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成名于习得性无助研究。他在对动物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人类也普遍存在着习得性无助现象,即当个体面临不可控的情境时,一旦认识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不可避免的结果后,便有了放弃努力的消极认知和行为,表现出无助、无望和抑郁等消极情绪。随后的很多实验证明,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告终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就会逐渐丧失斗志,终会放弃所有努力,陷入绝望。为了解决习得性无助带来的无助感和失控感,马丁·塞利格曼转向习得性乐观的研究,习得性乐观的实证研究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在积极心理学的有关成果中,有影响的是克利斯托弗·彼得森(Chrstopher. Peterson)和塞利格曼领导的学术团队的研究。历经三年的跨文化研究,该团队在对涉及性格优点和美德的大量文献(从精神病学、青少年发展到哲学、宗教、心理学)回顾的基础上,发现了在各种文化(包括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教文化,南亚的佛教和印度教文化,西方的希腊哲学、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中总共有200多种美德。他们从横跨了整个世界3000年历史的各种不同文化中归纳出六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公正、节制和超越。根据十项标准从众多的积格优势的候选中选择了24种并分别归类到这六大核心美德中(Peterson & Seligman,2004)。该成果于2004年公开发表,积极心理学研究者进行的一系列跨文化研究进一步证明了24项积格优势的普适性。这一框架不仅为心理学家提供了一套具有多重文化背景且相对科学完善的分类体系,也为研究者和普通大众在探讨与交流人类美德的问题上提供了一致的术语。
通过积格优势识别工具,研究者可以对个体的优势进行识别,研究发现每个人都会有三到五项优势,也会有三到五项劣势(Seligman et al.,2005)。相对于传统的木桶理论找出短板和弥补短板,积极心理学提倡找出自己突出的优势,同时在生活中应用并加强它们。
发现学生的品格优势并进行教育,可以重塑个体的自信和自尊,从而对抗或弥补短板带来的无助感,展现优势并把它们变得更好,也可以用它们来抵抗劣势,以及消除这些劣势带来的不快乐。通过对品格优势的发现与塑造,学生们能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心理优势与潜能,获得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以及创造出更佳的学习与生活品质。
积极心理学这一新兴领域克服了传统心理学的局限,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幸福人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提供了实际的解决办法,因此,迅速为教育界所关注和应用。
积格优势识别研究起源于积极心理学对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需求,既然要培养人的积质,那么人有哪些积质呢?相对于治疗心理疾病的清单《心理疾病诊断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所有消质的集合),积极心理学也需要建立积极心理品质的清单,即六大美德24项积格优势。
彼得森和塞利格曼(2004)邀请全世界50多位杰出的青年心理学家,从对人类社会影响为广泛的哲学、宗教和文化体系中提取了全人类普遍具有的六大美德,然后通过十条标准进一步遴选出培养这些美德的24项积格优势,同时指出培养并实践24项积格优势是获得核心美德的途径。彼得森和塞利格曼等人编制了价值实践优势问卷(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VIA-IS),并且根据实证研究的成果不断修订和完善(Peterson & Seligman,2004)。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以这些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品格优势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学业成就、生活质量等心理变量密切相关。
积极教育是在教育领域倡导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式构建人类真实的幸福理论、量表、方式、方法的相关实践。塞利格曼等人设计并实施的“识别并运用个人品格优势”干预策略被认为是提高幸福感和丰盈人生的方案。持续六个月每月一次的测试结果表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运用自己的突出优势”能够限度地增加幸福感、减少抑郁症状(Seligman et al.,2005),但该研究没有控制参与者预期。段文杰等人(2014)在中国校园环境内改进了该干预范式,更好地分离了安慰剂效应。18个星期的干预结果发现,在排除参与者预期后,仅来自优势训练组的参与者能够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的生活满意度体验。以这些研究为基础,研究者设计了一系列基于学校、社区,甚至国家层面的品格优势提升计划,如“优势健身房”“建造未来希望”“瑞士品格优势项目”等。这些项目旨在通过“不断实践”和“有意为之”两个“持续幸福感模型”中的关键要素,不断提升参与者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
关于积格优势的识别工具,彼得森和塞利格曼等人先后编制了价值实践优势问卷和青少年价值实践优势问卷(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for Youth,VIA-Youth)。在VIA及VIA-IS创立之初,研究者就认为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未来的实证成果不断地修订和完善(Peterson & Seligman,2004)。
在研究范围上,积极心理学也加强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通过了解积极心理学在不同国度、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特征及影响变量的差异性,力求证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内心等精神超越的追寻中蕴含着大量的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的智慧。培养美德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积极心理学对六大美德的研究也充分考量了儒家道德中重要的五种美德“仁、义、礼、智、信”,儒家经典《大学》开篇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宣扬的正是人性的光辉和积极的力量;佛学中的养心、诚意、正心,也是积极心理学提倡的正能量,其“颜施、言施、心施、眼施、身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更是积极教育的可行方法来源,起源于佛学文化的“正念干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理治疗领域,成为行为与认知疗法的第三股浪潮;道家阴阳太极图中所揭示的朴素辩证思维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思维变通如出一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亦是中国人极其注重思维变通的有力证明。积极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富有辩证思维的人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活得更快乐,更坦荡,更长寿。
积极教育与东方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已经展开,在一份包含亚洲13所中小学的积极教育实践报告中,研究者采用横断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积极教育融合儒家文化,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平衡。清华大学彭凯平等人(2019)对积极教育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中小学开展的积极教育学生课程对青少年抑郁有抑制作用。研究团队以中国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实验设计的研究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后测对比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检验,证明了以积极情绪为主题的积极教育课程能够对学生的抑郁情绪起到抑制作用。该课程是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六大模块、两大系统”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积极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之路已经开启,与中国智慧在遵循实证研究的积极教育之路上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当前,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改革面临极大的挑战。心理学、教育学的工作者有必要结合自身的研究兴趣,逐步有意识地结合跨文化的公平性和特殊性,不仅要深度研究种种问题,而且要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为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更具建设性的贡献。
我们希望通过故事更好地探索教育。幸运的是,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个激发和引导的过程。
后,本书得到了众多心理学和教育学专家、朋友的指导和支持,特此感谢!
审 美 力(Appreciation of beauty) 解读
审美力的优势是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够领悟别人领悟不到的东西。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也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随处都可发现美的事物,并能够陶醉其中,这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
你追求美好,也向往美好,这种对美和卓越的欣赏让你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生活中你也会处处追求美感,同时促使你成为具有美好品质的人。