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2.1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90.9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7.7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9.4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40.3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12.7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8.8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3.9
|
編輯推薦: |
从《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到《甲壳虫的全球史》,从《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到《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 一个人的阅读史,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个人的历史,其人已然是一本“大书”。 “不同的人爱读的书不同,一本书的价值对不同的人也各异。我认为一个人的读书面还是要广一点,况且我所介绍的书都不是专业性特强的书。即使是专业书,也是普及型的。谁都可以读懂,也有趣。”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梁小民先生近年来的书评集结,每篇书评分为作者与创作背景、内容概要、评论三个部分,所涉书籍包括经济学、文化、历史等方面。
作者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内化的逻辑体系,为读者开辟出一条能够通往经济人文知识的“书山之路”,进而让读者知晓经济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话题,以及经济学发展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
關於作者: |
梁小民 著名经济学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退休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大学担任EMBA教授。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主要从事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著作有《经济学是什么》《寓言中的经济学》《写给企业家的经济学》等,译著有《经济学原理》等。
|
目錄:
|
001 序言
001 点评大历史——《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019 老调重弹也有味——《财富与贫困:国民财富的创造和企业家精神》
035 如何应对“黑天鹅”和“灰犀牛”——《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
051 从甲壳虫看德国制造业——《甲壳虫的全球史》
065 叶利钦时代的经济改革——《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
083 如何应对水危机——《创水记:以色列的治水之道》
099 创新理论及运用——《经济发展理论》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117 人类起源与演化的经济学解释——《进击的智人:匮乏如何塑造世界与文明》
133 美洲的发现对世界和美洲的影响——《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哥伦布大交换:1492 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153 多元的上海——《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
169 倭寇的来龙去脉——《倭寇:海上历史》
181 走近开放的粤商——《大国商帮:承载近代中国转型之重的粤商群体》
197 带一本书游北欧——《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
215 走向南极:从探险到科考——《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
231 丝绸之路的历史真相——《丝绸之路新史》
247 读商帮小说——《白银谷》《大清商埠》《大商无界》
263 换个角度看中国海盗——《明清海盗(海商)的兴衰:基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
|
內容試閱:
|
序言 书海捡完贝了,再上书山寻宝。上山下海是为了寻找宝贝,这宝贝就是值得认真读的好书。我是如何找到这些宝贝的呢?也就是说,我是如何通过读书找出这些好书的?
