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0.4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3.4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大自然文学之父刘先平的代表作之一。此次收入我社“语文阅读推荐丛书”出版,目的是为中学生朋友课内外阅读提供可靠材料。本书是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上佳读本,版本完善,导读到位,编校精良:
1.本书为刘先平先生大自然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阅读此书,读者可以跟随刘先平夫妻进行一次无与伦比的生态之旅,一同领略祖国东部海疆的自然风光和动植物之美,以及西沙守岛官兵的心灵之美。阅读此书,有助于拉近读者和自然的距离,让读者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本版特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丰富翔实的“导读”,书后有精要到位的“知识链接”,可为青少年读者的阅读提供必要辅助。
4.本书内文采用四色印刷,随文配有精美插图多幅,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领略我国西部的壮丽河山和特色风物。
5.随文配插图多幅,孩子们可借此练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
內容簡介: |
《美丽的西沙群岛》是一部纪实性的大自然文学作品,讲述了作者刘先平和老伴李老师在西沙群岛探险的故事。该书采用散文的笔调,展现了作者考察西沙群岛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时的经历,一方面描绘了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动植物之美,如飞鱼、珊瑚、鹦鹉螺和砗磲等;另一方面描绘了西沙守岛官兵的心灵之美。这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部队”热爱西沙、保卫西沙、建设西沙,自觉呵护着西沙的生态环境,创造了令人神往的美丽家园。
作者通过对西沙群岛神秘海洋世界的描绘,寻找着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该书曾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
關於作者: |
刘先平,中国作协名誉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作协常务副主席、编审。被誉为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之父”。已出版50多部作品。其作品获国家级奖项奖9项。2010年,他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列为林格伦纪念文学奖候选人。201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并授牌“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工作室”。
|
目錄:
|
目 次
目 次
导读
呼唤生态道德(代序)
引子
月亮河
水母,美丽的杀手
南海有飞鱼
爱国爱岛,乐守天涯
历史是面镜子
司令的朋友
海博士和西沙海洋博物馆
变幻的鱼阵
雨水班
如此海钓
神秘岛
五色土
财富的故事
海底寻火
神钓
与鱼群共游
渔村风景
翻跟头的滨珊瑚
大海拾贝
谁在海底狩猎
珊瑚世界
长棘海星
凤尾螺
海上飘起白带子
英雄岛
灵犬
鹦鹉螺的玄机
海上丝绸之路考古
月夜沙蟹
鸟巢会馆
寻找野牛
螃蟹上树
砗磲现身
爱生气的鱼
海底变色龙
鲣鸟红豆的故事
海博士王三奇
刘先平四十多年大自然考察、探险主要经历
知识链接
|
內容試閱:
|
呼唤生态道德(代序)
生态道德的缺失,是造成生存环境危机的肇因之一。
感谢大自然!在三十多年的山野跋涉中,大自然给予了我最生动最深刻的生态道德教育。因而无论是我创作的描写在大熊猫世界、相思鸟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还是我描写的在野生动植物世界探险的奇遇,都在努力宣扬生态道德,呼唤生态道德在人们的心间生根、发芽。
环境危机重压着这个世界,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人们纷纷追究其原因,并寻找济世的良方。实际上,环境危机就是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中国为世界树立榜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呼唤着生态法律的完善、生态道德的树立,以从根本上消解环境危机,保护、营造良好的生态。
法律和道德是一切文明的两大支柱,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几千年来,我们已拥有处理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法律及道德规范,却缺少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辞海》对“道德”的释义是:“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这足以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根本未纳入“道德”的范畴,生态道德缺位;抑或可以说,生态道德根本没有进入我们的观念。这是认识的失误。
“生态”一词至今不过二百来年的历史,而对生态与人、与生存环境的紧密关联的讨论,在时间上则是更近的事情。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在认识自然、认识人与自然、认识人与环境方面的重大失误,更加说明了树立生态道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果不能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生态道德的观念,就无法建设生态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正是生态道德的缺失带来了环境危机。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根本没有建立系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律也严重滞后。因而,人们对大自然进行无情的掠夺,无视其他生命的权利,任意倾倒垃圾;没有预后评估、监测的科技滥用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让生态失去了平衡。这些行为招来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直到危及人类本身的生存时,人类才迫不得已地去重新审视其与自然的关系,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和生态道德的重要性才得以凸显。生态道德与其他道德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它强调、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亟须建立人类针对自然的行为规范,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消解环境危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大命题之一。
