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81.4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81.4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6.7
|
編輯推薦: |
1.本书收集的经方,出自历代著名医家和经典医集,以古方为主,相比同类书,方剂收录更加全面。2.本书对方剂的介绍较为完整,包括方名、来源、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辨证要点、加减化裁、使用禁忌、异病同治等。3.本书附有临床医案和按语,更加贴近临床,使读者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尽快正确地运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很强的实用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病证名为纲,以方剂为目,参考中医妇科学对妇科疾病的分类方法,结合妇科经、带、胎、产、杂的特点,将妇科疾病分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进行叙述,共列方剂230余首。本书对每首方剂按照方名、来源、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辨证要点、加减化裁、使用禁忌、异病同治等顺序进行介绍,且附有临床验案和按语。本书的主旨是将妇科常用经方整理归纳并与实际诊治案例相结合,便于广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尽快正确地选择应用。本书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学习使用。
|
關於作者: |
黄晓桃,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访美学者,全国射频消融专家,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妇科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师协会常务委员。 黄晓桃教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黄光英教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因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各种类型月经病及妇科杂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发性痛经、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异位妊娠、复发性流产(反复胎停)、先兆流产、稽留流产、妊娠剧吐、急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痛经,以及女性体质辨识和调理等。 黄晓桃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工作30余年,共计接诊患者近62万人次,治愈率近85%,好转率近95%,在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有良好口碑,总结积累了大批特效方及经验方,其中有显著疗效的代表方6个,分别为“调冲颗粒”“助孕颗粒”“痛经散”“防粘汤”“抗宫外孕方”“脐疗散”,“脐疗散”还获国家发明专利奖。黄晓桃教授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研究1项,获*及联合发明专利5项,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6部。
|
目錄:
|
第一章月经病1
第一节月经先期2
清经散3
两地汤4
先期汤5
第二节月经后期7
大补元煎7
温经摄血汤8
温经汤10
乌药汤11
温胆汤12
第三节月经先后无定期13
逍遥散14
固阴煎15
定经汤16
八珍汤17
第四节月经过多19
举元煎19
加减四物汤21
失笑散22
保阴煎23
固冲汤24
第五节月经过少25
归肾丸26
滋血汤27
大营煎28
桃红四物汤29
苍附导痰丸30
第六节经期延长31
二至丸32
归脾汤32
第七节经间期出血34
清肝止淋汤34
逐瘀止血汤35
六味地黄丸36
第八节闭经38
人参养荣汤38
血府逐瘀汤39
加减一阴煎40
第九节崩漏41
清热固经汤42
固本止崩汤43
上下相资汤44
当归补血汤45
左归丸45
右归丸46
第十节痛经47
艾附暖宫丸48
温经汤49
乌鸡白凤丸50
调肝汤50
少腹逐瘀汤51
宣郁通经汤53
第十一节经行乳房胀痛54
一贯煎55
清肝解郁汤56
柴胡疏肝散58
第十二节经行泄泻59
参苓白术散59
四神丸61
痛泻要方62
健固汤63
理中丸65
第十三节经行水肿66
真武汤66
苓桂术甘汤68
五皮饮69
八物汤70
第十四节经行头痛71
通窍活血汤72
当归四逆汤73
吴茱萸汤74
第十五节经行感冒76
桂枝汤76
柴胡清肌散77
小柴胡汤78
玉屏风散79
银翘散80
第十六节经行口糜82
凉膈散82
甘草泻心汤83
第十七节经行风疹块84
当归饮子84
消风散85
第十八节经行吐衄86
顺经汤86
清肝引经汤87
第十九节绝经前后诸证88
左归饮89
黄连阿胶汤89
二仙汤90
滋水清肝饮91
益经汤92
安老汤94
知柏地黄汤95
柏子仁丸96
酸枣仁汤97
