合性
——基于软实力的一种考察视角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公共性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
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道德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现代转型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我国文化开放战略
准确把握和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努力彰显社科理论的力量之美
重视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四、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研究
列宁的理想信念观及其现实启示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在增强忧患意识中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逻辑
永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利器”本色
——关于增强批评和自我批评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政治文化建设:时代诉求、价值目标及优化路径
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内在逻辑与时代回应
革命性锻造: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
协同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理论依据、实践逻辑与现实启示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把思想建党的历史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五、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美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风及其当代启示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论意蕴
从历史经验看科学判断形势
唯物辩证法的斗争性原则与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通过不断思想解放努力推动社会革命
“核心意识”的本体意义及实践路径
科学评价毛泽东的思想及其实践的基本原则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坚持用唯物史观学好党的历史
善于运用科学方法总结历史经验
|
內容試閱:
|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本文发表于《求是》2018年第 9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这既诠释了中国人民一以贯之的品格风范,又对新时代我们继续秉承奋斗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奋斗,只有奋斗,我们才能应对各种风险考验,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只有奋斗才能推动历史进步。人类社会取得的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都是人们不懈奋斗的结晶。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勤劳著称于世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永葆自强不息和不懈奋斗精神的伟大人民。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奋斗推动着中国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为改变苦难深重的命运,中国人民进行了千辛万苦、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其中展现出来的接续奋斗的精神牢牢地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波澜壮阔的历史告诉人们,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奋斗出来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在不懈奋斗中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推动了历史进步。
只有奋斗才能创造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依靠“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中国人民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对民族复兴、国家进步、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人民没有退缩,而是矢志不移地赓续不懈奋斗的精神血脉,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魄力、“气可鼓而不可泄”的坚持和“争在朝夕”的紧迫感,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在经济建设上,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在科技创新领域,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相继问世;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推出 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在政治建设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审时度势地提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强军兴军战略、港澳台工作、外交布局等领域,也都迈出崭新步伐,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践证明,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巨大的勇气和担当,永不停滞、迎难而上、奋发图强、努力拼搏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段具有开创性的、极不平凡的历程告诉人们,奋斗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发展的,将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丰富。
只有奋斗才能开创新时代。踏着历史的荣光,中国人民步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发展不平衡空前加剧,国际矛盾斗争空前尖锐,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世界经济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交织,“黑天鹅”“灰犀牛”的阴影挥之不去;国内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也是前所未有,新老问题和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特别是改革征途充满挑战,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新时代必定属于奋斗者。“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一鼓作气的干劲和咬定青山的执着。面向美好未来,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之处仍在于永葆奋斗精神,时刻保持充足干劲。决不能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乐而忘忧,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