我读书的习惯或找宝贝的方法,首先是大量泛读。泛读并不是“标题党”,只看题目,而是快速地把全书浏览一遍,目的是了解这本书的大体内容,从而判断值不值得再读,对研究自己有兴趣的问题有没有参考价值,有哪些参考价值,以及这本书适于哪一类人读。这就是说,泛读既是一种享受, 又是一种筛选。寻找的快乐,不仅在于最后找到宝,还在于寻宝的过程。如今出版的好书太多,读不过来,只好凭自己的兴趣广泛地阅读。当然,泛读也不可能什么书都读, 所以泛读之前当然要做一回“标题党”,从书的题目,再加作者和出版社的名气,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读。但是,标题和内容也会不一致,有的书标题甚是诱人,买来一读, 却不免大呼上当。标题仅仅是一个名字,名不一定符实。正如叫“淑贤”的女孩不一定温柔贤惠,叫“伟”或“雄”的男孩也不一定强壮。作者与出版社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一个著名学者写的书总差不到哪里, 一个严肃的出版社也不会出烂书。当然,这样选书难免会漏了一些“新秀”,所以,这仅仅是参考。
根据这三个标准选了泛读的书,就可以读了。泛读当然是读得极快。泛读时我每天可以读一本书。前几年我把每月泛读的书总结出来发表在《上海书评》上,不少人认为我是吹牛,网上也有抨击。但是也有人证明自己这样读过,只要有时间是可以的。那几年我处于全休状态,什么事也不做,连家务事也不管不问, 不看电视。这种阅读状态别人不大可能有,不理解也很正常。更重要的是,读书是一个熟练工种,读多了就快了。正如开车时间长了,车技自然好一样。我从小学就爱读书,从街边小铺一分钱一本的小人书读起,再读儿童读物,然后读成人的书。小学时读的两本书,我至今记忆深刻,一本是苏联科学家伊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引起我一生爱读科普、喜欢探索大自然之谜的习惯, 另一本是苏联侦探小说集《红色保险箱》,使我一生爱读侦探、推理破案之类的小说。从此我一直爱读书,以读书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同吃饭、睡觉。中学时我所在的学校有一个极好的图书馆,且借阅方便。那时我住校,读书时间多,又不像现在的中学生有那么多课外辅导班,记得儒勒·凡尔纳的书就是那时候读的。借了书,要还了才能借新书,读得就快了。大学开始,我又读了相当难读的一些经典,提高了理解能力,读得当然也更快了。但读得快并不代表读得快乐,读完什么都忘了。记得我 20 世纪
90 年代在美国时,有一套争议相当大的小说,厚厚三本,因为大家都想读,主人就限定每天必须读完一本,再交下一个人。我白天要上课,每晚读一本,当然还要睡一会。读得相当快,但直至今天基本内容仍然记得。
泛读也做点随记。我的习惯是,读书中有重要的,或以后可能需要的内容,就加上眉批,划上线,读完一本后在扉页上写一个总结或评论。我在《上海书评》发的,就是这种总结与评论, 大多十分简单,极为概括,留待以后参考。当然,公开发表的要客气一点,批评的就隐而不发了,还是以“烧香”为主,不去拆庙。自己在书上写的,有的就苛刻了一点。
泛读是精读的基础。在泛读的基础上我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书精读。精读时,读得慢一些,边读边思考,也写点评论之类的东西。过去我写的书评有几百篇,都是精读的结果。《书海拾贝》和这本《书山寻宝》就是在精读的基础上选出来写成的。我给这两本书定的原则是,每篇文章分为相关作者与背景介绍、书中内容的概括、评论三部分。尤其是内容概括这一部分不太好写,有的书几十万字,要用两三千字概括,又要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有时为了写这一部分,要反复读书,但写出来仍有不满意之处。好在尽管我的血型属于 A 型,但绝不是完美主义者,只求差不多就行了。读者朋友读了我的介绍再读原书,肯定会发现有不少欠妥之处,请大家理解万岁,也希望给我指正,力求今后写得更好。至于评论,完全是读书后的个人想法。对一本书,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我只希望这些评论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突出我的主要看法。我选的都是自己认为的好书,批评当然不多,只是有些与作者看法不同。如对《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中关于人类转向农业社会的评论,作者认为是“大骗局”,我认为是进步。我的看法不一定对,也不一定为大多数人认可,写出来无非是启发大家思考而已。介绍一本书有许多不同的写法,我选这种写法是为了帮助大家阅读。作者与书的背景及评论都是为了帮助读者阅读时思考,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思想。内容简介是为了让大家在时间紧的情况下,读更多书,并能从中选出自己想认真读的书,或者说, 是为了欣赏这些宝贝。
这本书有几篇文章是综合性的,即把同一主题的相关几本书放在一起介绍。所以除了推荐阅读,这本书的 17 篇文章,共介绍了 22 本书。当然,同一个主题下相关的书,是在我的阅读范围内读到的,其他没读到的肯定还有。例如,介绍中国商帮的小说, 以 3 本为中心,还提到了另外 3 本,但我想这类小说可能不止这几本,也许有更好的,可惜我没读到。我不会上网,无法从网上了解更多信息,这是个遗憾。不过我已年近八旬,也不想再追求完美了。我觉得,这样综合地介绍书,可以介绍更多,且可以把它们连起来读,也有利于对比。我也想,这样的写法是否太教条了, 有千篇一律之感?以后我还想探讨其他写法,目的仍是帮助读者朋友选书、读书。