桑螵蛸散9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99
百合地黄汤100
交泰丸101
第二章带下病105
完带汤106
易黄汤108
四妙丸109
清带汤110
利火汤111
内补丸113
止带方114
清肝止淋汤115
塌痒汤116
第三章妊娠病119
第一节妊娠恶阻120
干姜人参半夏丸121
半夏厚朴汤122
黄连温胆汤123
橘皮竹茹汤124
香砂六君子汤125
苏叶黄连汤126
顺肝益气汤127
麦门冬汤128
第二节妊娠腹痛130
当归芍药散130
芍药甘草汤131
胶艾汤132
附子汤133
第三节胎漏134
寿胎丸135
胎元饮136
第四节胎动不安137
当归散137
胶艾四物汤138
苎麻根汤139
加味圣愈汤140
安奠二天汤141
第五节滑胎142
泰山磐石散143
固胎饮144
补肾固冲丸145
滋肾育胎丸146
第六节胎萎不长147
温土毓麟汤147
长胎白术散148
第七节胎死腹中149
救母丹149
脱花煎150
第八节妊娠心烦151
竹沥汤151
人参麦冬散152
竹叶汤153
第九节妊娠肿胀153
防己黄芪汤154
全生白术散155
第十节妊娠眩晕155
杞菊地黄丸156
半夏白术天麻汤157
天麻钩藤饮158
第十一节妊娠痫证159
羚角钩藤汤160
局方牛黄清心丸161
羚羊角散161
钩藤汤162
牡蛎龙齿汤163
平肝散164
第十二节胎气上逆165
紫苏饮165
第十三节妊娠咳嗽166
二陈汤166
桑杏汤168
百合固金汤169
紫菀汤170
清燥救肺汤170
六君子汤171
沙参麦冬汤172
清金降火汤173
第十四节胎水肿满174
四君子汤174
鲤鱼汤175
茯苓导水汤176
第十五节妊娠小便淋痛177
子淋汤178
导赤散179
八正散180
猪苓汤181
加味五淋散182
第十六节妊娠小便不通182
五苓散183
肾气丸183
当归贝母苦参丸185
葵子茯苓散185
参术饮186
益气导溺汤187
第十七节难产188
黑神散188
催生饮189
保产无忧散190
达生饮191
第十八节异位妊娠192
宫外孕方192
下瘀血汤193
第四章产后病195
第一节产后血晕196
补气解晕汤196
参附汤197
夺命散198
清魂散199
远志汤200
第二节产后痉症201
三甲复脉汤201
撮风散202
滋荣活络汤203
葛根汤204
第三节产后发热205
解毒活血汤206
柴胡四物汤207
荆防四物汤208
竹叶汤209
加味四物汤210
第四节产后腹痛211
生化汤211
肠宁汤212
当归建中汤213
枳实芍药散214
当归生姜羊肉汤215
大承气汤216
大黄牡丹汤217
第五节产后自汗、盗汗218
生脉散219
黄芪汤220
牡蛎散220
当归六黄汤222
第六节产后身痛223
黄芪桂枝五物汤223
桂枝芍药知母汤224
独活寄生汤225
桂枝新加汤226
趁痛散227
身痛逐瘀汤228
养荣壮肾汤229
第七节产后大便难230
麻子仁丸231
济川煎231
五仁丸232
第八节缺乳233
通乳丹233
通肝生乳汤234
下乳涌泉散235
益源涌泉饮236
第九节乳汁自出237
丹栀逍遥散237
第五章妇科杂病239
第一节不孕症240
毓麟珠241
温冲汤242
养精种玉汤243
并提汤244
温胞饮245
温土毓麟汤246
宽带汤247
清骨滋肾汤248
升带汤249
开郁种玉汤250
启宫丸252
归芍地黄汤253
调经种玉汤253
第二节癥瘕255
香棱丸255
桂枝茯苓丸256
大黄虫丸257
理冲汤258
鳖甲煎丸259
开郁二陈汤260
牡丹皮散261
第三节阴挺262
升陷汤263
补中益气汤264
第四节阴痒265
龙胆泻肝汤266
萆薢渗湿汤267
蛇床子散268
第五节脏躁269
甘麦大枣汤270
天王补心丹271
第六节妇人腹痛272
清热调血汤273
黄连解毒汤274
清营汤275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276
甘露消毒丹277
仙方活命饮278
补阳还五汤279
小建中汤280
四逆散281
主要参考文献283
|
內容試閱:
|
中医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千年仍传承不息,在防治疾病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浩瀚的中医药文化宝库,义理精深,丰富多彩,而经方则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经方是“经验方”“经典方”的简称,《汉书·艺文志》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经方的特点是药简味少,配伍精当,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因此,整理编纂中医经方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中医妇科历来有“经、带、胎、产、杂”之分,内容丰富。历代医家师法前人,参以己意,每有独到见解,执简而驭繁,故诸多传世之经方值得研读、总结和参悟。在临证时辨证立法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最终落脚点仍是对证的方剂,正所谓“药对证,喝口汤,不对证,用船装”。本书收集的经方,出自历代著名医家和经典医集,以古方为主。本书对每首方剂按照方名、来源、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辨证要点、加减化裁、使用禁忌、异病同治等顺序进行介绍,且附有临床验案和按语。本书的主旨是将妇科常用经方整理归纳并与实际诊治案例相结合,便于广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尽快正确地选择应用。本书的编辑和出版,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鼎力协助,在此深表谢意!本书的撰写凝聚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全体同仁的智慧、辛劳和汗水。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疏漏或错误之处,敬请指正!编者
