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93.2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6.7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8.9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9.0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81.7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12.7
編輯推薦:
★创刊于英国,风靡世界的正念生活读物,全球累计畅销300万册
★一本帮你平衡身心的正念启发书,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微光
★心理学家李松蔚担纲《呼吸》中文版主编
★心理学家@陈海贤、独立民谣女歌手@程璧、运动博主@赵依侬、中央民族大学讲师@李浩然撰写主题文章,分享个人“呼吸清单”;
★美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创始人@童慧琦、《了不起的我》作者@陈海贤、“简单心理”创始人简里里、独立音乐人@陈鸿宇鼎力推荐;
★“每一天都是美丽的新冒险”专题, 带你重新找回失落的快乐,与内在的小孩全心沟通,去发现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每一天都有美丽的新冒险。
也许焦虑和无力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那就“Breathe and make time for yourself”吧。
【为什么叫“呼吸”?】
Breathe编辑部创立于英国,创始人希望这本书能帮你变得更轻松、更平静。这本身心指南包括五个部分:幸福、生活、正念、创造力和逃离,旨在帮你找寻从日常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方法,“make time for yourself”(专注当下,把时间给你自己),给焦虑的日常生活留出一点“呼吸”的空间。
中文版已出版有
內容簡介:
《每一天都是美丽的新冒险》是《呼吸》系列中文版作品第五本。
还记得童年的玩耍时光吗?那时无所牵挂,完全忘了时间,忘了自我。那玩耍时光去哪儿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随性地玩耍,而认为这种漫无目的的快乐是不务正业?答案在于成人的责任和现实。当有了更多繁杂事务要处理,有家庭需要照顾,并且外面的世界充满痛苦和恐惧时,玩耍似乎变成了一种奢望。
然而,与内在的小孩重新建立联结,不受约束地享乐和欢笑,能创造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奇迹。它还能重燃日渐消逝的敬畏之心。记得第一次看到秋叶变色,夜空中繁星闪耀,或是玻璃窗上雪花融化时,有种内在小孩的诧异。那是多么美好的感受!
世界可以很荒凉,也可以很神奇,仍然有很多的令人兴奋的,愉悦的和充满希望的东西等着我们。而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等着我们去完成,你只需要保持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拥抱大自然。 去相信:“每一天都是一场美丽的新冒险!”
内容包含
? 序言 | 人最大的迷失,就是忘了自己的故事;疫情三年,程璧与创作和生活的耳鬓厮磨;三十岁之后的嬉皮游戏人生;后疫情时代,到来了吗?
? 呼吸问答 | 丸露营@丸子;“是光诗歌”康瑜;十点读书主编@雅君;海豚阿德书店@小白;心理咨询师@严艺家;
? 幸福 | 无论工作、休息还是玩耍,都来对待生命中的贵宾一样对待自己;找回玩耍时间;从自然中获得疗愈;精简生活指南;
? 生活 | 致巧克力爱好者;做自己的室内花艺师;感受荒野的召唤;看远方的风景
? 正念 | 专注于呼吸;找回你的童心;高敏感者的生活与边界;
? 创造力 | 在绘画中重新认识自己;克服比较与自我怀疑;
? 逃离 | 创造宁静时刻;获得片刻逃离;
……
關於作者:
Breathe编辑部,创刊于英国,旨在帮助读者获得更平静、更轻松的体验。Breathe编辑部的内容宗旨是帮助你“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每一期都包含清新的插画、手工制作及艺术内容,还包括专业心理内容,帮读者从压力中解脱出来,找到更大的幸福。
目錄 :
IV
人最大的迷失,就是忘了自己的故事
陈海贤
VIII
疫情三年,与创作和生活耳鬓厮磨
程璧
XVI
三十岁之后,我想嬉皮着游戏人生了,行吗
赵依侬
XVI
后疫情时代,到来了吗
李浩然
XX
呼吸问答
XXVII
呼吸推荐
Wellbeing幸福
2
先爱你自己
7
玩耍时间
12
呼吸教室
16
自然疗愈师
20
一切都是你想出来的吗
25
选择你的生活引导词
28
应对变化的方法
33
千禧一代
39
精简生活指南
Living生活
44
留住季节风味
50
致巧克力爱好者
56
做你自己的室内花艺师
59
荒野的召唤
68
年度旅行摄影师
Mindfulness正念
78
更清晰的冥想之路
83
找到你的童心
89
敏感的人:不为人知的故事
94
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99
文化冲击
103
开放地看待问题
Creativity 创造力
110
在正念绘画中认识自己
116
克服比较心理和自我怀疑
122
超越词语
128
进入好状态
Escape逃离
137
通往印度之路
147
宁静时刻
153
片刻逃离
內容試閱 :
人最大的迷失,就是忘了自己的故事
陈海贤 | 心理学家、《了不起的我》作者
前几天去一个地方讲课,在问答环节,有同学问我:“陈老师,我关注你很久了。我还记得当初你从浙江大学离职时写的文章,印象特别深。很佩服你当时敢做这样的决定。你现在似乎过得不错,所以一定觉得当初的选择很正确。可是设想一下,如果你离开以后,挣的钱没有原来多,发展也没原来的好,你会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呢?这也是我现在面临选择时最担心的事。”