不同的人爱读的书不同,一本书的价值对不同的人也各异。各地经常请我去介绍如何读书,我每次推荐的书都随听众不同而不同,而且有相当大的差别。给一般读者介绍的,给企业家介绍的, 给研究生介绍的,给大学生介绍的,给旅游爱好者介绍的书目都不同。这就是按需供给,或者“看人下菜碟”吧。但这两本书是为适应各类读者而选的,所以缺乏针对性。不过,我认为一个人的读书面还是要广一点,况且我所介绍的书都不是专业性特强的书。即使是专业书,也是普及型的,谁都可以读懂,也有趣。
虽然我重视出版社的名气,但选书时并不以出版社为标准, 也不对各出版社的书求平衡。本书中,中信出版集团的书几乎占了一半,我写的其他书评中,中信的书也不少,不过,我绝不是中信的“书托”,它也没给我好处,甚至连书也不送我。选它的书, 仅仅是因为书好。这些年中信的书受欢迎是有目共睹的,绝不是我有私心。其他社也有许多好书,不过专业性强了一些,我自己读后觉得不适合一般读者,也就没推荐。我选的书全是自作主张, 没有任何出版社让我照顾一下它们。
最后还有一点补充。在《书海拾贝》中,有一篇文章是介绍用小说解读经济学的。其中介绍了马歇尔·杰文斯的经济学侦探小说三本。这次外出旅游由于疫情滞留美国时查找电子书阅读, 又发现了他的另一本小说《看不见的手》(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9 年版)。这本书的案情是一个走红的画家被杀,杀他的是个收藏了他的不少作品的教授,由于财政困难而出此下策。主要内容是斯皮尔曼在一所大学讲课,内容是市场经济的优势。这本书的中心放在讲市场经济上,破案倒成了次要。不过与其他三本相比,这本书的艺术性提高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读。写《书海拾贝》时,我并没读到这本小说,因此特在这里补上几句。
要感谢的人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出。希望这本书能与上一本一样,帮助读者朋友读书。因此,最要感谢的还是读者朋友。我希望能与你们交流,我会听取你们的批评与建议。
2020 年 10 月 26 日
梁小民
《从甲壳虫看德国制造业——《甲壳虫的全球史》》 甲壳虫是德国大众汽车的一款车型。德国著名学者伯恩哈德·里格尔的《甲壳虫的全球史》论述了这款汽车的兴衰。甲壳虫汽车的发展反映了战后德国制造业的辉煌。研究这款汽车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德国制造业兴起与辉煌的成功经验。
一
先来看甲壳虫汽车成功的起步。
说来有点不好意思,提出生产廉价、方便、大众能买得起的汽车的人,是阿道夫·希特勒。尽管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威廉·迈巴赫(书中译为梅巴赫)、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奔驰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但直至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经济及包括汽车在内的制造业仍落后于欧洲各国和美国。当时也有人提出过生产大众型汽车的设想,但并不现实。爱车的希特勒崇拜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及其T形车,上台后, 他提出生产廉价、方便、几乎人人可以拥有的大众型汽车,并请意大利汽车设计大师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了这种车型,1938年2月,在柏林的车展上,这款体型小、价格便宜、适于家庭使用的甲壳虫形状的汽车亮相。但此后希特勒发动了战争,整个第三帝国时期从未生产过这款汽车。
这款汽车的生产与成功是在“二战”后。作者认为,这款汽车能幸存下来,应归功于不断变化的国际格局。这就是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帮助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迅速恢复经济,发展制造业。马歇尔计划正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这就给德国大众甲壳虫汽车和其他制造业提供了复兴与发展的契机。
“二战”时,原来应生产甲壳虫车的大众汽车厂生产了军用的桶子汽车。战争期间,大众汽车厂70%的建筑物和90%以上的机器保存了下来。战后,这个地区由英军占领,英国为了维护社会安定,支持大众汽车厂恢复生产。在美、法、苏的支持下,英国政府成功地证明了大众汽车厂生产汽车的可能性。派去主管该厂的赫斯特尽力减少去纳粹化的影响,使得经验丰富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可以留下来。西方盟国根据全球政治格局而定的新经济政策,使这家工厂生存下来,并成为这种政策的受益者。英方任命了有汽车厂管理经验的欧宝公司原执行官诺德霍夫领导大众汽车厂。在德国市场化改革和新马克发行后,大众汽车厂员工稳定, 缺勤率大幅度下降,生产率提高。它不仅生产国内销售的车,而且生产出口型的车,这使它在汽车行业领先于竞争对手。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它享有了显赫的长期优势,并在随后10年里成为联邦德国无可争议的集体象征。大众甲壳虫汽车真正起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