清经散
【来源】 《傅青主女科》。
【组成】 牡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酒炒)三钱,大熟地(九蒸)三钱,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盐水浸炒)五分。
【用法】 水煎分2次服,日1剂,经前经期服。
【功效】 清热凉血,滋肾养阴。
【主治】 用于血热型月经先期量多。症见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黏稠,间有小血块,伴心胸烦躁,腰腹胀痛,面红唇干,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细数。原文指出:“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夫火太旺则血热,水太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不足之症也……然而火不可任其有余,而水断不可使之不足。治之法但少清其热,不必泄其水也,方用清经散。”
【方解】 方中牡丹皮清热凉血而泻血中伏火,黄柏主入肾经而善泻相火,两者共为君药;青蒿清透阴分伏热,地骨皮清热凉血生津,共为臣药;大熟地滋肾养阴,白芍柔肝养血,白茯苓行水泻热,又可宁心,共为佐使。全方清热降火,凉血养阴,清养并用,使热去而不伤阴血,血安则经水自调。清经散法在清火不伤水,对虚火实火均有效,可称之为“清火之良方,调经之妙法”。正如原文云:“此方虽是清火之品,然仍是滋水之味,火泄而水不与俱泄,损而益也。”
【辨证要点】 本方是《傅青主女科》调经门的著名方剂。临床以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舌质偏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经期出血量多时,需要去掉黄柏之苦寒留瘀及白茯苓之淡渗伤阴之品,酌加槐花、地榆、茜草等凉血止血;若经行腹痛,经行夹瘀块,酌加炒蒲黄、三七、五灵脂等活血化瘀止血;若肝肾阴虚明显,有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等症状,加旱莲草、女贞子以滋肾阴、益冲任;若心悸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远志以养肝血、安心神;使用本方时,为增强清热之力,熟地也可改用生地,并加知母。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用。
【异病同治】 本方也可用于血热型崩漏、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绝、产后盗汗、经行发热等病证。
【临床验案】
赵某,女,35岁。初诊:2016年9月10日。既往月经规律,经量中等,经期5~7日,无痛经,5年前开始出现月经周期缩短,20~23日一行,经期逐渐延长至8~10日,经量中等,色红,伴经行疲乏无力及腰酸,带下正常。G3P1A2。LMP:2016年9月1日。PMP:2016年8月10日,来诊时月经刚净,疲乏,短气,情绪烦躁,眠差易醒,纳可,大便干,小便调,舌质偏红,舌苔偏厚,脉细弦数。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常大,质中,活动,无压痛;双侧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诊断:月经先期伴经期延长,辨证属阴虚血热。此为素体肝阳偏盛,血热致月经先期而经期延长。治宜滋阴凉血,拟方《傅青主女科》清经散加减:生地20 g,熟地15 g,牡丹皮10 g,地骨皮10 g,炒白芍15 g,茯苓10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夜交藤15 g,合欢皮15 g。10剂,水煎服,日1剂。二诊:2016年10月5日。LMP:2016年9月27日,7日净,经量中等,色红,无痛经。仍有疲倦乏力,气短,纳眠可,二便调,此次月经周期为26日,效不更方,再予清经散加减方14剂。2017年2月电话随访,患者二诊后月经周期、经期均正常。
按:患者为“阳旺之躯”,肝阳亢盛,热扰冲任,冲气偏旺,热灼经血,经血妄行故而出现月经先期且经期延长。本病的关键在于辨证准确,患者两次就诊,均予清经散加减,滋养肝肾以固冲任,本案重用生地意在增强凉血养阴,合二至丸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月经方净亦有防其点滴不净之意,以从月经周期的第5日开始服用为宜,原方有青蒿、黄柏,因本案无自觉发热、小便黄少等内热见症,故去之,加用夜交藤、合欢皮益肾养血,解郁安神。患者共服清经散20余剂,月经周期、经期均恢复正常。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女性经、带、胎、产的生理过程易耗伤阴精,中医又有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之说。清经散滋养肝肾以填精血,清热凉血以降肝火,加茯苓一味,引热邪从小便而解,使阴平阳秘,血海宁谧,月事循常,是一张药味精简、疗效显著的良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