当初我从学校离开的故事,我的很多老读者都知道。前几年我自己也经常讲,现在想起来有些不好意思。一个人一直讲一件事,通常说明他还没完全放下。他需要通过讲述,来赋予这件事意义,帮助自己走出转变的动荡和失落。当然现在不太讲了。一来时间长了,有些事慢慢淡忘了。二来我的世界变大了,这件事就变小了。但它仍然是我很重要的人生故事,不仅为我后来的人生发展腾出了空间,也给了我一种经验,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转变的历程和身处其中的人。
因为这个经历,很多朋友愿意跟我来聊聊他们的转变。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很成功的创业者。他跟一个人合伙创业,公司刚成立不久,他就被委派去拓展新兴市场。当初老板就承诺:“好好干,不会让你吃亏的。”他做得很好,克服千难万险,动用了很多私人关系,花了十年的时间,几乎以一己之力把公司的产值提高了。可是跟老板去谈股份分配的时候,老板却翻脸不认人了,只肯给他很小的股权。当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可是,他没法接受老板的这种不公平,更不想在这样的公司继续服务,所以他就放弃了自己一手创造的事业,离开了这个公司和老板,准备白手起家,重新开始。
和很多人的转变故事一样,一个人英勇地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开始自己新的征程。可是,离开只是故事的开始。征程开始了,英雄还是会眷恋自己的家乡。就像我那位朋友,也不可避免地惦记起了自己的损失。
虽然原来的公司也是他做起来的,可是毕竟时代不同了,要复刻原来的成功,谈何容易。放弃巨大财富的失落、新事业开始的挫折和自我怀疑、对老板背信弃义的愤怒,都在深深地折磨着他,让他不断回想,如果当初不是做了这个决定,而是以更好的方式处理问题,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他向我请教,怎么才能从失落和愤怒中走出来。
我就问他:“当初你为什么出来呢?”
他说:“本质上,我是一个创业者。我的偶像是像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人,想成国一个为世界创造价值的人。我经常读他们的传记,看到他们经历类似的痛苦和波折,总是能给我很大安慰。我出来表面上是我的老板辜负了我,本质上,是我想成为一个更自由的创造者,去创造自己的事业。”
我就说:“记住你说的话,它是你的故事。人最大的迷失,就是忘了自己的故事。忘了自己的故事,他就会忘了自己为何出发。你选择了一条特别的路。你觉得这条路值得走吗?”
他说:“当然值得。”
我说:“那你纠结和后悔,只是你对所要走的路信仰得还不够虔诚。”
我想借这位朋友的故事,来回答文章开头那位同学的问题:“万一我将来的事业不如我原来的,万一我挣的钱没有原来的多,我会不会后悔?”
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回过头来看,当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是什么。我们不是选择了一条更可能成功的捷径,而是选择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就像一个原来去罗马的人,转道要去耶路撒冷朝圣了,你不能问他:“走耶路撒冷这条路,能更快到罗马吗?”你只能问他:“相比于去罗马,这是一条更值得走的路吗?”
这就是我们对道路的信仰。
当我们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时,我们选择了一个不一样的评价体系。它的评价体系从简单的“有更多的钱、更成功的事业”,变成了“另一条路上有我更希望成为的自己”。当然这个自己也可能(而且很有可能)带来新的、更大的成功,但这不是你出发的理由。
旧路和新路的区别,是“别人的眼光”和“自己的感受”的区别;是“挣多少钱”和“创造多大价值”的区别;是“现实”和“可能性”的区别;是“更成功的路”和“更正确的路”的区别;是“别人觉得我应该”和“我自己真正想要”的区别;归根到底,是“世俗的成功”和“自我的发展”的区别。
选择了一条新路,就是选择了一种新的价值观。而转变最艰难的地方是,我已经选择了一条新路,可是我们的评价体系还是原来的。做出选择的人,需要时间去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究竟是什么。直到原来的评价体系慢慢坍塌,新的评价体系逐渐建立,选择才真正完成,而你也才能真正放下。
很多做选择的人会说,我做这样的选择是为了自由。这也是我当初从学校离开的理由。可是,那时候我并不理解什么是自由。自由的本质不是你离开了外在的环境或一段束缚你、让你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关系,自由的本质是你把自己的评价体系从外在切换成了内心。当你以自己的标准来评价你的选择,外在的标准对你的束缚就减轻了。这时候,你就自由了。
这种自由对人的意义是什么?我很喜欢的一本书《转行》,以很翔实的方式讲述了一群人中年转行的心理历程。可是看完书以后我有一个困惑,书中的案例除了一个当和尚的,其余都变成了自由职业者或者类自由职业者。
这是一种偶然吗?我觉得并不是。对自由的向往,是埋藏在我们每个人心底的。
以前当有人问我该做什么选择时,我总会说,每个选择都有它的好坏,重要的是你自己安心就好。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想,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从遵循大众的评价到遵循内心的标准这条通往自由的道路,可能是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只不过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做到了它,通过最艰难的选择,完成评价体系的切换。而透过新的评价体系来看这个世界,你不再纠结发展得更好还是不够好、挣更多的钱还是没钱原来的多。就像一个走过很远的路,在讲起自己人生的起起伏伏时说,“那些我事业上的成就、做的产品、克服的困难,其实都不算什么”。
“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度过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