相比较而言,树立生态道德比制定、完善生态法律,有其更为艰巨的一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则”,而道德则是公民应具有的修养和品质,是自觉的自我约束。当然,对法律的遵守,也是完善修养和道德的表现。法律可以明令从哪一天开始执行或终止,但同样的方法并不适用于道德。例如,有的行为违背了道德,却并不违背法律。这大概也就是媒体纷纷设立“道德法庭”的原因。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树立,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任务,需要经历启蒙和培养的过程,对一个人来说,甚至可能是终生的。它需要全体公民的参与和努力。
三十多年来在大自然的考察,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让我逐渐深刻地认识到树立生态道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十多年前我所描写的青山绿水,现在已有不少变得面目全非:大片原始森林被砍伐了,很多小溪小河都已退化或干涸,有些物种消亡了……
记得1981年我第一次到西部去,云南的滇池,四川的岷江、大渡河、若尔盖湿地所具有的美丽而壮阔的景象,让我心潮澎湃。现在,滇池早已被污染,变臭。2007年10月,我再去川西,走过岷江、大渡河流域,看到到处在建水电站,层层拦江垒坝。在一个山村水电站工地,村民忧心忡忡地诉说:“大坝建成后,村前的小河就会干涸,到哪里去找吃的水啊?”这种只顾眼前的利益,无序、愚蠢地“改造自然”的行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早有显现。我国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若尔盖,泥炭层最深达9米,它在雨季吸水,枯季溢水,1千克干泥炭可吸蓄8千克至12千克的水。它是黄河上游的蓄水库,蓄水量相当于三个葛洲坝。枯水季节,黄河水的30%(一说40%)由这里补给。但在20世纪人类曾挖沟沥水采掘泥炭,现在湿地已大面积退化为草原,沙化、鼠害严重。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有摄制组在这里拍摄红军战士过草地的场景时,竟然无法找到可以让演员深陷其中的沼泽,只好人工制造。如此,黄河屡屡断流,当然不足为怪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污染给整个生物链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让人类的健康、生命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中国五大淡水湖是长江中下游湖泊群的代表,是人口最为密集地区的生命线,号称“鱼米之乡”。但只经历了短短的二十多年,其中的太湖、巢湖已是一湖臭水,根本无法饮用。其他的也都面临着湖面缩小、水质被污染等生态恶化问题。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水污染更是触目惊心。
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可我们缺失了感恩之心,缺失了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妄自尊大,胡作非为。当人类对自然缺失了道德,自然也会还之以十倍的惩罚!
我曾立志要为祖国秀丽的山河谱写壮美的诗篇,但只是短短的二三十年,我所描写的山川河流不少都已成为“历史”和“老照片”。
.......
长棘海星
我们赶到他的身边,他还是一句话也没有,只是用手指着——
奇怪!这里的珊瑚怎么布满了一块块白斑,发灰,没有一丝光泽,病歪歪的,毫无生气,就像贴在珊瑚丛中的牛皮癣。成片的白珊瑚——大块的有一两百平方米,小块的也有几十平方米——与那些生气勃勃的珊瑚相比,反差极大。
“这么快!才多长时间没来?”
听了小安的喃喃自语,我一头雾水。
“白化,死珊瑚,珊瑚虫都死了。”小安说。
“是海水受到污染,还是被吃掉的?”我问。
珊瑚虫筒状的外骨骼,就是它为自己构建的堡垒。谁又能轻易将成片的珊瑚虫吃掉?似乎只能是污染造成的,但污染不会是这样间隔着的。我的脑海中浮起鹦鹉鱼在珊瑚礁上啃食珊瑚的情景……
水手长说:“鹦鹉鱼没这样的本领。还是看看再说吧!”
小安紧锁眉头,只顾在前面走着。
气氛有些沉闷、紧张。
小安站住了,盯着海底——
嘿,红红的海星,背上长满了长刺,那刺有五六厘米长。各色珊瑚丛在绿茵茵的海水的映照下,犹如红花盛开的草甸,很容易令人想起云贵高原——开满红杜鹃的高山草甸!简直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它们在聚会?怎么这么多?
“太美了!”我说。
小安睨了我一眼,那目光刺得我心里一惊。再看水手长,早已收起顽皮相,一脸的严肃。怎么?我说错了话,还是打扰了他们的好兴致?
我找到了近处的海星,潜到了海里,竭力想观察得更仔细。
这种红色的海星身坯大,直径肯定有20多厘米,比不久前我看到的黑海胆大得多。它们用腕足趴着,腕足多到十几个,长了刺,乍看,它们简直像是趴在地下的大刺猬。
多年的考察经验,使我选定了观察对象。它正往一块活珊瑚爬去。珊瑚是块状的,褐绿色,泛着莹莹的生命光彩。等到爬了上去,红色海星才慢慢将整个身子摊开,还稍稍调整了一下姿势——更舒服一些吧。
等到一切停当,它就不再走动了。是在等待猎物的到来?
我没发现有可能是它食物的小鱼、小虾,但它的背部有着轻微的动作,它似是在呼吸……
再看其他红海星,模样也都差不多,或缓缓爬行,或像母鸡趴窝,伏在珊瑚上不动。
难道它们也像猫科动物一样,喜欢潜伏偷袭?猫科动物,如狮子、老虎、豹子在狩猎时总是不乏耐心潜伏的。
我已经出水换了几次气——仍然不太习惯在海水中用气管呼吸——那个红海星还是趴在珊瑚上。水手长和小安倒是很有耐心,只出水了一次。大约是长时间用这种半潜的姿势,我感到腰酸背疼。
等到我再次潜入海水中,那个红海星终于挪动了身子。它慢慢地爬开了,珊瑚也渐渐露出了……
珊瑚没有了颜色,那绿莹莹的生命之光突然熄灭了,只剩下灰白的光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